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聘则为妻奔则妾 > 第201章

第201章





听到找大夫,凌意可慌忙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歇歇就好。”

琴音默默无语地看着她,半响才说:“我知道公子的事让少奶奶操心了,要不明天回相府散散心,在侯府要处处小心,可是在姨娘面前就不必委屈自己了,有什么事跟姨娘说说,别太憋坏了身子!”

凌意可一下子回过神来,凌厉地看着琴音。琴音扑通一声跪下,看着凌意可眼中的一丝杀意,坚定地说:“奴婢自幼伴小姐长大,小姐就是奴婢的天,我对小姐忠心耿耿,死而无憾!但见小姐有一丝苦处,都恨不得以身替之!可琴音蠢笨,不能全替小姐解忧,还求小姐有什么事别瞒着姨娘,到底亲生母女,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别光苦着自个了!”

说完了重重磕了一个头,泪流满面:“琴音话已说完,死而无憾!”

凌意可叹了一口气,想起从小到大,除了父母就是琴音最为忠诚贴心,何况她的父母亲人都在凌家为奴,如今红颜佳人已死,书香自私懦弱,若连她也不能信,自己就再无可信之人了!

她感动地看着琴音:“我知道你是最忠心的,说什么死不死的,若你死了,我还能靠谁去?”

琴音松了一口气,她终于肯信自己了,这条命留下了。凌意可见她还跪着,连忙伸手去拉,刚握住她的手腕,琴音皱起眉头喊了一声,凌意可吃惊地撸起她的衣袖,却见手腕上包着白色的丝帕,上面有干涸的血迹,不解地问:“怎么伤到这儿呢?”

琴音小心地答到:“秉少奶奶,奴婢今早收拾少奶奶换下来的衣物,发现底衣有一根跳丝,就用剪刀去剪,却不小心划破了手腕,些许血迹滴到少奶奶的底衣上,已经送到洗衣房去洗了,还请少奶奶责罚!”

凌意可愣住了,自己被吓得慌了神,竟然忘记了这个,若被人发觉自己长时间月事没来,传了出去岂不是死路一条?幸亏有忠心能干的琴音,替自己遮掩过去。

她感动地褪下羊脂玉镯,戴到琴音手腕上:“你的忠心我绝不会亏待,咱们明天早上起来就回相府去看姨娘!”

第二天早饭后,凌意可去向于夫人告辞说是回去看望父母,因为奉直不在,于夫人怕她空闺寂寞,所以她每次回娘家都不阻拦。

于夫人日夜忧思,心力交瘁,早已支撑不住,请人开了不要调理身子,正说着话,小丫头煎好药端了进来,浓重的药味扑鼻而来,凌意可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赶紧跑出去扶着柱子干呕起来。琴音心惊肉跳地服侍着她,觉得稍稍好点,两人赶紧迫不及待地告辞走了。

于夫人疑惑地看着她的背影,目光渐渐冷厉,服了药就急急赶往老夫人的院子。

老夫人听后脸色十分难看,思索了一会说:“如果凌氏真的德行有亏,家丑也不可外扬,现在先不要声张,你先让悄悄使人把给她洗衣服的婆子传来问问,她是府里家生子,敢不说实话?”

与夫人点点头,面色沉重地说:“凌氏最近很反常,每次见面都精神恍惚,答非所问,人也憔悴的厉害,听说连饭也不怎么吃,我还以为是牵挂奉直,打心眼里疼她,没想到还另有蹊跷!”

老夫人又有些迟疑了:“凌氏看着不像呀!难道咱们看错了?先别急着乱猜疑,毕竟是奉直媳妇,总盼着他们好。还是等晚上问过洗衣物的婆子再说。”

一直到晚饭前,去探望父母的凌意可还未回府,只派了小厮来秉告,说是生母崔姨娘生病,她想照看一夜,于夫人虽然满口答应,疑心更重了。好不容易等到晚上,才悄悄地传来了专给凌意可洗衣服的郑嬷嬷。

看着满面疲惫的老奴,于夫人有些不忍,赏了座说:“你是府里的老人,我也不瞒你了。二公子一直没有消息,少奶奶因为太过牵挂他而伤神,弄得身子不大爽利,前些天还吃了药,说是月事不规,这些话我这做婆婆不好当面问,所以传你过来问问。”

郑嬷嬷迟疑了一下:“前几天琴音姑娘过来也这么说,说是少奶奶因为吃药调理身子,月事不规,还说我衣服洗得不干净,让我以后洗净点。”

于夫人一颗心直往下沉,月事不规,这是什么意思?连忙又问:“怎么个不规法?”

“上个月少奶奶月事没来,不过昨天琴音姑娘拿来一些少奶奶换下的衣物,血迹斑斑的好像月事又来了!”

于夫人有些疑惑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不露声色,给些赏钱交待郑嬷嬷不要告诉任何人,赶紧去找老太太了。

老太太听了后沉思一会问:“月事不规也很正常,不过她以前不是好好的吗?她年前有没有见过外男?我看她这段时间失魂落魄的,莫非真的有什么原因?”

