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突然间,体育场的另一端再一次喧闹了起来,跑在第二的美国队员约翰?海斯跑进了运动场,虽说他也非常地疲惫,但毕竟还能保持正常的跑步姿态和一定的前进速度。这时,田径项目的负责人杰克?安德鲁跑了过去,用手扶起距离终点线还有不到十米的、已经昏过去的皮特里,架着他通过了终点线。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震耳欲聋,连王后也鼓起掌来。

            意大利的国旗立刻被升起在体育场的上空,不过第二个跑进体育场的海斯提出了抗议,因为在比赛中运动员是不能接受别人的帮助的。一个小时以后,这个抗议被接受了——海斯获得了冠军,而皮特里只能算是没有完成比赛。不过亚历山德拉王后可不想让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她吩咐在第二天的时候,让皮特里重回白城体育场,而王后要亲自给他颁发一座和冠军一样的奖杯。

            重在参与(3)

            如果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大概也只是一场感人的悲喜剧罢了。在这之前发生的一件事和皮特里的际遇结合起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在马拉松比赛前几天,1908年7月19日星期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男爵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参加了一次礼拜,宾希尔法尼亚大主教作了布道。五天之后,顾拜旦男爵在英国政府为伦敦奥运会举办的一次盛宴上用法文说道:“上星期日,宾希尔法尼亚大主教在布道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奥运会上获胜并不比参加奥运会更重要。”

            后来,顾拜旦把主教的这句话改为:“奥运会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参加而非获胜,正如人生的真谛,不是在于征服他人,而在于自我的努力及奋斗。”这句话渐渐演变成了今天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句话——“重在参与”,而这句话已经成了与“更快、更高、更强”一起来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的名言。

            这句名言和皮特里的精彩故事,显得那样的相得益彰。从那时起,人们就一直把这句话和这个故事连到了一起,而皮特里这个名字,也就成了“重在参与”的同义词。

            奥运冠军中国缘(1)

            ——埃瑞克?理德尔的故事

            奥运会短跑冠军埃瑞克?理德尔出生在中国的天津。他的父亲是一位传教士,长期生活在中国,埃瑞克的童年,是在中国的乡村度过的。

            在上小学之前,埃瑞克和母亲一起回到英国,中学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同时,埃瑞克的短跑天才也显露出来。期间,他已成为英国引人瞩目的短跑运动员了。

            在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埃瑞克并没有参加男子100米和4×100米接力项目的比赛,原因是比赛的当天是星期天,他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不能在星期天参加比赛。于是他选择了放弃100米转而参加200米和400米比赛。

            在巴黎奥运会上,当“飞人”们都在跑道上比赛100米的时候,埃瑞克自己找了一个天主教堂,完成了一次普通的礼拜。

            埃瑞克跑步的姿势很有特点。当他奋力疾跑的时候,他的头高高地昂起来,似仰望天空;而他的双膝在跑步的时候则不停地扭动,双脚也会用力地向后甩起。

            在那时的短跑比赛中,参赛者都习惯自己挖一个起跑坑,作用就像现在的起跑器一样,用来帮助提高起跑的速度。每次比赛前,埃瑞克不仅会挨个和所有的参赛者握手,还不忘把自己携带的工具借给别人,以便帮助他们尽快挖出一个起跑坑来。

            因为他跑步的时候似乎不向前方看,所以有人曾经这样问他:你怎么知道终点线在哪里?埃瑞克平静地回答说:“上帝会指引我的。”

            在巴黎奥运会上,埃瑞克只获得了200米比赛的第三名。在400米预赛中,他虽然跑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第一次突破了49秒大关,但还是没有拿到第一名,而只是名列第三。但在400米决赛中,他在前200米就跑出了22.2秒,只比200米的成绩慢了0.3秒——这种战术在所有的田径专家看来是极度愚蠢的。但埃瑞克在后半程并没有慢下来,他以惊人的速度跑完了全程,领先第二名有五米之多。赛后这位严肃的天主教徒甚至去参加了一个盛大的探戈舞会,来庆祝自己的夺冠。回国以后,爱丁堡的人们为这位民族英雄举行了游行,万人空巷。

            一年以后,埃瑞克重返中国,和父亲一起做起了传教士。1933年,他在中国结婚。那时日本入侵中国,后来一直打到了华北平原,当时埃瑞克正在天津一带。当时英国政府让所有滞留在中国的英国人都回国,但埃瑞克只把妻子和孩子送到了加拿大,自己却仍留在战火纷飞的中国。

