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200天大血战 > 第11章

第11章



                                    武装斗争的进一步发展证明,正是在这里,敌人不得不进行决定性的交战。

            在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发展进攻的同时,希特勒统帅部决定在战线的其他地段牵制苏军,使其预备队无法机动。为此日地,拟定使用“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的部分兵力实施一系列进攻战役。

            向“北方”集团军下达的任务是于9月攻占列宁格勒。为加强这个集群,敌人决定从克里木调来德国第11集团军的主要兵力,虽然它原来是计划用于向高加索发展进攻的。攻占列宁格勒战役的总指挥权交给了德国策11集团军司令官曼施泰因元帅。在1942年8月24日,希特勒召开的特别会议上,曼施泰因接受的命令是:“当前任务——包围列宁格勒并与芬兰人建立联系,后续任务——攻占列宁格勒并把该城夷为平地。”还预定实施夺占摩尔曼斯克铁路线的战役。

            德尔将军认为,发布关于“不伦瑞克”战役的训令的日子——1942年7月23日是战争的转折点,因为在训令中据说似乎是第一次显露出德军统帅部放弃了经典的作战原则。德尔所指的那个事实是,根据第45号训令,德国军队的兵力被分散在若干个战段方向上,忽视了保障部队作战用的必需品上遇到的因难,等等。他肯定地说,德军统帅部从发布这项训令起便走上了“一条新路”,这条道路与其说是一个士兵的合理的、现实的思想方式,不如说是希特勒的一意孤行和胡思乱想的结果。”

            经过分析证明,尽管第45号训令有着各种突出的缺点,但是,与德国最高统帅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其他计划相比,原则上它并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德国武装部队统帅部和陆军参谋总部的多数战役战略文件都有过高估计自己,轻视敌人和妄自贪功的特点。从这个意义来讲,“不伦瑞克”计划在很多方面只是重复了“巴巴罗萨”、“台风”等计划。此外,第45号训令的发布当然不是战事发展的转折点。这次战局的命运也如同整个战争的命运一样,并不是由希将勒的计划决定的,而是恰恰相反。

            同敌人相比,苏维埃国家则拥有如此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优势,即使在最危急的情势下,也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1942年春和初夏,苏联的军事状况又急剧恶化了。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试图联合突破列宁格勒的封锁的行动失败了。在柳班战役中,第2突击集团军的主要兵力陷入合同,遭到了重大的伤亡,只有部分部队得了援救,但许多指战员牺牲了或者失踪了。列宁格勒仍然处于饥谨之中,涅瓦河畔的这座历史名城正在遭受炮击和法西斯航空兵的袭击。西北方面军的杰米扬斯克战役也未能取得战果。在西方向上失掉了一个位于“中央”集团军群后方的战役战略基地(维亚济马地区)。

            苏德战场的各个地段—亡的局势都很严重,但情况最糟的是西南方向。正是在这里敌人重新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反对法西斯侵略者的斗争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敌人在塔甘罗格和库尔斯克之间600—650公里的正面上实施了突破并发展进攻,力图合围并各个击破其当面的红军部队。在敌人的猛攻下,布良斯克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部队于6月28日至7月24日后退了150—400公里。但是,德军统帅部所确定的目标——合围并歼灭顿河西面的苏联武装力量,正如上文所述,并没有达到。被迫退却的红军部队以顽强的抵抗和在个别地区的反突击,破坏了希特勒将军们的企图。

            苏联后方也在经受新的考验。由于敌人不断进攻并占领了大片领土,不得不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的疏散。大量的贵重物资和几百万人口,从靠近前线和受到威胁的地区转移到了国家的东部。这是一场悲剧,同时又是一桩伟绩。

            在这种极其复杂的局势下,在顿河大弯曲部和伏尔加河接近地上,开始了伟大卫国战争中最伟大的会战。

            200天大血战

            第三章  在顿河大弯曲部和伏尔加河接近地

            第一节  斯大林格勒——前线城市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斯大林格勒变成全国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战争爆发前夕,全市共有44·5万居民、126家工业企业、其中包括29家全国性的和两家地方性的国营企业。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社会主义大工业的头生子——为国家提供的拖拉机占当时全苏拖拉机拥有量的百分五十还多(30万台)。“红十月”工厂每年生产77万5千8百吨钢和58万4千3百万吨钢材。大型企业还有“街垒”工厂、造船厂、斯大林格勒发电站。斯大林格勒市和州共有职工32·5万人。这里有125所中小学校,数所大学,许多影剧院、画廊、和体育设施等。

