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骡行天下 > 第483章

第483章



家家都有地窖,但是不知详情的乌桓人就是找寻不见。当然也偶有人家的财物粮食被找寻到,不过对于大军来说,除非掘地三尺,否则休想这么快寻找见财物。

“大娘,快走,不要留恋不舍,胡虏来寇,咱们先退往坚城,大汉很快就有援军来。”

“大爷,走吧,几头猪有啥舍不得的。丢了以后咱还会有。”

“兄弟,还不快拿了刀兵赶路,别像个娘们一样磨磨蹭蹭。”

沿途郡县被告知乌桓来寇,所有青年壮丁全部武装起来,这个也是拜吴越所赐,吴越大王特意送边郡百姓十万角弓十万长刀。这个时代还保留很多武勇,一般百姓也会有兵刃,所以迅速武装起来的青壮一起沿途保护老弱后撤。所有健妇也有样学样,赶车的赶车,骑马的骑马。健妇们也都武装起来。女人从来不能只依靠男人,只有依靠自己才不会受辱。腰束红腰带,头发盘起用布包起的装束其实是来自吴越南方,女人的装束也开始简洁化。只是背后的包裹,腰间的弓袋直刀说明这些女子一样是战士。

吴越推广全民练武的后果就是女人不再柔弱。这边郡地区中下官吏渐渐都变成吴越科班生,他们很是热衷于这些政绩。而边郡也有其本身面临的问题,所以大家也都很起劲。后果就是健妇们没有一个不会射箭的,没有一个不会刀法,没有一个听不懂军令的。不爱红妆爱武装可以说边郡女子的一种无奈之下主动追求。

迂回的乌桓精装没顾得上路上的小鱼小虾,所以任由汉人百姓在后面,反正回程是顺带就是。

他们的目标就是囤积了五年的无终县城,马蹄之下的烟尘集合起来如乌云一般,乌云滚到无终城东北时,无终已经全面防备。

无终县城,原来两百郡兵把守,不过现在有近两万人马。寄奴支援过来六个南蛮军团只花了一天一夜就跑步到无终县城,还有数千武装起来的本县青壮和大户家丁。南蛮军团实在是太累,纷纷安排到各家休息。城外各点都是本地青壮射箭高手驻扎。

城外小山上,蹋顿有点烦躁。“二十万人马这么回去么?”自言自语中,看向无终那刺猬一般的防御,有点头疼。

辽西单于楼板、右北平单于能臣互视良久,忽然两人一起走到蹋顿面前,躬身,“大王,退不如进。我们是聪明人,聪明人不能愚钝到不打就退。”

这里两个单于都是说自己是聪明人,乌桓,蒙古语乌兰是也,本意就是聪明人的意思。乌桓这个群体喜欢自称聪明人,也确实还可以,但是历史没给聪明人太多机会,一样湮没进历史烟尘。

其实历史上北方的草原主体一直没怎么变,不过就是统治阶层变来变去,所有匈奴、鲜卑、突厥、蒙古、契丹等说法,大多数游牧民不过是墙头草罢了,谁当头就从了那个名称。从白种为主的黄头鲜卑乌桓、白匈奴到后来黄金家族,一直都是白种和黄种部落互相争夺草原领导权。到铁木真夺取蒙古大权后,白种人由于数量原因被黄种同化。历史上成吉思汗可是碧眼黄毛的白种人,那些咪咪眼大饼脸YY成吉思汗是他们祖先的,先面壁看看长相去。黄金家族当年开头就是白种的样子,后代蒙古人不知道先人统治者什么样子,照着自己画,以为成吉思汗也是咪咪眼大饼脸,错矣。

成吉思汗说起来也是黄头鲜卑的后代咧,和蒙古这个部族其实关系不大,蒙古不过就是有一个外来强势领导罢了。

“好,战。”

两单于拱手遵命,按照草原规矩,从者必须先攻。也就是主力部队先看,万一吃不住,主力再压上。乌桓人重女轻男,重少轻老,所以男子先上的都是壮老年男子。大家父兄在前,也没有一个人露出不忍之色来。

以年纪大的人编成数十队,从各个方向冲击无终外围那些点,先消耗掉外围,然后主力再攻城。由于收容逃亡汉人的缘故,乌桓也是有点攻城能力的。

炮灰中老年乌桓士兵打马前奔,这些人缺的是体能,有的是经验,打仗的经验。炮灰乌桓兵跃马过第一道矮墙后发觉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地上都是小坑,这还不算,还有横七竖八的木头,避之不及的炮灰乌桓人落马受伤,死的没有。毕竟这些人经验太丰富了,落马的经验比汉人大部分骑马的经验都多。率下来的最多也只是骨折。有些人抓住马鬃率下,把马当肉垫,没什么事。

不过第二道墙后的青壮开始拉弓射箭,乌桓人以战马做遮蔽,下马互射。看样子直接骑马冲击的策略这次是彻底不行了,外间第一道这般不堪,里面更加不可能骑马。

一个时辰,外间土墙被刨开N多口子,主力也进来压制第二道墙后的汉军青壮。青壮不支,转回第三道墙后。

蹋顿看向大开的城门,但是城门外直道上都是石头树木,马是冲不过去了。只能继续指挥炮灰乌桓兵继续加紧逼近第三道矮墙。不多时,汉兵退守城内。三道矮墙没有太多阻力,不过死了上百炮灰兵,蹋顿撇撇嘴,这些人,不咋样,原以为炮灰乌桓人都该阵亡啊。

