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女人识相 > 第5章

第5章



                                    那是飘飘的雪花不是砸死人的雪雹。于是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那还不如形容作柳絮被风吹起。就这么一句,谢道韫的诗情才气就把她堂兄比得抱头鼠窜了。从此,谢小姐的才华横溢让人倾倒不已,后世不少诗人,一直在琢磨用什么来形容雪才能把这句“柳絮因风起”给比下去。不知道他们琢磨出来没,反正李白没想出来。

            第二节  倾城倾国(3)

            等到谢小姐到了出嫁的年龄,自然是嫁入了门当户对的王家。这不能不说是她一生悲剧之根源。就像一肚子诗情画意的朱淑贞,嫁给了杀猪的,只好“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了”,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古今皆然,睿智如谢道韫这般的女人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不过,就算谢女士生在现代,大概也不容易找到如意郎君。很多男人不愿意女人比自己强的,这一是因为男人的自尊,二是因为男人的自大。而谢女士呢,更不会瞧得起不如自己的男人。一次谢女士回家探亲,怏怏不乐的神态让她叔叔谢安看在眼里。又是谢安,看来他

            挺关心小谢女士的。只是,既然关心她,干吗不让她自己选择婚姻。王谢两家只有联手才能立于不败,有些男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拿女人的幸福不当回事,大人物谢安也不例外。好在谢安还表示了点关心,他问小谢,“王家名门世族,王凝之(谢道韫的丈夫)也算是青年才俊,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谢道韫怅然道:“一门叔父,有阿大中郎。我的兄弟中也有‘封胡羯末’四大才子,王郎相比你们天上地下啊。”谢安长长叹了一口气,再也无话可说。

            “封胡羯末”这说的是他们谢家的精英人物,而对于她丈夫,谢女士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天壤之别。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你说这差距有多大吧。谢女士对她那人工降雨的堂兄都一脸瞧不起,何况她丈夫啊。不过这话也说得实在刻薄了点,幸亏她老公王凝之不在场,否则非关起门来给谢女士上课不可,太不给自己男人面子了。

            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是大名鼎鼎,万世景仰的书圣王羲之王老先生的次子,家学渊源,对书法一道精通得无窍不通,在官场更是得意得非凡,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只不过王凝之先生对五斗米教崇拜得近乎狂热,整天只会对着天师的牌位焚香祷告,完全没时间陪谢女士花前月下,恩爱缠绵,至于谈诗论文,就更不消提了,难怪小谢闷闷不乐。建议正在从事老公职业的男士抽空多陪陪自己的老婆,否则,逼得女人到处诉苦,可不是件光彩的事。

            只不过谢女士在沉闷的王家也是出尽风头,使她跻身包打听刘义庆先生的魏晋名士排行榜《世说新语》的那场精彩辩论,就发生在王家的会客厅里。

            那场面之精彩绝伦,犹如泰山之巅的白衣胜雪,青丝随风,长剑低垂。渺天地之浩瀚,追日月之流光。那山风的凛冽,席卷着傲视群雄的冷漠;那低垂的长剑,昭示着但求一败的寂寞。

            事情是这样的,谢道韫的小叔子王献之在当时名气颇大,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连不愁嫁的皇帝女儿,也非要嫁他不可,闹得他只好和原配拜拜。王献之先生经常召集文坛中顶尖的人物来家里畅谈文艺发展方向。也就是当时所谓的清谈,相当于今天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之类的东西,先由某人来开题,然后一些人补充,一些人辩驳,最后由大会主持总结陈词。魏晋时代的人对清谈的狂热是今人不可想象的,但凡数人聚到一处,总是要高谈阔论一番。现在不少男士聚在一起时不是搓麻将就是狂打CS一样,大概就是对这种清谈的继承发扬。只不过,麻将好像没有清谈来得实在,清谈虽然谈不出经世治国之道,但是好歹能长点见识。麻将除了消磨时间,不知道还有什么好处。

            王献之虽然才华横溢,博古通今,但他毕竟不是诸葛亮,舌头上的杀伤力有限。有时候来座谈的高手实在太多了,大家集中火力攻他一个,难免有点吃亏。这时候一直在旁屋倾听的谢道韫就差丫鬟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上书“欲为小郎解围”。意思是,我来帮你把他们搞定。王献之心里有点不爽,心想,你不就说了凑巧琢磨出的一句柳絮因风起吗,还真把自己当成人物了。于是他叫人垂下一方青帘,准备看谢女士的笑话。哪知道谢道韫在帘后接着他们的话题侃侃而谈,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在座客人无不面红耳赤,理屈词穷,再也说不出话来。想来当时在座的江东才子们除了对她的谈吐佩服得五体投地之外,对这个青帘背后的窈窕身影也是一见倾心吧。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也快走到了它的尽头。现在,该上演那场黄药师的偶像人物嵇康先生还要酷的临危不乱,气定神闲了。嵇康先生虽然方寸没乱,但最终还是掉了脑袋,而谢女士却是在弹指一挥间保全了身家性命。

