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种田记 > 第九十七章 柿饼

第九十七章 柿饼



        “你这孩子,还没生孩子,懂得倒比我们多。”大姨笑着打趣她。

        “我可是查了不少资料呢,这个山楂也不错,酸酸甜甜的,媛姐最喜欢吃这种零食了,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加速‘子’宫恢复,她是剖腹产吃这个很好,还有桂圆干也特别补血。”

        “人家说月子里要多吃点健脾开胃,促进消化的东西,这个大枣、番茄就不错,大姨,你看看,多新鲜。”

        “咱们这里不产大枣,你哪里搞来这么好的大枣啊?”大姨也弯下身来看着这有大拇指大的干枣,红彤彤的特别惹人喜爱,咬了一口,“还‘挺’甜的啊。”

        苏缨汗了一下,其实这枣原来是金丝小枣的品种,不知道怎么回事在空间里变种成了金‘色’大枣。

        “托朋友从新疆带回来的。”林达赶紧找了个借口圆谎。

        “难为你们这么费心了。”大姨感‘激’地说。

        “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真‘肉’麻。”苏缨没好气地说,她和两个表姐妹的感情特别好,两个姨和姨夫也是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

        “这个是桂圆村的招牌土‘鸡’蛋,绝对很补的,我就带了一筐来,这‘鸡’蛋虽然好,但也不能多吃啊,一天最好不超过三个。还有这牛‘奶’是一定要吃的,鲜‘奶’带起来不方便,我让林达把鲜牛‘奶’喷雾干燥过了,这个‘奶’粉绝对比外面买的什么产‘妇’‘奶’粉要好,是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纯‘奶’粉啊,是我们自己养殖场挤的‘奶’,等过几天可能又有羊‘奶’喝了,比这个还补。”苏缨不厌其烦地叮嘱着。

        “够啦够啦,你们拿这么多东西过来,都够媛媛做两次月子的了。”大姨不好意思地说,这两人连小米、红豆、‘花’生、黄豆......都给准备好了。

        “大姨,这是我从网上抄的产‘妇’食谱,你按着上面写的做给媛姐吃吧。”苏缨递过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

        “哎哟,你们年轻人懂得网络就是好啊,比我们这些过来人知道的还多呢。”上面详细地写着排骨汤、牛‘肉’汤、‘鸡’汤、阿胶瘦‘肉’汤、大枣木耳汤、枸杞鲫鱼汤、‘花’生当归猪蹄汤、羊‘肉’枸杞粥、‘花’生粥、红小豆粥、桂圆粥等等的做法。

        “记得在汤里面都加一勺青红,这坛是我和林达自己酿的,当时和媛姐说过了,特地为她酿的呢。”

        “好香啊,你们都会酿酒啦?真是不错。”大姨凑近那坛青红,还没开封就有浓郁的酒香了。

        “这坛日子还不够久,要过几个月更香呢。”

        “好在你们帮忙,不然我们还要到处托人到乡下买去呢。”J省产‘妇’做月子的风俗是一定不能少了青红酒。

        “有事您说话,别的我们也帮不上,这些乡下东西还是容易‘弄’到的。”因为大姨忙着给黄媛熬汤送去,苏缨和林达也不敢久留,聊了几句就急忙告辞了。

        “这生孩子还真‘挺’恐怖的,全家都搞得‘鸡’飞狗跳的。”林达感叹道。

        “我姐才可怜呢,就这么住在过道里,‘肉’体和‘精’神都要受折磨。”

        “那没办法啊,谁让‘妇’幼有我们全省最好的产科呢,就图个安心呗。”

        “你看徳旺媳‘妇’当初在镇上医院,不也生得好好的嘛。”

        “是啊,还没塞红包呢,话说回来,咱们村的那个医务室不是盖好了嘛,啥时候开张啊?”

        “估计没这么快,来我们村的肯定是‘三支一扶’的大学生,怎么着也得等到他们明年六七月份毕业了才会过来吧。”

        “还要那么久啊?那医务室就这么闲着?不能从哪里调些人过来?”

        “估计很难,上一批的人都已经被分配到岗位上了,而且每年这种人才也不多,各单位都抢着要,不大可能调过来,我上次去部里也和庄部长提过了,他‘挺’为难的,不过最近他们可能会联合卫生局、‘药’监局到我们村做一次医‘药’下乡活动。”

        “那个庄愈倒是对桂圆村‘挺’上心啊。”

        “是啊,他也想做点政绩出来嘛,要是真能把桂圆村做好了,他再利用宣传部的人脉一报道,他的声誉不就上去了?不过他这么做,大家倒是真得到了实惠,比那些粉刷旧房子外墙,在荒地上泼绿油漆增加绿化率的行为好多了。”

        “对了,我们买的那个菌草粉碎机到货了,我等下要去学校那里拿一下。”

        “唉,没想到这香菇、木耳什么的种起来这么麻烦,要是像种菜一样把菜籽洒下去就能长大该多好啊。”

        “哈哈哈,真是个懒虫,有了这个空间咱们比普通农民不知道要轻松多少倍了,还不知足啊?”

