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骡行天下 > 第396章

第396章





杜军借了一个步兵的长戈,其实就是个钩镰枪,吴越士卒用的长戈更加类似钩镰枪,可以勾马腿,可以刺杀,也可以劈砍。当然杜军勾的是构树叶,马儿就散放在构树下,每有树叶下来,马儿互相抢着吃。杜军看着马儿欢腾,自己很充实,一天垫屁股也都没啥感觉了。

构树叶,20-30个点的蛋白质含量,是南方最好的喂马青绿饲料之一。只是采摘树叶有点烦,树不算高,但你也够不着。树叶树皮牛马兔子猪羊都喜欢吃,还容易上膘。在淮河以南一直到珠江流域,构树无处不在,是最大的野生树之一,要是看见外面结红红的类似杨梅的果子,树汁是乳白色的,树叶是有点毛毛的,那个就是构树。从远古时开始,南方就是拿这个喂马催肥用,吃树叶比草好的地方就是不容易得寄生虫。现在偶养宠物兔,没有饲料没有草,就是拿树叶喂的!春夏秋都是构树叶、桑树叶、柳树叶和杨树叶,冬季女真树叶是不二选择。城市里也到处都是这种树,比较好找。

奥特曼军团既然是吴越大王亲自命名的,尽管是二线骑兵部队,也有点点自己的东西。看着到处散放的士兵,其实内外相互支持,内线是营帐,有休息的士兵,也有值班的,外线是放牧养马,也是轮值,马儿半夜还要吃草什么,都需轮班。吴越骑兵只有很少的专业马夫帮着照看伤马和弱马,士兵们自己都要学会养好马儿,在骑兵部队,对马不好的人,很快就会被踢出去,当然那种人海军也不会要,海军要的士兵是喜欢船,把军队的船当自己的金戒指一般爱护的人。那种对坐骑不爱的人,能喜欢自己的战船么?被海军和骑兵部队踢出的人只有一个去向,那就是步兵,反正步兵中有很多活不需要干,除了种地外。

吴越现在凑足三万骑兵,这次出动一人三马两万骑兵,算是押宝全上了,还有一万骑兵在淮阴到寿春一线野外驻扎,随时机动,不给潜在对手知道确切位置。不过就算知道,现在河南淮北之间也没谁能灭得了吴越那一万骑士。还要算上拉纤的五万牛三万马,出动的大牲畜都是十万计。所以司马迁可以随便批批汉武,而汉武也无话可说,事实么,打仗能不兴师动众的么?本来打仗就是费钱的玩意,就算袁绍那种不入流的军阀,在官渡之战中乌巢被烧一万多辆辎重车呐。别人看着李陵那五千剑士厉害,那还有近千辆的马车都无视了。汉武帝一下子损失五千剑士加上千马车怎么会不心疼捏?都是钱闹的啊,又不像后世,有钱还可以造,这牛马还有生长期啊,损失了一下子也补不齐的。

巨大的瘤牛,还有杂交的沙牛,吴越引种引进小牛犊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那些瘤牛和杂交牛开始提供足够的畜力。瘤牛的小牛犊在印度各国便宜的不可思议,买入吴越后,只短短几年就能派大用处了。吴越大王的想法尽量用瘤牛替代黄牛和水牛,水牛很大缺陷就是不能杂交,生育不如瘤牛多。瘤牛的优势比较大,温带到热带都适应,产肉也多,畜力也和水牛差不多,对热带各种虫病比较有抵抗力。瘤牛普遍体型大,力量大,肉质细嫩,属于比较好的培育新品种的基础牛。

放牧的民夫和士兵或在喝水,或在帮牛儿清洗身体,或在聊天。“大王发文,说什么要在全国统一后争取十年到二十年做到每户都有牛,最高目标可是十年每户一头牛,二十年后每户两头牛呢!”

“瞎扯吧!”有个民夫不满起来,“你没地,要来牛干吗,伺候么?”

“不会啊,我们郡里,都张榜了,要大家群策群议,看有什么办法提前完成任务呢!”一个临海郡的士兵上前回话。

“你哪个郡的呃?”

“临海的!”

“那不结了,那是临海侯的封地啊!大王最最亲爱的神仙老婆,能不做表率嘛!”

“哦,也是啊。不过郡里的意思说要统计那些有心无力的农户呢,要是他们愿意,政府出贷牛,一年3个点的利息,十年还清呢!”士兵还在巴拉巴拉。

“你们临海真这么好?”民夫有点怀疑。三个点,十年还清,哈哈,自己那养牛的技术那是一流的,要它养母牛就母牛要养公牛就公牛,八分把握呢!十年低息买牛贷款,那十年后一公三母的还不一大群啊!

