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对号入座 > 第8章

第8章



                                    

            猎物的快感

            同事小非是个年少老成的人,虽然生于70代和80年代的临界点,却有着非同一般的自制力,因而在同事们的眼中,他绝对是那个年代的另类,于是受到年长上司的信赖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可有一天,小非的异常表现让所有人纳闷,具体说来有三种现象突然出现在他身上,首先很亢奋这与平时的低调做派很不同;第二很善言这与平时的木呐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第三很有表现欲望这又与平日里喜欢躲在人堆的习惯很不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非有这样的异常呢,临到下班时谜底才揭开,小非告诉他最亲近的同事:有猎头来猎他了!虽然他此时并不急于跳槽,但终于熬到成为人力市场的猎物,也说明自己小有成就,至少成为别人眼中有价值的东东了。

            小非的喜怒于色由此也露出了年轻的尾巴。但细细想来也觉得小非的表现属正常人所为,大学毕业苦苦等待发展的时机和空间,而偶尔一次成功的颖涣杂,或许就是一段崭新人生的开始,特别是被标以价值的猎物只等着行情的日夜看涨,于是所有的工作动力就会变成期待下一次猎头的光顾。

            记得很多年前,猎头还不敢这么大张旗鼓的时候,同事间只要谁被猎头作为搜寻的对象,此人必定变得神秘兮兮,当然连心头的那份骄傲和激动也会深深地压抑着,直到一切水落石出。而现在的人早已不把猎头狩猎看作是一种秘密,很多人甚至主动出击,以便更好地推销自己。小非自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历程,人生第一次接到猎头的电话,而且抛出绣球的还是自己仰慕的大主雇,那时心情自然会激动一番。如果一直是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的人,也可能因为这样的颖涣杂,而表现出异常的快感,因为自己有了让自己放松所有戒备的理由: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如果现在有脑筋急转弯的题目问大家:什么时候成为猎物不但不沮丧反而很兴奋?那么答案应该是被猎头定为猎物的时候最兴奋。

            诱饵型的手提电脑

            年终公司里每一个人关心最多的就是奖金和新年薪金的涨幅比例,虽然很多人不是仅仅为钱而工作,但毕竟这也是个人价值的一部分。

            那天Lionel下班之前,被老板撞见随口问起他近来工作如何,Lionel不知老板肚里埋的什么药,只能小心翼翼地答复着:忙着呢,年底年初出差太多了。不料第二天老板就让IT负责人给他订购了一台最新型号的笔记本电脑,美其名曰年终奖励,Lionel起先还高兴了一阵,毕竟拥有笔记本电脑也曾是他这一年的一个愿望,特别出差多了没电脑还真不方便,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常常看到大楼里进出的白领通常忙碌的身影里总有笔记本电脑相伴。可高兴没到五分钟,就被同事奚落了起来:

            “这年头发个笔记本电脑就算奖励,也太寒碜了。”

            “有了笔记本电脑,才是24小时卖给了公司,随时上网,随时报告,真的被套住了。”

            “现在在外企,拿着手提电脑上下班的,一定是小白领,整日忙碌却永远找不着北”

            Lionel想想也有道理,手提电脑不是普通的办公用品吗?这与个人的奖励风马牛不相及,同事们的分析还真深刻,本来一出差与办公室也只能手机联络,一副天高皇帝远的架势,好了现在要求写报告了,发email了都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最终还是自己更加倍地为公司工作。

            Lionel这才觉得手提电脑还真是个烫馍馍。看似奖励,其实是把工作进行到底。而且老板表面的好意还不能拒绝,因为手提电脑在这个公司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有人眼巴巴地等了好几年呢都没轮上。Lionel知道手提电脑也是一种暗示,至少老板还需要与你保持热线联络,这总比被人遗忘要好。

            没过几天Lionel就开始背着手提电脑上班了,他也成了大楼里进进出出忙碌身影中的一份子,只是他肩膀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因为哪天没有手提电脑他就会觉得少了什么。

            原来,我们都可能成为一个移动中的办公人员,只是当我们越来越依赖一个工具时,我们不自觉地也成为工具依赖的肩膀。Lionel的老板果然是个高人,既可以用手提电脑作为奖励的诱饵,也可以由此栓住一个可以依赖的肩膀。

            平庸不是罪

            公司里最风光一定是那种能言善变,八面玲珑的人。因为他们总有能力在各种场合,各种人际网络中生存。不过最有优越感的却是那种有着高学历,有留洋背景,深谙西方文化的人,因为他们总是凭借着头上的光环博得英才的美名而受人仰慕。于是公司里最不起眼的就数那种平庸的人了,学历一般又无任何可以炫耀的资本,靠勤勉努力起家,混得了公司里一个不上不下的位子,虽然不至于受人白眼或歧视,但也绝非核心人物,说白了就是苦劳不一定被重赏,但功劳一定与他失之交臂。32岁的英鸣就是这种典型中的典型。