于夫人细细想了想脸色顿变:“她去年冬天有一天去了一趟端王府,直到很晚才回来,回来就病倒了,从那以后就每天神思恍惚的,瘦得不成人样!而且没听说她生母有病呀?”

老夫人想了想说:“她的生母是个妾室,明天派青儿和静娴带些东西过去看看就行了。至于凌氏之事,我有个法子,她若真的与人苟且有了孽种,必然会趁回相府的机会去打胎。打胎药乃大忌,绝不会出现在家里,她们不好出面,只有派琴音那丫头偷偷去买,明天派可靠人在相府门外暗中守着,前后门都要有人,如果琴音出来了,肯定要去药铺子,只要我们弄清抓得什么药,就会清楚是怎么回事!”

于夫人连连点头:“此计甚妙,又不会惊动她们,免得我们怀疑错了将来尴尬!”

说完脸色一沉:“如果是我们疑错了就好,可万一果真象我们怀疑的那样,该如何是好!”

老夫人目露狠意,一字一顿地说:“堂堂的安靖侯府二房当家主母,竟然趁夫君不在,与人苟且养了孽种,我们于家的列祖列宗那容这种女人立足?肯定休了她!”

于夫人有些迟疑:“那凌相会不会找我们的麻烦?”

“只要他不怕女儿的事传出来丢人就行!而且现在凌相和端王处境日愈艰难,皇上年老多病,皇子皆成年,却迟迟不立储君。虽然看似端王最受宠爱,可安王却是唯一的嫡子,若论起理,没一个能比得过他。

而且现在精兵强将尽在他手,就是别人做了储君能安稳吗?以前还罢了,前些天皇上以吐蕃在边境大量增兵、安王兵力不足为名,把端王舅父卢烈的大部分军队调往边关由安王统领,端王现在除了凌相,再没什么有力的支持,根本不能同手握重兵的安王抗衡,我看皇上倒像处处是在为安王继位做打算呢?”

于夫人佩服得连连点头:“娘说的是,媳妇茅塞顿开!就凭这,凌氏也休得,别让奉直落个罪家之婿的身份,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幸好娘有先见之明,让奉直临走写下休书,以防万一不能辖制凌氏,没想到竟然派上了用场!看来奉直跟安王出征是走对了路子。媳妇觉得,奉直肯定安然无恙,不过处境尴尬不便路面而已,才托辞失踪,又怕泄露消息,才一直瞒着我们,只是瞒得我们好苦!”

老妇人面色一冷:“奉直心软,若等他回来,必定不忍心休了凌氏,我们要先下手替他扫除了后患,至于得罪凌相,有皇上在,他也不敢太做手脚,只要我们小心,应该能安然无恙,只要再坚持些时日,皇上立了安王为储君就好,奉直助他登基有功,以后荣华富贵不愁!”

第五卷  意阑珊  二百二一  休书

崔姨娘看到女儿进来,先是一喜,又见她憔悴支离不成人形,心里一痛,哽咽首说:“我儿生下来,就是相府的掌上明珠,万千宠爱中长大,没想到命运却如此不堪。奉直至今下落不明,想是已遭不测,你青春守寡不说,还膝下无子,唯一的庶子又不知去向,下半辈子有什么可以依靠?再多的银钱也难解寂寥无依。将来侯府家业尽落于长房之手,纵然我和你爹再宠你,最终不过仰人鼻息而已!”

凌意可一言不发,扑进她怀里低低地泣着,琴音怕她又张不开口,急得连忙说:“小姐莫要哭了,仔细身子,你这一哭,姨娘就更难过了,你还是好好和姨娘说会话吧,有什么难受处尽管告诉姨娘,我去看看我爹和我娘,待会再过来服侍小姐!”

凌意可明白她的意思,抬头泪眼点点头。崔姨娘拭去她的眼泪,摸着她瘦削的脸,叹了一口气,令丫头把早上炖的鸡汤端来。

凌意可望着飘着一层油腻的鸡汤,直犯恶心,连连摇手,崔姨娘却不由分说,令丫头盛了一盅,亲手递到女儿面前,凌意可再也忍不住了,扑出去扶着树枝干呕起来。

崔姨娘吃惊地看着她,脸色顿变。

凌意可干呕了一阵,方才好受些,事已至此,已不容她羞愧和害怕,今日就是说也得说,不说也得说,除了母亲,谁还能救她?

她进了屋,望着母亲苍白的脸,扑通一声跪下,未语泪先流:“女儿被人设计,摊上要命的事,本不想再苟且偷生,却舍不得娘亲,娘亲只生养女儿一个,若我自私去了,让娘亲何以为靠?”

崔姨娘想起她刚才的情形,直直的逼视着她:“我儿到底碰到什么难事,竟然要撇下为娘?”

凌意可扶着她的双膝,泪流满面,一五一十说了年前被凌意欣骗去瑞王府,又被下药,被瑞王侮辱并致怀孕的事情。

崔姨娘脸色苍白如纸,又羞又怒地看着凌意可,狠狠打了她一耳光。

凌意可半边脸很快肿起来,她捂住脸哭得更厉害了,半晌才抬起头:“女儿名节尽毁,生不如死,却舍不得娘亲,今日见娘一面,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