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对号入座 > 第17章

第17章



                                    同时她尽量把一切可能影响她在公司或部门的人踢除出局,当然她在老板的面前还是保持着一贯的若不禁风的样子,只是在下属面前她会来点手段,然而更多的时候她喜欢躲在暗处,利用有些盲目追随者在公司里兴风作浪。她有如鱼得水的感觉,只是几年下来她的手下全变成了没有太多出息的人,她好象控制了他们,其实她圈了一个地基并不稳固的地盘。而且她的能干和聪明也被她的自私和狭隘所减色,时间成了检验一切的真理,她在公司的仕途就此停步。

            Fanny在这个公司做了很多年,是个老员工了。现在她已是一个部门的小头目,她的脾气像北方人,大大咧咧随心所欲,她自认为自己的部门业绩不错,就不在乎与他人合作。她最擅长的是在部门里树立小团体意识,对部门内的同事她既仁慈又施恩,让所有人为她做事并围着她转,部门的利益也永远是她的首选。可是渐渐地她的过于本位主义在公司却引起其他部门的强烈反感,以至于让公司决策层不得不重心考虑部门经理人选,可Fanny却不以为然,她自信的认为部门是她一手建造的,所有人也受尽了她的小恩小惠,公司如果调动经理人选是很难与这个部门合作的,因而她始终认为自己的王国很牢固。但不幸的是公司决定长痛不如短痛,即便是暂时的部门业绩受影响,也不能容忍个人在公司圈地而坐,这样会防碍公司的长远利益,就这样Fanny被请去做另外一些业务了,更让她吃惊,原先她认为牢不可破的同事联盟随着她的离去,立马不复存在,这不得不让她感悟到:公司同事关系其实是最现实的工作关系。

            其实办公室里的圈地运动,其中的奥秘人人都懂,然而真正的赢家不仅仅为自己在办公室里扩张地盘和势力,更重要的是赢得人心和尊重,任何办公室的帮派团伙都是短暂和私心的。过于在乎圈地的人,最终反而会把自己圈地为牢,丧失了更大更多的空间。一个拥有远大目标和胸怀的人,圈地不如圈才,圈才不如圈心,这才是新办公室的圈地主义。

            先说Yes再说No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常常有这两种人,一种人对任何事情都做出谦恭的态度,一幅唯唯是诺的样子,另一种人对任何事情都采取怀疑和不合作的态度,一幅永远唱反调的样子。在职场生涯中,这两种人的工作态度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前者常被视为无原则,无头脑,无创见一族,而后者又被认为是不宽容,不合作,不友善一族。

            于是在办公室里说“yes雍陀No  ,就成了一个大学问。

            Jackie是一个认真固执的人,虽然业绩不错但人缘很差,因为他永远是NO比Yes多,这样没有太多人愿意和他共处一个团队。有一天那个和蔼可亲的瑞典老板把他请进了办公室,面带笑容地问他:公司的员工奖励计划好吗?Jackie性情中就脱口而出:No。  it  s  not  real  good  。老板笑了,告诉他:我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但在我们西方,如果想说不好,也应该这样说:yes,  but……其实最终表达的意见或是意思还是原来的,但听上去就不那么刺耳。Jackie看着老板的脸,第一次有了感悟。

            不知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是个人的态度问题,很多中国雇员虽然有着良好的出发点和用意,结果反招徕同伴的不解。如同Jackie的顶真和固执,最后招到的却是同伴的摈弃。因为从人类的普通心理学来看,被顺从和被赞同,总比拒绝来得容易接受,如果在肯定之后再否定其中的一部分,或许就会“悦耳”的多。

            只说Yes,不说No,那么就是唯唯诺诺的那种人,只说No,不说yes,就成了永远的反对派。说Yes也说No,只是前后次序有别,Yes在前No在后,即礼貌又有思想,即悦耳又悦心。

            为面包和黄油努力

            不知从何时开始,各种公司都流行起“面包和黄油”(Bread&  Butter)一说,老板在激励员工完成公司制定的销售指标时大声告诉大家:这是你们今年的面包和黄油。大小CEO在发布公司商业策略时,也用红线标出公司的长青业务或者核心业务就是公司的面包和黄油。公司里辛苦打工的小人物在访问他们的主要用户时,也不忘告诫自己:客户是上帝,也是我们的面包和黄油。

