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对号入座 > 第14章

第14章



                                    

            有朋友是海龟每天穿着没有品牌的全棉衣服去上班,有一天老板在众人面前提醒她该买衣服了,她不解得看着老板,难道没有阿玛尼就不能见人。老板说得更绝:做客户服务的人首先要把自己包装得象个人。海龟苦笑道,华尔街也没有说天天要穿阿玛尼!不过当她思绪平静的时候,看到一片繁华的窗外街景,她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原来这里是上海。

            夏天很快会过去,或许袖子的长短不再是争论的焦点,但是身份问题可能还是职场一道坎。

            拥抱见面礼

            初初去外资公司工作,见到老外每次与大家打招呼,又是拥抱又是亲吻双颊,觉得颇不习惯。可后来看着看着,也发现了一些其中的明堂。多为职务高的送给职务略低的,男士送给女士,而且一定是结了婚的,或者公开有男朋友的。原来在外资公司,如果有一天能被所有从海外来的人拥抱或亲吻双颊,一定是属于三类人:一是被认为已是差不多level的人,二是被认定是公司受欢迎的人,三是被认准是同类的人。

            Teresa就是这样一个在公司里如鱼得水的人。她深谙拥抱见面礼的内涵,因而总是有意无意地传递这样的信息,一个小小的公司行政主管,却有能量让公司上上下下对她呵护有加,每次大boss们造访,她总是享受女士优先的好处,被上司们当着同伴的面宠爱了一回,Teresa告诉友人,与大boss们拥抱亲吻也是有技巧的,因为都是人吗,亲近或者暧昧只是半步之遥,在享受被重视和呵护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了给点小hint,或崇拜,或仰慕,或亲睐,或思念,甚至不忘加点诱料。在如此亲密无间的瞬间里,又能制造多少不可思议的价值?有的人利用了,有的人荒废了。

            有童年好友从美国回来,学着一身的洋气,与每一个大小朋友,男女老友拥抱亲吻,弄得场面甚为感人,那些一辈子从没有拥抱过除老婆之外第二个女人的老实男人们,都不知道如何结束这个热情的见面礼,幸好好友收放自如把场面控制得稳稳贴贴,以至于当她回美国多日之后,还有中国男人在回想那个突如其来的拥抱。

            其实细细想来,中国人还真的缺少这种近距离的异性接触,否则象Teresa之类也无需利用它来强势自己在公司的所谓核心地位,也不至于让那些老实男人们至今还在对那个美国来的拥抱回味无穷呢。

            公司里的拥抱亲吻也不见出了什么有伤风化的大事,生活中也来点即使算是官面堂皇的拥抱礼节,或许也不过如此。

            鞋露态度

            多年以前曾经见到一个美籍华裔的女老板,临产前几天依然在办公室里战斗,因为下身浮肿的原因,她已没法穿上皮鞋,于是她穿着袜子在办公室里象风一样穿梭。她的敬业精神就在她“赤”脚行走的那一刻表露无异,甚至多年以后她还是我们心中暗自佩服的楷模。

            前两天看到一个故事,讲一个外企白领的爱车经历,车漂亮人更漂亮,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她放满后箱的漂亮的鞋,她说车是她自由行走的工具,而我想鞋应该是她可以自由选择态度的工具,比如去逛街可以立马换上舒适的平底鞋,比如去见客户咬咬穿上尖头的高跟鞋,比如去与朋友喝咖啡可以选一双可以引来赞赏目光的“妖气”鞋。女人爱鞋,路人皆知,鞋越多表明生活内容越丰富。而在职场行走,鞋也是一种工作态度。

            我认识的Joy在会务公司工作,除了见客户,她通常只选择运动鞋,因为她必须时刻比客户走得快一点,特别有时候要长时间站立,运动鞋给了她很好的支撑。一个花季般的女孩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可是工作让她变得简单:一切以客户利益为重。

            还有一个女伴从来只穿3cm鞋跟的鞋,原来她的老板长得短小精干,她这个助理自然要懂得分寸,不能让老板有心理压力,于是3cm后跟鞋就成了她工作原则之一。而且黑白两色是绝对主流,既不张扬,又很经典,让人无懈可击。

