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黑焰 > 第25章

第25章



                                    

            但格桑知道这一切,那天早晨它就已经感觉到来自身体内部的某种警示,细微的警示与在青藏公路险崖下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感觉,并不是那么急迫也完全迥异不同。草原上的其他牧羊犬似乎应该也略有察觉,但那种纯正的高原血统毕竟已经在离它们远去,它们更久远的祖先曾经来自高原,格桑也许更接近它们的祖先。封闭的高原似乎也在保证藏獒血统纯正的同时延续了它们预感暴风雪即将来临的某种潜在的能力。这些牧羊犬也许只是在某种不适的驱动下表现出一丝倦态,但很快在主人的一声呼哨声中精力充沛地跃起,随着马背上的主人护卫着羊群进入被大雪覆盖的草地。没有人愿意错过这样一个晴好的冬日,毕竟不能在这个漫长的冬季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过早地让羊群吃光储备的冬草,在寒冷的冬天里这些羊似乎也生出了永远无法填饱的胃囊。

            那天早上格桑没有玩每天几乎是例行的与韩玛追逐扑咬的游戏。韩玛并没有觉察到其中的变化,整个早晨他都在忙着生炉子,干牛粪昨天下午被阳光晒化的雪水洇湿,怎么也点不着。最后他不得不把煤油浇在牛粪上,才赶在第一个孩子到校之前生起炉子,将呵气成冰的教室烘烤得暖烘烘的。天实在太冷了,昨天韩玛已经将杨炎邮来的冻疮膏送给了两个手被冻伤的孩子。

            气压微妙的变化引起了格桑的某种不安,但它终究不知道这可怕的预感来自何方。它无法测知令它感到莫名恐惧的根源在哪里,灾难又将从哪里开始。

            不过有一点格桑是如此的坚定,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开韩玛。就是这样,韩玛在教室里上课时,格桑安静地卧在教室的门口。从包了毛毡的木门里传出韩玛的洪亮声音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似乎让格桑感到了一种安全感。它想,也许这只是来到草原之后某种莫名其妙的不适应,北方草原的气压明显高于高原牧场。

        十二重返草原(4)

            中午下课后,格桑走进了教室,在韩玛的脚边卧下。孩子们吃完了用炉火煮出的肉粥,已经围拢在韩玛的身边。韩玛带来的画册正在给孩子们展现另一个崭新的世界,韩玛给他们讲解这些画册已经成为中午孩子们课间休息时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格桑得到了几块散落在地上的骨头。在温暖的教室里卧在韩玛的脚边它感到极大的满足。

            格桑就这样昏昏睡去,在梦中那种不安感似乎渐渐地被温暖融化不见了。当它在韩玛的叫声中猛地惊醒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冬天天黑得很早,每天下午只有一节课。

            四个住在镇外牧业点的孩子已经整装待发地等在门口了,他们穿着皮袍戴着皮帽脚上套着毡靴,像四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粽子。

            那种不安感重又攫住了格桑,但这是它每天的工作,它必须把四个孩子送回两公里外的牧业点。

            格桑磨磨蹭蹭地在韩玛的身旁转着圈子,不愿意离开教室。它相信自己的预感,这也是它一直生存至今的经验的一部分。此时离开韩玛似乎并不明智,但它懂得令韩玛真正高兴的事就是保护好这些孩子。这些孩子就是韩玛的羊群,它要小心地保护着他们不要在风雪中迷失方向,不要受到狼的袭击。

            格桑毫无办法,只好跟在已经不耐烦的孩子后面离开了学校。

            以前送孩子们回家,格桑总是兴致勃勃地跑在前面,直到当它发现自己已经位于安全范围之外时,才一阵风地跑回到孩子们身边,再次起步。

            格桑今天离开院子时,韩玛拎着一把木锨在院子里铲雪。它一次次地回头,直到确信韩玛不会在自己护送孩子们回到牧业点的这段时间里离开,才追上四个打打闹闹的孩子。

            一旦开始走上已经被人和牧畜踩实的路,格桑就希望这些孩子们可以快一点,送他们回到家之后自己可以尽快地返回到韩玛的身边。但事与愿违,这些笨重的孩子并不着急,在雪地上没完没了地厮打,跑得兴起时,他们摘下帽子,露出热气腾腾的脑袋,然后挥舞着帽子你来我往地互相投掷。格桑毫无办法,那种紧迫的感觉正渐渐地逼近,它已经确信自己的预感是正确的。

            灾难正远远地袭来,是一种特殊的气味,或是隐隐约约地来自远方的冥冥中的声音。远祖的本能在告诫它,那灾难正积聚着能量,此时正像悬崖上累积已久的雪块,随时都有可能随着一声轰然巨响彻底崩塌。

