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骡行天下 > 第268章

第268章



公元前吴越地区一直保持男女一比二的水平,但是嫁女一样是件大事,要大笔嫁妆的。后世江南人家嫁女,小户二十万左右嫁妆,有点钱的中产之家五十万左右居多。当然这个是21世纪奥运前后物价暴涨货币贬值后的行情。陪嫁之风一般总是女家买车,男家出房装潢,酒水各自开席,还有陪嫁的电器物件,所以很多女儿外嫁后生养两个孩子,一个也是要女方姓氏的,可以理解么,人家把女儿养大再送一大笔嫁妆也是很幸苦的,自然也该得到些许回报吧。所谓天理国法人情,咱们中国人是不能免俗的,天理天道不可违,所谓四维不振,国之不安。国法更多时候只是惩罚越过界的和暴民,整个社会人情是维系社会的纽带,没有这些社会败坏很快。比如现在流民比较多的省份,飞车抢夺、逼良为娼多不胜数,就是因为没有人情关系牵连,那些人在老家可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外却是强盗暴徒,人的两面性真的很厉害,所以社会还是需要很多传统的元素来维系,否则就会黑色化、南美化。法永远只能是术,而不是道,道为正,法为辅才是治国正途。中国历来只是道之争,法永远也都是退居二线,那怕是秦国政治策略中,道采用的是霸道,而不是以法代道。而汉学秦也借鉴秦过失,没有很好利用法来维护自己那一套道。

“小美娘,竹熊饭庄好奇怪的名字哦。”

“爷,那是店里养了几只竹熊,很可爱的乖巧的。”

杨晨毓笑笑,“那要去看看的。”

竹熊吴越对熊猫的称呼,自然这个年代的熊猫虽然没有多过狗,但是绝对比猫多,不过现在还没猫,自然不能称呼为猫熊,也不能称呼熊猫。猫可是唐僧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哦,起码还有好几百年后中国才有真正的家猫。当然这个年代抓鼠也是有办法的,比如养家蛇、比如养貂等等。至于家蛇,偶老家八十年代前家家都有家蛇的,没有家蛇的也会野外捕捉后带回家中吃老鼠用。貌似家中有蛇是件好事,当然家蛇不是毒蛇,是无毒的椭圆头青蛇,抑或梯形脑袋的菜花蛇,反正好几种,都是体型巨大,吃鼠为主的家伙,小时候抓着玩还被骂过。

竹熊饭店之所以叫竹熊,不光饲养竹熊,很多吃客也就冲着竹熊来,当然不是吃后世国宝,而是逗着玩。杨晨毓看着大人小孩美女们逗熊猫那胆子,都够大的,竹熊也是熊啊,发脾气也是很吓人的。不过店里的竹熊很乖巧,每有吃客点菜上菜后,竹熊慢悠悠爬过来蹭吃蹭喝。一般小店中乞食的狗狗被乞食的竹熊替代。当然主人家的两条大狗也会乞食,不过竹熊过来后,自觉让开最大方的吃客,灰溜溜钻到吝啬鬼脚下等骨头。

杨晨毓手中拿起一块米糕,“来宝宝,吃。”竹熊啊呜一口就吞下,然后继续眼巴巴看你,那样子好玩极了。其实心里还有点害怕,毕竟竹熊那犬牙比狗狗的大很多,不过竹熊最可爱的乞食不是钻桌子底下,而是半座桌子边一边作揖,一边流着哈喇子看着你。

忽然杨晨毓转过头,看到门口几个等着闲人,眼光不断在瞄吃客。杨晨毓皱皱眉头,后世的经验知道是贼,心里不舒服,“许褚啊,要不等下你收拾他们。”

边上山庄的美女也跟了来,自然是让杨晨毓请来陪吃陪聊的,老是和熟人说话会没劲的哦,美女知道这位爷误会了,“爷,人家也是可怜见的。”

杨晨毓奇怪道,“哦,难道不是盗贼?”

“哈哈,爷,哪有盗贼这样子的。不是啦,只是家园被毁的流民,为了躲避战祸,不得不流浪来吴越,军队工厂和农庄招剩下的,总是那些有病或者劳力不强的,没有办法,盘缠吃光后,只能这样蹭食了。客官一走,他们会上来吃人家剩下的汤汤水水。一般店家也不驱赶,会等到他们吃完后再收拾,只要他们不来闹事就好了。说来店家大都养猪呢,和家中猪抢吃的,好在吴越这里店家大部分还有良心,知道得闭眼处须闭眼。”小美娘讲话间,杨晨毓很心痛。让他回忆起了后世街头看过的一幕,十来年前,在寒假投宿同学家中,游玩全国最富裕城市时,半夜见过一半花白头发胡子,一股酸臭味的老头在垃圾桶中翻寻什么,原来还以为是寻找那些瓶瓶罐罐卖钱,可谁曾想到居然翻出一袋饭盒,打开来就在车站边上,拿起别人扔弃的筷子,安心地挑拣已经冻起来的肉条下剩饭。老头是吃的那般津津有味,完全不顾深夜归家路人那怜悯目光,只是吃,如同翻寻垃圾一般心安理得。

