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我伐天下 > 第271章

第271章





第四百零三章  贩卖国宝

  “我明白了,诚如夫人所言。”,秦桧脸上也现出喜色,“如果赵抗没有自己的势力,皇上应该会对其恩礼有加,但是他偏偏有自己的国家和军队,而军力甚至还在我们大宋之上,皇上心里必然会相当忌惮。但也正因为如此,皇上在表面上会与其更为亲密,但全都不过是假象而已。”

“所以老爷您要做的就是要进一步增加他们之间的嫌隙,以您的聪明应该知道怎么做吧。”,王氏掩口笑道,虽然已是徐娘半老,却仍有异样的风情,只是偶尔散发出的狠厉之气令人心寒。

秦家的铁三角各有所长,秦桧长于战略分析与大局观,王氏擅长计谋与关键处的决断,而已经发疯的秦熺则具有极强的执行力,能将夫妻二人的奸谋落到实处。正因为如此,秦家才能如此不可一世,也不完全是赵构扶植纵容的关系,不过现在少了秦熺这重要的一角,便远没有以前那么可怕,江晨星泄愤的举动居然成了大善事,也足以自傲了......

就在秦桧夫妻密谋的同时,赵抗已经来到了张府,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赵抗还是大吃一惊,不要说崇尚节俭的赵国了,就算南宋的皇宫和秦桧的相府,都远没张府那么奢华。而且这种奢华却并不使人产生庸俗的感觉,很明显这些庭院都是请名家精心设计的,令人流连忘返。

赵抗他们抵达张府的时候,老管家正躺在后花园的凉亭中做白日梦,他须发皆白,看上去已经不下六十岁了,身上衣服虽然质地与款式都很一般,但却相当洁净,与那传说中的老兵出身不太相符。出乎赵抗意料之外的是,老管家高鼻深目,并不像是一般汉人的相貌,“看来他八成有着胡人的血统了,有点意思。”,赵抗心想。

看得出老管家在张家过得很不错,连架子都被培养出来了,即使知道了赵抗的身份,他还是继续斜躺着晒太阳,根本就懒得理他。这时张宁馨也看不下去了,她出言劝说了几句,老管家才勉强坐起来作揖意思了一下。

虽然老管家相当无礼,但是赵抗本来就不是拘礼之人,再加上此刻他有求于这个老人,便毫不计较地道出了他的来意。那个老头一口就回绝了,“我老人家年事已高,没精力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后来他实在受不了张宁馨和秦莹两女的软言相求,而且赵抗的态度也比较谦恭

,他才表示可以帮赵抗这一次忙,但要他为赵抗效力那却绝无可能。

赵抗心想这样也好,正好试试这老头的真实才能,毕竟眼见为实,如果只是凭一时之兴就重用他的话,一来不符合赵国的制度,二来风险也太大,财政可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关键部门,是不能乱来的。

老头一旦决定做事,脸上那懒散的神情一下子就不见了,变得严肃而认真。秦莹大概还是第一次见到他这个样子,便好奇地提出了疑问,而老头的回答令大家喷饭,“我老人家要不快点将事情办完,岂不是要少睡几觉了?”

在见到那堆积如山的宝贝之后,老头只是微微愣了一下,便恢复了平静,令赵抗大为惊异。接着老头便向赵抗问道,“你现在急不急?”

“急需两千万贯,其他的则不太急,可是我让手下去售卖,他们居然说只能卖出五百万贯,您看这些能值两千万贯吗?”,赵抗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也不拐弯抹角,他现在要的就是速度。

“两千万贯倒是不难,三天内就可以搞到。”,老头自信满满地说道,不过这时他却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只能卖给本国商人?”

“哦?卖给本国商人与卖给外国商人有区别吗?”,赵抗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一向都是不耻下问的。

“当然不同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其喜憎之物各有不同,就拿这古董来说吧,蕃客们所出的价钱数倍于本国商人。不过呢,出售这些古董给外国人,是会惹来很大麻烦的......”,老头说到这开始留意起赵抗的反应来。

“什么麻烦?难道是贩卖国宝的罪名吗?”,赵抗轻笑道。

“没错,卖珠宝还好,可是这卖古董......那千夫所指的感觉可不好受啊!”,老头若有所思地望着赵抗。

“只要于国于民有利,那么我个人背点骂名又有何妨?”,赵抗不屑地答道。他刚才也想过了,现在那些蕃客与他是敌对关系,他们手中掌握的资源越多,对赵国的威胁就越大。而他们手中拿着这些古董文物,总比他们掌握着钱粮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要好得多。再说,只要最后胜利,到清算的时候,这些卖出去的国宝便可以不花一文钱地再拿回来。虽然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相当部分的古董损坏或失踪,但古董的价值本就很虚,不然也不会出现砸掉大部分,剩下的价值反而大增的情况了。

