第55章



                                    

            康前指按军区作战命令决心以第十团第三营拔除该据点。战前组成加勒万河谷拔点作战指挥所(简称加指),以康指副司令员李双盛、作战处长刘跃忠、第十团副团长刘三芳组成,决心夜间包围拂晓攻击,由东、北、南三个方向突击,中间(东)主攻,两翼助攻,全歼速决。第三营以第七、第九连主攻北台阵地,由东向西攻击,以第八连攻南台阵地,由南向北攻击,第九连派1个排由北向南攻击,配合主攻方向作战。

            第七连加强75无坐力炮2门、重机枪1挺、喷火器6具,工兵1个班,由东向西实施主攻,大胆穿插,坚决歼灭印军连部,打乱其部署;第九连(欠第二排)加强75无坐炮1门、重机枪2挺、喷火器2具,工兵1个组,与第七连并肩作战,并以1个排由北向南攻击,切断印军退路。第八连加强75无坐力炮2门、高机重机枪各1挺、喷火器2具、60炮2门、火箭筒2具、工兵1个组、迂回至河南岸,由台地以南向北攻击,扫除印军地堡,并派出1个班占领小河西侧山嘴高地,阻止印军西逃。120迫击炮连(4门)配置在第七连后侧,82迫击炮连(6门)配置在河南岸台地东侧,以人力支援各连战斗。

            20日7时30分,各分队利用夜暗进入阵地。8时25分各种炮火开始急袭。8时34分,各分队发起冲击,第七连第二排冲击中遭炮火拦击,前进受阻,第四班以手榴弹歼灭了地堡内印军;第三排从左翼猛打猛冲,一举突破前沿,以抵近射击消灭堑壕内印军;第一排直扑印军连部地堡。第九连发起冲击后,第三排顺利地占领了1座地堡,以火力掩护工兵组用爆破筒炸毁另1地堡内印军。由北侧进攻的第九连第一排,隐蔽地迂回至印军地堡侧后,以手榴弹歼灭了印军。此时第七、第九连协力以轻重机枪、火箭筒、喷火器攻击印军连部,帐篷起火。第七连火箭筒手马兴华在射击中面部烧伤、棉衣着火,仍穿着单衣在摄氏-30C的严寒中继续战斗。印军向直升飞机场逃窜,第九连第三排和工兵排奋力拦截,全歼北台地印军。进攻南台地的第八连发起攻击后,第三排排长梁朝申负重伤,坚持指挥,以火力压制印军火力点,命突击班绕至地堡侧后攻击,印军惊慌失措,举手投降。9时零4分战斗结束,印军无一漏网,歼印军60人,其中毙28人,俘32人,缴获51迫击炮2门、机枪6挺、长短枪35支、电台2部等。中国边防部队伤10人,亡1人。战后,该营荣立集体三等功。

            20日14时总参谋部指示康前指:加勒万河27号据点很重要,考虑能否拔掉?拔掉该点就可以阻止外面援军进来;八连和工兵连可视情况消灭该点印军,如其逃不可追出国界。加指立即命令第十团第三营分兵两路,主力北上西大沟,第八连与工兵连南下奔袭“加印27号”据点。

            “加印27号”据点位于加南达坂中国一侧,靠边界不足1公里,它是“加印14号”据点的补给联络点,又是入侵加勒万河谷的必经之地。收复该地可扼制整个加勒万河谷印军侵入。该据点有印军19人防守。

            第八连配属工兵连,于20日稍事整顿后立即行动,奔袭“加印27号”。他们沿着小山沟、踏着没膝的积雪,向加南达坂山口急进。由沟底向上爬,地势越来越高,氧气越来越少,举步艰难。直到21日拂晓前才赶到目的地。为防止印军发现而外逃,便绕路迂回插入侧后,包围了印军据点。以工兵连担任警戒打援,第二排担任主攻,于21日15时发起攻击,第二排首先突破印军阵地,随后全连冲入阵地,经两小时激战,全歼该点印军,以轻伤4人的代价,击毙印军9人,俘10人,缴获51迫击炮1门、90火箭筒2具、轻机枪4挺、步枪11支、手枪2支、电台2部及全部弹药与物资。收复了进入加勒万河谷的咽喉要道。

            该营主力于20日下午乘车北上,到达西大沟时天已黄昏。指挥员立即勘察地形。侦察敌情。西大沟沟深谷窄,两侧山高坡陡,印军沿河谷一线展开。边防部队只能从前到后逐个攻击,无法迂回侧后断其退路,正面平推必须猛打猛冲,否则只能将印军赶跑。该营立即组织战斗。印军惧歼,放火烧掉帐篷物资向境外狂逃。边防部队尾迫不舍,至边界印军全部逃脱。西大沟遂被收复。

