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种田记 > 第九十九章 中秋(中)

第九十九章 中秋(中)



        苏缨的父母倒是‘挺’开明的,逢年过节也就是多做几个菜,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苏缨软言相求了一阵,再三保证自己会整治一桌好菜招待他们,两位老人心中对桂圆村也着实‘挺’好奇的,就答应中秋来村里过。

        这下把苏缨乐坏了,离中秋还有一个礼拜左右,已经开始欢天喜地地忙了起来,这当务之急就是跟着张得宝学做礼饼。

        这礼饼重糖、重油,过去渔民出海打鱼,因为他们体能消耗很大,而且一般出海时间都‘挺’长,一般要带很多的礼饼做点心,是高能量食品,虽说不易久藏,但是提早几天做也无所谓。

        “好香啊。”苏缨‘抽’‘抽’鼻子,村子的空气里都弥漫着甜香,家家都在做礼饼呢,特别是已经出嫁的‘女’儿要做不少送给娘家人,有些家庭年轻人在外打工,公公婆婆为了不失礼,就替儿媳‘妇’做好,送到娘家去。

        “你别小看我们乡下地方做的礼饼,也是讲究的很呐,这所用的糖,必须是经过特殊熬制成翻砂糖,细密香润;猪油必须是新鲜干熬猪油,油膘必须去膜除筋,使其无粨无渣;‘精’粉要用面筋含量中等的面粉;果仁和果腹既不用原粒也不碾成粉,而是采用斩碎的方法斩成黄豆粒大小的碎粒......”张得宝指着桌上的原料,一一给苏缨介绍着。

        苏缨看得直‘抽’冷气,这分量也太足了吧,熟面粉十公斤、绵白糖十二公斤、白膘丁十二公斤、熟‘花’生仁粉两公斤、去皮红枣丁一公斤、瓜子仁一公斤半、核桃仁两公斤半、糖冬瓜两公斤、‘精’盐半斤......

        这么多原料得做多少礼饼啊,要多少人才吃得完呐?

        “瞧你那小家子劲儿,这也叫多?你去九鼎家看看,只多不少,难得做一次礼饼,自然是要把分量做足喽。”张得宝没好气地说。

        “对了,我都忘了问你,要吃甜的还是要吃咸的啊?”

        “不是咸中有甜,甜中有咸吗?怎么还有分啊?”

        “有啊,咸的就是放了虾干、紫菜,多放些盐,其他也没太大区别。”

        “那还是甜的吧。”‘女’孩子都是爱吃甜食的。

        跟着张得宝把面粉、饴糖、熟猪油相互拌匀后再稍加一点水,‘揉’成面团,略为涨润一下,用拳头加以捣拌约20分钟,张得宝说这样的面团涨润起筋,富有延伸‘性’,便于包制。

        虽说苏缨常捣鼓一些吃食,算是个还不错的小厨,但是也很少一次‘揉’这么大的面团,把吃‘奶’额劲儿都用上了,双手都通红通红的。

        然后把饼皮分成4块,每块摘成30小块饼皮胚。

        做馅料倒是轻松,把那些果仁果脯剁成小碎粒,加上‘肥’膘、糖、盐、猪油之类的,搅拌成团,分成10块,每块再摘成30小块。

        接下来的制胚和烘焙最考验功夫了,苏缨仔细地看着,连眼都不敢眨一下。

        张得宝把饼皮面团用手掌延压成圆形、皮薄、面积较大的皮子,把饼馅包放在里面,这饼馅占到了百分之九十左右,所以皮特别薄,也特别需要注意。

        张得宝见苏缨认真,满意得点点头,“在包馅时要注意厚薄均匀,不破裂和封口严密,再逐渐揿扁,然后在饼胚外表洒些水,粘上芝麻,其实也不难。”

        “有点像做馅饼嘛。”连着做了几个,她也越来越有手感了,毕竟在厨艺这方面她还是‘挺’有天赋的。

        烘焙礼饼也是很有技巧的,自然是要‘交’给老手张得宝了,烤礼饼的火力要小,时间也很缓慢,厨房里毕竟升了火,还是‘挺’热的,两人就道厅堂里边喝茶边等着。

        张得宝时不时进厨房翻动一二次,以免烘焦。

        “对了,你那些茶叶应该快好了吧?”张得宝喝着茶突然想到。

        “嗯,老板让我们明天去取,正好能赶上中秋。”

        “嘿嘿,早和你说秋茶不好,连夏茶都比不上呢,你喝喝看,我这‘春’茶才好呢。”

        “我那秋茶未必比不上你这‘春’茶,如果真的味道不好,只能说那老板手艺太差啦。”苏缨一脸自信地说,那空间茶叶刚采下的时候不知道有多水灵呢。

        “这丫头,就爱说大话。”张得宝起身敲了她脑‘门’一记,“走,去看看礼饼,估计快好了。”

        此时满屋子净是香味,苏缨又饿又馋,飞奔到厨房里,别看她二十多岁了,馋起来可也不输梁小玲。

        饼皮圆周已经由青绿‘色’转为微黄‘色’了,张得宝把它们取出冷却。

        “这炉饼做得不错,你看这饼看起来金黄金黄的,没有焦斑,饼面平整,没有破裂‘露’馅。”

        “张叔,这几块饼的饼面看起来怎么外突不平啊?”

