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媒介是条鱼 > 4 昔日荣光

4 昔日荣光



        两个月之后,苏豫接到了报社录用的电话通知。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久的足以让人失去信心。等待的第一个月,苏豫还满心焦虑,时时期盼,也打过几次电话问过,要么是没人接,要么接电话的人很不耐烦的说:“等通知!”后来干脆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彻底不去想这件事情,继续投入到找工作的大业中去。

        接到电话的时候,苏豫正在进行一个面试,是一个台资公司在郑州的办事处,招聘市场推广经理,薪水福利都还可以,对方负责人对他也很满意,希望他能尽快到岗。他犹豫了一分钟的时间,就决定放弃眼前的这个机会,非常诚恳的跟对方负责人说,他刚刚接到另一个单位的聘用通知,出于个人兴趣和理想的原因,他决定到那边去,非常感谢对方给予自己的肯定,并为耽误对方的时间感到抱歉。

        这位招聘负责人听到苏豫这么说,对他更加欣赏,也表示很遗憾不能与苏豫共事,并希望如果以后有机会可以再合作。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双方就这样交换了联系方式,居然成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事隔多年之后,两个人还偶尔在msn上聊聊天,那个叫Leo的台湾中年男子,总是在苏豫烦恼的时候,给予他一些建议,并十分关注苏豫的成长,成了苏豫成长途中亦师亦友的好兄长。

        入职报到的时候,苏豫站在新闻大厦门前,在心中呐喊:“哥们,我终于来了!”

        虽然等待的过程太漫长太煎熬,不管怎样,总算有了一个好的结果,终于有一个崭新的开始,即将展开一段不一样的人生,实践一段不一样的历程。

        终于走进了这栋新闻大厦,不再是客人的身份,不再是报考者的身份,而真正的成为这里的一员,成为他们中间的一份子。

        每个城市好像都有这样一栋新闻大厦,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进进出出的人看起来既神气又神秘,他们穿着随意、行色匆匆,背着大大的摄像机,奔走在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他们是众人心目中的“无冕之王”,掌握着老百姓的新闻话语权。这里对于局外人来说,总觉得有着无限的荣光,以及新闻发布的无上权威。

        这座城市目前有四家都市报,各有优势,互为水火。

        《大江报》隶属市报集团,大至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的街坊小事,无所不包。《城市信报》隶属广电集团,结合电视台的优势,更侧重于娱乐新闻,号称全省唯一的纸上“电视台”。《东方商报》则隶属新华社分社,擅长以经济的视角看新闻,以新闻的视角写经济,别具特色。

        而苏豫所进的这家报社,《绿城早报》,则属于省报集团,是一份具有悠久历史的市民都市报,覆盖全省,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可是也因为其全,反而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特别是随着报纸市场化的进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就在四家都市报之间打响。《大江报》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一跃成为绿城报界的老大,《城市信报》和《东方商报》也分别以黑马的姿态跑出重围,在绿城报媒占据一席之地,《绿城早报》在前有狼后有虎的状态下,艰难生存,勉强维持绿城老二的江湖地位。报纸媒体的战国时代已经到来,群雄纷争,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绿城早报》,如果用一首歌名来形容,那就是:“不做大哥好多年”。

        这是一份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报纸,□□题写的报头赋予了这份报纸特殊的政治意义,它所经过的历程有坎坷、有风雨、有成功、也有辉煌,它是共和国的一个缩影,从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所有的一切,一起走过,记录和见证了这个城市和中国在发展进程中的风风雨雨。

        《绿城早报》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达到过辉煌的顶点,可是在以后的日子却江河日下,江湖地位不保,只能在其他报纸的风头之下,回忆昔日的荣光。总是会有人不服气其他报纸如今的风光,总是会有人说省会的新闻人大多从这里出发,这里就是省会媒体人的“黄埔军校”,那种不服和自欺欺人总让人想起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面所写的那句话“咱祖上也富过”,调侃中透着点辛酸,辛酸中透着点滑稽。

        可是历史是挂在墙上供人观瞻的,现实才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辉煌的历史属于过去,不管情愿不情愿,那份荣光和骄傲都已成了昨日黄花。如果依然固守着昔日的荣光,不积极的寻找对策,不主动寻找机会,只会被对手远远地甩在后面,真正成为一段历史,尘封在故纸堆里。

        入职报到的第二天,在报社的大会议室里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新人入职大会”。

        会议入场的时候,苏豫见到了面试他的那位主考官。听消息灵通的新人们说,这位是报社的社长助理,姓黄,人称黄总,主管报纸的宣传推广,据说是80年代的北大高材生,又被人称为北大“黄”,在本地很有几分名气,做过几个很有名的大策划。

        苏豫心想,怪不得呢,看来的确是“大神”啊,以后他应该是自己的主管领导吧!

