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冥谈之红山古玉 > 第4章

第4章



                                    

        “啊……他问我的话,我怎么说,说你没看?”

        “他要问起的话,你就说…….就说看了,吃不准,不好说。都放这么长时间了,我以为他不要了呢,不知道抽什么风又想起来了”

        “爸,你不是很喜欢这些古物吗?就真没看出来是哪代的东西?”

        “你看出来了?”陈震天反问青媛

        “我看个~屁”

        此时林凤娇推门进来“到前面吃点心去,这天阴的”

        青媛拿起钥匙道“我先去把他那玉人拿出来,省的明天忘了”

        陈震天道“好,去拿吧,锁好门,把钥匙送回来啊,明天别晚了,老韩特别叮嘱明天让我一早过去”

        “你一早过去,你不是不去吗,他叫你去,我去干么”

        “别废话了,让你去就去”

        青媛应了一声向藏室的门廊走去

        待青媛走后,林凤娇问丈夫“拿什么东西?

        “韩鹏的那个玉人!他打电话来要了,还点名让我亲自给送去,让我明个一早去,四点最好,五点不晚,老东西!”

        凤娇静静的说“八成…………八成他熬不住了”

        陈震天坐在太师椅上,眼睛突然变的炯炯有神“这老东西要开棺了!”

        此时才是七月的下午四点多钟,宅院里的灯已经点亮………………..

        陈震天的藏品甚多,他把这些珍玩分门别类放置到不同屋子里,屋上的门锁是特别定制的,比如这配饰藏品室的锁,锁上刻了一个小人周身挂满精美的配件,钥匙上也刻有一个同样的小人,其它房间依此类推,他就是用这样图案对应的方法区别不同的房间。收藏珍玩可不能放进屋里随意摆放,同类藏品可能一个屋是放不开的,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只要是图案匹配,那么这把匹配的钥匙就能随意打开任何一间房的锁,反正空房多的很,整座宅子现在也只有夫妻二人居住,雪谣毕业以后留校工作,经常和学校一起外出进行科学考察,不太回来住。陈震天在后院养了五只藏獒,本来是六只的,死了一只,白天都拴着,晚上都睡下了才会把链子松开。原来老家有一个亲戚在这里干管事,帮着打理些事情,大伙都叫他福伯伯,他很早就来到陈家,看着青媛和雪谣一点点.一年年长大,后来回老家了,说是放不下家里的事,陈震天说他心眼小,没老婆没孩子的光棍一个,有什么放不下的,福伯伯和陈家有深厚的感情,虽是亲戚也可以说就是陈家的人。福伯放不下的是父亲留给他的老房子,陈震天劝他卖掉,然后彻底搬来济南,他终究是没有同意。虽然卧虎山在济南是世外桃源,是修身养性的好水土,但是论起空气清新,生活怡然,哪能比得上安徽老家!兴许有一天到了垂暮之年,更希望去那样的一处地方。

        陈青媛顺着门外的长廊转到藏品室的一侧,满院子里除了前门的那株麻核桃就没有其它高大的树木了,后院只栽了几株垂丝海棠,围着长廊外侧栽了一圈。父亲收藏的东西还真不少,大多数青媛都不识得是什么物件,青媛对古物的认识不多,但是近代珍品他是能辩识的,从小翻看父亲的藏书,多少懂的比旁人多。雪谣对这方面就厉害的很,不光认识的古物多,对历史也很熟悉,用陈震天的原话说,就是“这孩子要成精”

        ……………………………………………………………………………………

        陈青媛不察觉的情况下,藏室的门轻轻的自己关闭了,陈家凡是放有藏品的屋子都经过了改造,窗户都钉死了,门也加厚了,从屋顶开了更厚的玻璃天窗。如果心无防备,没有提早找东西将门顶住的话,加厚的门的重量足以自己闭合。

        借着每个陈列柜上微弱的灯光,那块人型的玉疙瘩就在显眼的地方搁着,用块红绸子包了好几层,稳当的放在玉器陈列柜的一角,这些藏品都是私人所有,不对外公开展示,也就没有什么名称.典故之类的说明卡片,再者陈震天是个大大咧咧的人。陈列柜上照明灯的样子好生奇怪!弯成“S”型的灯柄上托着圆形的灯托,没有灯罩的小号黄灯泡就立在上面。

        青媛将那块人形玉器揣进裤子口袋,在屋里转悠了一圈,对青媛来说这满屋子的宝贝也没啥用处。

        “咦,摸金符,这玩意不错”青媛听说过这东西,这是头一次见到实物,也不知父亲是何时把它收入囊中的。

        所谓摸金符是古代盗墓者贴身佩带的避邪宝器,是用穿山甲的爪子做成的,其实这是古代一种迷信的说法,是不可信的,不过这样的东西却很让年轻人痴迷。

        青媛摘下一条挂在脖子上,这摸金符本就是用红线穿好的。没想到父亲收藏的还都是稀奇古怪的东西,这些东西估计拿出去也卖不出好价钱,稀奇到恐怕没有多少人认识是什么东西,怪不得妈妈说这些个东西上不了台面呢!真正的好玩意都在国家博物馆里收着呢,怪不得父亲也不弄个密码锁之类的,这样普通的锁这不拿着钥匙就开门吗,哪把锁开哪个房间还有明显的记号!