            Bread  &  Butter一定是来自西方的一个说法,它很形象地比喻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最底线的要求,就好比中国人常把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称作是衣食父母,其实绝对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很多人如果没有面包和黄油却想着牛排就是不切实际的做法,有的公司放弃自己的拳头产品而去追求最大利润的业务,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已经到手的面包和黄油。

            我的好朋友Sean是一个海归,怀里掺着名校的MBA证书,千里迢迢回来一心就想当一个CFO或者CEO,可机会并没有特别厚爱他,于是他在这个城市兜兜转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赏识他并愿意提供高职位和高薪水的公司,只能暂时成了城市中无业大军中的一个。当初向美洲银行的贷款并没有因为他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停止向他催款,他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大计重新考虑自己的方向,在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他决定效力于一家正在起步中的民营企业。去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他就在MSN上为自己定义:为面包和黄油而努力。

            别以为以Bread  &  Butter为目标就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其实它是最客观,最现实的目标。能把面包和黄油的目标实现了,或许才有真正的机会问鼎人生更高的追求。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人们的心态都浸淫得非常浮躁,好象只有越高越缥缈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常常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元素。

            这不仅使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句名言: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那么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面包和黄油!或许这是一句最生动的激励名言,无须解释人人都懂。

            心慌的日子

            很久未见的老同事,相约一起吃中饭叙旧。她跳槽去了另一家美国公司已有半年多,想当初她的离去让我们所有人有点眼红,高薪高职位还有在顶尖的办公楼上班,期间偶而也听人说起她,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进公司,然后漂漂亮亮回家,让我们这些从早做到晚的人羡煞不已,真是好工作养人,差工作累人。

            老同事如约来到餐厅,光鲜美丽一看就知道工作压力不大,自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开始抓紧时间吐苦水,从加班的无聊,到周末的出差,从手机24小时待命,到老板利益的纷争,我们恨不得把她当作妇联代表或者工会主席来倾诉自己的冤仇,她还是像往日那样优雅地微笑,静静地看着我们的吵吵闹闹。等我们发觉诉苦大会该结束的时候,饭菜刚刚上桌。“吃吧,吃完了还要干活。”于是我们边吃边聊。有人突然想起今天的主角还没有啃过声呢,一下子就齐齐把目光投射了过去。

            工作不累人,也没有指标压力,老板不在身边,我可以做这边的老大。她都是用最简单的语句描述了我们想象中复杂的事情。我们羡慕地都要流口水了,这样的工作真是太好了。有人还急吼吼地问还要不要招人,她笑了。我很害怕现在的日子,所以常常心慌。我们愕然。

            在旧公司我们很多人一起做事,一起加班,一起骂老板,然后业绩达标后一起寻欢作乐,但现在没有指标,老板不在乎这个市场,开的公司只是为了给美国的董事会有交代,投资回报根本没有不看现在,所以我变得无所事事。那还不好,我们开始觉得她有点愚笨。我心慌,她第二次用了这个词,我们把耳朵拉长。

            没有压力就等于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就等于颓废,我觉得自己像个木偶。所以我想回来。我们一下子又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对,做的不开心不如回来。我们总是这样左右摇摆。其实我们没有跳槽是因为知道辛苦的工作总还让人觉得在付出,无所事事真的让人害怕,怕很快会没有了工作,怕没有了工作不知做什么,怕自己回不到“革命”的队伍里来。

            一顿饭让我们又抱拳战斗了,回来吧大家一起有目标的做事才有趣,至少这样不会心慌过日子。

            我是淑女,我怕谁!

            办公室里的女性常常构筑成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年纪轻轻的新新人类总能把流行资讯通过无声的装备,第一时间在办公室流传;成熟有魅力的职业经理人又总能在一颦一笑间将人世间的美妙关系演绎得恰如其分;有权威的女强人也总能以自己可以包装出来的形象述说一个成功的故事。身处办公室,对男性而言欣赏的乐趣多余女性的表演成分。

            Janet是办公室的接待加秘书,个性率真而且敢作敢为,是办公室最不能得罪的人,如果谁用办公室的快递运自己的私货,她一定不折不扰要把那份费用追讨回来,还有如果谁把办公室的会议室弄得一塌糊涂又不把恢复原样时,她一定有本事让全办公室里的人知道你的德性,Janet是办公室除了老板以外声音可以最响的人。她让很多人不舒服,但让很多人无话可说,无懈可击,因为她热爱工作勤勤肯肯,所以她也有自己的豪言壮语:人正不怕影子歪。

            Stella的故事更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