            故事的起因就是晋末著名的孙恩卢循发动的那场叛乱。当时会稽的太守正是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这个笨蛋开始死活不相信教徒们已经反了,后来终于相信了却并不急于调兵,只是朝天师牌位多添了几炷香。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女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而那个王凝之,在孙恩大军冲进来的时候,丢下老婆只顾自己仓皇出逃,幸好在城门附近被对方截住,活该他丢了脑袋。这个自私的家伙啊,如果能顾及一点夫妻之情,跟谢女士一起逃命,兴许还能活下来。这下好了,活该他死,没人同情。

            这时候谢道韫巾帼英雄的本色就显出来了。听说丈夫和儿子都在混战中被杀,当场昏厥,不过醒来后头脑马上冷静了下来,组织家丁保护家眷,有条不紊地撤退。而她自己,却抱着小外孙亲自断后。大家别以为这时的谢女士已经是老大妈了,古时候的人结婚都很早,尤其是女孩子,十四五岁就可能已成为人妻了,所以,不到四十岁就有外孙很正常。这种早婚,大概也是古代很少有真正幸福的婚姻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节  倾城倾国(4)

            谢女士抱着外孙刚出街口,就与敌军相遇,家丁们顷刻间被解除武装,从来只会执笔的谢女士干脆拿起钢刀亲自搏杀,虽然后来还是被敌军给捉住了,不过手拿钢刀的谢女士也着实让对手惊慕不已。敌军把她和她的小外孙推到孙恩跟前,望着这个刚杀了她丈夫儿子的大仇人,谢女士侃侃陈词,痛则叛军。也不知道谢道韫以一种怎样的威慑,把孙恩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弄得冷汗直冒,下令暂时把她推到一边。

            不过,孙恩先生对杀小朋友一向兴趣盎然,不肯放过她的小外孙刘涛,不知道谢女士又是怎么一番慷慨陈词,奇迹再次发生,孙恩竟然下令放了她们祖孙二人。据说谢女士当时说的是,外孙姓刘,不是谢家人也不是王家人,你要是痛恨这两大家族,你就杀我吧,别伤害孩子。估计这份为了孩子舍弃自己性命的伟大母爱,把孙恩感动了吧。

            读史至此我想起苏轼对大丈夫的定义,“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谢道韫一个小女子居然有这样的大丈夫风范,实在是让无数自称男子汉的帅哥或者衰哥们汗颜。

            谢道韫不仅才华横溢,临危不乱,而且在对待男女关系上,更是让当时的人们折服。谢道韫在死了丈夫寡居在家的时候,有位叫刘柳的大人物(会稽太守,相当于现在省长一级的官员)久慕谢女士的才名,专程到她家求见。即使在思想开通的今天,一个有身份的男人明晃晃地打着仰慕的名义到寡妇家做客,不被人笑骂脑袋有毛病就是被人戳烂了脊梁骨,回家还免不了要和母老虎格斗一番。而谢道韫也是久闻刘柳的才气,粉黛不施,素衣素袍,坦然出来和刘柳相见。两个人见面的场面,按常理应该是人们最感兴趣的,可是史书没有全程记录、跟踪采访,连包打听刘义庆先生也只记载刘柳先生出门后的感叹“瞻察言气,已经是让人心形俱服”  。

            行了,只此一句,足以让后世人领略谢女士的风采了。

            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诗文,汇编成集,流传后世,无一篇不脍炙人口。相比同样是未亡人的女文人李清照,谢女士的胸襟气度就宽广许多了。李清照的作品虽然以愁为基调,却局限于自身。而谢女士的愁情,却是沧桑沉郁,直指人心的,有对自己命运的哀叹,更有烽火硝烟中芸芸众生的悲怆。

            从这些载入史册的事迹,这些载入史册的诗篇,我们不难想象,谢道韫不仅倾倒了当时的人,更是倾倒了后世的人。而这样的倾城倾国,还怕色衰而爱驰吗?

            第三节  两对姊妹花(1)

            现在,隆重推出历史上著名的两姐妹,她们都是绝对的美女,却命运大不相同。有生不如死的也有无家可归的,有随波逐流以至死于非命的,也有坚持抗争终于获得幸福的。这两对姊妹花就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文姜和宣姜,南北朝时的乐昌公主和宣华夫人。

            这四位美女的相同之处就是她们都是公主。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皇帝的女儿叫公主,后来翻看一些野史,才算是弄明白了。原来天子的女儿“由公侯主持婚礼”,简称公

            主。不过文姜和宣姜并不是天子的女儿,而是诸侯的女儿,而且,当时周天子的女儿称为“王姬”,真不知道她们两个应该怎么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