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骡行天下 > 第326章

第326章



杨晨毓给自己挑选的人指条明路。想了想又说道,“我不是让你劳役这群驴,只是牧放,别被偷盗生病即可,能每年供给官府役驴即可,一人怎么着也不止养六头驴吧。”

“是的大王,籍册用纸、烙铁、棚舍?”

“哦,都已准备齐全,驴也要到位,你从寡人农场出来后,直接去赴任。哦,记得不准劳役和私自出借!”吴越大王才不舍得官府的牧场牲畜给人干私活呢。要干私活,自己买去。

“诺,下臣谨记!”

“一部分驴已近发往广陵牧驴场,土地划拨还要你去验证,要是海边空地多的话,不妨多划一些,大不了你写个奏章,走走程序。那些荒地本来也没人耕种,寡人正要用来饲养麋鹿。你顺便围圈麋鹿以备秋狩之用。”

“诺,下臣记得了。”

“嗯,留下吃饭吧,等下太仆和丞相有话对你交代,千万别不听哦。”

“小臣会牢记大王和上峰教诲。”

“嗯,你先去边上领料室,那边有三百本饲养种植书籍,都是牧放方面的,一并领回去。哦,还有待遇问题,子布,上牧监的话可以配驷马马车么?”

“回大王,上牧监可以!”

“哦,那就好,配驷马马车一辆,挽马八匹、乘马五匹,轻车一辆。”杨晨毓点头觉得差不多待遇够了。

“其实,大王这个本有制度的,您不必事事关心。”张昭一点面子也不给。

“我不是破坏制度,只是牧监地方广大,光待遇中的驷马马车不足矣,必须有轻车和乘马。只是特例罢了,丞相不必担心寡人私自破坏制度。”

“哦,这样的话,也是需要的,十万亩地,算上杂地湖泊河流的话怕要二十万亩之大,确实需要。这样吧,臣再给补个手续,作为特例,请大王在特例条陈上签字。”

“这样的话,你自己办了吧,这种事,上报我就可以,知晓了即可,不必我来签字,丞相自己办好即可。”

“诺。”张昭又翻过下一叠文书。“赵云军中有士卒掳掠敌军器械归几,未归己前属于公物,自然以官马驮载无可厚非,偶尔超载也是特例。但是襄阳将军下令分发战利品后,士卒中仍有以官马私驮战利品,按吴越军马官马及车乘法,马驮私物勿过十斤,车载勿过三十斤,而赵云手下骑士近百多人,违者多载三五十斤少者十数斤,官马按律违一斤要笞一,一斤加一等翻倍,罪止罚没二官马价!军马按律违一斤笞二,一斤加倍,罪止罚军马价二,徒一年!”

“以马充徒刑可乎?”

“可,但处罚过轻,怕以后难以压制。”

“嗯,按律办吧。”杨晨毓心下叹气,谁叫这个年代马值钱呢,多载私货也是要罚钱判刑的。尽管吴越现在进口自己培育也好,马是多了些,但是律令不可废不是。有人说秦律苛刻,其实古代都差不多,秦不过是劳役重,人家受不了,其它没有多少区别。吴越律法在杨晨毓自己主意下有些更张,不过细节方面抄袭秦汉律例也很多。比如道路扬灰者,也就是在道路上倒垃圾被捉住要充劳役一年,第二次捉住要罚牛一头,劳役一年,也是很重的刑罚了。好在大家都明白吴越还算仁政,也没人故意做对。

当然吴越军中也好官吏也罢,车马都是有严格限重的,不是可以随意加份量,为得就是保马护马。尤其是军队,肆意骑乘是要罚钱徒刑的,没有二话说。主管者听之任之,与犯者同罪,主管将领罚没马钱。所以赵云被人抓了小辫子,这下难免要出血了。

“大王,按律赵云监军不严,军中士官长也有全责,首将罚钱五马,士官长罚马六马,其它各级各有处罚,您看是让检查还是兵部自己办?”

“一起办吧,按律办。”杨晨毓顿了下,“能罚就罚,适可而止。”杨晨毓的意思也就是以罚钱替代其它处罚,毕竟抽赵云十几鞭子不怎么好看,罚钱他现在打仗获胜,缴获也颇多,自然不算什么。

------

广陵江北海边有个小码头,赵云也给召回帮着去赶驴三个月,其实也是怕流民偷盗,等情况稳定后再做其它打算。也算吴越大王对赵云的一大处罚。

“张农,你真的没有字号么?”

“没,大王说不必这么麻烦,所以小人也不想麻烦,大将军就直呼小人名字。”

“哦,那就得罪了。”

“别客气,大将军也是一时被罚,大王气消了自然没事。”

“说得也是,不过你说,那些物品不用马驮,难不成自己背着牵马回来?”

