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杯影·聊斋 > 125 杯影·村狗

125 杯影·村狗



                                            1、

        南山下的斜川,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所在。斜川中住有一人,名字叫做晏痕。

        晏痕年近三十,靠着几亩薄田,朝耕夕栖,日子虽然清贫,却平淡悠闲。

        某一日,晏痕在田间耕作,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一条村狗在采摘田埂上的野菊,这村狗长嘴蓬尾,身材瘦小,四处跑来跑去,发现有好看的野菊就咬断梗茎,叼到一处堆放。

        晏痕瞧得有趣,便放下手中锄头,仔细地观赏。

        一会儿功夫,村狗就采摘到一大堆野菊,它大张着嘴巴,想一口咬住所有野菊的花梗,一同带走,却不料因为摘下的野菊太多,总是咬住这一半掉了另一半,而它显然又舍不得放弃另一半,于是每次都努力地大张着嘴巴去咬,却又每次都失败……

        晏痕远远看着,一边好笑,一边也替这村狗着急,最后他终于忍不住,扯了一把脚下野草,向村狗走去。

        村狗发现走来的晏痕,立刻警惕地护住身前野菊,朝晏痕呲牙咆哮。

        晏痕笑着对村狗举起手中野草束,说道:“别怕,我不抢你的花儿,只是替你绑扎好,这样你就可以轻松地叼走了。”

        与村狗对话,只是说笑,晏痕也没指望这村狗能听得懂,他心中早做好了准备,如果这村狗继续朝自己咆哮,自己立刻转身就走,他可犯不上和一条村狗较真。

        却不料,这村狗仿佛听懂了晏痕的话,晏痕话音刚落,它就退到一旁,神情也变得温顺。

        真是一条有灵性的狗!——晏痕心中暗赞。他弯下腰,用手中野草束,三两下功夫就把村狗采摘的野菊花都绑扎在了一起。

        “行了,你现在可以叼走它们了。”晏痕拍拍手,对静候在一边的村狗说道。

        村狗围着晏痕转了一圈,叫了三声,方叼起地上野菊,飞快地向远处的南山跑去。

        快跑入山林时,村狗回过身,朝晏痕又深深看了一眼。

        2、

        当晚回到家,晏痕已经忘了此事,不过是一条能摘野菊的村狗而已。乡下的狗都聪明的很,有的甚至能替主人买菜购物,并且店家少找了钱还会赖着不走。这些晏痕也是见过的。

        所以对这条能摘野菊的村狗,他并不惊讶,也并不入心。

        数天后,晏痕又去田间耕作,又遇到了这条村狗在采摘野菊。这次它采了满满一大堆后,径直跑到晏痕脚边,仰着脑袋望着晏痕。

        “是要我帮你象上次那样绑扎好吗?”晏痕笑问。

        村狗点点头,并咬住晏痕的裤脚向前拖。

        “别拖别拖,这条可是我新买的裤子,弄坏了可就惨了!”晏痕慌忙答应村狗,他跟着村狗来到堆放的野菊前,蹲下身体,再次将野菊花绑扎好。

        “帮你两次了,你都还没谢我。”晏痕对村狗说道。这是一句玩笑,他可没指望一条村狗能感谢自己。

        然而他的话刚一说完,就发现村狗立刻放下咬在嘴里的花束,跑到一旁重新咬断一枝野菊,叼到他跟前,定定地望着他。

        “这是送我的?”晏痕讶异,他盯着村狗黝黑如墨,却又清澈透底的眼眸,疑惑询问。

        村狗自然是无法回答晏痕,它只是再度轻轻地点点头。

        “好,我收下了。”晏痕伸手取过这支野菊,插入自己上衣口袋。

        莫名,他忽然觉得,这应该是一份值得在意的礼物,虽然仅仅是一支野花,虽然是一只卑微的村狗送的。

        3、

        秋去冬来,村狗送给晏痕的野菊渐渐干枯,晏痕最后将它夹入一本书中珍藏。

        此时已是农闲季节,晏痕歇不住,便和村人一起出外打工。自然,这本书也是随身携带着。

        他们一同来到山外的城市,因为是农民,干的自然是体力活儿,有的当脚夫,有的去建筑工地搬砖。而晏痕,则应聘上了短期的清洁工。他每天要负责城市一条街道上的卫生,早上四点就必须起床,一整天都在街道上巡视打扫。当然,路面上干净的时候,他也可以闲下来休息一会。

