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鸳鸯情劫 > 第15章

第15章



                                    

        凄厉呼号声此起彼落着。

        平日迷迷蒙蒙充满诗意的富春江景,如今已是江水如涛,两旁的树林及房舍已经纷倒啦!

        连地势较高的江首村中亦已经有大半房舍被水淹到半人高,人群纷纷冒雨瑟缩在屋顶上方。

        喜舍庵诸尼更冒雨施展轻功来回巡视着。

        她们纷纷扶老携幼的送上屋顶。

        四川地区却只是虚惊一场。

        因为,去年之修河道已在此次发挥功效。

        翌日上午,天气一放晴,川人几乎总动员的下田收割及修路,因为,稻谷已熟,若再泡水,非长芽不可!

        他们赶收三日之后,已经大功告成。

        李总督便下令全部收购稻谷。

        他亲访念云师太,表示需要暂欠粮银。

        念云师太立即同意。

        祝晓台更捐出六百万两白银济助灾区。

        李总督感动得当场下跪叩谢。

        良久之后,他方始下山。

        不久,祝晓台已和念云师太在广场远眺山下。

        两人不约而同的叹口气。

        “华中地区可能灾情不浅?”

        “是的!但愿这六百万两能多助些灾民!”

        “女施主不啻女菩萨转世矣!”

        “不敢当!它们乃是川民去年努力之收成,理该用诸于世人,何况,来日方长,何愁缺银呢?”

        “佩服!”

        “李总督若送来粮银,仍济助灾民吧!”

        “佩服!”

        “我打算近日返江首村瞧瞧,师太有何吩咐?”

        “请吩咐思敏诸尼多助灾民!”

        “好!”

        翌日上午,祝晓台便下山。

        由于各地道路几乎‘柔肠寸断’,她干脆施展轻功赶路,她不由为沿途之灾情而难过不已。

        这天下午,她一返村,立见村民们正在清洗家俱。

        她一入庵,立见只有一尼在庵中。

        她便询问灾情。

        女尼便据实以告。

        不久,她已匆匆离去。

        她便沿途慰问村民。

        她一入孔府,柴桂花便迎她入厅。

        柴桂花苦笑道:“孔家在各地的产业受创甚重,一年半载之中,恐怕无法复原!”

        “别担心!有人便有钱,慢慢来!”

        “谢谢!收下吧!”

        她便递来一叠银票。

        “心领,今后别再助我!”

        “收下吧!孔家不再乎这笔数目!”

        “留供协助他人吧!”

        说着,她立即离去。

        她一返庄,立见六妇正在清洗家俱。

        她申过谢,便放妥包袱。

        她便边洗家俱边询问村民灾情。

        六妇便据实以告。

        她便鼓励大家重建家园。

        不久,她已入柴房挖出包袱。

        立见包袱已湿。

        她不由庆幸自己在银票外包过油纸。

        她立见四十万两银票完好如初。

        翌日起,她便把二十万两借给全体村民。

        村民不由重建信心。

        他们纷纷清洗家俱及房舍。

        他们开始清理田地。

        孔义及孔保旦如今仍然灰头土脸,因为,至少有七成店面被冲走,财物已经全部消失啦!

        金华银庄及周遭店面亦全部流失。

        他们如今只有四百余万两银票。

        他们必须养近七千名弟子及大批手下。

        他们尚需重建店面。

        他们怎能不头大呢?

        尤其孔义更心疼产业及大批财物之流失,偏偏此乃天灾,他根本无法向老天爷来泄恨呀!

        他只有企盼能由金华银庄之借户收回一些钱。

        所以,他派出五千余人到处讨债。

        日复一日,答案一批批的令他失望,因为,不少借户已经破产或死亡,其余借户也无力还债。

        终于,朝廷派吏出来赈灾。

        远自四川送来之建材、粮食以及药物也送入灾区,孔义的各地店面下人多少获得资助啦!

        孔义便下令弟子们赴各地重建店面。

        灾区便由奄奄一息之中稍复元气。

        这天下午,孔义获报两湖粮商连连哄抬粮价,他在怒骂之余,凶心倏萌,他立即有了主意。

        于是,他召集孔保旦及三十名心腹指示着。

        当天晚上,他们便兵分四路离去。

        ‘时势造英雄,怨叹莫路用’,有才华的人不一定能够出人头地,不起眼的家伙反而会一鸣惊人哩!

        吴发财便是属于后者之典型人物。

        他自幼便是‘矮、肥、短’之身材,偏偏又长成一对水泡眼,可说是‘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的角色。

        可是,他如今已是天下赫赫有名的粮王。

        此次灾情不但使他海捞一顿,如今正有官吏‘请’他售粮哩!

        咱们好好的了解这位传奇人物吧!

