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杯影·聊斋 > 69 杯影·无题

69 杯影·无题



                                            1、

        这是有关三个女人的故事。

        当然,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她们还是三个女孩。

        三个小小的,住在同一间大院里的女孩,她们的名字分别叫青、慧和静。

        2、

        静的童年有些曲折,她刚出生便被上海的姑姑抱走了,充做她的养女。姑姑和姑父待静很好,然而在静五岁那年,姑姑却突然因病逝世。

        静的亲生父母不放心女儿和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在参加完静姑姑的丧礼后,又把静悄悄带回了老家。

        回到老家的静,因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因为自己与众不同的上海口音,变得十分内向孤僻。

        这段孤僻的日子,一直维持到静读幼儿园。在幼儿园里,静认识了和自己同住一个大院的青和慧,她们成了好朋友,静不再孤单。

        静、青和慧的友谊,就这样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延续到她们读小学。

        她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读书、一起玩耍、然后一起归家。她们象尘世里所有可爱的小女孩,幸福地互相牵着手,憧憬着她们的未来和彼此纯洁的友情。

        从大院去学校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坡,一天,三个女孩子结伴上学,经过这个坡时,迎面呼啸着驶来一辆装载铁丝网的大货车……

        惊慌失措下,她们躲进路边的一个凹处,青幸运地被挤在里面,静在中间,而慧则在最外边。当时情景一片混乱,静依稀记得自己似乎还往外推了一下慧,那是慌张中无意识的动作,并不是静想害慧。

        这场车祸的后果,是青安然无恙,静的胳膊被铁丝拉掉一块肉,至于慧,则丢失了一个肾脏。

        车祸之后,她们还是好朋友。

        3、

        三个女孩渐渐长大,转眼她们又一起进了同一所高中。

        这时青越发地漂亮了,而慧的身体却越来越差,至于静,还是象以前那样内向、安静而又孤独。

        这期间慧谈了一个朋友。慧的朋友叫明,是个俊拔优秀的男孩,因为慧的缘故,明认识了青和静,也和她们做了好朋友。

        明、静、青和慧,从此经常在一块玩耍说笑,他们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过着每一天。

        直到慧被查出患了绝症。

        慧的病和肾脏有关,医生说要是没有拿掉那个肾,慧还是有救的。

        听闻噩耗,三个人都蒙了,青更是一反常态地对静生气,她冲静叫嚷:“当年要不是你推了慧一把……”

        青余下的话被慧立刻堵住,她躺在病榻上,拉起静和青的手,微笑着说道:“过去的事情不许再提,静没有推我,我知道。我们永远是好朋友,过去是,现在是,以后也要是。就算我不在了,你们也要是。”

        静执着慧的手,听慧如此说,内心又是感动又是伤感,还有一丝黯然。

        这黯然是因为她明白,不管慧怎么说,那道阴影还是刻下了,就算不刻在青的心里,也会刻在自己心里。

        或许,还有明的心里。

        4、

        高中毕业,静考上了大学,要离家远行,青和明却依旧留在小城。

        至于慧,已经去了。

        静临走前,三个人又聚在了一起,依旧是温暖的、充满友情的相聚,然而不知道为什么,静总感觉青和明之间更亲近,自己和他们,则略微有些不一样。

        这不一样究竟在哪里,静说不出来。

        静突然很怀念很怀念,曾经三个小女孩牵着手,一起上学的那段岁月。

        5、

        大学的时光丰富而又悠闲,静慢慢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忘却了旧的生活。

        当然,忘却不是屏弃,静还是和青、明保持着书信往来。她甚至开始关心自己以前十分厌恶的大院,并且能够津津有味地听母亲讲述院子里鸡毛蒜皮的琐事,而不是象以前那样皱着眉头,打着瞌睡。

        这些琐事中,静最留心的是慧以前住的屋子闹鬼的传闻。

        慧死后,慧的父母也搬走了,空下来的房子接连住了几户人家,但每一户住不长久便又搬了出去。原因是半夜醒来,屋中人经常看见有一个女孩幽幽坐在角落,待揉了眼睛去瞧,却又什么都没有。

        静坚信那女孩一定是慧,她牵挂着青、明和自己,所以不肯投胎转世。

        我一定要去见见她,静想。

        带着这份执念,静大二暑假回到大院。她没有住进自家,而是住在慧以前睡的房间里。

        静住了一个假期,什么也没有遇到,就当她失望地准备要回校的前一天夜里,半夜醒来,她终于看见了慧!