            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乡间,不仅布道,还教当地的学生们数学和体育课。1943年,所有留在当地的美国籍和英国籍的外国人,都被日本军队关进了一座集中营。在那里,埃瑞克被指定为他们的临时负责人,仍然教授数学和负责体育活动。每天天刚蒙蒙亮,人们总会看到早起的埃瑞克在院子里诵读《圣经》,并为集中营里所有的人祈祷。

            奥运冠军中国缘(2)

            然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恶化,加上心情不愉快,本来就已经有病的埃瑞克,身体一天天地坏了下来。1945年,他在潍坊的日本集中营里死于脑瘤。

            45年以后,埃瑞克没有标记的墓才被发现。人们为他立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希伯来大预言家以塞亚的一句名言:“他们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他们永远不知疲倦地奔跑。”

            忠诚之约(1)

            ——哈罗德?阿伯拉罕斯的故事

            作为一个犹太人,哈罗德?阿伯拉罕斯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出色的、有天赋的、有未来的年轻人,他一直想要超过自己的两个哥哥,他们在英国都是很有名的运动员。其中的一个还作为跳远运动员代表英国参加过1906年和1912年的奥运会,这成了他这个弟弟的最强烈的成功动力。1920年,他也参加了安特卫普奥运会,但在100米跑和200米跑比赛中都没有通过资格赛,这样的经历当然不会被阿伯拉罕斯看成是一件可以值得炫耀的事情。

            到了1924年,他找到了一个好教练——萨姆?穆萨比尼,这个教练曾经成功地指导过沃尔克,他在1908年的奥运会上赢得短跑冠军。从穆萨比尼那里,他得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训练方式,强调步幅和步数。

            每一次训练的时候,教练都为阿伯拉罕斯做一些小纸片,放在跑道上,这些纸片之间的距离,就是他应该跑的步幅的距离,当通过这些纸片时,他应该正好可以俯身把他们拣进来——如果捡不起来,就说明跑错了。

            他还有一样神秘的东西,就是永远都会随身带着一条绳子。这条绳子的长度正是他正确的步幅的长度,每一次比赛时,他都要用这个绳子丈量距离,然后做好记号,那是他跑出去的第一步的落脚之地。

            阿伯拉罕斯还是个跳远好手,在奥运会前不久,他创造了7.38米的英国纪录,这个纪录一直被保持到了1956年,长达22年。因此他入选了英国队,准备参加1924年巴黎奥运会100米跑、200米跑和跳远比赛。

            可就在奥运会前不久,伦敦的一家报纸上出现了一篇文章,批评当局把阿伯拉罕斯选入跳远的国家队,说这是一个错误。但是没人知道,这篇文章其实是阿伯拉罕斯自己写的,因为他不喜欢跳远,而且觉得参加这么多的项目太累了。

            面对强大的美国对手,阿伯拉罕斯在奥运会男子100米预赛和半决赛中,两次跑出了达到奥运会纪录的好成绩,这时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获得这枚奥运会金牌。也正是在这一时刻,他第一次感觉到了来自内心的压力。

            半决赛距离决赛只有不到四个小时,准确地说,是3小时45分钟。他自己感觉“像一个被判了死刑的人在等待着走上断头台”。

            7月7日7点05分,当他最后走上起跑线的时候,他想起了教练最后对他交待的话:“只想两件事,一个是发令枪,一个是步幅。如果你想不起这两件事了,那就只管跑,直到超过其他的人!”

            比赛时,在前40米到50米的距离里大家还在竞争,但再到后来,就只看阿伯拉罕斯一个人的表演了,最后他以差不多两米的距离赢得了胜利。

            忠诚之约(2)

            以后,他再也没有如此美妙的跑步与胜利了,第二年,他甚至因为在跳远比赛中受伤而永久地退役了。后来他成了一位非常出色的电台评论员和报纸专栏作家。

            阿伯拉罕斯把自己的奥运金牌镶嵌在一个漂亮的底座上,并请其他五位参赛者签名,然后把签名刻在了底座上。他一直把这件珍贵的纪念品保存在自己的汽车里,但有一次这个金牌和底座一起被偷了,以后就再也没有被发现。

            获得这场比赛铜牌的是新西兰选手阿瑟?伯瑞特,伯瑞特一直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短跑运动员。虽然他很早就失去了父母,但还是靠出色的学习赢得了奖学金,从新西兰到英国学习医学。在牛津大学,他曾经保持了很长时间100米、200米和跨栏的学校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