        “这是因为包馅时没有把空气压去,或陷中水分过多造成的。”

        苏缨有些羞愧,因为这几块都是出自她的手,凡她亲手做的礼饼,都做了记号呢。

        “以后你要是自己做的话,发现饼边圆周翘起,中心下凹,就是因为没烤熟造成,我是老了,做不了几年饼了,现在做饼的人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些老人,你们年轻人都不耐烦学这个,再过几年,等我们老了,死了,说不定就再也没人会做喽。”张得宝惆怅地说。

        “我今天不是学了嘛,明年就由我做礼饼孝敬你老人家,保管比你做得还好吃。”苏缨笑着说,不过她的全部注意力可都在那饼上。

        “我来尝尝这味道怎么样吧。”说完就切了一小块塞到嘴里。

        “哎,你这孩子,这刚出炉的饼,怎么就往嘴里塞?也不怕被烫着?”张得宝看着苏缨被烫得呲牙咧嘴的,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咝,咝,”苏缨被烫得直吸冷气,“好吃,真的  超好吃的,比我小时候吃的还好吃啊!吃饼还是趁热吃的好,比冷冷硬硬的好吃多了,这陷真是入口即化啊。”

        看到苏缨被烫成这样,还赞不绝口,张得宝心中也是得意,把饼切成小块,“喜欢吃就多吃一点吧。”

        其实礼饼是一种很甜腻的食物,又特别实,没吃几口就觉得饱到不行,连饭都省了一顿,难怪过去出海普捕鱼的渔民特别喜欢这种点心。

        苏缨缠着林达,非让他尝尝自己亲手做的礼饼,他实在拗不过,只得勉强吃了几口。

        “怎么样?好吃不?”她一脸期待地问。

        “一般般吧,”林达皱着眉头说,“我最讨厌吃‘肥’‘肉’了,还是这种甜甜的,味道还可以,一想到是‘肥’‘肉’,就觉得恶心。”

        “你这是心理障碍啊,要是不告诉你这是用‘肥’‘肉’做的,你肯定爱吃。”

        “可是我从小就知道这是用‘肥’‘肉’做的啊,唯一能接受的就是葱‘肉’饼,老婆,你啥时候做给我吃呀。”

        “葱‘肉’饼还不容易,中秋的时候给你做葱‘肉’饼和虾干‘肉’饼,那种要现烤的才好吃。”

        忙完了礼饼,还得忙中秋的主角——月饼,苏缨还没有自己做过月饼,往年都是去商店里买包装‘精’美的月饼,什么豆沙的、莲蓉的、蛋黄的......不知道加了多少‘色’素、防腐剂,‘弄’得她对月饼大倒胃口。

        今年就想自己尝试地做月饼吃吃,想来想去还是选择了冰皮月饼,她还没吃过这种月饼呢,之前在西点店看过,觉得应该不错。

        便买了月饼模,打算多做一些,中秋节嘛,很多单位都有发福利的传统,她的小店虽小,但也是‘挺’人‘性’化的。

        准备给每个员工,包括村里的几个人,开车师傅小康、陈海、林玲他们都发上一份,月饼、礼饼、大闸蟹和板栗和柿子。苹果。石榴等一些秋季的时令水果。

        林达对冰皮月饼也‘挺’感兴趣的,没吃过嘛,就图个新奇,自告奋勇留下来打下手。

        糯米粉、大米粉和澄面都是空间里产的糯米、大米和小麦到镇上加工的,红豆、绿豆、栗子和牛‘奶’也都是自家产的,其他的什么绿茶粉啊,可可粉啊,吉士粉啊,椰子粉就只能去买了。

        先把红豆、绿豆和栗子熬的熬,蒸的蒸,‘弄’得熟烂了再捣成泥馅,林达最喜欢干这捣东西的活儿,在那儿用石杵捣得起劲。

        苏缨则把牛‘奶’、糖粉、‘色’拉油放到盆里‘混’均匀了,再把糯米粉、大米粉和澄面倒在牛‘奶’液里‘混’匀,把面糊搅拌好放三十分钟,就搁到蒸锅里蒸熟,再把蒸好的面糊搅拌均匀放凉。

        把蒸好的粉团分成四份,分别放进椰子粉、吉士粉、绿茶粉、可可粉和匀,这样就有白‘色’、黄‘色’、绿‘色’、巧克力四种颜‘色’了,搭配起来肯定好看。

        张得宝又溜达过来看热闹,正好碰上苏缨在包馅儿,“嘿,这月饼新奇,没见过,颜‘色’也‘挺’好看。”

        “那是啊,这是城里现在最时兴的冰皮月饼呢,我做了绿豆馅的,红豆馅的和栗子馅的,不仅饼皮的颜‘色’好看,饼馅的颜‘色’也漂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