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骡行天下 > 第53章

第53章



军队衣服补助由我向两院提出申请。”杨晨毓也不多话,很多琐碎事情就是把头头拖到一点点枯萎死亡的最好精神鸦片。

“吴越重工船部要求优先得到奴隶和招工书,吴越重工本来只是够人而已,要扩大生产,需要优先得到奴隶工和劳工,希望能优先得到供应议案已经被老少两院批准,只等大王副署批准执行。”萧琳拣简单的说完,递给杨晨毓过目。

“好吧,拿我印章来盖上,我再签名,再让侍卫送到两院备案,就此执行吧。”·······一下午泡了好多时间在小事上,当然现在国小也不算什么,等国家人口多后,还不知道怎么办的好。

=====

“乖乖,叫爸爸。”杨晨毓抱着儿子在厅堂内和众人商议儿女起名的事。

“我儿,既然要起名,不如起个好养活的名字,等成年后再行正式改名吧。”虞曲为了保住第一个孙子,还是同意了起烂名字。

“那还是您老的事啊,不管怎么,名字都要你起啊。”杨晨毓一推了之。

“那叫虞彘吧,”虞曲觉得这个不错。

“啊,小猪啊,小猪叫爸爸,虞彘乖,叫爸爸。”杨晨毓一点也不顾儿子感受,儿子厥着嘴,认为俩大人怎么这么轻易把猪猪的名字给自己,偶又不脏还不胖,不像猪猪啊。杨晨毓一把摸了下猪猪的小屁股,“还真是象猪一样肥。”

“看把你乐得,还不是我养的啊,给这个小家伙喝了多少奶,每次都不够。好在母亲送来一匹有奶的骡子,才解决了奶水问题。你看,这个小家伙长得可够快啊。”虞桑接过儿子乐着叫唤起名字,“小虞彘,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小猪猪很是不给老爸面子,嘟囔着妈妈,大家都笑开了。

“这次轮到封公您啦,您外孙女还是您来起吧。”杨晨毓赶忙转移话题。

“你们虞家起名字,那轮到我说话呢。”封公申一口推辞。

“老伙计,咱们以前就是好朋友,还是儿女亲家,我儿要不是死得早,怕也有儿女了。这个也算我虞家对不起你女儿,现在好了,小神仙做了你我女婿,那也是福气啊,你就起名字吧,不要辜负大王美意。”虞曲直来直去,一点也不顾杨晨毓感受,那俩寡妇就是他接受的,怎么又谈到那俩死鬼身上,不舒服。

“是啊,岳父大人,您千万不要推辞。”杨晨毓不太乐,好歹我照顾您女儿,要不改嫁他人还不如我呢。

“那我们也不能坏规矩,就叫虞莺吧,我喜欢黄鹂和夜莺,就叫莺儿吧。”

“又一个鱼老鸹啊,哈哈,鱼鹰鱼鹰,咱家鱼有得吃了。”杨晨毓又打趣起来

“夫君说什么呢,我家女儿怎么变成鱼老鸹了。”封茉老大不愿意。

“妹妹您还委屈哪,儿子都给他叫成猪猪了,鱼老鸹还算好的了,呵呵。”虞桑也来凑热闹。

“偶家就是好,有猪猪,还有鱼老鸹,鱼肉不断啊,旺家名字,好,好啊。”杨晨毓哈哈大笑。其它人等也蛮开心,原来还怕杨晨毓不愿意把儿女姓虞的,想不到最终还是完美解决。

章  四十四  律法初成

杨晨毓在给儿女起名告祭祖先后,就开始忙开了。最近商社大笔单子都是需要他来拿主意的,而重工和矿场也有很多活需要指导冶炼钢铁什么的,也不是自己能干的了的,只能让手下多多炼铁,至于炼钢可以让重工专门搞个实验室去寻求最经济的办法。当然这个实验室就是马艳丽签署建立的,现在铁是多了,山阴那个铁矿算不得富矿,但也足够他们几百年用的。一般炼铁质量也是可以的,做农具和军械都还不错。当然和后世各类牌号的钢材还没法比,这个年代怕没有上百年的技术积累,也是搞不出的。目前商社遇到一个问题就是钱币不够,汉庭钱币有私铸的,也有官府弄的,但是都有问题,一边是供应不足,一边是钱币短斤少两。看来铸币马上要上了。杨晨毓的看法很简单,目前虞越国和会吴国除了那个大铁矿外,铜矿产量并不多,铜在造船中还要用掉好多,也没多余铸币。金银铸币那是幻想,这个年代金银做国家储备可以,但是供应货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杨晨毓把杨康和马艳丽叫来咨询发行新钱的问题。

“杨社长,你们来往交易的钱币怎么这么乱。”杨晨毓手里捧着杨康送来的各色钱币,有私钱也有官钱,只是大小重量差太多。

“大王,这钱币的确是商社与北边的商人交易得来,这些是特意挑选出的样品,各色都有。实际交易中还是要称重的,不够重量也不行,否则我们商社要亏本的。”杨康把交易中一个大问题说了出来。“虽然有黄金,但一镒黄金也不是那么好交易的,还要验成色等等,反而不如铜钱来得好。”杨康也觉得有问题,但不知道出在哪里。