        庚丑年四月一日上午,亦即距今近四十年春夏之秋,一对年轻男女正在水稻田间除草,只见二人默默忙碌着。

        稻秧只有近尺高,田中注满水,二人趴在田间边倒退边扶正稻秧以及拔草,汗水滴答的掉落水中。

        个中之辛苦,不必赘述矣!

        不久,那女子边停边捂腹。

        哇操!她居然是位孕妇哩!

        瞧她的腹沿贴着水沿途扫秧忙碌,令人瞧得大生不忍,可是,她仍然边忙碌边捂着腹部哩!

        她姓蔡,单名巧,她原是凤阳人,因为一场水灾淹走她的所有亲人以及财物,她才流落到长沙金府为婢。

        她幸活一命,不由珍惜一切。

        她能获安顿,便勤快工作。

        金府有位青年,他叫吴用,他是位孤儿,他获金府收容之后,他感恩图报的天天日夜工作着。

        去年初,金员外金福,便把他们送做堆。

        金员外更把一块三分地租给他们耕种。

        他们珍惜的全力以赴。

        他们如牛似马般工作着。

        所以,蔡巧即使已经身怀六甲,仍然下田忙碌着。

        如今,她已阵疼,却仍然工作着。

        吴用这头牛更是毫不知情。

        盏茶时间之后,吴用更在远方催促蔡巧加把劲哩!

        蔡巧因而忍疼加快手脚工作着。

        可是,又过半个时辰,她疼得趴在田间连抖。

        她更闷哼不已!

        吴用终于发现不对劲!

        他匆匆奔来一瞧,赫见蔡巧之趴处有一滩血。

        他骇得连唤着:“阿巧!”

        “哥,我……我可能要生啦!”

        “啊!这么快呀?”

        说着,他立即拦腿托背的抱起她。

        呼噜一声,一团物体便落向下方。

        叭一声,婴儿已经落地。

        吴用啊叫一声,不由慌啦!

        蔡巧却弱声道:“儿……儿子哩!”

        吴用一瞧婴儿胯间那把‘茶壶’,不由大乐。

        他立即连连大喊着。

        终于,二位妇人自田间赶到。

        一阵七手八脚忙碌之后,终于理妥脐带。

        蔡巧母子因而被送返家中。

        此婴便是吴发财,或许因为他被这么一摔,他日后便又矮又胖,而且长得一对水泡眼哩!

        蔡巧经过这番折腾又舍不得多‘坐月子’,她在生下吴发财之后,终生便未再生下一儿半女。

        他们因而疼爱此子。

        他们更努力的工作。

        吴发财在三岁那年,便有机会入塾识字。

        别看他其貌不扬,脑瓜子却挺灵光,那双水泡眼更使他过目不忘,而且机伶识相,他因而更获双亲之宠爱。

        不过,他终究是农家子弟,他自六岁起,便跟着双亲在田间工作,所以,他虽然矮胖,手脚却挺俐落的。

        吴用夫妇便拼死拼活的工作着。

        十年后,他们已添加三块地。

        吴用夫妇为增加人手,便替儿子订下亲事,对方便是自凤阳城前来投靠的一房远亲。

        蔡甜吴家四口因而天天忙碌着。

        二年后,吴用夫妇便替儿子成亲。

        吴发财人小鬼大,因为常见双亲快活,他也拉着蔡甜快活,蔡甜如今已有快活的结晶啦!

        婚后,四人更加卖力工作。

        那年冬天,蔡甜便为吴家添丁。

        吴家四口乐得更卖力工作。

        吴发财夫妇也食髓知味的经常快活着。

        又过三年,他便又添四个儿子。

        ‘多子饿死爹’,吴发财更忙碌啦!

        吴用夫妇更是大忙特忙。

        又过三年,吴用夫妇因为积劳成疾,不但舍不得花钱吃药更继续工作,他们终于在一年之间先后殁世。

        他们临终时,仍殷殷吩咐子媳勤快工作哩!

        吴发财并未违背双亲之遗示,不过,他改变作风,他雇人耕种,正式成立粮行,一经营粮食买卖工作。

        他怎会有此改变呢?

        金员外之孙金全之指点也。

        俗语说:“富不过三代!”金福承传祖业壮大财力之后,他在晚年便放纵于酒色间,因为,他要犒赏自己。

        其子金杉也见贤思齐。

        其孙金全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金全刚十八岁便成为长沙有名的花花大少。

        金家之财富因而迅速流失。

        金福过世之时,金家已向官方银庄借过钱啦!

        金杉一掌权,便玩得更痛快。

        金全当然也大玩特玩。

        不出一年,金全更被诱入赌场。

        十赌九输,他开始自家中偷钱。

        他更经常偷售家中之珍宝首饰。

        金杉获悉之后,玩虚之身子因而一怒而垮。

        他卧病一个月,便含恨而死。

        他刚死,债主便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