养牛的老手确实可以做到控制公母小牛犊的水平,不需要现代技术,很牛B的技术。当然不是百分之百,七八成成功率,也不错啊。那些狼图腾的游牧民族可没咱们农耕民族有本事,他们只是野放散放,可没这个能耐哦。游牧民族被炒高,其实是大大贬低自己,游牧民连马种都搞不好,还要说其它么?世界上最好的马种没有一个是游牧民的努力,都是农耕民族的本事。那个炒红天的蒙古马,哈哈,为啥解放军就是不喜欢捏!为啥解放军就是要改良,就是要搞新军马种捏!还不是蒙古马没啥大用处,看在数量多的份上,借肚皮育新种还行。说蒙古马耐力好的,可以看看人家的耐力哦,老毛子改良的军马,杂交,就如同苏联红一样性质的,都说不上什么品种,人家曾经一个骑兵团搞数千公里超远距离急行军,那个记录蒙古马压根破不了。

“移民吧,南边的还要好!”

“南边?那边牛听说便宜得一塌糊涂呢!”另一个士兵接茬。可不,云南郡建宁郡还有交州南边都是一户数十牛不稀奇的地方呢。那边草深肥啊,怎么牛会不多捏。这个年代从偶们国家的云南郡一直到东南亚丛林到印度各小邦国间,有小国,也有部落,人民生活其实不算差,基本家家都有好多牛,不是一两头,那边牛不稀奇。只是人少,牛多也不值钱。吴越政府继承南边郡县的行政权后,第一桩事就是不准养蚕纺丝,全部改其它,木棉、棉花都可以,就是不准搞丝织物,所有会养蚕纺丝的都迁移回吴越吴郡会稽郡。第二就是盐铁和牛的贸易,那边牛便宜,买来小牛补吴越不足。

“南边,有命赚,没命用!”另外一个民夫叹气,“南边瘴气重,可好生活的么?”

“没你说的那么啊,海军士卒不是都习惯!”

“他们是海上还行,你是安家啊,没有药是活不下去的!”民夫还是很悲观。吴越移民到现在,南边,依然人家不喜。

“要相信大王,有药茶,喝熟水,住高楼,我看就没事么!”一个交州九真郡的士兵过来,他家不是老移民,而是新一代的移民,少年时移民九真,现在服兵役被征召。

“哦,你瞎掰吧,你又没去过!”民夫们嘲笑起来。

“啊呸,老子就是九真过来的,我的家乡也没你们说的那么差。哪有那么多死人的瘴气,毒蛇倒是要小心,其它注意不喝生水,住高楼就解决了,还有睡蚊帐,少让蚊虫咬。都不会有事,你们没去过不是瞎掰活!”


民夫们闹了个红脸,不过很快转移话题,“听说你们那边香蕉遍地是,吃这个都不要钱对吧。”

士兵那个也没计较,“遍地是不可能的,吃个香蕉么,和人家打个招呼,自己摘了就是,确实不要钱。”也是啊九真这种地方,到处是芭蕉香蕉树,野生的也很多,路边小院到处是,所以也没卖钱的。当然吴越政府搞的税收也很有特色,是吴越大王亲自审核的,出产香蕉多的地方,准许以香蕉芭蕉干替代粮食铜钱纳税。所以家家户户都种很多,烘干后缴税用。

士兵拿起军粮袋里一片香蕉干,“这里都卖老鼻子钱了,等退役后,我也要把家乡的香蕉干卖到雒阳长安邺城去!”

------

“···玄德老弟明鉴,我吴越王国以仁义安国,以宽法越民,····”

“兄长,您看,这个就是吴越大王送来的邀请信!”

“你怎么看?”小气公孙瓒看不下去了,吴越大王这么明目长大挖墙脚来。

“玄德自知仁义不是嘴上说说,还要看行动!”

“吴越大王也算仁义了,天下能有这么不抄家族诛造反大臣的君王么?”

“吴越大王这些是仁义,可那个阉割奴隶、杀死弱婴、族灭南蛮···罄竹难书啊!”

“书信不是说了么,内宽厚仁义、外严刑峻法以治王国么!”公孙瓒心里也是蛮赞同吴越大王的做法,他尽管自己也是东胡的后代,但是对胡人没有一点点同情心,恨不得灭光胡人。

刘备呼吸急促起来,脸色又转正,“就吴越大王那种,平妻以乱礼制,我看啊也是长不了。兄长也不必试探小弟,我从兄长即是,再说吴越大王说了,只要他们愿意,云长和翼德都会被放归。”

“哈哈哈,玄德弟多心了。您来看,这吴越大王也给我修书,我倒是心动啊!”

“怎么吴越大王这么肯下本?”玄德疑惑起来,接过公孙瓒从袖笼里拿出的书信。

意思差不多,不过对于公孙瓒那边,吴越大王明显是给了很实际的好处,归顺吴越,世袭辽西,封公建国,只是人要住吴越句章城,进入三大臣副手,每年的供奉是宝马百匹,锦帛千匹,印度细棉布三百匹,桐华两百匹,兰干细布三百匹,粗葛千匹,粗麻布千匹,细麻布千匹,裘皮百张,鹿筋百斤,标准银币万枚、肉牛一百头、羊千只,鸡鸭各三百只,鹅四百只,猪三百只···

“真舍得价码啊!”玄德公只能这么感叹,为嘛吴越大王对他没有一点点利诱捏?人比人气死人啊,毕竟辽西是公孙瓒说了算啊。

“我有些怀疑,我们这地方,能收回成本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