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骡行天下 > 第138章

第138章



这个么就是所谓优惠自己人政策。在吴越到处都是这种外人认为很不好客很过分的政策。

毛毛三哥也报名参加南进军团,为了这次还特意加强锻炼大半年呢!可大王一说这个选拔标准可是把他心都凉拔凉拔的。蒋干也就是蒋佳(毛毛)三哥,在家人鼓励下随大队出发了。没有人奔走,大家只是疾步徐行。蒋佳携着邴原赶着小驴车慢慢陪着蒋干向句章行进。由于涉及人家也蛮多的,除了作为监察的士兵外,大家都被放假陪伴家人参加这次选拔。只要不上车,其它都不管,包括吃饭喝水睡觉。

驴车是邴原自己置办的,在句章的大学和动物园内工作,马车实在是不实惠。毛驴便宜,也就买了辆四轮小车,原来是配两匹马来拉的,邴原知道大王家里饲喂很多毛驴,也就学着他人厚着脸皮强买了两头拉车。毛毛老爹蒋文有点看不过去,尽管两人婚事还没举行,但是现在基本把邴原当半子看待。也就以毛毛名义支援了四头母驴和一头种公驴,还特意每个月送来一船干草。本来吴越的干草也是需要钱买的,由于大规模推广了鹰嘴豆、苜蓿、大豆等豆科和燕麦等牧草,而且一年半轮作的强制推行,使得牧草也变成正式的商品,现在有些家伙在丘陵上种高大的船用树木,在空袭间大量种植牧草。杨晨毓在靠近舜江的边上借助水力,还搞了个饲料颗粒磨坊。不过现在这些都是军部和两王自己的秘密,还不对外推广。行军的话,颗粒饲料会大大提高军队行动能力,对于专业生产牲畜的也能提高牲畜品质。当然杨晨毓不是不想推广,只是目前的机器还不成熟,还在改良中。

为了能走这么远的路,驴车上带了一包干牧草和十来斤番薯。邴原特意套了四头壮驴,毛毛在驴车上烧煮着番薯汤。那个炉子自然是吴越特有的新军炉具,可以在马车上使用,小型的人和马都能背着用。邴原看看前面的路有一大段是直直地,一直通到远处的群山豁口。手里拿了个蜜梨,“三哥,来润润口。”

“谢谢,你这梨哪里买的,不错啊,真大。”

“大,还特甜呢,这里还有橘子,等下再给你。都是从大王的农庄内买的。我想自己也搞个小院子,以后也种点解解馋。”邴原现在脱了很多书卷气,变得豁达而大方多了,也喜欢于民人一起聊天说笑。

蒋干狠狠咬一口,梨汁充满口中,被呛了一下,蒋干大声咳嗽了起来。“嗯,甜,水也多。”

“当心啊,别太贪,小口。”蒋干媳妇在驴车上翻出一块湿布,“来擦擦嘴,看你像个孩子一般。”

蒋干一手接过湿布,一手仍拿着梨往嘴里送,边嚼边含糊其辞,“邴先生,您说我要是在新亚岛获得封地的话,也能种这个梨么?”

“不能吧,我想不行,毕竟那边没有冬天啊!!”

“那我试试看,种个十来棵玩玩,要是结果的话也不用跑到吴越来吃蜜梨呢。”

“我家乡的蜜梨比这个还甜呢,只是家乡种这个的人不多,毕竟不能存放过冬。”邴原开始想起家乡来,山水已经变得那么遥远。

“先生,等以后咱么一起去你家乡看看,好么?”毛毛拉着邴原的手撒娇。

“行,只是我家乡比这里冷呢,怕你吃不消。”

“不怕。”毛毛一脸幸福,放下手,拿另一个烧着热红茶的行军路,倒了半杯烫茶,再加入冷开水,“哥哥,给您。”“先生这个给您,嫂子,您的。”

大家边喝茶边休息起来,毕竟路还长着呢。毛驴也给喂了点干草和番薯。

“邴先生,您愿意来新亚么,和我们作邻居。”蒋干笑呵呵看着邴原。

“我这里的活还是喜欢呢,要是厌烦了也就去你那里。”邴原不是没想过去南方,不过这里还割舍不下,毕竟和这些人不一样。做工的尤其明显,能有机会做个大地主都愿意,都是攒了点钱,做个地主很是好呢。

车边不时有疾行的人过去,不过蒋干并不急,他认为只有休息好了才能走更远,先喝水吃一点东西有利于后面的行程。毛驴也焦躁不安,毕竟这条路上人太多了。现在也体现了驴车的好处,行人和驴车速度差不太多,而不是马车那种疾行。

====

远方一座木桥上写着一条横幅,‘吴越军队欢迎您’

横幅下面就是登记人员的台子和一排板凳和帐篷,毕竟很多工人是什么都没就来这里的。杨晨毓笑眯眯看着先到的壮士们,“这么多牛人啊,想不到啊。”