听到赵抗的回答,那个老头本来不屑的表情中也开始出现了一点赞赏的意味。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赵抗一时难以置信,那个老头只取走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宝贝,第三天就交给赵抗两千万贯的货款,这恐怖的效率足以让赵抗当初派出执行这项任务的人员找块豆腐撞死。更难得的是,这两千万贯全是钱粮之类赵国急需的物资,而不是那些不能救急的房产之类,即使以四海钱庄的实力,在接收时也忙得够呛。

赵抗见钱来得这么容易,自然贪心不足了,他将手中的宝贝一股脑地全塞给老管家,希望他将这些全换成钱。但是当他提出这个请求后,他发现老管家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傻瓜......

知道犯错的赵抗连忙向老管家请教,“这样做为什么不行?”

老管家这时问了他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你了解市场吗?”

赵抗木然地摇了摇头。

老头也不知道今天自己是怎么了,这些知识他原本都打算带到坟墓里去的,居然就这么说了出来。其实,当初赵抗表示为了国家民众愿意牺牲自己而背负骂名时,他沉寂了许久的心弦就被拨动了。他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些知识在他手中,只能令一个家庭发家致富,而如果到了赵抗手中,那将影响整个世界......

第四百零四章  市  场

  “举例来说,粮食等必需品的市场规模大约为数亿贯,这是指整个中国范围,因为这一需求无处不在,所以这个市场分布也相对均匀;而古董珠宝之类的奢侈品只有上层人物才能消费得起,所以这一市场的分布就要集中得多。我们大宋占了天下的八成,而临安又占了大宋的七成,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不到三天时间就能搞到二千万贯的原因。”,老头就像在讲课一样认真地教着赵抗,而赵抗也很有耐心地听着。

“下面以古董市场为例,来谈谈市场规模的问题,据我老人家估计,我们大宋的古董市场总规模在五千万贯到一亿贯的样子,包括那些蕃客在内。你别提问,那些家伙虽然自己逃到了北方,但他们还是留了很多人手在南方,毕竟南方要比北方富庶,生意要好做得多啊!只不过由原来的明里转移到了暗里罢了。”,老头笑了笑,继续说道,“这五千万贯指的是所有参与流通的古董,加起来值这个数。”

“什么叫参与流通的古董?”,赵抗有些不解地问道。

“真蠢,还得我举例,哼哼,如果一件古董,你是放在家里慢慢欣赏,即使增值了几倍都不打算变卖的,那么便没有参与流通;如果是拿去变卖,或者打算变卖的,便是参与流通的古董了。”,老头越谈越来劲,现在他觉得似乎将这些知识一直憋在肚子里,并不是什么正确的选择。

赵抗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人当面骂笨蛋,不过老头讲的东西确实很有用,他便耐着性子继续听了下去。

老头为了便于赵抗理解,拿了一锭金子表示金钱,拿了一个瓷瓶表示古董,继续讲解道,“现在你看到了吗?这是金钱,这是古董,两者是对等的关系。其中金钱一方相对稳定,比如这几年只要不发生战争,这数目基本会一直维持在五千万贯到一亿贯的样子。但是一旦打仗,就会迅速萎缩,而到了战后经济恢复,这个数额又会较快地增长,经济越繁荣,国家越安定,这个数额就越大。所以说现在能用一锭金子换这一个古董,那么到了战时便可以用同样的一锭金子换到十件古董。这就是所谓的‘乱世买黄金,盛世买古董’的原因所在,明白了吗?”

赵抗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想不到这小东西里面还有大学问啊!”

“那是自然......”,老头不禁有些得意起来,再淡泊名利的人其实内心深处也是渴望得到别人赞许和承认的,只不过一直被刻意压制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这时赵抗突然好奇地问了一个无关的问题,“老人家,您这样的大才,当初为什么会为张相公出大力呢?”。赵抗虽未明说,但却暗示了张浚并非什么好鸟,这个老头当年居然近乎无偿地帮了张浚那么大的忙,他实在是不能理解。

“张相公并不是什么好人,也算不上是大才,这就是你想说的话吧,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是世人都不知道,老爷他虽然问题多多,但也颇多过人之处,是天下罕有的。”,老管家的言语中对张浚并不怎么恭敬,倒是颇多感慨。

“清河郡王的识人之才确是难得。”,赵抗自然不会做到人家府上骂街的蠢事,不过他这句称赞倒也是事实。

“他的长处可不仅仅是这一点,当然他的眼光确是厉害,不只在选拔人才上是这样,连当年选女婿也是慧眼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