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骡行天下 > 第384章

第384章





“我乃汉将,世受汉禄,忠汉事,平汉贼,尔等相攻伐,有异心乎!汉贼不两立,我劝大好儿郎莫要受了小人小恩小惠,做那宵小之事,为千古骂名。将军能迷途知返,建不世之功,留名汗青,万代敬仰。劝将军行前三思,莫要失了机会,误了国与家!”刘备不示弱,此时刘备白色盔甲,谁叫公孙瓒这厮喜欢这白色,好在公孙瓒给刘备配备了最好的吴越钢甲,外面是染成白色的牛皮,中间是竹片,里面是钢环锁子甲,再里面是丝棉垫子,最里面是软软麂皮。这天气穿,刚刚好罢了,要是再早几日,那非得捂出一身痱子不可。好在辽东冀幽天气热的时候不多,这里军阀,也不喜欢在良田没收割前打仗。

“贼子休得胡言乱语,报上名来,本将不杀无名鼠辈!”

刘备白了一眼,“大丈夫坐得直,行得正,中山靖王之后刘备是也,那好儿郎何方勇士,与某生死相搏,且闻名军前!”

文丑抱拳,“某文丑是也,敌将刘备听了,死生之间,有降勿失。”

刘备哈哈哈大笑,捻了点短短胡子,“将军亦好汉尔,奈何道不同不相谋,待某取了壮士项上人头,好生安葬,他日自当祭拜将军鬼雄!”说完令旗一下,“军行!”

文丑恨不得再骂几句,不过两军作战,可不是骂架啊,也挥手,“阵前!”

两支人马没有作将军互博之事,毕竟除了偶尔的牛人喜欢冲杀在前,还没有多少人脑子坏了去互博生死。大部分还是指挥军阵互相攻伐。互相说话间,两军尚差了两里地,现在两军互相缓缓击进,士卒们在长官的呼喊鼓舞下抖瑟前行,脚下灌了铅一般。

刘备边上一个参军,抱拳上来,“哨子!”

“令下!”刘备朝那参军下命令。

骑兵们纷纷拿起挂在胸前的哨子,尖锐刺耳声越过割完小麦的田地,到达袁绍军前,左右马队纷纷不安,好不容易在骑士们压服下才制止了马儿的骚动。

刘备知道此战要解决,不能与敌军骑兵缠绕,双方的阵一个样,两边是骑兵,中间是步兵大阵,相对而言刘备这里,中间要弱些,骑兵多些。袁谭给文丑的军,一万六千步卒,厚实的十六人纵队、千人宽的横队,当然横队间有间隔,十五人一个间隔,两边各有五百人马的战车和五百骑士。刘备军中间两千步卒,一千辆战车,吴越战车便宜啊,买了的最便宜战车也比自家制造便宜,每辆车三个士兵,中军就有五千之数,右手白马骑兵五千,左手一千五百杂马骑兵,明显刘备是准备右勾拳从侧翼狠狠击打文丑军,由于文丑军左右皆一样,所以缺乏抵挡右勾拳的左翼强军。

文丑也看出来那白马骑兵不是好惹,而且遮天蔽日,在战前换阵来不及,双方都差不多在两公里外整齐阵形,行到两里出没有什么可以再换阵或改变的,只能硬着头皮慢慢迎击。调整也只能把最后两排靠近左翼的步兵组成一个防守步兵阵。好在袁绍军也新训,也算规整,在队伍相距百步前已经整合出两千不到的一个防御方阵,以对付刘备的右勾拳。

“弩射。”双方下达同样的指令,强弩,都是购自吴越的强弩互相射击。双方各出三百强弩,两军阵前纷纷倒下倒霉的第一批士卒。吴越强弩、吴越弩箭虽然贵,但是两家都买,尤其是吴越强弩箭有浸润过箭毒木汁液的毒箭,双方不约而同使用了这种歹毒的装备。

刘备脸色有点白,都是中箭倒下抽搐死亡,看来都是用的毒箭,没得救啊!“弓射!”所有剩余骑兵、步兵和战车弓手,也开始加入对射。“正是离乱世啊!”刘备看着军中箭雨覆盖过去,不住感叹。

文丑也被公孙瓒军的箭雨所震撼,原以为购买了足够多的吴越弩箭强弓,看来,双方一样啊!“射箭!”

对射,用的来自同是吴越的弓弩,很奇怪的战争。楚汉相争时,在邗沟相持,一天射掉数十万支箭,至今邗沟那很容易就挖出双方的箭头,样子是一个样的春秋战国秦汉三棱带倒钩箭头,不过大的在楚,小的在汉,说明射过去的汉箭远远重过楚箭,霸王经济没搞过刘邦啊!李陵出塞,五百剑士,带了两百万支箭、一千多战车。而现在双方也是卯足劲,都是按照一个车弓手五百支箭,一个弩手一百支箭,一个步兵携箭一百,骑兵携箭一百五十,双方的箭雨开始大面积击打阵前士卒。

刘备知道差不多该突破了,“白马,击右侧包抄。战车压垮敌军步卒,左翼杂骑,防守!”瞬间让各自负责的传令兵把命令带回自己军中。“全军突击!”