        而这个时候,他就会坐在路边看看书,或者看看来往的行人。

        话说这天,打扫干净了路面,他又坐在路边看书。

        当他翻开书页,露出那支野菊时,一个正从他身后走过的年轻人突然停下脚步。

        “这支野菊,可以让我看一下吗?”年轻人礼貌地问晏痕。

        “山里的野花,有什么好看的,要看就给你看看吧。”晏痕憨厚地把野菊递给年轻人。

        年轻人接过野菊,小心翼翼地拈着花梗,仔细端详了一阵,还放到鼻子下嗅了嗅,然后递还给晏痕。

        “这应该是别人送你的吧?”年轻人笑着对晏痕说。

        “咦,你怎么知道是别人送的?”晏痕很是惊讶,不过他还是老实地回答了年轻人:“不过不是人送的,是一条村狗送我的。”

        “那可不是村狗,那是一只狐狸。”

        “狐狸?不可能,明明是一条村狗!”晏痕摇头,不信年轻人的话。

        “成了精的狐狸都会变化,还会令人出现幻觉,你看成是一只村狗也挺正常的。”年轻人告诉晏痕,同时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你放心,它对你没有恶意。”

        晏痕有些晕乎,那条村狗怎么就变成了狐狸?他反问年轻人:“你是谁?你又怎么知道这些?”

        “我?我是一个捕狐人。”年轻人的神色忽然有些寂寥,他指了指晏痕还捏在手中的野菊:“好好保存着它吧,这上面有狐味儿,是一只狐狸送给你的礼物。”

        说完,年轻人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晏痕在身后发呆。

        4、

        三个月的时光一晃眼就过去了,万物复苏的春天代替了寒冷的冬季。晏痕和村人们又到了该下地耕作的时节,他们如同候鸟一样,纷纷从城市回到乡下,又开始一年的辛劳。

        不过这一次,从城市回来的晏痕,心里有了一点小小的期待。

        他期待再次遇到那条村狗,好认真问它是不是一只伪装的狐狸?像所有孤独的人,他对未知的事物也有无法掩饰的好奇心,以寄慰平淡的浮生。

        当然,他也曾幻想过,它或许是一位美丽的狐仙……

        可惜接下来的时光,他再也没有遇到那条村狗。直到这年的秋天,野菊花再度开满田野。

        这时晏痕的心中,已经不抱任何期望了,他象往常一样,埋头在田间劳作。然而在某天的某个不经意瞬间,他抬起头擦汗,却惊诧地发现,那条村狗正蹲坐在田埂上看着自己,还是那长嘴蓬尾,身材瘦小的模样。

        “你,你终于来了。”晏痕又惊又喜,语气也变得结巴起来。村狗向他点点头,又歪了歪脑袋,目光示意放在一旁的一堆刚采摘的野菊上。

        “待会再帮你绑扎,你先告诉我,你是不是一只狐狸?”晏痕扔下手中农具,急促地走到村狗身前,凑近问道。

        村狗的目光中掠过一丝惊讶,但刹那就恢复了之前的平淡宁和。

        它仰望着晏痕的脸,静静地望了一会。然后再次轻轻点了点头……

        5、

        当晚,晏痕回到家,脑袋还是晕乎乎的。

        在那条村狗点头承认后,他突然就觉得没什么话好问了,以前一肚子想好的问题一个也问不出来,他默默地帮村狗绑扎好野菊,又默默地陪它坐在田埂上发了一会呆,最后目送它远去南山。

