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骡行天下 > 第294章

第294章



担着公主称号,其实不如大户人家小姐过得舒坦开心。势力的皇宫、势力的社会,杨晨毓暗自咒骂。

“你姑父给你的见面礼就收下吧,好好谢谢你姑父。”太后等着自己那份孝敬呢,先把小丫头这边搞定。

“诺。甥女谢谢姑父见面礼。”说着乖巧巧轻手蹑脚掀开红绸,下人接了红绸去。杨晨毓算是不错的男人,出手也够大方,碧绿翡翠镯子一对,不过明显很大,估摸着等公主大了再戴比较合适,黑色不知名宝石的戒指,一寸半宽的碎钻石项链拱卫着一颗鸽蛋大小的红宝石,蓝宝石腰坠貔貅外面是用丝线连成一圈的小兽小虫,细看下是乌龟和蝉,取义大约是腰缠万贯万年寿吧,羊脂白玉镯子一对,这对明显小,正合适呢。头钗也是碎钻拱卫的蓝绿宝石,最后一个红珊瑚粒做成的钱袋,看着鼓鼓囊囊的。公主手拿起钱袋,拉开系绳,里面是满满一钱袋子各色宝石粒,今后要镶嵌还是怎么处理都可以。

“我儿出手也够大方的。”老太婆笑眯眯起来。

“孩儿孝敬母后的钱币不多,还请母后亲自勘验。”

“哦?”

“上来。”很快一群奴仆像上菜一般挑着木箱木托盘前来,都是用红绸盖住,看不出是什么。“我来细细瞧瞧。”老太婆离座,小公主已经戴上羊脂白玉的镯子,拿起宝石粒在细看。

“百色胎瓷洗手冼一对,象牙十对,琉璃灯盏五对,三尺红珊瑚一对,饕餮银鼎一只。”

老太婆看着银鼎,没有看后面的东西,银鼎不大,只有一米高的样子,不过抬上来时是十数大汉奋力才抬得动,可见之重量。“我儿,此银鼎不像有九分的么。”

“母后明鉴,银实有七分,其余为铜和铅锡,纯银太软,制作不宜。”杨晨毓慢慢回答。

后面的就大路货了,丝绸、印度细棉布、西洋各国银、铜用具,裘皮大衣、黑陶食用器皿,当然最后是比较搞笑的,满满一箱子银币。“这些是孝敬您老人家打赏下人用的。”杨晨毓说是这么说,希望老太婆别太当真。

吴越新铸的一钱(合后世三克)银币,没有币值,正面蟠龙和纪年,背面是吴越二字,还有横写的一钱,这个也不是足银,只有七成的样子。微微有些发黄,不过是新的关系,打开箱子一瞬间,还是闪了很多人眼睛。里面也没多少,2万枚而已。相当于后世一盎司银币2000枚,由于后世国朝熊猫银币等等都是999银,所以按价值算,也就后世1600枚左右,合人民币不到二十万。不过现在可是一笔巨款,中国银不少,不过这个年代银在中国确实开发不够,金银居然是1:4,要知道后世国朝都是1:50以上的。价值起码高上十倍有余,等于送了皇太后200来万呢,老太婆哪能不高兴的,嘴巴都快合不拢了。

当然杨晨毓没有说的私秘,由于西洋银价低廉,吴越有计划进口一定金银,自然数量也是需要控制的,需要慢慢贬值,否则市场也吃不消。吴越各海岛产金铜,不过目前开采能力都是手工沙里淘金,效率低得很,杨晨毓让吴越钱行出的金币都是足一两(30克),方便客商携带大额货款用。

太后一把手插进本已规整的银币堆,一把攥起,顺着指缝叮当落下,一脸满足跃然脸上。忽然像好奇宝宝一般,“我儿过来。”

“诺。”公主刘莹和杨晨毓一起过去,看着老太婆发神经。

“怎么这么规整。”

“哦。”杨晨毓知道铸钱和压模子的钱币差距太大,“这个是吴越钱行出的压模钱,不是铸钱,吴越不再制作铸钱。所以看起来要细腻些规整点。”

“不错啊。”

----

章九十阻断

皇帝终于走了,带着对人世的不舍,带着宫廷内外的怨恨,以中坚之年走向黄泉。杨晨毓早知道这个历史,只是当雒阳来的八百里急报还是给他心灵以沉重打击。是啊,人是会死的,不管你地位怎么高,吃喝怎么好都不行。死亡对任何生命体都是一个终点,没有例外。然后那些组成你身体的物质开始分解,开始游离出去,要是火化的话进程更加快。人体各类原始分子原子开始脱离束缚,投入自由天地。

“快,马上召开军机并三大臣诸部主官扩大会议,还有请公主先来,哦,母后和万年公主也请来吧。”杨晨毓对着中郎将发令道。

“诺。”中郎将是知道有大事,估摸着应该是北边的。

很快小会议室中太后被搀扶起来,本来太后身子骨还行的,一旁的侍女在杨晨毓的要求下特意预先搀扶住。杨晨毓上前拉住公主刘莹的手,俯身过去咬耳朵,一小会后在太后的目视下,俩人跪在太后面前,杨晨毓率先开口,“儿臣恭请太皇太后圣躬安,太皇太后节哀。”

那边厢跪着的公主刘莹已经泣不成声了,虽然刘莹是穿越一族,但是她是属于融合记忆的类型,对这个便宜皇帝哥哥也是很有感情的。皇帝本人可能不是个好皇帝,但对家人什么还是很不错的。

万年头歪在一边扑入太皇太后怀中,“奶奶,父皇他到底怎么啦?!”