章五十六碧天

“诸将各按谋定作战,切勿有失!”刘备下达最后的命令,看着背插小旗的传令兵飞快没入各军中。

看来真正的作战要开始,“白马随我,各军侯注意,管束自家队伍,我军以曲为小单位集群冲击袁军右手。甲乙丙曲随我担当主攻,丁曲殿后接应,万一之间,须尔等引兵相救。后三曲弓弩轮替射散敌步卒军阵,前三曲才引住敌军骑兵战车!”

一排数十军侯参将齐齐诺,拱手退下开始布置自家任务来。

“将军,请面甲!”一个亲兵递上魔兽面甲,也是吴越来的盔甲,恐吓敌军,最最主要是防弓箭射伤脸部。

刘备一把推开,“大丈夫何以禽兽面目示人!”

亲兵不再赘言,自己戴了,毕竟有防护也是好的。不过更多的勇士没有戴面具,而是学了刘备素面对敌。

刘备一把抓住奔马马鞍前桥头,刘备冲击敌军准备换一匹还没累的马,像他这号级别,一般都是三马四马的。马儿也给亲兵挂上棉甲,刘备没有阻止,毕竟马受伤也不好。为了统一色调,马甲色也是染成青白。在甲乙丙三曲军侯簇拥下,刘备率领冲击主军骑兵隐入后三曲军阵后,后三曲开始向右侧敌军步卒射箭,以射散密集阵形,要不骑兵更本冲击不开,就前方的大盾戈矛就够骑兵受的。

前三曲已经领命飞驰向敌军车兵骑兵。领兵的参将大喊,“弓射!”

呼啸而过的箭羽飞向敌军,袁军没有想到人家骑兵也买了吴越的强弓,比自己的骑弓射得远那么一点点,二十步的差距,使得袁谭左翼的骑兵和车兵在公孙军骑兵的箭羽下渐渐不支。

袁军左翼骑兵和车兵军侯俩一商量,这不如冲一下的好,这样下去就是个死字。“全军都有,盾上!全军迎击!”

“杀!杀!”袁军骑兵和车兵高声呼喊出心中郁闷。

骑兵在两翼,车兵成纵队杂处,这样骑车互杂也是加强冲击力,车兵上的弓手还在高速奔驰中用弩杀伤对方骑兵。而戈手挥舞长戈以收取那些不小心或没避开的敌军骑兵。

袁军在沉默后爆发了,中军也开始向刘备军发起波涛一般冲击。学自吴越的步卒中军冲击阵,开始发挥很大效果。吴越步卒厚纵队冲击步兵阵,很诡异的名字,来自吴越大王的发明。吴越大王发现任何人,包括士兵或者训练过的武士剑士,都有个力量爆发问题,那就是力量只能维持三分钟高潮,然后有一个低歇期,再往后就是恢复。所以一个纵队厚实,能后排穿插到前排的队形才是持久力作战力比较好的选择。貌似罗马军阵也有这个说道,所谓殊途同归。不同的是罗马军阵不会设这么厚实的纵队。

对付中军厚实的袁军,刘备的办法就是车兵,用车兵抵挡,当然步兵以伍为单位结成小阵,互相组成楔形以抗住那厚实的冲击大阵。

“嘭!”袁谭远远射出了一只令箭,不同颜色约定怎么打,哪个军阵听哪种箭的命令。现在袁谭射出的是快速、加快速度的意思。“快,插到后面去,夺了刘备的粮草大帐。”

袁谭这次亲率三千步骑干打劫的事,而让文丑抵挡刘备,颜良绕道数十里从后包抄断刘备军后路,确实有点大迂回的味道。

刘备行军一项小心,但大胆的地方也大胆,这次守备粮草只有一千人,很大胆,但是小心的地方就是,粮草和大帐都有木栅栏和壕沟隔开,外面一重,里面又用壕沟互相隔开,使得敌军不能火攻,最远的火箭也射不到粮草边上。有双重的木栅栏,真不知道那行军的军侯是哪个地方来的呃,不会是龟仙人的徒弟吧。

由于要防火,也要准备逃跑,这次袁谭的三千步骑,都不用走路,五百骑兵加上车子,马车,有自适应避震四轮战车。这个是吴越开发的八轮独立悬挂系统、高底盘重载军用马车。购买时觉得一个马车能做成那样,确实不可思议。现在在没有合适道路的麦田里飞奔,确实赞叹吴越技术了得。马车上还装载了放火的油棉硝磺,甚至带了一把车载重型强弩。这种弩,没办法携带,只能装载车上,还不是小马车,需要大型重载车,有省力绞盘杠杆来上箭,否则人力是拉不开这弩的。当然这种强弩有个缺点,不用时松弓弦的时候也累人的很,自然要用时上弦也累。

所谓临阵不过三发,说得是没错的,上弦,上箭,射箭,算算时间也就差不多了。传统的材料,弦只有在用的时候才会上,否则弓片会很快废掉。打仗的时候,敌军在一里外时,一般不会上弦,上弦只有两三秒,所以在两百步不到时才会上弦上箭准备。

粮草是我们这个国家很重要的军事弱点,貌似很多国家野蛮国家不重视粮草,那个只能说明军队人不多,就地征集便是,或者如蒙古人一般,吃牛羊肉干喝马奶,甚至吃烤敌军大腿人排也能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