忽然间杨晨毓拍拍竹熊脑袋,给了一块肉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披天下寒士俱欢颜。”

许褚怕怕,知道大王又要心血来潮,“大王,我们养不起啊,那么多人。”

“不是让我们养活,是我们给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杨晨毓点头着,吴越新的南方土地,那些地方至少可以把流民迁移过去,国家供给基本生存土地。

“嗯,流民流于市井也不好。”许褚点头道。

杨晨毓笑笑,没有接口,好处也是有的,至少平常人家有个参照系,不会不努力工作,谁都怕落到那副田地。

很快吴越新的接济安顿穷人的制度出台,当然只是给人活命而已,饿不死最多了。甚至不如卖身为奴的好,每人给口粮田三亩两亩菜田和棉麻田,免税,但是要服劳役。吴越大亩制度,相当于小亩7亩,一个人21小亩口粮田是足够多了。这个还是参照南方新开发地区灌溉不便产量底下得出的。当然第一年的粮食盐棉麻都借给你,铁器也是借给你,以后要还的。等于是最低收入保障,保障人只要劳动不会饿死。至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吴越安排民政部安排那些可以做的活计,比如更夫、信号员这类岗位。实在需要养的自然也会给每人一百斤细粮、三百斤杂粮和十斤咸菜、十斤肉二十斤鱼一年,最低吃不愁,当然柴也是有的,否则人家怎么烧火。

章七十二皇帝昏招

中平五年,西元188年,吴越主神3581年,黄帝历2886年,历史依然无可抵挡一如既往,黄巾军再次发生起义,黄巾余部纷纷起事。2月,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东郡等地。4月,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10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又起,攻略郡县。11月,汉廷派遣鲍鸿进讨声势最大的葛陂黄巾,双方大战于葛陂,鲍鸿军败。三月间黄巾事急,太常刘焉进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按照历史车轮原来轨迹就是: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会益州刺史却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杀刺史张壹,凉州杀刺史耿鄙,焉谋得施。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当收俭治罪;扶亦求为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及太仓令(会)巴西赵韪去官,俱随焉。不过历史在这个地方已经被小蝴蝶扇动,交趾已经租借给吴越国,自然交趾牧无从谈起,焉直接求益州牧,而董扶还是继续把天子气之说说与刘焉听闻,深得刘焉喜爱,一样随了刘焉往巴蜀去也。

吴越王宫内吴越大王召集大臣幕僚商议,汉天子的诏令也到了句章,实在是哭笑不得。让吴越大王裁夺名臣改刺史一并州牧,这个和吴越中央集权是极大矛盾,吴越实际上是取消州刺史的,从来就没有外放过这类官员,还是集财政军权于一身的,坚持把人往军阀上推。杨晨毓拉着脸,下面居然有些素有名望的家伙还很支持,比如顾雍、邴原这些既得利益者,又比如崔琰这类名士,当然也有出钱换回的沮授、田丰这类。沮授田丰是吴越大王脑子里残存的三国人物,故而通过两卫活动,把一个县令、一个在家待业青年换回,当然事情也没这么简单,吴越大王是知道的,干脆连锅端,把宗族一并以私通黄巾给端回吴越,里面手段过程甚是曲折。不过这个年代的人呢,有个大优点,端了宗族来,他尾巴就不再翘了,不再那么故作清高不听话。当然现在乘着汉庭诏书还是要翘尾巴的。

糜芳出头,自然看懂吴越大王的眼神,自己吴越那边的人铁定是帮大王的,不会违拗,不过也有脑子不清者,会暂时做出错误意见来。他这个外来户必须出来驳斥一番,要不吴越大王脸面何在,难不成外来户抱团是好玩的么,那要引起贵族中故旧和前会稽汉军出身的反弹,虽然吴越政治上还是以笔墨官司为主,万一被人构陷,全家拆散送往南洋也不是好玩的。北人尤其是士族对南方与生俱来的恐惧感使得他出头的愿望更加迫切,“启奏我王,小臣不敢苟同。”

吴越大王嘴角翘了下,没有笑意,因为吴越大王嘴形就是嘴角两边向上翘的,看着都是微笑的模样,其实是没有表情,不过这次那微微上翘没有躲过众人眼睛,吴越大王杨晨毓自己的心思也是暗自表达下自己意思,没有想隐瞒,“讲。”

“诺,汉庭皇帝诏书政出何门?朝廷之事,虽亲邦亦不可言,朝廷何如,诸位明公亦是心知肚明。此其一,先不说,大家明了。其二,中国遍地贼寇蜂起,而吴越民安国靖,何来用也。其三,兵者国之大事,岂可轻与,虽名士亦有沽名钓誉之辈,得兵粮后安得行事扑朔,前汉故事之王莽、秦之赵佗辈不可不防也。兵者分与将军谓之正途,国有事,领命发兵,归则挂印清座朝堂,国之安素如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