        陈青媛胡乱转了一圈,随手拿走一个空心的圆筒玉制器,他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柜子里放着好几个呢,拿回去用个牛皮纸把一端糊上,竖着放到桌上就是个精美的玉制笔筒,父亲收藏的东西不会是普通的玉,反正他有好几个!拿一个先用着吧!于是随手收入口袋内。亏他想的起来用这么珍贵的物器当笔筒,这个笔筒可是贵到家了!不过青媛也不是前无古人,早在几十年前,辽宁的一个农民张世良也把这样一个器物当成笔筒,1979年辽宁省凌源附近有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屯子---漭牛屯,因为有一条漭牛河贯穿整个屯子而得名,漭的意思就是广大,用在这里就是说这条河历史积淀深厚。屯子里的人一直过的都是面朝黑土背朝天的生活,这是1979年的东北,生活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夕阳的余辉洒落在这片肥硕的土地上,灿灿的土地映出薄薄的红光,日落而息的农人已经收起犁回家,住在漭牛屯的张世良要将眼前这块地犁完再回家,家离的这么近,晚些回去没什么,妻子每天都做好饭等自己回去,进门就吃饭,还不多干些活。张世良人如其名,人本分的很,家里上三代也是贫农。这天,他比平日晚走的三十分钟,改写了中国的考古历史。

        最后一犁翻过去,翻出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没错!他翻出来的就是青媛从陈震天那里随手拿去的那种玉制的空心圆筒子。玉器是中国特有的,玉和金一样,是富贵的象征,比如金玉满堂.金枝玉叶,金玉良言等等,从这些成语里可以体会到玉在中国古代的价值。张世良这一犁足以将中国的考古史改写,这块地方又叫牛梁山,是红山文明的发祥地,在红山文明发现之前,中国有实证-证明的历史不过4000余年,红山文明发现以后,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说法。张世良无意中找到的这块玉让他很是高兴,既然玉在中国有这么重要的价值,即使身为农民当然也是最起码知道它是值钱的,回家后张世良将一头封好,把他当成笔筒摆在桌上………他自是不知这玉到底是什么来历,后来考古队听说张世良有这样一块玉,就用了在当时属于巨款的五元钱将其买下,就是通过这块玉找到了五千年前红山文明的历史文化层,我们这里谈到的只是冰山半角,如果不是这块玉给予的线索,也许到现在,我们也不能确定红山文明的存在。

        青媛的钢笔以前都是整齐的散落在桌上,以后可有笔筒用了!

        当他准备离开之时,却惊出一身冷汗,门锁!门锁打不开了!怎么会这样,青媛使劲转着锁芯,不会吧,平日看的小说里都说拿了不该拿的古物后就会被封在墓里,这可是在家,不是在墓葬里啊,拿了一个玉筒子和一块摸金符而已!等等.等等……..是门锁,这门锁不对劲!天啊,别费力气了,给父亲打个电话吧,看来刚才还低估了这门锁了,这门锁还真是防盗的!青媛从右侧裤口袋掏出手机,左侧口袋已经塞进了小玉人和玉筒子。

        “爸,这天杀的门,我被困在里面了,门打不开了,你过来下,我不想在这黑屋子里呆着!”

        “知道了,等会”

        屋里并不很暗,每个柜列前都有几盏小灯,青媛来到门口摁亮大灯,又一声冷汗……..灯没亮!不会停电了吧,可外面长廊的灯都亮着呢。他得出一个结论,灯坏了,他下意识的往屋子中间凑了凑,抬头盯看天花板上的电灯。

        门开了,父亲出现在门外,手里拎着另一串钥匙“出来吧,大少爷”

        “搞的什么玩意,进来还好好的,怎么就出不去了”

        “忘了.忘了,这门锁的钥匙是两把,如果只有一把钥匙进去自然出不来,要么有第二把,用第二把将门从里面打开,要么有人从外面打开把你放出来”

        “什么乱七八糟的,吓死我了。灯坏了,快修修吧”

        “知道了,走吧”

        …………………………………………………………………………………………

        晚饭很丰盛,可惜雪谣还呆在清一法师那呢,不能全家一起吃个晚饭。陈震天和凤骄决意明天去千佛山探望女儿。都去了好几天了,凭清一大法师的修为,应该有个音信了,那天清一法师听起夫妻俩陈述女儿的病症以及发病疑因的时候,就说过雪谣的症状用通俗的话来说是迷了心窍,用医学上的话说就是强迫症,病人强迫自己去想某件事情或者重复的做某个动作,而病人本意里根本不想重复这些事情,从心底知道这些重复都是徒劳的,可是就是无法克制自己,当自己的克制性毅力和内心的重复性欲望碰撞时就会突然发生精神错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