            22日加指接康前指命令,立即派1加强连,南下温泉,进入昌格隆格河谷边界处拔掉“河印28号”据点,第三营第七连加强120迫炮连乘车南下,23日午后,赶到指定地点时,该据点已被由温泉哨卡派出分队占领。歼印军5人,其余逃出边界。至此,河尾滩防区印军入侵占领的6个据点被扫除,歼印军80余人,全部收复被占领土。

            (三)班公湖两岸拔点,四战四捷

            班公湖两岸由两个防区负责,以湖中心为界,北岸为空喀山口防区,南岸为阿里防区。印军第一一四旅廓尔喀联队第一营跨湖侵入占地设卡,南岸设了3个,北岸两个。空喀山口防区由步兵第二团第二、第三、第六连防守,由团长杨宗泉、参谋长王玉祥指挥。在天河防区拔点作战胜利形势的鼓舞下,该部主动请战拔除该防区的3个据点(绝拉沟有杰特联队设的据点1处)。总参谋部20日13时指示:对空防区西里扎普之印军,若我确有把握时,同意将该敌打掉,以有力打击楚舒勒班公湖南岸的印军。据此,空防区于21日展开了拔点战斗。

            1.首战西里扎普,拔除“16号”据点

            西里扎普位于班公湖北岸,湖边一块小高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海拔4000米,比高8米,距边界8公里。南临班公湖,东西北三面为平坦草地,西面多红柳,高地附近有一条长600米、深0.4~1米的干河沟。印军于1962年7月占领该地,由第八廓尔喀联队第一营第四连连部带1个排据守,编号为“空印16号”,隔湖与“阿印2、3号”相呼应,控制湖滨通道及水上交通。印军利用该点作继续蚕食中国领土的依托,在此修筑地堡6个,工事宿舍相结合的地下室4间,以沙袋、石块砌筑堑壕、交通壕,连接各地堡工事,形成较坚固的环形防御。在该据点以东5公里、以北3公里分别与中国空9、空10号哨卡相对峙。西北侧后为印军占领的4400高地据点。

            空防区在反击战开始时,因防御方向没有配备机动作战部队,空指即组织守卡分队(步兵第二团第二连),在该防区担任布雷、构筑工事任务的第十一团工兵连第二排,运送水陆两用汽车和交通艇的第四师炮团第二营第三连66人,及水上中队等单位共117人,组成拔点突击分队。又抽调82迫击炮6门,高射机枪2挺,编为火力支援分队。经半天的战斗编组及政治动员、现地勘察、区分任务、组织协同、补充弹药等,做好了战前准备。空防区指挥所决心采取夜围晓攻,主攻方向选在西南,助攻方向选在西北,两个方向向心突击的战法,以步兵第二连主攻,炮兵第三连助攻,工兵两个班为预备队,一个班阻击4400高地来援印军,水上中队担任湖上警戒。

            21日6时,各分队由“空10号”卡出发,沿干河沟隐蔽向前运动。7时30分占领进攻出发位置,做好了冲击准备。8时30分火力急袭,9时发起冲击。两个突击队由西南、西北两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形成钳形夹击之势。步兵第二连遭火力射击,进攻受挫,伤亡6人,连长负重伤。副连长迅速组织火力压制。该连担任尖刀班的第二班在班长潘发枝带领下,首先冲人印军阵地,歼灭了地堡守军,向第二座地堡进攻中,潘发枝头负重伤,跌倒在地,苏醒后得知连长、排长均负伤,便不顾脑浆外溢,咬紧牙关继续投入战斗,又炸毁地堡两座,终因伤势过重牺牲,战后追记一等功。机枪射手何四勇,将印军投来的第一枚手榴弹投了回去,当他捡起第二枚手榴弹准备投回时,手榴弹爆炸,英勇牺牲。战后追记一等功。炮兵第三连发起攻击后,受到地堡火力拦阻,进攻受挫,被迫卧倒。副营长命令火力封锁印军地堡射孔。炮兵战士王向理首先冲上去,登上印军地堡顶部,从烟筒投入手榴弹3枚,炸毁地堡,打开了突破口。全连攻入印军阵地,协同步兵第二连以手榴弹、爆破筒和炸药包,逐堡歼灭印军。预备队工兵分队积极求战,主动加入战斗,增强了攻击力量。战至9时15分,攻占印军连部,俘一少校连长,并命其喊话,令顽抗印军放下武器。9时22分战斗结束,印军无一漏网,毙其14人,俘25人,缴获51迫击炮1门、90火箭筒1具、轻机枪3挺、长短枪24支及全部弹药物资。中国边防部队伤亡21人。

            2.再战4400高地,强攻“空印29号”

            4400高地位于班公湖北岸,比高60米,面积5000平方米,在西里扎普西北侧,距边界6公里。该地西、北两面靠山,同中国10号哨所系同一山梁的两条山脊,相距2000余米。印军第八廓尔喀联队第一营第四连约1个排22人防守。印军于1962年7月在此设卡,编号为“空印29号”,筑有碉堡5个,房子5间,单人掩体等,以堑壕、交通壕相连接,构成环形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