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清扬婉兮 > 第50章

第50章



                                    说完拉起她往门外推。

        清扬却没走,拍着门叫道:“芳姑姑,你开门啊。”

        “快走吧,若是晚了要出事了。”

        清扬不依不饶:“这么大雪你总得给我把伞吧。”

        这时门开了道缝,从里头递出把伞又重重地关上了。“真没良心,为了怕李德全责罚居然这样对我。”清扬嘀咕一声赶紧朝大殿跑去。

        到了大殿,清扬也顾不上拍身上的雪,四顾着找李德全,哪里有他的身影,心中纳闷,以为他在里头伺候,遂掀帘往暖阁里瞧了瞧,却只有康熙一人,埋首苦读,她怕惊扰他,准备悄悄离开,康熙的声音响了起来:“既然来了为什么不进来?”

        这人的听觉还真是灵敏,估计也是做皇帝锻炼出来的吧。她吐了吐舌头,笑着走进去:“我看皇上全神贯注地集中在书本上,不忍打扰。”

        “打从你出现的那时候起就打扰了。”康熙抬起头看着她。

        清扬听他这话似是蕴含着什么,又似在说她刚刚的作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原是来找李谙达的,却没看到他人。”

        “是朕找你。”康熙声音淡然,听不出什么感情变化。

        “皇上找我有事吗?”清扬也不惊讶,她知道康熙经常打着李德全的名义找她。

        康熙却不答话,只看着她,身上残留的积雪一遇上暖阁的热气,立即融化成水,肩上袖间一片濡湿,她却浑然不觉,估计是赶得很急。他心中一阵刺痛,像是有人拿着剪子从口中一直剖到心窝里,一路都是撕心裂肺的剧痛,脸上却依然保持淡然若定的笑容:“身上都湿了,赶得很急?”

        清扬眼神闪烁不定,若不是刚刚去送曹寅就不用这么急了,身上也不会湿成这样。她拍了拍已经化水的积雪,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风雪太大,打了伞竟也会湿成这样。”

        康熙唇角的笑意刹那间凝固,他站起身,逼近她,道:“没什么要跟朕说了?”

        清扬觉得哪里不对,不会是他知道了她跟曹寅的事吧,可是风雪那么大,路上根本看不到一个人,他不会这么快知道,而且他们并没有做出什么越轨的事,宫女为大人打灯照路也是常有的事,他不至于生气吧,遂问道:“皇上要我说什么事?”

        康熙眸光一闪,双拳紧握,忽然一把将她揽如怀中,清扬微微一挣,他道:“别动。”清扬知道没有办法,便任他抱着,反正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康熙将头埋在她的肩上,绛色衣领下包裹着她纤细的颈脖,在烛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白皙无暇,他情不自禁地吻了下去,感觉到他唇上传来滚烫的温度,清扬脸微红,正欲挣脱,却感到康熙的牙齿咬上了她的颈项,她惶恐得忘了挣扎。然等了许久,康熙终究是不忍咬下,又变成细腻温柔的吻。

        “为什么你总是伤我的心?”他的声音低沉暗哑,拂在她的耳边,却像从极远的地方飘来。

        清扬心中大恸,一直垂着的双手终于攀上他的后背,反手抱着他。背上传来她手心的温度,康熙微震,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道:“这次原谅你。”

        清扬懵懵懂懂,只道他在怪她来晚了,说道:“下次再不会了。”

        康熙这才松了手,见她面颊微红,说不出的动人,又在她脸上轻轻一啄,然后看着它变得更红,笑意终于爬上了眉梢,说道:“我们去江南吧。”

        “江南?”

        康熙见她一脸怔忪,继续说道:“朕记得你曾经说过江南风景如画,温婉宁静,不似京城的繁华、喧嚣和浮躁。且斜风细雨,钓叟蓑衣,又是何等的惬意非常,当时朕真的想亲眼去瞧瞧,可是朕是皇上,不能随便离开京城。这次江南闹水灾,朕准备南巡治水,太皇太后也应允了,顺便带你去见见久违了的江南。”

        清扬自己都不记得讲过这样的话了,他竟然还记得,而且她确实很想去江南,她五六岁的时候陪外婆在那呆了几年,但读书后除了过年就很少再回去,所以每当看到水的时候就会想起外婆家屋后那条清澈的小河,想起乌篷船撸下无声划过的岁月。她不禁露出遐想的神色:“江南真的很美??????”