        这是一条有故事的村狗,不,狐狸。他心中暗暗地猜测。

        乡人纯朴的思想,令他在察觉到了村狗隐藏的寂寥时,选择了一种静默的同情。

        第二天,晏痕特意带了一壶自酿的米酒。

        这是一种莫名的、下意识的行为,他认为,自己或许能够和村狗喝一杯。

        他将酒放在田埂上,然后下田忙碌,一会儿功夫,村狗果然又来了,依旧象以前那样采摘了一大堆野菊,依旧堆放在晏痕面前等待晏痕绑扎。

        晏痕帮村狗绑扎好野菊,他取过酒,给自己和村狗各倒了一点。

        “我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喝酒?但我们也算是朋友了。所以,请你喝一点。”晏痕举着酒杯对村狗说,然后将自己的杯中酒一饮而尽。

        村狗颇为有趣地瞧了瞧晏痕,又低头嗅了嗅放在自己面前的酒,先是轻轻舔了舔,最后也一下将杯中酒饮尽。

        “好,痛快!我们再喝一杯。”晏痕给自己倒满酒,同时也给村狗的杯子续满。

        秋季温暖的阳光下,一人一狗就这样坐在田埂上,坐在盛开的野菊花丛中,一杯一杯地慢慢对饮。

        6、

        晏痕忘了自己喝了多少酒,当他醺醺然站起时,发现村狗的脚步也有些憨态可掬地摇晃了。

        他拾起地上的酒壶,亲昵地拍了下村狗的脊背,说道:“走了,我回家了,明天再来喝吧。”

        然而他刚迈出一步,就被村狗咬住了裤脚。

        “干嘛?你还想喝?天色不早了,明天吧。”晏痕回身,笑着对村狗说道。

        村狗松开晏痕的裤脚,摇了摇脑袋。它叼起野菊花束,向前走了几步,然后再回头看着晏痕……

        “你想我跟着你?”晏痕有些明白村狗的意思,但他又有些不确定。幸好这次村狗听闻晏痕的询问后,立刻大力地点了点头。

        虽然不清楚村狗为什么要自己跟着,但晏痕最终还是选择拎着酒壶跟着村狗,他们穿过斜川开满野菊花的田野,以及田野边的河流,一同走进远处的南山。

        一路上,晏痕都在好奇地猜测:村狗究竟会把自己带到哪里?

        或许是仙家的琼楼玉宇?或许是狐仙的山中小屋?

        也或许是一处幽静的山谷,谷中有清澈的流水和青翠的草地。

        晏痕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场景,当然,也有一些绮丽的想法。

        不过这些绮丽的想法立刻就被晏痕驱逐出脑海。不是因为它们不切实际,而是因为晏痕觉得,他和眼前的这条村狗,不,这只狐狸,还是做一同喝酒发呆的朋友比较好。

        他实在是无法去爱一只狐狸,哪怕这只狐狸变成了人。

        而且他潜意识里,也觉得这条村狗和自己应该是同一性别的生物。

        7、

        晏痕没有想到,村狗带自己跋山涉水只是为了看一座荒坟。

        当然,实际上还不仅仅是“看”这样简单。望着有些坍塌的坟丘,以及村狗哀求的目光,晏痕立刻明白,村狗千辛万苦带自己来,是想自己帮忙修整下它。

        填填黄土,除除野草,对习惯了农活的晏痕来说不算什么,三两下的功夫,他就将荒坟修葺一新。

        此时,他方有暇坐下来,打量坟前的破旧石碑。

        石碑前堆放了很多束野菊花,显然,正是村狗每天采摘来的。

        石碑上的字很简单,就五个:小乌鸦之墓。

        谁是小乌鸦?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名字?晏痕疑惑地问正在坟前静默的村狗:“这里面的人,是你的亲人吗?”

