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大宋艳后 > 第85章

第85章



                                    兵来将挡,水至土掩。他们亟待思虑的是如何应对浩荡逼近的范廷召所率宋军。他们当即步出营帐登高望,只见宋军结方阵而进,战鼓隆隆,旗旌猎猎;士气高涨,部队严整;盔甲闪烁,刀枪耀日,雄赳赳气昂昂,大有不可阻挡之势。

            观罢宋军战阵,耶律隆庆欲请萧绰指挥破阵。萧绰正色回了儿子一句:“我等不来督战,汝将何为?”

            耶律隆庆见母后将球儿踢了回来,便高声对将校们唱道:“敢破此阵者,请自荐!”

            人群稍静片刻之后,便见一小将出列揖道:“若得骏马,则愿为之先!”

            萧绰闻声观看出列的小将,原是御前侍卫萧柳。

            萧柳原为大驸马萧排押之子,三驸马萧恒德之侄,统军使萧达兰之孙。萧恒德娶太后第三女越国公主。他们夫妇曾为动员妙贞仙师汀儿远嫁李继迁立下汗马功劳。但汀儿远嫁之后,三公主便染病卧床。太后遣宫女前往探视。不料,此宫女不久即同萧恒德私通。越国公主恚而猝死。太后闻讯怒极,一道懿旨,赐三驸马萧恒德自杀。萧恒德死前上书圣宗耶律隆绪,荐其侄萧柳“多知能文,膂力过人”。圣宗将三驸马临死荐侄之奏书交萧绰过目。萧太后便擢萧柳做了御前侍卫。

            此时,耶律隆庆上下打量着萧柳道:“本王可将所乘千里赤兔马赠汝,汝可破宋阵么?”

            “能!”萧柳铿锵答道,豪气冲牛斗,“我得赤兔如虎添翼也!今日,我率军疾驰冲敌大阵,一旦宋军旌旗乱,则阵脚动,王爷可率军急攻,敌阵必为我破!”

            耶律隆庆闻言,嘉其勇敢,命人牵过千里赤兔马,亲为萧柳牵马坠鞍,侍奉萧柳跨上赤兔马。萧柳在马上抡圆了两柄板斧,旋风般地拍马直驰宋军方阵,向前冲去。

            两军阵上,范廷召所指挥的宋军此时踏着有节奏的锣鼓点,迈着整齐的步伐,渐次前进。忽见前方杀过一员双手挥舞板斧的辽将,直冲方阵居中的旗手杀过来。旗手两手举旗,手里自是没有兵器护身,见萧柳径直扑向他,便趔身躲了一下。萧柳见居中的旗手躲开了,便又冲两阵脚的旗手砍去,两阵脚的旗手便亦情不自禁地分别躲开了身子。这时,骑在马上殿后督阵的范廷召见走在最边的方阵被一辽骑搅扰,便急命贴身侍卫前往迎战。而此刻的萧柳竟舞动板斧,不顾一切地向方阵中央杀去……

            站在高岗上观战阵的梁王耶律隆庆,见宋军先是军旗乱了,随后方阵之中亦出现了骚动,知道萧柳已经得手,便一声令下,率众军掩杀过去……顿时,两军交战,厮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范廷召终于不支,败下阵来。在乱军中,萧柳为流矢击中。但他带着箭伤,继续追杀宋军……

            萧绰站在高岗之巅用“千里眼”望着萧柳跃马挥斧冲杀的英姿,便掩饰不住心中欢喜,对身边的韩德让道:“此乃后浪推前浪,后浪更比前浪高啊!”

            此次辽国游骑劫掠寇边“打谷草”似与往年不大相同——不仅持续的时间长,而且“打谷草”的范围亦向纵深发展了许多。

            “打谷草”,是辽军游骑向周边国家或部族剽掠的代名词。因其将剽掠而来的金帛财物用于补充军需,便将此等寇边剽掠美其名为“打谷草”。近些年来,辽军的寇边“打谷草”几乎年年冬季都有发生,但多为“击而逸,掠而遁”,不似今年攻城掠地,气势如虹,而且从春三月始,时至今日,辽军尚无结束劫掠的意思。

            自耶律铎轸破狼山镇、耶律隆庆败范廷召始,辽军的凌厉攻势方引起宋廷君臣的真正关注。尤其在耶律铎轸乘势引兵趋祁州,而后向东迂回数百里攻赵州,甚至连赵州南二百里的邢州亦受到骚扰之时,宋朝朝野上下就更是惶惶不安,舆论大哗了。是时,身为镇、定二州及高阳关行营的宋军都部署傅潜,虽屯十余万精兵于定州,却对沿边各城堡求援置若罔闻,严令将士闭关自守,坐视辽军游骑掠掳,致使河北边民纷纷南逃,竟造成“镇定路不通数月”,引起了朝野的极大愤慨。更甚者,是在真宗“明令增援”的诏书下颁之后,傅潜握重兵仍不肯狙击,仅遣两千骑兵援救高阳关。他自己仍龟缩城中,听任辽骑攻城掠地,大肆劫掠,能不成为众矢之的?于是,边将纷纷致书枢密院,痛斥傅潜的怯弱畏敌;朝臣亦上奏病中的真宗皇帝,纷纷要求斩傅潜以明惩罚,擢名将以靖河北。

