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骡行天下 > 第58章

第58章



马艳丽为了鼓励他好好把牲畜饲养之道教给其它人,也就不吝啬得白送一个红包给他。

“谢过林海伯,小的真的不能收。”臧阿觉得今天得到的够多了。“小的还有一事求林海伯。”

“红包你收下,事也说说看,我能帮的一定帮忙。”马艳丽觉得不会有大事的,也就先应承下来。

“谢过林海伯,我和内人孩子要会吴郡探望大伯,我一家逃难到吴郡全赖大伯一家帮忙照顾,所以现在在您这里托了上帝、大王、吴王还有您的福气,我也小赚一点了,就思量着给我大伯高兴高兴,也算报答下这么几年来对我一家的厚待。”臧阿先把那个说了,“可那骆马,吴越国不准出关,我又带不走,现在回岛上安排好再去吴郡怕要浪费好些日子,所以有个不请之请,请林海伯能帮忙先收下照看这一对骆马,等我夫妻回来一定回报林海伯的厚恩。”

“那个事啊,我以为什么大事呢,行啊,等回来你牵走就是了。不过那些丝绢肉脯鱼松的还是带回去送送乡邻吧。”马艳丽又走向其他人塞红包说勉励话。

“老公,看看你的是什么。”老婆的红包是十颗珍珠,在吴郡也要上万铜钱了。

“哦,不好吧,现在人多,等下找个人少的地方看看。”臧阿不急不慢喝口老酒。夹了块肉塞女儿口里,“平时可吃不到吴王家的酱肉呢,你小小孩子倒是比你爸妈有福气。”看着女儿满嘴嚼着酱肉、肉汁和油顺着嘴角淌了下来,看得臧阿心花怒放,是啊,自家孩子不光吃饱了,还不时能吃好一口,能不高兴么。

“我不,看看吗,反正是咱的东西,害怕什么呢。”老婆潘巧固执己见。

“好好,怎么好像没东西啊。”臧阿奇怪着,抽出来一沓薄片不像布,“这个是什么?”

“一张、两张、三张······一共是十张写有字的纸,”字么原来也认得一些,不过这个上面的字不认识啊。“到底是什么呢?”臧阿摸不着头脑。

“笨蛋是钱行的兑换券,一张一千钱的。到虞越任何钱行都可兑换出铁钱来。”有好事者解释下,一遍羡慕一边鄙视下倆乡下人。“一共有一万钱呢。”

“那么多啊,虽然也看过很多钱了”,可白拿了一万钱还是开心的。看来林海伯对人不薄啊。

=====

俩男的挑着大竹筐,前面是孩子和吃食,后面是一些东西,还有女人也跟在后面,女人也挑着担,也有布帛和肉类什么的。两对同路而行,还边说边唱和什么的就是臧阿夫妇和刘君关莲夫妇。臧阿和老婆潘巧女儿臧薇回家路上顺便到山阴看望下刘君和关莲,想不到他俩也要回家,正好顺路结伴而行。他俩比臧阿夫妇脑子活络、消息也多,把10个月的工钱全部挑回家,想回家换回一些铜钱走差价。刘君的主家临走还是给了1万铁钱红包,一共挑了54000铁钱回去,要是换回铜钱的话,起码可以赚到10万钱了。

“您俩可是好运啊,碰到咱吴越两国最富有的林海伯,呵呵每月工钱也比人家多120铁钱,何况你家娃娃给放牧还有800铁钱的工资,比我俩赚得多了。”刘君有点羡慕他家运气,不过他的雇主也算对他们好了,工钱也没克扣,只是平时工作时间长了点,从鸡叫干到鬼叫。

“哪里,你俩也不错啊。”臧阿心里了开花,我俩的红包还没对你们说呢。

前面就是关口,过了就是吴郡地方了,两边都要收过关费。吴郡是进出收10铜钱一个人,吴越是收10铁钱一个人,孩子都免费。装车的货要缴税,但是挑担东西算随身物品,并不要缴税。吴越国兵和吴郡郡兵都是本地人居多,也不为难大家,收了钱,在过关文书上盖章放行,一切都很顺利。一路上挑着一年工钱回家的长工们占多数了,毕竟他们的家在吴郡,想把钱存放在家里好些。

前面的木桥后,俩对夫妻就要分手各自回家了,也就次告别。

“你在家几日,我还要去做工的。等赚足了以后再买田地做地主。”刘君问道。其实汉地的土地不准买卖,可现在朝纲败坏,尤其是边缘地区,没人管买卖土地的事。

“在家十天吧,然后我俩还是想回去继续干。要不回去还是一起走?”臧阿还是觉得这个路伴不错,结伴而行是这个年代最好的选择。

“是啊,等十日后,我和阿莲到你家一起走。”刘君说好了约定。

“好啊,那十日后再见。”臧阿也不多啰唆,一路上把话都讲了大半。

臧阿大伯在家里晒太阳,看着有喜鹊在腊梅树上叽叽喳喳叫。难不成那侄子回来了?“爹,哥哥嫂嫂回来看您了。”小女儿赤了脚跑到地板上向他呼喊。

“闺女家的,一点不知道稳重。什么,那可怜的侄子来了,快请过来。”臧阿大伯赶忙起身向女儿打招呼。

“大伯,侄儿和侄媳带侄孙女向您磕头问安了。”臧阿眼泪流满了幸福泪水。

“好好,平安回来就好啊。”臧阿大伯坦然受礼,“饭还没吃吧?咱家刚好杀了口猪,你有口福啊。来说说,那边到底怎样?”