        慧娴静地坐在静的床头,还是和以前一模一样。她告诉静,她很好,朋友们无须挂怀。

        慧托付静一件事情,要静替自己照顾明,因为她还是爱明的,想给明找个好女孩。而慧相信,明跟静在一起会很幸福。

        对于慧的这个要求,静感到十分为难,她虽然欣赏明,却并不爱他。

        不过出于对慧的友情和愧疚,静最后还是答应了慧的要求。

        6、

        回校后,静开始主动和明联系,她欠慧太多,惟有完成她的嘱托才能心安。

        可是很快静就发觉,男女之间的相爱不是一个人努力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去坚持,会很辛苦。

        不过静终究还是坚持下来了,大学毕业,在她拿到毕业证书那一刻,也同时确定了和明的恋爱关系。为了更好地照顾明,她回到小城,做了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

        朝九晚五,静忙碌地奔波在单位和明之间,她没有丝毫抱怨,甚至内心深处依旧是愧疚的。

        每当特别疲劳,静就去找青。

        两个女人对坐在酒吧里,喝着红酒,却没什么言语。

        7、

        静忘了是如何察觉到明和青之间的暧昧关系,仿佛一下子就知道了,就象一壶水,烧着烧着就开了。

        知道了真相的静有点难受,毕竟她和明已经谈了三年多,再怎么说也有些感情,何况第三者还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青。

        静选了一个好日子,把明和青约到大院里慧的旧屋。静把事情挑开了说,直接了当地问明,究竟觉得跟着自己幸福?还是跟着青幸福?

        又转过头来问青,能不能照顾明一生?

        面对静的问题,两人都默然了。

        静也不催促他们,她坐到慧以前爱坐的位置上,忽然觉得人生挺有趣。她弄丢了慧的肾,又弄丢了慧托付的人,这一生,看来永远是要愧欠着慧了。

        8、

        “这是个没有结局的故事。”网络那边,她告诉我:“最后静和明还是没有分开,而明和青依旧纠缠着。”

        “我觉得这结局蛮不错。”我微笑。

        “对了。”她象是想起什么,又打字道:“最近静上海的姑父又找到了静,希望能接她去上海生活,如果静去了上海,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结局。”

        “我喜欢结局暧昧点,太清晰的结局让人伤感。”

        “故事讲完了,你帮我写出来吧。”她避开话题,不和我抬杠。

        “为什么找我写呢?这并不是聊斋。”我有些不解。

        “怎么不是聊斋?慧给静托梦那一段不算聊斋么?”她反问我。

        “不能算的。”我向她解释:“这可以说是因为想念太甚而产生的幻觉,至于为什么托那样的梦,更可以从心理学上去分析,比如静其实内心深处也喜欢明,但是又觉得自己对不起慧,不好意思再去喜欢慧的男友,虽然慧已经死了。于是潜意识里就给自己托了那么一个梦……”

        “你讲得太复杂我听不懂。”她打断我的叙述,再次问道:“你到底写不写?”

        “写。”我斩钉截铁地回答。

        聊斋不一定非要写狐仙鬼怪,人间有趣的事情也是聊斋。

        三个女孩的故事,一样是普通凡人间的传奇,我怎能不写?一定要写的,而且还要用心去写。

        9、

        这段算是补注吧,也算是一个申明。

        这个故事,是今年二月间一个叫璎珞的网友在□□上对我讲述的,她希望我能把它记载下来,成为我杯影系列中的一篇。

        整个故事我写作时基本保持原貌,除了添加了一些心理描写,很少改动。

        所以,它不能算是我的作品,它真正的创作人,应该是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