            此时,枢密院副使陈尧叟,是枢密院的实际掌门人。前年,三朝元老曹彬谢世,真宗擢横海军节度使王显为枢密使。孰料,王显不久又谢世,皇上又封王继英为枢密使。而王继英上任伊始便身染重病,就只能由陈尧叟代理院事了。陈尧叟是儒臣,虽在远征西川时参与过军事决策,毕竟还没有经过战阵的历练。所以,在众议纷纷,急报频传,状告傅潜的书函又纷至沓来的时候,他自感有些应对不暇,亦颇感力不从心。在此情形下,偏偏皇上卧病圣安殿。他禀与不禀皆感不妥;禀报,搅扰了皇上静养,他于心不忍;不禀,军情急似火,贻误了军机,自己可能沦为千古罪人。

            昨晚他正欲脱衣卧倒,中军禀报,有两位将军求见。是时,夜漏已至午时,有何急事不能挨到明天?于是,他推说身体不适,请客人明日再来。但,中军去去又回,说求见的两位将军各带着一壶御酒十三香,非要今晚同大人喝个一醉方休……他一听这话,揣摸着准是张耆和王继忠到了,说声:“有请!”便重新穿好衣袍去了客厅。一照面,见造访者果然是张耆和王继忠。

            “这么晚了,两位缘何才从宫里来?”陈尧叟见面即问。

            张耆一怔:“汝非诸葛,怎的知道?”

            陈尧叟笑而不答。王继忠将御酒十三香擎在手里道:“告密者在这里。我们将它干掉了,唐夫兄便不晓得我们的行踪了。”

            三人在笑声中入了座。陈尧叟命厨师备了热冷八样儿菜,三人便围着桌案痛饮了起来。酒过数巡,张耆欲乘耳热面红道明来意,却被陈尧叟笑呵呵地用手势截住了:“请元弼贤弟免开尊口,愚兄虽愚,亦早知两位贤弟的来意。请放心,明日面君,愚兄不会扯两位贤弟的后腿!”

            张耆闻言一愣,咽口唾液,瞧瞧陈尧叟,又看看王继忠,忽然哈哈大笑道:“原来又是这十三香告的密呀!”他佯嗔地将酒杯高高举起:“来!加快点速度,力争在一个时辰之内,将两个奸细干掉!”说着,又将酒杯喝个底儿朝天。王继忠抢先拎起酒壶,一边为两位兄长斟酒,一边道:“我俩怕皇帝陛下不放我们,就先进宫拜见了我等当年的王府旧友刘娘娘。刘娘娘听了我和元弼兄的慷慨陈词,说了句保管唐夫兄做梦亦想不到的话。”

            陈尧叟闻言即问:“刘娘娘怎讲?”

            王继忠见吊起了陈尧叟的胃口,故意卖个关子,又端起酒杯:“先喝,先喝!喝干了这杯,兄弟再讲不迟。”

            陈尧叟痛痛快快喝下杯中酒,不磨眼珠儿地望着王继忠。王继忠这才一板一眼地说道:“刘娘娘说:可惜她是女儿身,不然,她亦会请旨靖边!”

            “再没有说别的?”陈尧叟追问。

            王继忠:“没有——话不在多,而在精。”

            张耆怕陈尧叟不为他们力争,又补充道:“其实,刘娘娘所赐的这坛十三香,就是最好的表态。”

            陈尧叟赞同地点点头:“有理!所言有理!若没有这坛御酒表态,愚兄纵有此心面君力陈,皇上亦断然不肯准奏。今见御酒,愚兄明日面君便有了七八成把握。”

            次日辰时,陈尧叟抱着一摞朝臣们上呈枢密院的函件,独自一人去了圣安殿。

            圣安殿,顾名思义,是皇帝疗养的所在。此殿小巧玲珑,四壁皆用白色大理石砌就;殿内一明两暗,明间北向设御案龙椅,是皇上阅奏召见大臣的所在;两暗间之中,左间为皇上的寝宫,右间是大臣们临时议政的场所。

            陈尧叟进得圣安殿,却未见真宗皇帝御明间,方知皇上还很虚弱。不然,一向尚礼循制的真宗决不会在病榻之上召见大臣。陈尧叟是真宗皇帝做藩王时的旧臣。十几年的历难涉险和同舟共济,使他同真宗之间建立了深厚感情。所以,此时一想到真宗的病,陈尧叟心头就有一股酸溜溜、热辣辣的情感涌动,涌得他眼眶发烫,禁不住滚出几滴眼泪。他擦掉眼泪,报门跨进左暗间,蓦头便对仰靠于床栏的真宗跪下,匍匐叩首之间,他看到真宗惨白的龙颜上绝少了血色。同时他还发现,站在床头一侧的,不是木然而立的宫女们,而是曾为他苦苦追求了六年之久的才貌俱佳的奇女子刘娥。如今他同刘娥之间,刘娥为君,他为臣。因此,他对真宗行过大礼以后,还应该向刘娘娘行拜跪礼。但他刚要撩袍举笏屈膝,就被刘娥架住了双臂。“原本同僚,何必如此拘礼?”刘娥抿嘴儿笑说,她转目瞟一眼真宗,“臣妾这样礼待尧叟兄,皇上可否恩准?”

            “当然,当然!”真宗无声地颔首笑笑,“不论在王府,还是在远征西川的军帐中,汝等确为同僚嘛。私人叙旧,不必非行君臣之礼不可。”

            “尧叟兄请坐。”陈尧叟还欲谦辞,刘娥不待他出口就向病榻旁的一把椅子示意了一下。

            “陈卿坐吧!”真宗的手臂亦向对面的椅子摊了摊。

            陈尧叟遵命就座,问过皇上的病情,始将话题转到军情上来。他边揭开手头的卷宗边禀告:“瀛、霸、莫、蓟、潞、沧诸州近日皆有军报飞至枢密院;昨日又接定州军急报,契丹游骑一部长驱骚扰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