            现在女性的办公桌下,多一双鞋已是公开的秘密,给自己一个灵活的机会去表现自己的态度,又不让自己长时间的压抑,鞋这个时候就成了最好的工具。

            正经主业,正点副业

            现在最时髦的职场话题是如何有正业的同时,搞好副业。换句话说,一心一意的人不再吃香了,一棵树上吊死的人连同情都没了。现在真正流行的是两手同时抓:正业和副业。

            几年前,有老友在著名的出版机构做着一份令人羡慕的编辑工作,365天为很多人做嫁衣编辑出版了许多有着很高精神文明价值的读物,而他在同事们眼中完全是一副兢兢业业的小知识分子摸样,可让人想象不到的是他居然拥有一家实业公司,虽然名义上由其胞姐掌控,可重大决策和联络都由他亲自出马,年营业额高得可以让人惊诧。他在自己公司留有的老板房间,其豪华程度足以超过他的出版社老总的房间。他的高妙之处是正业副业两不误,而且在迅速富裕的同时,夹着尾巴在出版社做个低调,与世无争的大好人。

            原本以为这样的case纯属偶然,可几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已是平常。身在职场的人交谈中无不流露着赞美的神情,正业和副业两不误的人如今成为了被仰慕被钦佩的对象。女性通常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之余,会经营一家小店,出售自己喜欢的饰品,衣服或者装饰物,或者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开个美容院或者美甲院,所有副业的经营范围都离不开美丽两字。也有夫妻档,在工作之余,投资加盟一个连锁经营的店面,雇佣一两个帮手,做一些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事情,比如房地产经纪,玩具店,咖啡馆等等。这种夫妻通常有一点小资情调,又性格互补愿意在品尝创业的甘苦中经营爱情。也有人靠副业挖公司现有业务的墙角,当然他们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是看不惯被剥削得太厉害的行为,于是才给自己留下一块自留地经营。当然自留地是越留越大,因为人的胃口是与日俱增的。

            做副业的,通常不是怀才不遇就是对现状略有不满,或者对收入或者对分工。而有了副业的人,常常把做好正业当作前提,当然也就少了很多抱怨和不安心,反正抱着只要自己的付出已对得起那份收入便可的简单心态。此外,做副业的人通常对未来的职场发展看得比较单泊,可能现在的副业只是作为一种尝试,一有机会就转成自己永久的事业,或许也有可能实验失败还为自己留下一条生路可走。有公司明文规定员工不可在本公司就业期间从事其他工作,但也有公司并没有类似规定,反正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就是完成指标或者分配的工作量,而成败只看结果。

            无论副业做得如何欢快,还是许多人把守着正业,这是因为人人都知道正业是“bread  &  butter”,而副业则是圣诞大餐,解决某种饥渴,当然能把正业做好,又把副业做大的人,不管如何他总算是个高手,让人羡慕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经正业,正点副业或许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附加的骄傲

            有工作的日子,通常不会意识到工作在赋予责任和使命的同时,也赋予了可以骄傲的借口。

            Frank在公司任职期间每天有车接送上下班,出差可以做B舱,平日里身边总有客户在献媚,而且同事也愿意围着他转,久而久之他已经忘记刚拥有这些的时候曾经有过的不安,他已经把工作给他额外带来的利益都看成是与身带来密不可分的部分,直到有一天因为某种变故他失去这份工作的时候,他才发现他不知道没车的日子怎么出行,他发现五星级酒店和公务舱与他的生活有多遥远,他也发现身边没有人围着团团转的日子有多冷清。于是最终让Frank明白了一点,工作所带来的骄傲其实是与工作黏附在一起的,而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

            Lisa也有同样的境遇,她在办公室里做一份管理供应商的工作,可能是特殊的供需关系,让她成为了很多人要巴结要亲近的人。由于长期的朝南坐,让Lisa的脾气长了许多,她对供应商不仅傲慢而且甚至无理,但因为无论她有多少的不尊敬,都不会让供应商改变态度,于是她变得越来越离谱,背地里供应商都说:这个Lisa眼睛长到了额头。可是世事难料,一夜之间Lisa就没有这个职位,原先的供应商不再对她必恭必敬,相反许多对她平日里有意见的人,还表现出特别的高兴情绪,她在公司里的威风一下子被吹走了。

            Frank和Lisa都是普通人,都由于工作的关系获得了一些利益和特殊的礼遇,但是这一切都是工作或职位所附加的,而并非Frank或者Lisa本身的缘故,于是当工作或着职位有变动时,这一切并不一定继续会属于他或着她。习惯于被工作的附加骄傲统治的人,一定会在失去工作的同时,不仅失去骄傲而且也会产生特别的心理落差,有时甚至会让自己产生极度的自卑。

            一个好的工作状态,就是将附加的骄傲转变成对工作的珍惜和努力,并对所有工作上给予过帮助的人表现出感激和尊重。只有如此,当工作再变,反而因为自己对工作驾御的能力还在,才不会因此失去让自己平衡的重心。

            工作是自己找的,权利是别人给的,所以唯一让自己可以骄傲的资本不是随时可以给予或者收回的权利,而是自己拥有行天下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