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风之彩 > 第107章

第107章





“哎,这是什么?”Z博士看见了我手中的龟鳖丸大礼包。脸上掠过一丝不悦的表情。

“哦,请别误会。这是我用献血的补贴给家里人买的。”

“好啊,难得你还有这份孝心。”Z博士的话让我如释重负,反而还因此在张博士心目中树立了一个孝子的良好形象,可谓是因错得福。

“说说你为什么要放弃你原来的专业学生物,说说你的理由,谈谈生命科学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我最喜欢有自己想法的年轻人。”张博士和蔼地说道。

自然不能说只是为了不想考数学,那我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势必大打折扣。应该利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把Z博士忽悠晕了才行。要知道21世纪的什么才是人才,第一要会忽悠,第二要会用英语忽悠,好在今天这个场合用中文忽悠就足够了。

“在我看来,生命科学是相当基础的科学,是我们人类认识自身的过程,当人类逐步对外部世界有了清晰的认识的同时,人类开始迫切需要认识我们自身,于是有了生命科学的兴起。在21世纪,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结束后,我们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我们所需要做的是从基因入手,研究它在蛋白质表达上的功能以及蛋白质的种种功能……

21世纪的科学是多学科互相交叉的时代,没有哪门科学可以脱离其他的学科独立地发展。而生命科学是主宰21世纪科学的也是和我们人类自身最有关联的学科……”

我像是竹筒倒豆子一样把我的想法经过组织后表达出来。看得出,我的目的达到了,Z教授不时露出满意的笑容。

“你说得很好,我很惊讶你一个大三的学生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我来谈一下我的观点。我觉得生命科学的春天正在到来,为什么这么说呢?生命科学是人类认识自身的一部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斯芬克斯之谜一样,人类最不了解的就是我们人类自身。事实上,生命本身比任何一台最精密的仪器还要来得奇妙和精确。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现在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除了一部分搞计算机的大部分已经转到生命科学这个领域中来……”

接着Z博士向我详细讲述了他提出基因组化学的构想和实质内容。我感觉一扇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在我面前缓缓地开启了。

我向Z博士询问了许多我所感兴趣的问题,他一一给了我耐心而细致的解答。

“你提出要做什么杯是吧,我想问问这个项目的审批由谁来做。是内行人吗?”Z博士说这话时显得很认真。

“这个,我不太清楚,学校里审核的人不会太内行的吧。”

“我这里的项目都是国际上目前最前沿的东西,有好多是我们的核心技术。我不想泄露出去,这里涉及到一个知识产权的问题。国外对这个知识产权就是特别的重视。我怕就怕一些同行,他来审核你的项目,他没什么想法,看了你的东西,哎刚好启发了他,把你的项目拿过去就变成他的了。这样的问题我原来也遇到过。”张博士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我有一个朋友要竞争香港某一个大学的教授职位,对方就让他把自己的想法写一份。这位老兄也够可以的,把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人家。过了几个月,我就看到了一系列那个课题的文章,其中最开始的思想就是我那个朋友的想法。所以我觉得,你到我们实验室来,我欢迎你,但是要把我的项目拿出去,还要仔细考虑。”

时间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显得格外匆忙,转眼就到10点了,再晚就赶不上回家的公车了。

“我看你这样吧,做什么杯的最好从生活中出发,做什么西湖里含磷量检测啊,路口的红绿灯状况啊,做一个小小的研究,提出些自己的解决方法,只要自己的想法绝,肯定能拿奖。”

“我到不怎么关心能不能拿奖,我只是想让自己得到一点锻炼。Z博士,时间不早了,我想我该走了。”

“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啊,早上我儿子打了一个电话来说他被哈佛录取了,拿了6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我让他高三去加拿大放松一年,好好玩玩,这小子还不干。晚上又碰到你这样一位有想法的优秀学生,今天真的很高兴。”

“这是您教导有方啊,虎父无犬子啊!”

