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200天大血战 > 第3章

第3章



                                    

            1942年初,德国法西斯军队在新的地区设防固守。敌军离莫斯科一百五十公里,而在前线一些个别地区更近一些(一百二十公里)。希特勒统帅部继续把重兵集团部署在莫斯科方向,企图恢复对苏联首都的进攻并占领她。1941年12月到1942年4月间,德国及其盟国的大部分预备队,从西方调往苏德战场。希特勒集团乘欧洲没有开辟第二战场之机,采取了紧急措施,在苏德战场上着手准备新的大规模进攻。英国军事历史家利被尔·哈特就此问题写道:

            “希特勒既不愿意听从一些将军们的劝告,转入防御和在占领地设防固守,也不接受龙德施泰特和莱布的建议,退守波兰。从这些正确的战略议建被否决,可明显地看出希特勒野心不死和吞并天下的侵略本性。希特勒企图用手中有限的装备发动获得更大战果的进攻。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其贪得无厌的奢望,已经失去的威望的幽灵还在缠绕着他,他强烈地感觉到,进攻是摆脱当前困境的唯一出路”。当然,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的不仅仅是希特勒一个人,同“元首”一起从事制定和实施反苏战争计划的还有整个德国将军团。

            在准备完成当前任务时,敌人不仅要动员新兵员,以弥补部队减员,而且要大大增加武器弹药的生产。德国法西斯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和侵入苏联后最初几个月的胜利,使法西斯头子们利令智昏。他们确信,他们的侵略计划的实现已指日可待。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并没有按原来的速度加快军火生产。这说明原料(钢、铁、有色金属)相当困难。

            西德资产阶级经济学究就此写道:“政府没有竭力扩大武器生产,看来是因为波兰、斯堪的纳维亚和法国取得重大战果后,不认为这是必要的了。在此以前所进行过的全部军事行动中,损失要比预料的少得多。战争结束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有一篇军事评论指出:‘德国在斗争的最后级段,已掌握有军事威力的压倒优势,因而对这场斗争的结果不应产生怀疑’”。

            另外一些德国资产阶级作家也是这样论述的。如汉斯·克尔在《军事经济和军事工业》一文中指出:“从1940年夏季开始,德国连自己经济力量的一半也没耗费掉。遗憾的是,军火制造没有大量增加。西部战争中弹药消耗不大,促使一些工业部门开始减少自己的生产量。工业家们不相信有必要制造新型坦克、飞机、大炮,也防碍了扩大再生产。”

            1941年9月,希特勒认为侵苏战争胜利在望,于是下令缩小军工生产。

            苏联人民及其军队很快就迫使敌人相信,他们对苏德双方军事潜力的估计是错误的。法两斯德国军队往莫斯科城郊的惨败,向法西斯分子表明:持久战是不可避免的。军工生产的问题又重新提了出来。“战争期间,初次发现重要武器弹药的储存量大大减少的原因是东线的需要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估计”仅1941年12月和1942年1月这两个月内,敌人在苏德战场上就损失了3千辆坦克。于是,德军装甲车的总数便减少到约4千辆。其它种类的技术兵器损失也很大。

            法西斯德国的军事工业,不仅有增加武器数量的任务,而且还要提高武器的质量。东线的战斗令人  服地表明,苏联T—34坦克优越于所有的德国坦克。制造重型坦克和将其装备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必要性己迫在眉睫。然而,过去德国工业只制造轻型和中型坦克。敌人的炮兵装备和其它种类的技术兵器,也需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

            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大量减员和军事工业急需补充劳动力,人力的后备问题复杂化了。希特勒分子妄图靠大量使用奴隶劳动的办法,克服这方面出现的问题。1942年,德国军工生产中,外国工人和战俘人数达几百万人,专题著作《1939—1945年战争期间的德国工业》一书的作者称有420万人。苏联出版的许多书籍中也列举了同样的数字。实际上,德国法西斯使用奴隶劳动力的数量还要大。在纽伦堡审讯德国主要战犯时查明,到1942年7月24日,强行从占领区运往德国,并被用在德国生产部门的人数为5l2万2千人,而到同年11月30日,达7百万人。这些数字还不包括那些被繁重的奴役劳动折磨致死的男女工人。