其实后队主力的乌桓士兵都盼望着前面炮灰乌桓兵早些死掉。这个道德到汉人这里是很难说得通的。不过乌桓就是这个习俗和道德罢。按照草原的风俗,老的死了,家财全部到小的手里,包括女人。那些惦记小妈嫂嫂妹妹侄女的乌桓兵们可没啥怜悯之情。

自然资源对生灵的影响,已经到社会和道德的层次。资源,制约所有动物的必须条件。

由于草原资源贫乏生存不易,所以按照自然法则,有些不怎么需要的人就该被替代。所以乌桓鲜卑都有杀父兄的习俗,然后占据父兄的老婆。这个也是资源太少的后果,和非洲狮杀掉前任的小狮子,然后自己再光布后代一样道理。游牧民打仗厉害也是这个道理,那些男人压根不算人,在头人眼里不过就是牛羊,能打仗的牛羊,死了还能讨好手下年轻的士兵。你说发动战争抢劫怎么不受大家欢迎啊。

“准备攻城。”蹋顿命令向自己手下发布。

逃亡乌桓的汉奸们指点乌桓人怎么做长梯,不过这个墙也就三米样子,有长梯就能上去。

老半天,乌桓兵终于搞了上百长梯,在蹋顿监视下,发动第一波攻击。

手挽长梯成冲击队形的炮灰乌桓人和奴隶兵们瑟瑟发抖,而稍能弯弓的炮灰乌桓人先上,用弓开始压制。

汉兵也没得选择,只能互相对射,互有死伤。当然汉兵和青壮穿了来自吴越的南假,死伤要少多了。基本一比七八的样子。南甲是大汉现在称呼吴越非金属和皮甲的称呼,那些甲以竹木陶瓷片棉布藤条丝帛等制成。南甲也不是乌桓兵那种石头箭镞能射穿的,射死的汉兵,大都死在青铜箭头下。

乌桓铁器不行,只能搞青铜箭镞,所以蹋顿也是花了本钱抢劫的。好在青铜箭镞性能还是不错的,夹杂在石头箭镞内用,效果还是不错的。

六个军的南蛮军其实压根就互相不能沟通。除了少量军官是汉人外,面貌都不一样。不过有意思的事是,南蛮军基础军官来自西域印度地区的特别多。

矮子里拔长子,印度各国的军官奴隶补充进这些南蛮士兵中还是很有效果的。毕竟人家也是职业军官,那种世代当兵作威作福的印度阿三军官还是有些能力。

六个军的南蛮有雨林里的猎人、有食人族、有猎头族、有擅长用毒箭的部族士兵,当然由于太杂的关系,士兵来自上百部落民族。好在大家都被阿三们忽悠到,纷纷改信阿三教。南方民族本来也不怎么样,毕竟天气关系有些士兵吃不消。不过吴越太上王给寄奴那几十个军团的南蛮血税士兵在冀州已经三年,大部分人也不得不适应环境,不再那么怕冷。

不过现在呼呼大睡的南蛮军们还不知道怎样的恶战在后面呢。

城下一排排石头小屋内都是欢声笑语,女人聚一起就是这样子的。不管这些健妇是否军训过,一样这个鸟样。健妇们在烧开水,上面蒸架蒸馒头饭食和小菜,要是敌人攻击太甚,那么下面的热水会被迅速舀进木桶送上城上烫猪毛。当然热水也能灭火,这个只是大家不咋用就是了。

“今天到这里,围城,安顿下休息。”

由于矮墙的关系,城内晚上反而不能攻击外面的军队。而乌桓军也可以凭借这些矮墙放心休息。自然侦骑也发出去,监视蓟县方向的吴越主力。

蹋顿手握二十万雄兵还是有些把握的,故而整晚就安排第二日的攻击方案。

光头小辫的少女被送进大帐,“大王,给您暖被窝的。”

“好啊。”蹋顿很高兴,看来这次能拿下无终。

要是各位看了就会明白那少女就是鼠尾金钱头,确实后金其实留的就是乌桓鲜卑头,说明后金确实和金鲜卑乌桓一脉。

这个少女要是留着金钱鼠尾一定很难看了,可乌桓人喜欢,蹋顿羊皮袄子顺手脱下扔在矮塌边。露出里面纯丝内衣来,意思是跟着爷们有丝衣服穿。

草原人穿丝绸的不多,所以那少女顿时俩眼发光,有些羡慕有些期待,款款屈身,“妾来服侍大王。”

少女给了蹋顿一个惊喜,那蹭满小枪的血迹说明少女还真的是纯。乌桓贞洁观念和大汉大不同,婚前可以胡作非为,婚后一定要守贞。不过这个怎么可能,婚前爽过的女人,婚后怎么耐得住寂寞。所以就是有檀石韦这种乱搞出来的鲜卑头头。甚至于小时候差点给暴怒的老爹杀掉,老爹在匈奴军中服役三年,哪来的檀石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