            斯大林格勒是巨大的交通枢纽。有几条干线通往中亚和乌拉尔地区,其中至关重要的是经过此地联接苏联中央地区和高加素地区的运输干线,巴库石油的输送就靠这条干线。在战争条件下,斯大林格勒具有权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1942年7月中旬,强大敌军的先头部队已开进顿河大弯曲部。西南方面军的部队由于在前几次激战中受到极大削弱,已无力阻止法西斯继续向前推进。敌军随时可能突破防线进入斯大林格勒地区。

            苏联最高统帅郁正确估计了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重要意义,于7月上半月采取措施,加强在这一方向上的作战部队几个预备集团军进抵斯大林格勒远接近地和顿河地区,在巴甫洛夫斯克至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500公里长的地带上展开。

            1942年7月4日,大本营在发给A·M·华西列夫斯基(通过布良斯克方面军参谋长)和第5预备集团军司令员的训令中命令:“集团军主力火速进抵顿河东岸。其任务是固守顿河东岸。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敌军放过顿河。执行情况要及时上报。”

            7月11日零时20分,第62集团军司令员B·Я·科尔帕克奇也接到大本营的训令,要求部署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该集团军所属各师主动开进,并在该市接近地占领防掏地区。

            7月12日,以野战指挥部和西南方面军部队为基础组成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统辖第63、62和64预备集团军,以及退至顿河左岸的第21集团军和原属西南方面军的航空兵第8集团军。苏联元帅C·K·铁木辛哥任命为方面军司令员。H·C赫鲁晓夫为方面军军事委员。П·N·博金为参谋长。7月23日,B·H·戈尔多夫接任方面军司令员,参谋长则由尼基舍夫担任。

            新组建的方面军受领的任务是阻止敌军前进,不许敌军进抵伏尔加河。鉴于法西斯匪徒已在顿河大弯曲部展开进攻,方面军部队应固守顿河沿岸地区:从巴甫洛夫斯克至克列茨卡亚,然后折向南,自克列茨卡亚到苏罗维基诺、苏沃罗夫斯基、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继续加强方面军的兵力。7月下半月,从西南方向退却下来的第28、38、和57集团军的零星部队和伏尔加河区舰队归属方面军领导。第38集团军在顿河左岸,在第63和62集团军之间占领防御。第28集团军撤至顿河左岸之后,在克鲁格洛夫斯基西南集结。第28、38和57集团军需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得到补充。

            一些快速兵团退至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作战地带后,也归属其领导。坦克第22、23军和近卫骑兵第3军渡过顿河,其剩余兵力集结于卡拉奇南北,位于第63集团军背后。坦克第13军的部队在苏罗维基诺东北第62集团军防区内集结。

            如上所述,敌军统帅部将坦克第4集团军调归“A”集团军群。7月中旬,集团军所属各兵团在齐  良斯卡亚——康斯坦丁诺夫斯卡亚一带抵近顿河。此外,由于敌人深信他们会轻而易举拿下斯大林格勒,所以他们将第6集团军的一些兵团调拨给在其它几个方向作战的集团军,还将一部分编入预备队。因而,从7月1日至16日,策6集团军的兵力减至14个师。

            斯大林格勒方向作战双方的兵力对比依然对敌军有利。第6集团军参加进攻的兵团有近27万名官兵,3千门大炮和迫击炮、500辆坦克。这些兵力得到第4航空队1200架飞机的空中支援。而7月16、17日之前,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实际能够抗击敌人的苏军只有第63和62集团军的兵力,计有12个师,近16万人,2200门大炮和迫击炮,以及不足400辆坦克。航空兵第8集团军总共编有454架飞机。

            敌军的人数比苏军多百分之七十,火炮和坦克超过百分之三十,飞机超过百分之百还多。斯大林格勒方向局势之所以紧张,并非仅仅是因为敌军在兵力和武器上占有优势。敌人是进攻一方,牢牢索握作战主动权,同时又有战斗经验。第6集团军是希特勒陆军中一支最精锐的部队。由于该军受到东线取得的新胜利的鼓舞,所以士气很旺盛。

            德空军在空中占有压倒优势,于是法西斯部队有恃无恐。而抗击敌军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各部队面临的则是另一种局面:预备集团军各兵团和部队,向国内后方开来,在构筑极差或根本未加构筑的地域仓促地进行防御,于是当即遇到了敌空军和地面先遣部队的打击。预备集团军的兵员通常是没有作战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