小女孩毕竟还是皇家骨肉啊,平时那些人对她不好,可她对父皇还是很有感情的,只是昏聩的皇帝不知道罢了。刘莹也起身,在奴仆的搀扶下搂住万年的后背,“万年啊,以后就在我们这边吧。姑姑姑父都会对你好,你那便宜母亲可不是好相处的。”

太皇太后忽然抹掉眼泪对着杨晨毓,死死盯着看足有好几分钟,“你,你让我们来就是等着这一天么?”

“儿臣不敢。”杨晨毓低头。

太皇太后呵呵苦笑几下,“人家都说养儿防老,到底还是没用到啊,倒是女婿半个儿···,唉,以后都靠你们夫妻,人老了,不中用啦。”

杨晨毓抬头起来,“母后,那边也不是没办法的么,那个屠夫和那个美人可不会好好做人。”

“唉,吴越大王啊,您也别辩解了。你的意思我明白,你们小夫妻还是很孝顺的,可是我那些族人怎么办,以后在那边可就没人罩着了。”

“母后,您看要不都过来算了,我这地广人稀的,也就缺人手照应着,只要别太喧嚣,总比在汉庭排挤的好。您老想想,可有太皇太后的亲戚在新皇帝那能吃香的么,能平安就是福分。”杨晨毓也明显有些过人,但是理还对,老太婆有些吃不准,不过也没别的办法,移驾回去显然很不现实,安顿在吴越总有点流亡的意味。

“算啦,你说的我也懂得。就这么办吧。天下该是你们年轻人的了。”太后挥手要回去休息。

杨晨毓没打算放过呢,“母后,您看还有个事我想着很麻烦。”

“哦?什么事?”

“皇帝喜欢幼子,屡有废立之意。但长子有大将军和皇后支持,我怕那俩···”杨晨毓没敢再说下去,杀个把没地位的皇子,历史上还是很多的。

“那你什么意思?”

“母后,不如想办法让陈留王封到徐州,我军也好照顾。”

“你是怕那贱人加害我那孙儿。”

“正是,王美人当年的事不可不防。”杨晨毓不喜欢何皇后这个歹毒女人,连带着对当年何皇后把刚生男丁的王美人毒死在产床上这件事始终耿耿于怀。

“那怎么办呢?”

“这个我们吴越出面疏通,您也要出面把陈留王想办法给接到徐州来,怎么去来都是我们主动。您家、王美人家、前宋皇后家的可以接来为臂膀援助,董卿为相,董凉为长吏,王韬为国中尉,宋家人才又多,可以为诸县令长。”

“那么您要什么,我的女婿。”

“驻军,我的快速机动兵团派两个军团驻守彭城,支援陈留王以防万一。”

“六千人军有何用?”

“万一事有变,退回淮阴足以,再不济走大海,回句章也可。”

“嗯,我还是要和我闺女商量着办。”

======

“大王,农牧节就要来临,是不是要缓一下。”

“不可,君父有失大家评议也就算了,大丧期间不可违制。”

“好啦,都别争。我看这般,我国农牧大节本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农人、工商好好休息游玩节日。就此停办也不好,不如先哀悼三日,然后穿白衣悼念之,农牧节照常。”杨晨毓才不在乎呢,再说这个皇帝嗝屁了,后面接着是乱世,谁会在乎这个呢。

“农牧节也在大丧期间,不得穿其它颜色,就此办理吧。”

“大王,这个我赞成,我军是不是要迫近雒阳接回陈留王。”

“嗯,陈留王是太皇太后一手带大,怎么都不准有失。皇帝谁当我不在乎,但是不能让皇家骨肉相残,两位皇子本来就是感情极好,我倒不担心大皇子,而是担心何屠夫那厮下死手。”杨晨毓决定保住陈留王,大家也没异议。毕竟数百年的汉庭政治斗阵很麻烦,但是人心依旧思汉。再说了,换个鸟人当皇帝又如何,说不定还不如刘家来得好呢。不管怎么说刘家对百姓的恩惠还是在的。

“大王,万年公主您要早做打算。”

“呵呵,这个公主我们家预定了,看我哪个儿子有福气。”杨晨毓嘿嘿笑着,打消了别人希望结亲的最后一点幻想。

“大王,您太贪了。”有不满意的装着委屈道。

“别,你问问我桑儿和临海侯,我家的女儿们她俩把总关,你们家有宝贝儿子的话,趁早啊。”

“大王您家的闺女可娶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