等到第三天,所有人员都给安排住进帐篷内,外面发榜的解说人员敲打着锣鼓,说着某组某人几号被批准参军。当然特别的是有预备军和天草军名额,众人很诧异。不过天草军的话,军功也是这么累计的,而且也能在新亚岛换得土地。工人们终于不在闹哄哄,YY脑子快的在算砍几个天草叛军和诸岛野人,这样就能在新亚分多少土地,听说天草女人便宜,有些还在动心思是不是要买几个回去。不过天草军尽管也能以军功换土地,但是军队发的工资没有,算吴越特招,也就是照顾各位的。当然不参加参加都在个人一念间。不过听说天草军打仗可以获得足够战利品,那就是吴越收购的黄金和白银。这么说来,钱也能自己搞的,看个人天分了。被选拔入南进军团的都非常高兴,不光有军功换土地,还有很高的工资,每月5000铁钱的薪资可是很多人眼红的紧。要说重工的工人也就2500左右一个月,军队提供的东西也要好多了。每月5000钱就是一头驴子啊,很多人到南洋一年,就能养十二头驴子,以前存的钱就能购买种子和紫山水牛和紫山黄牛,那样,生活会很快提升的,种植也能快速发展。

蒋干也在名单中,还是南进军团名单呢,现在还是个牲畜小队的少尉呢,他农场出生帮他谋得了这个职位,每月的钱也不是5千,而是1w万,也就是说干一年,就能买24头驴子,大哥和父亲答应的那笔安置费的话,那农场很快就在眼前了。蒋干乐呵呵看着帮忙的家人,端着米酒一一干杯。

章一百零九烂泥战争

凌操和贺齐负责南进军队的补给和修建堡垒,故而也就在第一批出发。凌操和贺齐分别被任命为12军团48旅团和51旅团长。各带兵五百,主要是对预先立足点要开拓。当然这么多人也是够了。48旅团和51旅团都是属于海军的,故而船只不成问题。杨晨毓在出发前特地准备了100艘灰雁乙级沙船,灰雁乙级是为了在海岛间交通而特地制作的。主要还是便宜,装载量大,缺点是远航深海速度不如快船。南洋群岛间风浪并不大,沙船比快船要信价比高很多,60米的灰雁级装满了补给和工具材料。灰雁操作上不过十人而已,灰雁乙级当然也比原型要多很多设备和新技术。桅杆依然是拼接的,但是不能放下来,其它的风帆是中国式的硬帆,全部用轱辘来升降和调整姿态。舵也是可升降,也是用舵轮操作,这样整个船使用效率很高,费效比很高。每艘船除了船员外就是一个什的士兵,当然士兵也要帮忙做船工。

2千吨的沙船装满了密封在陶缸内的肉干、鱼干、粮食、食盐、辣椒酱、泡菜等等,当然为了在新亚岛上开拓,吴越把驯化的大象、犀牛、毛驴、水牛、紫山水牛、水豚也带了。吴越本来就有很多大象,各地的农场主们为了保护耕地大量捕杀大象犀牛。好在在杨晨毓和马艳丽这两个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干预下,捕杀改为驯化了。当然特别有野性的大象和犀牛依然被杀死,留下的都是性格温和,不容易受惊的。大象和犀牛主要为了在雨林中行进,在烂泥里,没有什么比大象和犀牛更好。对于很多小公象,自小就被阉割了,故而在群居中也不会闹市伤人,性格很是温顺。留种的公象都是特别选育的,体型稍小,性格温和的。士兵们不光要清洁船只还要伺候这些牲畜,当然被分到没有牲畜的船上那就舒服多了。不过和牲畜随行的将来都不用直接干活,而是指挥动物干活,故而也是有苦有乐。

在棉岛的达沃修整了整整一个月,一直在等天气的好转,一般来说,一个飓风过后要有十来天的空档。这点空隙足够到达新亚岛了,凌操和贺齐在达沃做最后的准备,士兵们也尽情放松。由于南下的途中还要建立一系列的岛屿补给站,蒋干作为少尉就被分配在沿途的海岛建立补给站。蒋干负责的小队自然不可能和一般的小队一样人数,而是加强,足足有300人的小队,当然有200人的棉岛奴军配给。这些棉岛奴军本来就是来自倭岛的渔民或沿海村民,故而驾船什么的还行。作为补给站不可能就这么上去,还携带了来自北方的逃奴和流民。逃奴和流民在吴越被活捉后,给胁迫南下定居海岛,当然也给他们自由,那就是回他们老家去。吴越接纳这么多的逃奴也不是没代价的,而是用香水和珍珠换取逃奴的奴籍。这次在沿途的海岛上准备安置一千五百人,沿途的海岛光士兵也不是这个事,有这些人安家会好多了。

来到棉岛,这些逃奴流民总算松口气,十来天的海途把各人的胃都倒空了。棉岛的定居者们也聚集达沃,把各家的出产拿来赶这个船队。军部的命令是,只要棉岛能提供合理质量保证的衣食,那么就在棉岛采购。藏阿和刘君两家也相伴来达沃把自家的物品售卖。从藏阿他们的农场到达沃已经修建了土路,当然没有吴越本土的石条大道好,不过也能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