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种田记 > 第六十九章 夜宴

第六十九章 夜宴



        几天后,林沁她们离开了桂园村,家里一下子冷清了起来,苏缨和林达两人反而有些不适应了。

        “她们几个一走,这家里竟觉得有些空落落的。”苏缨慢条斯理地吃着早餐,不用每天敢着上班打卡,日子悠闲了许多,在村里呆的久了,也渐渐不再熬夜,习惯了每天早睡早起。

        “会吗?我觉得还好呀,”林达一边吃饭一边和苏苏玩闹着,“再说林玲这几天不是也要过来了吗?”

        “夏天吃西瓜多爽啊,自然卖的好,咱们那西瓜,又大又水又甜,谁能比得上?”

        “咱们现在店面也租好了,要是林玲不干,不知道去哪儿找人。”那天林达看好了店面,在林达妈妈家的小区楼下,原先是家水果店,经营得却不是很好,店主便想把店面转了,三千块钱一个月两人就先租了,这几日正忙着装修呢。

        “那就只能辛苦你了。”苏缨心疼地说。

        “还好啦,现在不用每天送菜,我也轻松了不少,再说你这是杞人忧天嘛,林玲没准还真同意和咱们一起干呢。”苏缨和大家商量后决定,平时就由林达把村里的菜带到山青县,但是周末和假期就得让郭庆通送了,卖菜的人家每家都匀点钱给郭庆通补贴油钱。

        吃过早饭,两人看没什么事,就让苏苏在家守着,到空间里劳动去了。

        之前苏缨在网上找到一个专卖粮食种子的网站,迫不及待地定了一批种子,除了水稻、小麦、‘玉’米种子还有番薯种苗,其他的都是一些燕麦、薏米和各种豆类的种子。

        “好像这些庄稼都要育苗的吧?”苏缨不确定的问。

        “那多麻烦,我们哪里会育什么苗啊,还是直接撒到土里吧,咱们这地种什么不能活?”林达满不在乎地说。

        “那你得小心点,别‘弄’‘混’了,这‘玉’米有甜‘玉’米和糯‘玉’米两种,看起来都差不多。”

        “行,我们就一袋袋种子地撒,每块地都写个牌子。”

        好在空间里没有四季的变化,外面的气温虽是那样高,里面却一点影响也无,两人在里面忙碌了半天,竟是一滴汗业没流。

        也许是经常劳动的缘故,现在伏着身子播种,两人也不像过去那样总是觉得腰酸背痛,除了有些口渴,肚子有点饿外基本上就没有不适的感觉。

        “现在超市里不要咱们的菜,自己种点自己吃,倒是更轻松了。”

        “等店开起来后,又有的忙了。”两人在地里忙完,出来把手洗干净。

        “啧啧,这天也热得太离谱了,咱们这房子算是‘阴’凉的了,热气也噌噌往上窜,还不知道大太阳底下是什么样子呢。”

        “是啊,昨天看新闻不是说都发布高温预警了嘛,咱们省要持续高温一礼拜呢,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来。”

        看着苏苏伸着四肢,肚皮紧紧地贴在地板上,直吐舌头,两人就大笑不已。

        林达从冰箱里取出冰过的西瓜,放在她面前,“吃吧,你也凉快”

        “再不下雨,这些树苗可真要被烤焦了。”苏缨忧心地看着窗外,‘花’草树木在骄阳底下,一概蔫蔫的,毫无‘精’神。

        “不会是要旱了吧,一直不下雨,和去年一样,电力跟不上去,又得断电了。”J省主要靠水力发电,有大大小小不少水电站,这一旦旱了,发电量就有限,偏又天热,家家开空调,正值用电高峰,去年就是这般,大热天的断了不少次电。

        “好在咱们这儿晚上不开风扇都能睡着。”

        正巧林玲来了电话,“姐,这几天太热了,我也懒得出‘门’,听说你店都租了?我看你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人手,我先去你那儿干着吧,反正在哪儿打工都一样。”林玲也是个豪爽仗义的人。

        “要不这周回去,咱们好好谈谈,”苏缨想了想,觉得张超德餐馆不错,不少东西都是从桂园村来,还‘挺’有他们特‘色’的,何况本来就和谢婷她们约好了这周到那儿小聚,不如就带了林玲一块儿去,“姐带你去家不错的餐馆看看,你也多了解了解,可不要轻易上了贼船啊。”

        “咦,这里还蛮有特‘色’的嘛,和其他农家菜不一样。”林玲一次来家乡人,看这里岩石苔藓,绿树流水,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让人一见就心神震撼。

