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青春寻梦 > 第9章

第9章





“今天这堂课的题目叫:问世间情为何物”。燕姐轻笑着说,并把它用粉笔写在黑板上,工整中不失秀气。

教室里立刻骚动了起来,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在课间老师听到那位同学的那声高声吟诵,还是她早就有备而来,是巧合还是偶然,更不知道她要为我们讲些什么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诗,武侠小说中对这句诗引用最多,这也是在每个人心里记忆和感触最深的一句诗。现在有谁能告诉我它的出处?”

全班同学一致沉默不语。

“你们不要告诉我,你们从来不看武侠小说。”燕姐看看大家笑着说。

有个同学试探性的说:“《神雕侠侣》”。

燕姐笑着摇摇头,说:“我刚才那句话只是在引诱你们,其实一开始我也以为是出自金庸前辈的《神雕侠侣》,不过那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无庸置疑。

我第一次知道这句动人的诗是在一首《梅花三弄》的歌里。后来读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又看到了这句诗,不过少了一个字,他是这样写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这是让我刻骨铭心的一句,金庸大侠虽然是一位写故事的高手,而且是高手中的高手,但总有一种直觉告诉我他不是原创者,那时我又找不到出处,我很沮丧。

我真的很想知道它的出处,便跑去问我的老师,他说他知道,就是不告诉我,然后笑着用眼睛扫了一下自己书架上面的书,满满的一书架。

他要告诉我的是书,书里一定有我想知道的答案。我开始喜欢上了读书,不仅仅是为了那份执着,它能让我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行怡情养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本句出自金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一词。原句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最初其实并不是写男女之间的感情,而是写大雁的。全词如下:”

燕姐开始以她那甜美、磁性、而赋有感染力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诵读道: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燕姐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笑着说:“相传这首词是元好问写成于金章宗泰和五年,当时他到并州赴试,路上遇到一个打猎的对他说:我今早捕到一只雁,把它打死了。

另一只逃出罗网,竟悲鸣不肯去,后来撞到地上自杀了。

元好问听后很感动,便买了这两只死雁,把它们葬在汾水岸边,堆起石头作标志,称之为"雁丘"并写成了这首《迈陂塘.雁丘词》。

殉情的大雁感动了作者,使作者留下了“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千古名句。至今读来仍震撼人心。如果你们有机会可以去山西太原的汾河公园看雁丘。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正是因为缺憾,所以我们向往、羡慕、赞美那些引起了人们美好憧憬的伟大爱情。范蠡、西施泛舟江湖;司马相如、卓文君当垆卖酒;李商隐、王氏夫人剪烛西窗;周恩来、邓颖超革命情侣……

大雁殉情是为了追求一种高尚的东西,或许连它自己也不知道。不过我们是人,我们有思想,也就应该有更高一层上的追求,——人生的意义。

…………”

燕姐就像打开了一首史歌的写卷,洋洋洒洒,滔滔不绝,把我们带到了人类情感中前所未有的人生高度。

最后燕姐总结性的说:“今天我为你们讲这些并不是想给你们灌输男女之间的情感,也是就所谓的爱情思想。而是想让你们知道怎样来实现人生的意义:

实现自身的价值,在社会实践中释放生命本体的力量,完成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自己的天赋使命,从而赢得生命的尊严与荣光。

这些似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但关键在于你有没有用心去做,相信自己则会成功,不相信自己永远不会成功。

课本的东西我以后不会给你们讲太多,但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书不在于讲,而在于自己看,懂得自己去吃透一些东西,以后我会多给你们讲一些关于书本之外的东西,前提是你们吃透书本和我给你们安排的作业。

下去以后了解元好问背景资料,可以有选择性的背诵他的几首好词或诗,尽力而为。我相信你们是最出色的,下课。”

我们又一次把我们热烈的掌声送给了燕姐,她用她的行动言语赢得了我们的尊敬。她的身影在我们心中变得高大,却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

第十四章  向往神鹰

  “哦,忘了,给你们提个小小的要求,以后在我的课前,每个人都得准备一个节目,非才艺表演:一个小笑话,一个小故事,一段短背诵,一段短朗读。一定要经典,每个人都可能会被不止一次的点到。”没走几步,她便转了回头来对我们说。