            格桑焦急地在打闹的孩子们周围跑来跑去。现在它只是希望尽快把这些孩子送到牧业点,结束这次护送,回到韩玛的身边。

            于是,它拦住了一个正在逃避另一个孩子的追逐试图跑向雪地深处的孩子。这欢快得从帽子缝隙里冒出热气的男孩以为格桑也要加入他们的游戏,于是高声欢叫着想要抱住格桑的头。但是他扑空了,像一头刚刚从海上归来肚子里装满正在消化鱼块的企鹅,笨拙地扑倒在雪地上。他抬起挂着雪粉的脸时,听到格桑的喉咙里不耐烦的呼噜。这是牧区长大的孩子,都有被独自留在毡房里被牧羊犬看护的经历。在与牧羊犬嬉戏时,被揪痛了脖子上的毛或是抠痛了眼睛的牧羊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准备给不知深浅的孩子一点小小的惩罚时,艰忍的喉咙就会发出这种声音。

            男孩警觉地在雪地向后爬了几步,但他随后发现格桑眼神里那种凶狠的神情在顷刻之间烟消云散,于是他笨手笨脚地爬起来,和其他三个孩子站在一起,紧张地望着格桑。他们应该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格桑曾经咬死过一头狼的事吧。

            格桑也感觉到了四个孩子的恐惧,没有办法,它向牧业点的方向跑了几步,然后回头焦急地望着四个孩子,希望他们能够跟上自己。但他们并没有移动,格桑不得不跑回来,叨住一个孩子皮袍的衣角,拖着他向前移动。这孩子不太情愿地想要摆脱格桑。

            不过还好,孩子们似乎也被格桑突变的情绪扰散了继续打闹的兴致,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他们开始慢慢吞吞地继续向前走。

        十二重返草原(5)

            他们这时已经走了大约一半的路程,

            但灾难已经开始了,格桑听到从遥远的地平线上传来马群奔跑般的呼啸声。它松开了孩子的衣角。

            格桑的耳膜嗡嗡作响,在雪地的尽头,乌云像一瓶倒入水中洇开的墨水一样迅速蔓延,正以受惊的马群般惊人的速度向这边袭来。

            格桑惊慌地高声吠叫,在本能驱使下它想把这些孩子带回镇子上的学校。它认为现在的位置距离学校更近一些。它顶撞着仍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孩子,但四个孩子仍然执拗地向前移动着脚步。

            风已经刮起来了,巨大的雪片盘旋着从天而降。天空正在慢慢地暗下来,仿佛一块无形的巨大幕布慢慢地合拢,几十年不遇的灾难正在拉开真正的序幕。

            这就是牧民们谈虎色变的白灾(大雪灾)。

            格桑毫无办法,它无力改变这些孩子的想法,他们只是想在大雪遮盖道路之前回到牧业点烧得通红的火炉前。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在呼啸的风声中,天竟然黑了,已经无法看到五米之外的一切。

            此时格桑在前面小心地识别着道路,那些孩子也不再言语,走在最前面的孩子紧紧地攥住了格桑的尾巴。这一头狗和四个孩子顶着风雪艰难地在雪地里跋涉。在这种天气里格桑的鼻子已经无法发挥作用,它的视力面对这种黑暗同样无能为力,于是它只是凭借爪子感觉雪地的软硬程度慢慢向前移动。它没有偏离通往牧业点的路。

            因为顶风走在前面,短短的时间里格桑头颈上那簇心形的鬃毛上已经凝结了正在渐渐厚重的雪块,它用力地摇了摇头,想要摆脱这累赘物。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动作,让它在不知不觉间迷失了方向。

            当它感觉到迷路时已经不知道偏离原来的道路多远了,更可怕的是,当它回头时,发现一个走在最后面的孩子不见了。

          

            在这场暴风雪到来时,没有几个牧人会想到这是席卷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次灾难。那些牧人侥幸地赶着自己的畜群在天黑之前回到营地时,挣扎着在雪地里跋涉回来的羊浑身结满了雪块,此时更像雪地上移动的小丘,它们僵硬地倒在冬营地的畜圈里。同样僵硬的牧人来不及拍去身上的积雪,揭开毡帘钻进毡包,喝下一碗滚烫的奶茶之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长生天,这样的暴风雪百年不遇啊!”

            听到这些感叹,坐在毡房昏暗角落里的老牧人如同干涸水井般的眼睛里突然闪射出令人胆寒的目光,似乎多年以前终于将那匹扯断无数套马杆的烈马套翻在地时的力量重新回到他的身上。老人抚摩着自己在马群惊群时摔断的锁骨叹息着说:“三十年前的那场大雪灾好像也没有这么大,那天夜里死了多少马呀,马群惊了,头马一直冲向湖里,就冻死在湖水里。我赶在所有马还没有疯到都跟着头马奔进湖里之前截住了它们。哈哈,那一年我的马群损失最小。看,这就是那次留下的纪念。”老人举起了失去两根手指的右手。

            “谁知道那天晚上冻死了多少人,那些为了追回自己马群的牧人最后被冻死在雪地里。天晴之后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都脱掉了自己的衣服,摆出一副烤火的姿势冻死了。那些牧人就那样冻死了。”

            老人似乎永远生活在过去的岁月里,已经没有一颗牙齿的空洞的嘴蠕动着喃喃自语。

            “为什么他们死的时候都是一副烤火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