        “这是日式造园法,”苏缨对这样的造园布景也是赞叹不已,这张超倒不是个俗人,“日本园林经常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不过这些也都是从我们老祖宗那里学来的。”

        “我倒觉得农家菜布置成这样一点都不搭。”林达小声嘀咕着。

        “更适合做日本料理是吧?”苏缨回头笑道。

        一路和林玲指点谈笑,穿过幽僻的小径到包厢里去,“来来来,今天就由我做个东道。”张超在包厢里热情地招呼着,“你们想吃什么就随便点。”

        “那是自然,我可得狠狠宰你一顿。”谢婷笑道。

        苏缨坐下瞥了一眼菜单就被吓到了,这菜还真TMD贵啊,不过作为一家有档次的‘私’房菜馆,这样的价钱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家只做有钱人生意嘛。

        J省是典型的省穷商富,地方财政不行,可有钱人却不老少,看张超志得意满的样子就知道肯定赚得盆满钵满。

        “咦,‘来自山青水秀的桂园村’,”林玲看着菜单一字一句地念着,“姐,你们那个桂园村还‘挺’出名的嘛。”

        “这都是张老板帮忙。”苏缨笑道。

        “这叫什么帮忙,我们这是双赢,”张超乐呵呵地摆摆手,“你看这菜单的背景是上次我在你们村拍的照片,看起来还‘挺’有感觉的吧?  还有墙上这幅画也是照片,我让人加工成画。”

        “真是巧心思。”众人皆叹道。

        张超更是得意,“你们来得早了,要是过些时候来,很多有桂园村特‘色’的东西都会添上呢。”

        “我看在这窗下种上几株桂‘花’、月夜推窗赏桂,香气袭来岂不更妙?  ”苏缨笑着提议。

        张超抚掌大笑,“我也正有此意。”

        说话间,盘盘碗碗不停上菜,这里的菜的确不同于一般的农家菜,虽说是农家风味,但每道菜都过于量少‘精’致了。

        “老张,我看你这里的菜更像江浙一带的菜,每一盘都是这么漂亮‘精’致。”习惯大吃大嚼的林达看着每盘都只有几筷子的菜,竟有些无从下口了。

        “实不相瞒,来我们这里吃饭的人都是些既想吃些天然风味的农家菜,又喜欢附庸风雅的人,你要大碗大盆地上他还不乐意呢,所以我就‘弄’了个这么半俗不雅的餐馆。不过你们想想,就算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也得是他那样的文人雅士啊,普通农民为一日三餐辛苦,哪儿有那闲心悠然采菊啊?”

        张超这番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苏缨打量着房内陈设,木桌竹椅,墙上挂着斗笠,就连灯光效果都非常用心,明暗‘阴’影,恰好地烘托出一种极雅的田园情调。

        她想起红楼梦里,贾政到了稻香村,赞说勾起了他归农之意,宝‘玉’作了一首诗,她只记得最后两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用来讽刺这些雅人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张超这家乡人不就正投了这些雅客所好嘛。

        “小苏,尝尝我这瓦罐‘鸡’汤比你那光棍‘鸡’汤何如?”‘门’外的服务生端进一个粗瓷瓦罐,看起来很是陈旧了。

        张超给每个人都舀了一小碗,“这可是我们店里的特‘色’,我们店光‘鸡’汤就有近十种做法,我一一实验过,只有这种做法最能体现你们供应的土‘鸡’特‘色’,最近点这个菜的客人越来越多,苏缨你和你朋友说说,能不能每天多供应五只?”

        苏缨点点头,尝了一口‘鸡’汤,味道很鲜,有股清甜的味道,“还加了板栗?”

        “不错,这瓦罐‘鸡’汤没有加任何调味品,连盐都没有放,”张超得意地说,“就是加了些板栗,放进烧柴火的灶膛,用炭火慢慢煨。”

        “很费功夫吧,”几人大为叹服,这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和外面一般的餐馆果真大为不同。

        “费就费一点吧,我是很讨厌做菜放味‘精’的,现在的餐馆做菜为了追求口味总是大把大把地放油放盐放味‘精’,他们不知道很多病都是这样吃出来的嘛,所以我这里的菜不仅追求味道好,更追求的是健康的饮食。”

        “这么一看,你这儿的菜金定得这么贵还真有些道理了。”

        “别看价格定得高,赚的却是不多,且不说在这样的地段造个这样的小园,要‘花’多少成本了,就单算我们这里培训服务生的成本就比一般的餐馆要高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