听到这个提议,同学们有一部分赞同,有的不作声,还有一部分人开始长嘘短叹起来。

燕姐作了个怪脸笑着说:“那些反对的无效!我先给你们讲个笑话:说某部队驻扎在北极圈内。‘根本不算冷,’一个老兵说:‘我在阿拉斯加呆过,那地方才冷呢!连炉子里的火都冻住了,怎么吹也吹不灭。’

‘这算什么!’另一个老兵不服气,‘在我呆过的一个地方,在讲话时,话一出口就冻住了!着样一来,我们只得把冰冻单词放在开水里融化,才能理解命令!’”

全班同学一阵哄堂大笑,在笑声中老师走出了教室。

时光匆匆,一晃就几天过去了,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燕姐的每一堂课,有她相伴的分秒里,只恨时间为什么不能停下来。

学校里关于燕姐的事传的沸沸扬扬,褒贬不一。对于这么一位老师我们自然会有很多的好奇心。

听说她曾经出过几本书,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一个人,让我们难以置信的是她竟然只是高中毕业,没有其他文凭。

显然有很多人对她的能力产生怀疑,还有人当面对她指指点点。

那些拿着高等教师文凭的老师对燕姐简直是不懈一顾,我曾听耳听到这些老师如是说。

“跳梁小丑,我看她能折腾个什么样子出来?”

“也不知道校长是怎么想的,请个小姑娘来教书,这下我的学校的荣誉可要毁了。”

其他人大多只作冷眼的旁观者,看着一出闹剧的上演。

我真为燕姐鸣不平,不管那些老师同学怎么看,始终都改变不了我对燕姐由衷的敬仰。

燕姐笑笑,对我们说:“还记得那句名言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如果你觉得自己走的路是对的,无愧于心,就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

你们是我所带的第一个班的学生,我希望自己能把你们给带好。好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出色我不知道,我会尽力而为,也许是像神鹰一样能在天空自由的翱翔吧!

如果你们真觉得我还有点做老师的样子,那就请你们为我争口气,也为你们争口气,别叫其他人看不起。要知道我们都是人,别人并不比我们强到哪里去,不要让我失望啊!”

有一点点感动,有一点点深思,我们齐声回答:“燕姐,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其实有些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比如说缘分,以前把它看的很淡,不过现在我相信我们的相识是缘分,愿我们都能在这片缘分的天空下茁壮成长。”

有人提议:“那我们这个班以后就叫‘缘分天空’吧!”

“好名字!”这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一致通过,从此我们便相处在了在片缘分的天空下。

周末,叶青梅,苏雪,韩茹梦,严博松,许文竹和我,我们六人约好了一起去‘藏风轩’。

那天我去的有点晚,到的时候他们几个都已经到那里好一会了,我们点了些喝的东西。大伙儿随便聊了一些时间,就都坐下了开始静静地聆听歌曲,那是首藏族歌,亚东的《向往神鹰》,声音嘹亮而高亢,悠扬而又沁人心脾。

那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是不是真的像人们说的、歌里所喝的:是人间的天堂?

叶青梅若有所思,她试探性的问:“西藏草原是不是像诗里所描写的那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没有人回答,这时韩茹梦问询起了刚刚忙完活计走过来的藏族大妈,说:“大妈,西藏真的很美吗?”

那是一种满是怀念幸福安详的神态,藏族大妈似是回忆了好久,才慢慢地说:“西藏对很多人来说是神秘的和神奇的。那里的雪山、草原、寺庙,甚至包括那里的服饰、文化、饮食等总会留给进藏人难以忘怀的印象。

空旷而辽远大草原连绵起伏、一望无际,成群的牛羊悠然地吃着牧草,一座座敖包,象征着蒙古族人民祈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藏簇大妈接着为我们讲起马奶酒,讲起马头琴,讲起深情款款蒙古民族舞蹈;讲到了烤全羊,讲到布达拉宫,讲到骑在马上飞奔的那份心的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