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鸳鸯情劫 > 第12章

第12章



                                    

        天亮不久,三十位青年已驾车送鱼离村。

        黄昏时分,他们已买回大批的耕具。

        他们甚至尚余十余两白银。

        于是,他们天天捕鱼及卖鱼。

        三十名青年一送走鱼,他们便一起除草整地辟田。

        江首村只有三百户人家,如今多已投入生产。

        祝晓台只付钱买地,村民便忙得不亦乐乎。

        她便继续绘画。

        这天上午,念月师太来访,便道出授艺之意。

        祝晓台欣然申谢之后,便赠送一个红包。

        不久,祝虎已由念月师太指点正式行功。

        祝晓台更安心的绘画着。

        此时,孔保旦已被召入富阳城中,因为孔义决定安排他做接班人,他已开始介入事务及结识众人。

        有钱可使鬼推磨,孔义以财召人至今,已有三千余名手下,他便每天督导众人练武着哩!

        他让每人吃香喝辣。

        他更赠每人二千两白银。

        所以,每人死心塌地的练武。

        闻讯而来的人群便一批批的被安置着。

        不知不觉之中,便又过一年余,如今,孔义已有五千余名手下,孔保旦亦正式担任长青帮副帮主。

        不过,孔义已耗光近三千万两银票。

        所幸去年之田地收成使他收入四百余万两白银。

        他便正式下令重建各地店面。

        四千余人便同时赴各地忙碌着。

        他们为方便管理及保护店面,便搭建大型店面,他们更以贴补方式买下邻近店面再送出远处店面。

        商人岂敢得罪他们,便乖乖就范。

        孔义之店面因而集中在各地之一、二条街上。

        斩新又大型店面加上大众化价格,迅即引来大批生意。

        这是孔义之变相复仇手法,他要教训原先之店家及商人,因为,他相信这些人必然焚过他的店面及田地。

        他为争取民心,更提高下人及农户之工资。

        其余的地主及商人只好比照办理。

        他们的利润为之缩小。

        他们的生意却日渐流失着。

        金华银庄不但重新开业,更大幅降低利钱,如今,它的利钱水准只比官方银庄多出二成。

        昔年之利钱水准则多出一倍余哩!

        不出一个月,金华银庄已贷出二千余万两白银。

        银庄四周之二十三家店面亦由孔义买下。

        如今,共有八百人驻守银庄一带。

        时光飞逝,一晃又过一年,孔义一核算之下,立见去年之所有收入共达二千三百余万两白银。

        支出则不到一千万两白银。

        如今,他已有近七千名手下。

        他便赏给每人五百两白银。

        众人为之更加死忠啦!

        孔义净赚一千万两又拥有人心,不由大乐。

        他不由庆幸自己之改变作风。

        他便买下二百余条新船,经营富春江及钱塘江航运,他因而拥有一万余名船夫以及近千名船行人员。

        他相当于拥有一万余名‘预备军’!

        此外,他在安徽、杭州及苏州设立三十家车行,一万余名青年天天忙着驾车送客及运货他又增一条财路。

        他又添一万余名‘预备军’!

        他除在总舵留守八百人及在江首村留守二百人之外,其余之人分别在各地替他管理以及保护各项产业。

        他吩咐他们规规矩矩的做事。

        他吩咐他们把握‘不惹事,不怕事’原则行事。

        长青帮为之令人耳目一新。

        孔义便安稳的聚财,他为之日日春风满风。

        他左拥右抱的与二位美女快活着。

        孔保旦也过得很爽,他不但有权支用一百万两,更有两位年轻貌美的辣妹陪他快活着。

        不过,他每月至少返府陪柴桂花三夜。

        他每次更赠六万两黄金。

        柴桂花毫不过问的教子练武及教女识字。

        她更每日服丹行功着。

        因为,她已见贤思齐的向祝晓台学习。

        祝晓台如今已经不再绘画,孔义每月派人送来之银票已经足够她的各种开销,她便每月配灵丹。

        她更每月捐助喜舍庵二千两白银。

        如今江首村民多已有储蓄。

        每天之售鱼收入以及去年之田地收成,已经使家家户户搭建新屋,他们住得更舒适及吃得更扎实。

        祝晓台便把去年之田地收成分红,全部捐助喜舍庵中。

        因为,峨嵋寺已在去年派来三名中年女尼及六名年轻女尼,那三名中年女尼每月皆指点祝虎练习轻功及暗器。

        念月师太则传授荡魔剑法。

        年方三岁余的祝虎却已比十岁孩童高壮哩!