我站起来和Z博士握手告别。临走还不忘说上一句刚学会的法语:“merciaurevoir!”(谢谢)

今天的见面虽然没有帮我搞定挑战杯的项目,也算是颇有成效。这是我和沃森的教授的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试想要是给我面试的老师就是张教授,那我在印象分上就领先了我的竞争者们一大截了。

我决定去我们自己学院的老师那里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项目。目标首先锁定了W教授,他主要研究生物材料,活跃在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中间地带。因为这个学期W教授给我们上表面与界面,由于我在课堂上活跃的表现,翁教授对我的印象还是颇为不错的。

见到他说明来意,他沉思了片刻。

“对了,我手下有一个博士生,正在用量子点发光材做蛋白质荧光探针,他主要搞材料的制备,至于后面一块探针的制作目前还没什么头绪,要不就你来负责这后半部分。”

我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这不是我梦寐以求的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结合点吗?这种蛋白质荧光探针在蛋白质的分离鉴别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去年的SARS病毒就是依靠蛋白质荧光探针检验出来的。不过传统的方法用的是有机染料作为发光体,具有发光强度弱的缺点,而用无机量子点发光材料做荧光探针,发光强度是原来的20倍,具有非常理想的发光效果与应用前景。

听起来是不是很悬乎,其实也很简单,可以想象成老鼠给猫戴铃铛,这个无机发光材料相当于是那个铃铛,而需要鉴别的蛋白质就相当于是那只猫,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老鼠的工作,怎么将铃铛挂在猫的脖子上,将探针连在蛋白质上后,只要用特定波长的光一照就可以看见荧光从而确定待测蛋白的存在。

这么有意思的工作我怎么会放过,当即答应了下来,并且填完了挑战杯的立项表格,只是在经费预算上犯了难,我从来都没有独自做过科研,也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经费。只是做一个科技A类制作可以拿到学校里2000块的科研经费,于是就胡乱写下:购买材料:1000,实验制备:500,后期表征:500。写完后忐忑不安地交翁老师过目,谁知他大笔一挥,把表征的钱改成了10000元。

“你就在后面写,余下经费由导师补足,这样就可以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用极其崇拜的眼神望着W教授。

“好了。应该能批下来的,剩下的小伙子就靠你了。”W教授在立项表格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挑战杯的立项工作到此圆满完成,大四的框架也基本上构建完毕。考研复习加科研将把我大四的生活填得满满当当的,如同是塞满了各种作料的烤鸭,充实地散发出别样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

第二十五章  初入校友会

  大三的另一件对以后有着很深意义的事情是混入了浙大校友会。在校友会工作的这段日子至今想起来都是我人生阅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在浙大校友总会前后一共工作了5年,参与了3次校庆的报道工作,采访过许多在各行各业事业有成的知名校友,从德高望重的美国著名大学教授到叱咤商海的弄潮儿;从年逾古稀的西迁故人到英姿勃发的青年才俊,一代代浙大人用自己的生命在体验着“求是”两个大字的含义,而我在与他们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是一颗颗真挚的希望母校越办越好的赤字之心,他们的谆谆教导似乎总在耳畔萦绕着,将成为我此生一笔受之不尽的财富。而回想起初入校友会,却完全是出于一个偶然的决定。

因为接连获得了几个校内征文比赛的奖项,我又重新对自己的文笔充满了信心,所以在看到浙大校友总会招通讯员的通知后,几乎没经过大脑的思考,我就报名并通过了面试,并且很容易就获得了这样一个宝贵的锻炼机会。

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次我就接到了一个采访浙大2004年研究生校友联谊会的任务。看着老师殷切期望的眼神,我心中暗暗下了军令状:一定要漂亮地完成这第一次的采访任务。

周六的天是阴沉的,时不时有一阵小雨。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杭州的雨天都是妩媚动人的。骑车来到邵科馆,好家伙,一溜的宝马奔驰在那里一字卧开,显示出主人的来头不小,车是人的名片,折射出个人的身份与地位。看来今天来的都是各行业的风liu人物啊。

径直走进邵科馆。

“你好,请在这里签名。”耳边响起一个柔柔的声音。

门口的迎宾小姐质量堪称一流,可以代表我校女生的最高水准了。

“谢谢,我是浙大校友会派来采访本次活动的。”

“哦,那你是和顾老师一起的吧,他在上面等你。”

“好,谢谢,能不能给我一份资料。”

“好的,给。”

提着一个粉色的塑料袋,我来到二楼的会场。走进门,在后排的角落里坐下。今天来的各位大都西装革履,皮鞋光亮得能用来当镜子。我打开手中的名册,乖乖,第一页几乎全是某某知名集团的董事长当今的搏击商海的雄鹰,杭州几个最著名的房产商全部在列,还有不少专程从外地赶来的知名校友,对母校的一片赤诚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