            英鸣并没有像他名字那样可以让人过目不忘。他这个理工科的学士在这个到处是博士和硕士的银行里工作,学历是让人忽略不计的,没被人斥之以鼻绝对是因为英鸣谨慎处世的为人和勤勤恳恳的作风,否则一旦张扬就会被众人讨伐而”死”。他对工作没有更高的奢望,只求每天可以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桌面前,然后可以把所有第一线转交而来的工作完成,并把所有遇见的难题在自己可掌控的范围内解决,他这个类似”后台作业”的人比起掌握着公司上万预算和指标的人而言绝对是渺小和卑微的。英鸣却从没有因为自己的处境而有任何不快,他满足于现状或

            者说他就是一个平庸自得的人。

            公司里人来人往,有人高升,有人跳槽,有人留洋,有人自创天地,惟有他没有流露过任何羡慕的眼神,当风光的人抢尽颜面的时候,当优越的人高谈耶鲁和剑桥不同人脉网络时,英鸣还是一派怡然自得的做着他的数据输入和管理。在他的人生词典中或许少了”风头”和”风光”两个词。不料生活反而在平淡中有了彩虹:他可以自己描绘自己的色彩,不管别人有多艳丽!

            不知哪一天公司有人在闲聊时看到了英鸣的身影,突然一种论调就此蔓延:平庸的人最稳定,然而对公司是最大的害处,因为没有了竞争力。话传到了英鸣的耳朵,他第一次开口说出了真心话:平庸根本不是罪,有罪的反而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过人。英鸣用的平庸作风给了无限风光和优越的人当头棒喝!

            马屁经,害人精

            Ben是一个正直有为的青年,毕业于名牌大学,加入这家外贸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成了公司重点考察的对象。他热爱工作,并充满着责任感,短短两年的工夫就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也是公司业务迅速扩大的功臣之一,同事们私底下都说,Ben一定是公司未来的接班人。Ben对此没有任何声色,一如既往脚踏实地的做事和做人,当然业余时间还自费攻读了管理硕士的课程,踌躇满志全盘在心中。

            公司业务的发展也让公司的大老板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他在公司里开始扮演起君主的地位,不仅傲慢,而且虚荣,甚至不再喜欢听不同意见,于是公司的风气顷刻间就变得微妙起来,公司的管理层会议变成了老板的赞美会,客户会见也变成了不伦不类的自吹自擂,老板的身边不知不觉也多了许多吹牛拍马的人,把哄老板开心演变成每天的工作重心。

            Ben因为一个展销会而去了中东一段时间,等他重回公司后发现了公司里人心浮动,每个人都沾沾自喜,好象赚钱太容易了,根本不用为将来着想。在公司的一次碰头会上,Ben以一贯的直率态度对公司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外贸公司的生存大计不要被眼前的一些假象所迷惑。他的话好象一石激千浪,很多人对他提出置疑,认为这是故意挑刺,当然老板的脸色也不好看,被人吹捧惯了突然当头棒“贺”,心头滋味极为不好。会议结束后,老板走出会议室时把门摔得重重的响,谁都明白Ben闯祸了。

            如果有更多人象Ben一样清醒就好了,可惜公司里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某种个人利益和生存压力反而都不敢正视公司的问题,并盲目地说好话,拍马屁,老板也被哄得晕头转向,并在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策略上出了混招,Ben就这样眼睁睁目睹一个生机勃勃的公司开始滑坡,痛心之余人仍不改自己的性子,与冷落他多时的老板谏言:听听不同意见吧?

            老板因为经营不善被上级公司降级调离职位,临走一刻他招来曾经心腹的Ben,并留下充满悔恨的六个大字:马屁经,害人精。

            人肉快递

            不知何时起,办公室已离不开快递员了,虽然他们身上有汗臊味,虽然他们穿戴都有些不洁净,但是他们总是被各种公司唤过来使过去,成为整个工作链中不能缺少的一份子。

            办公室的前台小姐对快递员又恨又爱,恨的地方可多了说是急件可几个小时还没送到,害得办公室的销售人员哇哇叫;说个地址给他听,居然想了半天回应道:这条马路不会写;不认识的快递员一来就要借打电话,因为又被人呼叫了,可打手机成本实在太高,前台小姐不得不在他走后用酒精多擦几遍电话机,因为真的害怕细菌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