“大伯安好,那边一切顺利,······。”臧阿把大概给大伯说了遍,“这个是我和巧巧孝敬您的。”臧阿把丝绸和10000铁钱推给大伯。

“老实说,我也没好好对过你。可你也知道啊,这里是什么情况。我怎么能收你的东西呢。”大伯最后半推半就收下丝绸和1万铁钱,那个市场上可以换5000铜钱的或者买头水牛,不要白不要。······

最后臧阿带着老婆女儿住回自己原来那个草屋,顺便看望左邻右舍,还送去鱼松肉干等等土产。一起借给他家粮钱的,还送一部分铁钱还人情。最后把老婆的那个珍珠红包也一颗送一个大伯家女眷给分了,自己的一万铁钱拿到市集换回大五铢5000钱,准备回林海给换铁钱存到林海伯那里。看来今年到处是丰收啊,吴郡大伯家的年糕和米酒比往年还多,猪都杀了第三口了。臧阿送给大伯的礼物很是起作用,大伯把下水也分给他们几挂大肠和猪脚。今年过年算是一路吃肉过来啊,臧阿十分开心,从小到大还没过这么好的年呢,“我说巧巧,等以后有钱了,咱也买点金项圈什么的。”越族喜欢戴金银项圈,现在有钱不是,银的就不如金的吃香了。

“看您说的,咱们还是买地建房要紧,妾身的东西不急。”潘巧看看吃着粞米糖的女儿,“怕是家业要紧,咱不用和大伯家比,有个几十亩地,养个几十只牛、骆马那多美啊。”

“好巧巧,您真式我的好内助呢@!······

章  四十八  刘全认亲

刘全在雒阳被留着一直到过年,虞越国商户倒是经常看望他。还时不时送来珍珠、黄金、犀角等等以备不时之需。刘全毕竟是小妾的儿子,虽然被讨封了个会吴王,所谓的会吴王也就辖了山阴到吴郡边境那点地,在大汉的藩王里算是最小的了,最多也就后世几个县大,人口更加是少,户籍上还只有1千出头,连那个王国相也卖不出去,谁会买个那种清汤光水的2000石啊?皇帝也老早想把这个鸡肋给卖出去,白送不合他一贯做法。在强加了几个官僚后,人家情愿倒贴也不去瘴蛮之地作千把人的王国相。就此皇帝也只得作罢,要是白送多少还是不舍得,就此这件事一直拖延着。倒是刘全由于是小妾的儿子还没有取字,皇帝在收了一大把珍珠后给赐字明珠。大家背地里还笑刘全座实了明珠暗投之意,在众人眼里,刘明珠不过是一个绝宗的小妾遗子,还是搭了百越一个蛮王的路子买了个瘴蛮之地作土王,任谁都不愿意去那种地方。可不,那个刘明珠会吴王一心想留在雒阳,来了快一年了,还不见他要回封地,估摸着他不愿意去就任呐。其实大家的猜测倒是误解了刘全,刘全只是想和王国相搞好关系,所以就等着王国相的任命了,要是任命下来就一起南下,顺便拍拍马匹。是的,在汉庭王国相一般和王关系不好,弄到最后你死我亡的占了很大比例,刘全可不敢得罪国相,所以就一直等着。前几次皇帝要了几个酷吏去就任,他吓得觉都不敢睡,好在人家酷吏也知道那个地方去了等于就是贬斥,以后回雒阳升职基本无望,也就死命推托,即使罢官不做,也不去,那些人精着呢,罢官后等个几月皇帝气消了又可以恢复原职的。要是去什么会吴鸟毛地方就真得和中国花花世界就此告别了。酷吏即使再残酷,但对自己还是好的,哪能去那种鸟毛地方呢。

“京都雒阳,举世无双,中国之富非吴越可比。”刘全邀了几个越商一起逛街喝酒。项勃英负责商社在雒阳的立脚点,其实也是刺探经济军事情报的据点。项勃英主要还是收集各家大族的信息和经济波动信息。既然会吴王宴请,当然得去陪着。项勃英现在为了避开贱商的身份,给虞越国弄了个十代良家子,五世百兵卫的虚招,现在是虞越朝觐大汉副使兼使团兵卫尉。这样,即使和商人联系,也可以说是管理虞越商人免得不知礼数等等。在临着外城的一家驿站边的酒店一起聚酒赌钱玩乐。

“会吴王,为什么不去那个雒阳城最好的那几家吃酒呢?这里乡村野外的,倒是一些土菜浊酒,也没有那里面的优伶唱歌作舞来得有趣。”项勃英说了心中疑惑。在驿道边的乡村酒家喝酒算个什么事呢?好歹他也是王啊,怎么能来这种地方。

“非也,项使可没说全,想那城中虽然好,但酒钱肉价也是贵,不比乡野之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