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女人识相 > 第22章

第22章



                                    比如说文豪级的苏东坡先生,就有《枯木怪石图》传世,大家有空不妨去欣赏欣赏,苏先生的铮铮傲骨就在画里。而黄庭坚的字,也堪称书法家了。至于琴和棋,就是他们修身养性的娱乐,棋指的是围棋,他们把下棋称为手谈,通过棋局的变化体现一个人的才智和修为。好勇斗狠的人在棋局上喜欢搏杀,超然物外的人自然是无招胜有招了。而这琴,指的就是古琴,也就是七弦。据说现在能弹古琴的人越来越少,大概是琴谱跟天书似的难懂吧,而学琴又很辛苦,全靠手指在弦上摩擦,皮破血流是肯定的。

            回到主题,邹忌先生听说齐威王也喜欢弹琴,于是抱着他的琴准备和齐威王交流交流。齐威王听到有人来陪他玩琴,当然高兴了。不过齐威王这个人喜欢卖弄,抢先弹奏了一曲,意思是说,怎么样,够一流水准了吧。

            邹忌先生当然知道齐威王的心思了,连忙说,  “好琴艺呀!好琴艺……”

            哪知道齐威王这个人不光喜欢听好话,更喜欢恰到好处的好话,就问了,“那你说一说,我的琴艺好在哪里?”

            这一问正中邹忌先生的下怀,邹忌先生站起身,很郑重地对齐威王施了一礼,开始慷慨陈词。

            “我听大王那大弦弹出来的声音十分庄重,就像一位名君的形象;我听大王从那小弦弹出来的声音是那么清晰明朗,就像一位贤相的形象;大王运用的指法十分精湛纯熟,弹出来的个个音符都十分和谐动听,该深沉的深沉,该舒展的舒展,既灵活多变,又相互协调,就像一个国家明智的政令一样。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怎么不令我叫好呢!”

            齐威王听了邹忌先生这番赞美之词,那个高兴啊,连忙说,“来来来,你也弹一曲我听听,看我能不能听出你这一番道理来。”

            邹忌先生坐到自己的琴跟前,熟练地调弦定音之后,把两只手放在琴弦上,却半天动也不动。

            齐威王很惊奇,问道:“你怎么不弹起来呢?”

            邹忌先生一笑说:  “琴好弹而理解难呀!”

            “古时候,伏羲做的琴,长三尺三寸六分好像一年三百六十日;上圆下方,犹如以法规治理天下。弹琴本来为陶冶性情,杜绝淫邪之念,乃修身养性之乐事。”

            “弹琴和治理国家一样,必须专心致志。五根琴弦,好似君臣之道,大弦音似春风浩荡,犹如君也;小弦音如山涧溪水,像似臣也;应弹哪根弦就认真地去弹,不应该弹的弦就不要弹,这如同国家政令一样,五弦配合协调,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这正如君臣各尽其责,才能国富民强、政通人和。弹琴和治国的道理一样呀!”

            “琴不弹则不鸣,国不治则不强啊。”

            齐威王这下明白了,原来邹忌是借弹琴给他讲治国的大道理啊。不过这次齐威王没恼火,他喜欢弹琴啊。邹忌投其所好,他自然听得进去。

            可是齐威王又说了,我已经九年没干正经事了,这九年堆积起来的事,你叫我怎么干得完啊。

            邹忌指着五根琴弦说:“大王可以先选贤任能、兴利除弊、不近声色、整顿军马、关心百姓五个方面协调着手,何愁齐国这架大琴不奏出妙曲呢!”

            这下齐威王明白了,这位帅哥邹忌还是个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于是,他请邹忌做相国,采取上述五大措施,使齐国逐渐强盛起来,一时被楚、魏、赵、韩、燕五国公推为霸主。

            从这件事上,我们就能看得出,邹忌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喜欢读历史书的人都知道,历代的帝王或诸侯都握有生杀大权,大臣们想劝告他或者给他提建议,很容易被贬黜、放逐甚至杀头。所以提意见的人既要胆魄,又要智慧。历史上以敢于直谏著称的人很多,唐朝初年的政治家和历史家魏徵即其中的一个。他辅佐过唐高宗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对“贞观之治”起过重要作用。他主张君主应多倾听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和“载舟覆舟”这些话,至今仍有可借鉴的意义。所以在他死后,李世民把他比做一面镜子,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第四节  超级帅哥(2)

            进谏与被谏是矛盾的双方,由于李世民的豁达大度、肯于纳谏,互相排斥的双方获得统一。如换一个不虚心的人,结果就不一样。如西楚霸王项羽也有一位谋士范增,曾多次献计献策,主张鸿门宴杀了刘邦,乘胜夺取甬道等,但项羽不听,无法达到对立统一。范增虽很卓越,毕竟无用武之地。