        村狗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这点头又摇头的意思晏痕无法明白,不过他也懒得弄明白了,大抵还是生老病死的悲哀,他见得并不少。陪村狗在坟前默默地坐了一阵,瞧见天色渐晚,他便悄悄地离去了。

        走在下山的路上,远远地回头,晏痕看见村狗单薄的身影正渐渐被暮色下的火烧云浸透……

        一刹那间,晏痕恍惚看到,村狗仿佛真的变成了一只狐狸。

        一只浑身火红的狐狸。

        8、

        这天夜里,晏痕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梦中,是一个发生在古代的、奇幻的故事,自然,他也是梦中人物之一。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只狐狸。

        不过这只狐狸一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狐狸,它寄胎为人形,忘了自己的本性。它也生活在斜川,名字叫做绠生。

        狐狸绠生安静地在斜川里生活着,直到被一个道士发现。

        这道士想取绠生的狐狸内丹,但又不敢强取,因为狐狸内丹有个特性,自愿吐出的才有效力。否则就会和生命一同消亡。

        道士最后想了一个法子,他用自己的女儿为饵,去接近绠生。而她的女儿,就叫小乌鸦。

        绠生最后爱上了小乌鸦,此时,道士便抓住小乌鸦,利用她来威胁绠生,他骗绠生,说如果绠生不交出狐内丹,就烧死小乌鸦。

        绠生不知是计,依照道士教导的方法吐出了狐狸内丹,以求换取小乌鸦的生命。

        而道士在拿到了绠生的狐狸内丹后,得意地将一切都告知了因为失去内丹,已经变回狐狸原型的绠生。同时也带走了自己的女儿小乌鸦。

        原本故事到此也就结束了,只不过谁也没想到,小乌鸦在和绠生生活的一段时间里,不但被绠生爱上,自己也爱上了绠生……

        带着对绠生的思念和愧疚,不久后小乌鸦再度回到斜川,她住到和绠生以前居住的地方,安静地等绠生回来。而这一等,就是一辈子。

        至于绠生,因为无法变回人,在道士带走小乌鸦后就窜入了山林生活,不再眷恋人世。

        到它发觉小乌鸦一直在等待自己时,已经百余年过去,小乌鸦早化作了一捧黄土。

        9、

        从梦里醒来,晏痕发了一会呆。

        他不知道这个梦是真是假,如果是真,又是谁托梦与自己?

        最后他决定什么也不想了,继续自己平静的生活。

        他拿起农具,出门耕作。隐约地,他记起昨天和村狗还订了今天继续喝酒的承诺。于是他将酒壶又灌满酒,一同带在身边。

        然而直到太阳下山,村狗也没有出现。

        这令晏痕有些意兴阑珊,不禁暗暗抱怨村狗是个不守约的家伙。

        不过这又能如何呢?他又不可能和一条村狗计较,虽然有人说这条不守约的村狗是只狐狸,而自己也隐约地有些相信。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晏痕已经想通了,不管它是村狗也好,狐狸也好,他都当它是一条村狗。

        这才是最朴素的生活方式。

        晚上,晏痕就着月色,将酒壶中的酒自斟自饮,喝了个干净。

        然后上床睡觉,一夜无梦。

        10、

        此后,晏痕再也没有看到那条村狗。

        虽然斜川里的野菊花依旧年年开得漫山遍野。

        晏痕渐渐忘了村狗,忘了那个城市里的年轻人,忘了小乌鸦,也忘了那个奇怪的梦。

        就连那朵干枯的野菊,他也忘了放在哪里。

        直至多年后的某一天,他去拜访邻村的一位朋友。

        途经一户人家屋门前时,他看见一位老妪坐在门口晒太阳,而老妪的旁边则有几条村狗在追逐嬉戏,其中一条村狗长嘴蓬尾,身材瘦小,令他觉得颇为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于是不禁多看了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