            在疯狂动员现有一切力量,用于增加军工生产的情况下,大大扩大了军械部的权力。希特勒的御前营造师,纳粹分子艾伯特·施佩尔,1942年2月成为这个部的头目。但是,《施佩尔时代》(外国资产阶级作者这样称1942年初到1944年中期德国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显承出法西斯部长个人天才有什么独到之处。这个部和部里各委员会的所有要职都为德国最大垄断组织的代表人物所把持。例如,钻进1942年成立的军械委员会的就有:阿尔贝特·费格勒,此人身兼钢铁托拉斯监察理事会和许多其他社会团体的主席;赫尔曼·都赫尔系财政寡头,萨尔河区首府及重工业大康采恩的头等人物;菲力普·克斯勒系柏林《贝格曼·格林》电气公司的头目;保罗·普洛伊格尔——《德国格林》康采恩的负责人之一,等等……施佩尔……把所有重要武器项目的生产,后来甚至把整个军工产品的生产责任都转交给工业资本家本人”。“在扩大生产武器项目的同时,施佩尔大力增加煤炭开采、炼铁和其他主要产品的生产。为了管理煤炭工业,专门成立丁帝国煤炭联合公司;为管理钢铁工业,又设立了帝国铁业联合公司。

            整个法西斯德国的军事经济由军事经济委员会管理。这里聚集了德国袭断资本家实权派和野心家们的代表。“这个军事经济委员会是德国垄断组织巨头的老窝。他们具有独裁的权力,有权颁发政府命令和向军事工业部下达指示”。

            在这伙工业和金融寡头的把持下,德国康采恩对德国占领国进行了野蛮的掠夺。这些国家的所有工业原料产地和所有工业企业都得为希特勒德国的军事机器服务。为了继续扩大军事生产,希特勒匪徒越来越多地从占领国强行把工人运回德国。与此同时,德国的父老子孙们在前线却大批大批地丧生。当时,俘虏和那些强行被迁移的人们被迫在非人的条件工作。流行病和其它疾病夺走了他们许多人的生命。他们中又有成千上万的人遭到野蛮杀害。然而,军事工业和金融寡头们却得到了巨额利润,德意志民族的鲜血,德意志母亲和妻子们的泪水,非人所能忍受的痛苦和被奴役人民的苦难——这一切便是这些利润的源泉。利润之大只是在战后,确切些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付清了希特勒统治时期应付给股票巨商的所有红利时,才弄清了它的真实数目。

            这样,敌人为了弥补在技术兵器方面的损失,一方面在本国增加军工产品产量,另一方面大量使用欧洲占领国的生产及其人力资源。同所谓“中立”国家(土耳其、瑞典、西班牙等)保持的经济联系,在德国获取它所必须的军用物资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1942年1月到秋天,光从西班牙运到德国的货物,就价值l亿6千7百万德国马克。当时,美国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但同德国商号有联系的许多垄断资本家,从美国不断把奇缺的战略原料供应给法西斯匪徒。“在整个大战过程申,多数大型美国工业公司照卡特尔契约同德国托拉斯继续合作,或者在停止军事行动后,立即同自己的德国伙伴恢复工商关系。1942年5月,美国司法

            部仅在一周内,就揭露了德国法本托拉斯同美国各类企业间签有整整162个卡特尔契约”。这些契约涉及到生产化学制品、橡胶、镁、锌、铝和其他许多重要战略原料。

            1942年,纳粹分子已经能够保障军工生产的增长,无论是对新组织的军队,还是对正在作战的部队和兵团,都能供给所需要的武器和军用品。“军工生产在大幅度增长。1942年末,各个军工生产部门生产的武器,在数量上都比去年初多得多”。1942年7月与同年元月相比,军用品的生产水平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五。1942年,进攻性武器及其所需的弹药生产仍占首要地位。在这方面,敌人优先生产的是中型坦克(T—3和T—4)。而原来钢甲薄、武器差的轻型坦克(T—17T—2,T—38>,实际上已经停止生产。但是,批准生产的“虎”式重型坦克(这种坦克的样品是由汉舍尔工厂设计的),从1942年12月才开始生产。另一种“豹”式重型坦克从1943年才开始生产。飞机制造部门主要是优先生产进攻性飞机。首先是生产《容克—88》型和《享克尔—B》型双发动机轰炸机。

            从下表可看出德国军事生少的增长情况

            武器和按术兵器                  1941年    1942年

            飞  机(架)                        11030      14700

            (含战斗机)                      9540      11408

            坦克(辆)自行火炮和强击炮(门)  3806      6189

            75毫米火炮(门)                  7092      14316

            大口径迫击炮(门)                4230      9780

            战斗舰(艘)                      212        247

            敌人采取了紧急措施,才得以补充部队的伤亡并组建了新的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