            这样看来,邹忌先生的进谏,也并非是哗众取宠,更不是意气用事。至少,他还是看清

            楚了齐威王还算个可造之才,只看你的谏对不对他的胃口。假如齐威王是个彻彻底底的混蛋,邹忌先生早掉脑袋了。

            想起那位因为进谏而被炮烙关逢龙先生,邹忌可比他高明多了。先看齐威王还有没有救,再投其所好地说他想听的话,最后潜移默化地使人家接受自己的建议。高,实在是高。

            而《战国策》上,还记载了邹忌先生提意见的事,那就更为精彩了。

            《战国策》这书是西汉时的刘向先生整理的,至于里面的文章,当然是当时文坛的顶尖高手写的了,所以,《战国策》的文字,读起来特别爽,有空不妨去看看,比看肥皂剧有收获多了。

            《战国策》里记载的邹忌先生那件事,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章一开始,就大力渲染了邹忌先生的帅。“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身高一米80,一张酷酷的国字脸,宽额头浓眉毛,大眼睛高鼻梁,跟《圣斗士》里的一辉似的。

            某天早晨,邹忌先生穿戴整齐,准备出门。临行前照了照镜子,想起城北有位徐公,人们都说他长得帅,不知道跟自己有没有一比。可邹忌没见过徐公啊,于是他就问他老婆了,“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个更帅啊?”他老婆当然是说:“徐公哪比得上你啊。”邹忌不太相信,毕竟大家都说徐公是齐国第一帅嘛。于是邹忌先生又去问他的小老婆,他小老婆也说,亲爱的,你比徐公漂亮多了。邹忌一向不相信小老婆的甜言蜜语,正好有客人来访,于是他就问客人,我跟那个徐公,到底那个更帅?没想到客人也说他比徐公帅多了。于是,邹忌先生相信,自己才是齐国第一帅哥。

            可有一天,邹忌先生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徐公。仔细欣赏一下徐先生,邹忌当时就灰了心。虽然自己像一辉,可他比紫龙还漂亮。邹忌先生只好承认徐公确实是齐国第一帅哥。

            回家的路上,邹忌先生就动起脑筋来了,为什么他们明知道我没徐公帅,却还要说违心的话讨好我呢。

            想着想着,邹忌想明白了,于是跑去见齐威王。

            见着齐威王,邹忌先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就开始分析原因了。“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我确实没有徐公长得帅,可是我的老婆她很爱我,所以说我比徐公帅;我的小老婆她怕我踹了她,所以对我撒谎;而客人呢,因为有事要请我帮忙,于是讨好我。他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却一样都说了假话。

            然后,由这件私事,邹忌先生发现统治者受蒙蔽的原因了,原来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不肯说真话。“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大王你的大小老婆们都想讨好你,肯定没人说你不爱听的真话;朝中的大臣们,都害怕你砍他们的脑袋,自然不敢说你不想听到的真话;而周围的老百姓,都在你的统治下,谁敢得罪你?

            齐威王也不是个傻子,马上明白邹忌先生话里有话了,于是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为了鼓励人们说真话,齐威王加大了奖赏力度,于是,说真话的人渐渐多了,敢提意见的人也跟着多了,集思广益,齐国也就越来越强大了。

            封建时代的国君,愿意接受意见者很少,大多喜欢赞扬、恭维和吹捧,即使很有成就的人,往往自视甚高,把别人的吹捧看做是独具慧眼,把苦口婆心的劝导当成恶意攻讦。所以,他心里稍微有点不爽,说真话的人马上遭殃。可邹忌先生却没事,两次进谏,都让齐威王舒舒服服地接受了,不得不承认邹忌先生高明。

            巧设辞令,用形象和比喻的手法达到了规劝的目的,既说了真话也保全了自己。战国是有种学问叫纵横,像苏秦张仪这些人都是纵横家,他们也是巧言辞令,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而邹忌先生只怕比他们高明多了,苏秦被驱赶过,张仪吃过闭门羹,可邹忌先生,却顺利得很。不得不承认他审时度势,敢说真话又说得有策略,所以,邹帅哥尽管长得够帅,却是以一代贤臣载入史册的,人们忽略了他的帅而记住了他的才智。

            还有一位帅哥,也帅得够水平,可他被载入史册的,不仅是长得帅,还有注解《论语》,倡导清谈和喜欢嗑药。

            这位毁誉参半的帅哥就是三国时期的何晏。

            据史书记载,何晏,字平叔,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