“将军别生气,大王也是要天下安分,一碗水要端平的么。将军这个把柄被人抓住也不算大事,不过就是纵兵虐马,算不得重罪。”

“唉,小河沟里翻船。”赵云还是很心疼自己被罚没的五匹良马。使者带着诏书到自家农场里挑了五匹最好的大宛马走算是处罚,看来大王早就垂涎欲滴了。

“您那马场有大宛马吧?”

“怎么,你哪里听说的?”

“将军,全吴越都知道了,呵呵,将军以后可麻烦了。”张农微笑看着赵云。

“怎么麻烦?”

“故旧好友亲戚怕是要来买,您好意思不给么?”

“这个也是啊,该死的使者,我说好自己送十匹良马去,他们偏偏来我家马场挑,这不是给天下看笑话么,现在居然把我的家底都兜转开来,唉,我的良马难保啊!”赵云喜欢良马,吴越大王为了拉拢他,没少给大宛马,由于通航西洋,海运回来的大宛马西洋波斯宝马也按成本卖给赵云不少。赵云自家农场内的良马都有三四百,北马一千余了。本来挑个十匹好北马糊弄下完了,这下亏大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别说风凉话,谁舍得?”

“你啊,大王要你出马是要道理的,这么些年来,大王对你眷顾有加。难不成还给将军不好过?大王这是给将军分浮财交朋友呢。将军尽管把马匹外卖各家,大王自然会给你补偿的。”

“你?大王和你说的?”

“将军大人,有些事明白就好!”

赵云又要言,看着张农自言自语;西洋来宝马良驹五百匹,分卖给谁呢?

赵云大喜,吴越搞特殊化就是这么来的。否则一点油水也没谁愿意跟着农民走呢。吴越通过西洋贸易,单次就赚足了钱,顺便捎回的波斯马、大宛马都是给宠臣以成本买的,也就是在西洋的价钱加草料人工费,运费都是算海军的。由于西洋诸国马匹本来也就这个价,一绢换一宝马,所以吴越的赚头很大。目前这个里面都是用来收买大臣良将,否则清汤寡水的谁愿意伺候下去。这些百金价值的宝马都以两匹绢的价格卖给这些大臣良将,也算吴越特色的腐败吧,不过哪里都一样,世界本来就没绝对公平。

一个牧长带着手下朝一群毛驴走去,“各自领好自家的牲畜,记住号印。以后少了可要赔钱的!”

每头毛驴都有一个号印,一群一种印,一共两百群二万四千头毛驴,以小驴为主。好在这些小驴很容易驯服,带群的两人还要自己一一训驴。由于是新来的关系,所以赵云带领士兵来帮忙,各驴群都要驱赶进自己圈内饲喂,十天内是不准放出,反正这三个月就是调教期,有得忙。整个广陵牧驴场还要建设围栏围墙防止逃跑,牧放的海边荒地有十来万亩,各群要轮牧,种牧草的每驴四亩地是不放牧的,一年割草四五次,当然离不开吴越的畜力割草机,两人割草四百八十亩也不算累。毕竟到时候有劳役的来帮忙。郡兵和劳役都要在割草季节帮忙翻草、堆仓。

“那些驴都赶上南马了。”赵云说的南马也就是西南的山马,山马小,比之北方大驴还小一头。这些大驴普遍有八百吴越斤,而西南山马也就五六百吴越斤的分量。

“是啊,希望没事。要不我比将军还要惨。”

“不会有事的,这里草高水足,怎么会养不好呢。”

“将军啊,养驴么比养马要简单,也是大王考察在下。要是在下养得好这么多驴,那么马场什么都可能慢慢交待给下官一一打理。要是办不好,那就只能去职回家种地了。”

“现在种地也不错啊。”赵云想着是不是去南洋再买些荒岛来放牧。

“将军说笑了,我就喜欢饲养牲畜,家里那点地太小,施展不开啊。希望上帝保佑我,不会有事。”

赵云拍拍肩膀,“吴越自蓄马牛来,那个农场不是养得好好的,担心啥?”

“也是,不担心了。将军您看,那头背咋是青的,这批驴不都是黄色的么?”

“也是,按理来说野驴是黄色的,青色的没见过,会不会混了家驴在里面?”

“不会啊,东胡说好是野驴的。”摇摇头,“走过去看看,要是青色的话,留种用。”

“很漂亮是吧。”

“嗯,毛色很亮,有油光,不错。”

章十六降将的观察

“张颌,走慢些!”

“您就不可以说字么,非要学吴越蛮夷,这么识礼。”

“张大人,算了吧,吴越习俗也是很舒服、很自由,何必处处为难自己。不过就是风俗不同罢了,再说了,我看我们留在这帮吴越大王也没什么。”

“典韦,你就不怕吴越的整军么?”

“于大人,他们不也这么过来,我们就怕么?”典韦很臭屁,看着熙熙攘攘的小民从眼前走过。“你看,这里的生活至少倍于吾乡。”

于禁和张颌看着路上连绵不绝的马车驴车,走路的也有,只是逛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