        康熙微微一笑:“紫禁城总是闹得人不得安宁,等过了除夕,我们就上江南去,省得那些人闹心,朕也不必顾及那些烦人的事了。”

        江南,江南??????清扬心中默念这两个无比熟悉的字眼,不知道接下来等着她的又是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某爬有话要说:很多亲都要求早点见到咱十三,可是福大叔和曹爷爷的问题还没解决呢,而且小玄子还要跟女主巩固巩固感情吧,所以某爬就安排这次江南之行~~o(∩_∩)o…

        话说关于长评:首先arch亲留的算是长评,某爬感谢乃的辛苦码字(鞠躬o(∩_∩)o…),但是乃的长评为什么没有入长评库呢?据某爬的理解,最最重要的就是乃没有写标题!打分的那个东西后面有个写长评题目的地方,乃最好也在写评的框中加上标题,具体的可以参照文文下面的长评,总之,长评==题目+一千字,亲们要写长评的话记得哈~~

        Arch亲想让乃的长评进长评库的话,可以加上题目重新粘贴一遍,这样乃的评华丽丽地留在了某爬的文文下面,某爬的积分也可以蹭蹭的上涨了(乃打了分的情况下,不好意思滴说~~),o(∩_∩)o…

        还有亲问到v的问题,目前还不明,若要加v某爬会提前通知~~o(∩_∩)o…

        还有有亲问到“十三的娘的贵妃是四四追封的,并得到了祔葬景陵的殊荣。开了皇帝陵祔葬皇贵妃的先例”,这个某爬在最后会安排~~而且关于监禁十三,某爬也会给一个解释~~还有康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后妃,某爬在后面也会给个理由~~反正有些历史某爬都会照着自己的思路给些解释~~纯属个人愚见~~但是某爬写得不是历史文,而是言情文,所以有些也不会按照历史来,希望亲们到时候不要说历史上是怎么怎么样的哈~~亲们等着~~某爬也奋力奋力~~呵呵o(∩_∩)o…

        [已购买]

        正月初八日,康熙离宫出发南下,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大路上行进。在走了大半月陆路后,在山东境内换走水路。此次康熙南巡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巡视黄河。历史上黄河经常泛滥成灾,仅康熙元年至十六年,黄河大的决口六十七次,河南、苏北广大地区深受水患之苦。

        康熙自亲政之初就意识到了治河乃立国之本,因此十分重视对黄河的治理,将“三藩”、河务、漕运列为三大要务。自“三藩”问题解决以来,河务便成了康熙诸多政务之中的重中之重。为此他任命了原安徽巡抚靳辅为河道总督,命他全权负责治理黄河的事务。这位总督大人是个踏实能干,又有才华的能臣。在他的治理之下,才短短几年的工夫黄河就回归故道,淮河出流顺畅,漕运也畅通无阻。只是今年突发冰雪灾害,导致黄河决堤,为振奋士气,笼络民心,康熙决定亲自前往视察。

        沿途,康熙所到之处,无不是百姓夹道欢迎,百官跪地相送,气势恢宏,甚是壮观,令人瞠目结舌。

        然虽浩荡无比,康熙却十分注意巡幸尽量避免骚扰百姓。他要求凡巡幸一切需用之物,皆从节俭,巡幸需用之物,概勿令地方官派取民间,扰害百姓,由衙门照时价采买供给。巡幸时常带负责监察的科道官,稽查强行买卖扰害百姓者。要求地方文武大小官员不许与扈从官员以戚友送礼,对于馈送收受人员,“以军法从事”,其扈从大小官员及随往仆役,如有横行生事扰民者,一并从重治罪。还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声明发现地方官私征,定行从重治罪。要求凡经过地方,百姓须各安生业,照常生活,不得迁移远避,反滋扰累。康熙巡视也注意减少随从人员,轻装南下,巡视堤堰,沿途皆设营幄,不御屋庐。

        至杭州,第二日下午康熙率随从大臣及河道总督靳辅、漕运总督马世济等视察完中河回到御所,康熙又特令众大臣对今日视察情况及解决方案各抒己见,一直谈到掌灯时分方罢了。康熙将诸事吩咐妥当,正待叫他们退下,明珠上前一步道:“皇上,河间、献县、阜城、德州、蒙阴,而今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杭州,一应地方具已视察完毕,也有一定成效,接下来的行程如何安排?是否即日返京?”

        “可有水患之处尚未视察?”

        索额图上前一步,说:“回皇上,据微臣所知,江宁一带受灾也较为严重,而且较之先前视察的某些地方更为严重。”

        康熙拧眉深思,道:“所有灾区朕都应一视同仁,而且既来江南,不可不祭明陵。”

        明珠听他这样说,大惊:“皇上,明陵乃前朝遗墓,皇上万金之躯岂能向它折腰。”

        康熙笑着说:“爱卿此言差矣,与其说此行是为了拜谒明陵,倒不如说是为了警醒。就好像唐太宗李世民在祭拜魏征时说得那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以为折腰拜祭明帝陵寝,是为了江山社稷,是为了笼络汉人,是为了抚慰江南学子,这根本无损朕帝王的威严。”

        底下一干人听他说得在理,跪地高呼:“皇上英明。”

        康熙想到江宁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不禁唇角上扬,扯出一丝微笑,对曹寅讲道:“曹寅,你的父亲不是在江宁任织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