        这时候只见一位身材高挑、容貌秀丽的美女走过来,亲亲热热的跟黄总攀谈起来,顾盼之间有种说不出的韵致。

        听旁边的同事说,这位美女就是自己的直接领导,企划部主任秦明月。

        企划部是报社新成立的部门,据说原来暂定的企划部主任不是秦明月,而是面试苏豫那位咄咄逼人的女考官,现在省会新闻部做主任的鲁冰燕,后来不知道什么缘故,走马换将,这也是隔了那么久才给苏豫他们下聘用通知的原因。

        会议在雄壮的军乐声中正式开始。

        只听会议主持人介绍报社领导,苏豫大致听来,好像报社有9位常委,钱社长是报社的老一,主管经营,文总编辑是报社老二,主管采编,几个副总编辑,一个社长助理,还有两个总编辑助理,这就是整个报社的领导班子了。

        钱社长作为报社老一,当仁不让的作为压轴最后上台。

        他首先代表报社领导层表达了对入职新员工的欢迎,然后对报社的辉煌历史做了庞大而又系统的回顾,又对如今的现状表示深感痛心,表示要在自己的手上恢复《绿城早报》昔日的辉煌,成为绿城报界的NO.1,让早报人重新找回往日的地位。说到动情处,钱社长禁不住哽咽起来,后来,偌大的礼堂只听见钱社长声嘶力竭的呐喊:“为了曾经的辉煌和荣光,我们要更加努力,我们必定要更加努力,王者必将归来,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一时之间掌声雷动,群情振奋。

        报社的新人们一时有种无与伦比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好像《绿城早报》的未来全在自己这些人的身上了,不由得充满了干劲,只觉得从肋下都能生出风来,带着自己呼呼的往前走。

        与钱社长的激动人心和极富煽动性不同,文总编辑的讲话风趣、幽默,还带着点微微的自嘲,明显的带着文人气质。

        文总带着幅金丝边眼镜,五官端正,举止温文儒雅,算是媒体界难得的既有才又有貌的男士,又有着几分风度,遂成为报社女记者们或明或暗的偶像。曾有一名女记者趁着向文总敬酒的时候,表示了自己对他的崇拜和好感,说文总“风流潇洒、风度翩翩、别具风采”,从此之后,文总在报社里又被称为“文三风”。

        文总以他极富磁性的声音说道:“《绿城早报》是一份有历史的报纸,什么是历史,历史是昨日的新闻,新闻是明日的历史。有历史有时候是好事,有时候未必是好事,如果只惦记着昔日的功劳簿,那还不如白手起家从头开始,索性不提之前的那些辉煌比较好。”

        他喝了口水,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下去:“不要说什么以报为家,或者说为报社奉献自己的青春,作为报社,应该为所有的成员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工作氛围,如果报社都揭不开锅,也不能要求大家饿着肚子奉献,是不是?当然了,同样,大家也应该恪守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分,把工作做好了。只有这样,报社才能发展,大家才有收获,才有好日子过么!”

        文总的话同样引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只听下面还有人叫好的声音。

        苏豫敏感的直觉报社里分管经营和采编的两个巨头,好似有点面和心不合,而且各占山头各有各的拥护者,只从这新人入职大会上的讲话就可以听得出来。

        不过他想,自己只是一个小喽啰,也不知道这里的水深水浅,还是别去多想上层领导们之间的矛盾,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活,顺利的过完试用期才是正事。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由于经营和采编天然阵营的划分,特别他的直属领导秦明月更是钱社长的亲信,作为小喽啰的他也难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成为钱社长和文总斗法的炮灰。

        这是后话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