“我来说个疑问,五铢钱要是满打满算五铢的话,一斤铜器值钱60钱,那必定有人化铜为钱了,那样出去成本起码还有赚头,要是做小钱,那还不赚翻翻。”马艳丽老早就觉得有点意思了。

“林海伯,不是那样说的,实际交易重是按照重量算钱,只是铜重加上加工工钱而已。”杨康当然也明白这个理。

“杨社长,我来说个问题,汉斤一斤只有我们七两四钱243.33分吧,而五铢钱官家定得是合我们1钱100分,那一斤钱不是要比一斤铜重好多么?”杨晨毓对这个年代的钱币稍稍有点感觉了,有些疑问自然是能看出来的。

“所以说啦,交易中还会以重量补足不足不分,否则大家都这么算,都化钱为铜,不是赚翻了么。”杨康早知道这个问题了,不过既然大王来问必定有自己想法。

“大王,我们先不管那些吧。我个人看法是,钱币铸造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汉庭钱币种类那么多,否则还不乱反天啊。”马艳丽闻到铜臭味了,里面有花头搞。

“我也有这个考虑,不过我们自己的铜矿也没多少铜啊,做器皿和物件都不够,哪来多余作钱币么?”杨晨毓哭穷着,当然原来也是够的,只是他把青铜铅瓦用在屋顶上后,那些贵族又没有僭越违礼的觉悟,而杨晨毓也觉得那些细枝末节上不必管的太宽,也就放任贵族们效仿他饮食住宿车马装饰等等。甚至于服色和帽子等都不管贵族们,当然也不管商人们怎么做,只要你准时缴税即可。所以对于临近的几个州郡商人而言,吴越国确实是个天堂,几乎没有任何苛刻要求。连扬州的縻家最近也向长老院和少议院要求买地造房子。在这个问题上,杨晨毓是一口拒绝,只有取得吴越两国国籍才有资格在本地买地造房子。縻家也算奸商,派个同宗的穷苦手下在吴越国入籍,然后假他手买了块宁波港的地,造起大院子和仓库。

“那大王,我们不能把铁来铸钱么?”马艳丽觉得什么金属铸钱都无所谓,只要自己能赚即可。而且自己也是山阴铁矿股东之一,当然知道那个大铁矿的铁有得他们玩了。

“可以是可以,可那不是更加重了,还不如铜钱方便。”杨康有点反对。

“重点倒不是大问题,强盗来抢还嫌重呢。在吴越国必须即可建立通兑的钱行,大面额以粮食交易所那种交易券一般,只是价值较少。那样全部吴越国钱行都可以换钱来用。”杨晨毓老早想搞银行了,否则自己家的钱要么烂掉,要么买地,买地不现实,也没那么多奴隶来伺候。有钱行的话,早晚能使得钱流通加快,促进原始金融系统进化。

“钱行好是好,可怎么防伪呢?太大面额的话怕还是不行。”杨康脑子在转,但不知道钱行来钱干什么?

“哈哈,哥哥好啊,我来作第一任钱行行长。要不铸钱也交给钱行一起搞算了。”马艳丽自说自话。杨康知道这里一定有猫腻,但也不能戳穿,要是分得一杯羹也不错啊。

“我构思个初步想法,铁钱铸造是可行的,以吴越国度量衡规定的一钱为一个铁钱基本重量和单位(一钱合三克,前面有度量衡换算。),以吴越四铁钱换一标准汉五铢如何?”杨晨毓想了又想,毕竟这个也不是说一定行的。也就是四钱铁换不纯的铜一钱100分。当然看上去,铁钱要吃亏,这个年代铁还没那么便宜。不过杨晨毓倒是觉得这个铁以后还会贬值,目前看吃点亏,以后其实都会赚回来的。

“那汉庭的铜钱怕都要流入我吴越了,哈哈。”杨康也是铁矿小股东,也多少知道点,那个铁矿有多少产量。

“当然我们还是会铸造大钱,大钱不在有空,也比目前的五铢重,大钱是铜一两,和我们铁钱40钱吧。大钱先用作吴越国内中笔交易,也用作钱行和商社间交易。民间一律用铁钱。”杨晨毓坏水一肚子,以长远看,铁必然要跌,当然以目前市价而言,北方的铜钱必定会被无量商人换铁钱回去熔铸铁器,那他们也间接地是为吴越山阴铁矿作销售。马艳丽也明白了,老哥缺铜不缺铁,到时候还不笑死。

“那钱币上铸什么好呢?”马艳丽对钱币造型文字也感兴趣了。

“这个我有腹稿了,还要向虞曲老族长询问一些问题后再作打算。”杨晨毓早想好了,那么烦干吗,以他老虞家的最早帝王出生为纪年第一年,以后类推,什么年,就铸什么纪年,反面是天干地支。当然也可以铸帝王年号。

“大王,关于钱行能否说仔细点呢?”杨康象个闻到味的苍蝇,看来不分给他一点是不行的。

“钱行也是以吴越国控入股一般,另一半给各家贵族、国人、平民、商人,当然这次不在实行份额,而是随便购买,当然固定份额每个人都有,而且是白送,多下来的要认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