        “其实到现在我还不是很了解怎么种这些菌菇啊,你确定你学会了?”

        “不是有那个光盘嘛,我看了好几遍啊,应该没问题吧,何况在空间里种植应该比正常的容易很多吧。”

        “嘿嘿,那就‘交’给你啦,我就负责给你打下手好了。”苏缨***地说。

        “哼,就知道偷懒!”林达狠狠地拧了一记她柔柔嫩嫩的脸蛋。

        “我最近也忙嘛,当初不是给沈叶带了一袋干玫瑰‘花’嘛,她喝了觉得味道超好,她那些同事也嚷着要买,我就决定做一批‘花’茶放在网店上架啊,又要‘乱’忙一阵了。”苏缨得意地说。

        “行啊,网店规模还做得‘挺’大的嘛。”

        “是啊,接下来还打算卖一些‘花’卉种苗呢,不过只接受同城‘交’易,‘花’卉这种东西外地的要有什么纠纷还要寄过来寄过去麻烦死了。”

        “那你可以放在林玲店里卖啊。”

        “嗯,我打算两家店同步上市嘛,这样影响力也大一点,嘿嘿,我都不知道我在我们的同城论坛里可算是名人了呢。”

        “你忘了你爸和你说的话啦?要低调,要低调,你这个身份要是让人拿出来大做文章就糟糕了。”

        “我已经尽量保持低调了啦,就是晒一些美食和桂圆村的风景什么的。”苏缨郁闷地说。

        “你那个‘花’茶卖多少钱?”

        “玫瑰‘花’五十克五块钱,其他的洋甘菊、薰衣草、‘迷’迭香、香茅之类的也差不多是这个价钱吧,薄荷会便宜一点。”

        “这么便宜?这些‘花’晒干了轻得很啊,要多少才能晒五十克啊,居然价格这么低?”

        “我过去也在网上买过‘花’茶啊,国产的差不多就是这个价钱嘛,国外进口的才会稍微贵一点。”当初买的时候没觉得有多便宜,等轮到自己卖的时候才恨价钱太低,但是定得太高哪有人买啊。

        “还真是小本经营啊,‘花’那么多时间‘精’力才卖那么点钱,比我这菜还便宜。”

        “哼,别忘了当初是谁的几盆‘花’卖了三十万,才有了某人现在这辆车。”苏缨趾高气扬地说。

        “诶,你说那个买了咱们‘花’的老伯怎么样了?会不会觉得自己上当了啊?”

        “呃,应该不会啊,”苏缨也有些心虚,卖给那个老伯的几盆兰‘花’,要不就是山上挖的山兰,要不就是网上买的便宜兰‘花’,的确不是什么名品,“我们卖给他的时候不就说明不是名种了嘛,他也知道的啊,看他的样子‘挺’内行的,说不定咱们那几盆兰‘花’真的很值钱呢,要不然他有咱们的电话,要是发现受骗了,肯定会找上我们的。”

        “不过几株‘花’买这么多钱还真‘挺’匪夷所思的,真是钱多了烧手。”林达可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这‘花’不能吃不能喝,‘花’点小钱装点生活还能接受,‘花’个大几十万的就完全不能理解了。

        “养‘花’有养‘花’的乐趣嘛,这是再多金钱都换不来的,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你无法理解他,他也无法理解你,求同存异嘛。”

        空间里的水果越来越多,苏缨冒出了加工水果的想法,比方说这柿子吧,一下子连续吃四五个肚子就撑到爆炸了,如果做成柿饼的话她能连吃八个呢,而且出去吃起来也比鲜柿子方便。

        思想总是要体现在行动上的,她特地选了一批从外观看来,‘色’泽金黄略带红‘色’,萼尖薄黄的成熟柿子,又不能太成熟,太熟了不好加工。

        秋天的天气很好,风凉凉的,太阳暖暖的,她干脆把柿子都搬到葡萄架下,坐在院子里给柿子刨皮。

        “小苏,在干嘛呢?”张得宝牵着梁晓玲走进院子。

        “柿子!大柿子!”梁晓玲看到柿子,立刻兴奋地跑过来。

        “给,这个是刚削好的,慢点吃。”苏缨大方地递了个给她,“张叔,你也尝尝吧。”

        “哪来这么多柿子啊?”张得宝疑‘惑’地问。

        “城里买的呗,打算做柿饼吃。”

        张得宝也拿了个铁刨子帮忙。

        “哇,张叔你的皮刨得真干净啊。”苏缨郁闷地看着张得宝手中的柿子,只保留了接近柿子萼盘和果梗的梗皮,比她刨得好看整齐得多。

        “那当然啊,我在部队的时候做过的嘛,看你这架势八成是一次做。”张得宝毫不留情地嘲笑她。

        “哼,什么都是在部队里学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怎么不学搏击‘射’击什么的,光学做饺子做柿饼屏啦。”苏缨反击道。

        这一老一少平时有事没事就喜欢在一块儿斗嘴,感情确实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