        他凭着充沛功力勤练着。

        诸尼一见他进步神速,纷纷加紧授技。

        祝晓台见状,便雇工整修庵旁木屋供诸尼居住。

        她每日除做家事之外,便服丹行功练剑。

        秋收时节,她率子再返江尾村。

        她二祭拜过五坟。

        她除赠送方嫂祭品,另赠三十两白银。

        因为,方嫂不但维护房舍更整理五坟。

        她率子进入芦桐城之后,便吩咐爱子在客栈行功。

        她便女扮男装携两大包银票离去。

        半个时辰之后,她已在官方银庄存妥五千六百万两白银,她为隐密,便以‘游天行’化名存钱。

        她办妥此事,便率子返江首村。

        祝虎便继续勤练武功。

        祝晓台则服丹行功练剑。

        此外,她也常去陪柴桂花品茗聊天。

        她经由多次聊天之后,她知道孔义已经改变风格,而且行事顺利,她便决定要饶过他们她因而无牵无挂。

        这一天上午,村长送来田地收成之分红。

        她赏给村长三十两白银之后,便把其余的银票送给念月师太,念月师太不由连连申谢着。

        翌年端节之后,念月师太便邀祝晓台母子前往哦嵋寺,祝晓台便欣然率子携财物启程啦!

        峨嵋寺位于四川嘉定峨嵋山,山上不但风景秀丽,佛道庙观更是遍地,一向香客及游客云集。

        念月师太便沿途介绍风土人情。

        她更道出她的江湖阅历。

        祝晓台母子为之受益良多。

        六月一日下午,她们一到哦嵋寺山门,知客尼便前来行礼道:“参见师叔祖!”

        念月师太便含笑答礼。

        不久,她趴地一跪,再起身沿山道行去。

        沿途之尼纷纷行礼请安。

        祝晓台这才明白念月师太地位之崇高。

        她不解念月师太为何到偏僻的江首村弘法。

        她们刚走到半山腰,立见一群女尼迎来,为首之女尼不但年老,而且服装不同于其余之尼。

        念月师太便行礼道:“参见掌门人!”

        “不敢当!久违师姐矣!”

        念月师太便介绍祝晓台母子。

        祝虎立即下跪行礼。

        此尼正是峨嵋派掌门人念云师太,她上前一扶起祝虎,倏地双目一亮脱口宣句:“阿弥陀佛!”

        不久,他们便沿山道行去。

        他们一入殿,念云师太便抬起右手。

        二尼便开始敲钟擂鼓。

        念云师太率众一跪,便合什喃喃而语。

        良久之后,她方始率众起身。

        不久,她率三位老尼陪念月师太三人入厅欢叙着。

        念月师太频频赞扬祝晓台之布施及灵气。

        诸尼听得含笑连连点头。

        祝晓台便谦辞着。

        念月师大便道出祝虎之两度奇遇。

        她更道出祝虎如今之内外功修为。

        念云师太便含笑点头着。

        长久之后,祝晓台母子始被安排入禅房。

        念月师太四尼则密商着。

        翌日上午,念月师太便邀祝晓台母子进入一间禅房,不久,念云师太已率四位老尼入内双方便互相一礼。

        念云师太取出一粒蜡丸道:“敝寺保管此粒‘杨柳丹’乙已逾三十年,如今,它已遇明主矣!”

        祝晓台不由一喜。

        念月师大道:“请小施主先服丹!”

        祝晓台便令子叩谢。

        念云师太答过礼,便捏破蜡丸。

        满室立即生香。

        祝虎一盘坐,便张口服丹。

        四位老尼便分坐祝虎之前后左右。

        立见坐在祝虎前后之二尼挥掌徐按他的胸背重穴,她们的功力便一股股的透穴进入祝虎的体中。

        坐在祝虎两侧之二尼便各执祝虎一手及注入功力。

        四尼之功力便同时注入祝虎体中。

        杨柳丹之功效立即完全化开。

        祝虎便似坐在蒸笼般泛汗不已!

        他周身飘出奇香。

        祝晓台不由大喜。

        念云师太便邀她入座。

        又过一阵子,四尼方始收掌起身。

        祝晓台便起身合什一礼。

        四尼答过礼,立即离去。

        念月师太含笑道:“让小施主充分行功吧!”

        祝晓台便跟她们离去。

        不久,她已瞧见工人正在后山搭建房舍,念云师太含笑道:“敝寺为方便远道信徒,正在搭建香客楼!”

        祝晓台立即取出一叠银票道:“请准小女子略尽心力!”

        “阿弥陀佛!女施主功德无量!”

        “不敢当!”

        念月师太含笑道:“女施主一向热心公益!”

        “不敢当!”

        念云师太心中一动,立即问道:“女施主听过四川治堰否?”

        “小女于一向孤陋寡闻!”

        “客气矣!朝廷为体恤川民,一直在成都治堰,欲解决过雨成灾,遇旱干苦之境,如今正值重要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