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南疆奇人 > 第2章

第2章



就让王大麻子顶吧!嘿嘿!”多年后张晓想起这事都还脸红、心愧。

“反正‘王大麻子’脸黑麻子也够多,脸红也看不出来嘛!这掉链子丢面子的茬就放他那了!”真无赖啊!难道这牲口就不知道读小学时,认真看看《诚实的孩子》说些什么?

清理完死苗,需要把空白的地方补上新苗,不然就浪费资源。种三七可不像种大白菜似的,只要找块地种下就有收获。这“三七”可不好伺候,即使基本条件达到,管理不善同样死光光。

种三七,首先认真选地:作为“三七”地的最低要求最少要五年内没种过三七,最好是从来都没种过三七。这样的地种上三七好管理丰收的机会多些。反之,三七病症多,特别是根腐病,直接无法根治,只能看着七苗一棵棵死去了!

选地之二:地不能太平,坡度小不利排水,导至湿度过大而三七生长过慢;当然,坡度也不能太大,不然,容易滑坡,而且,水分流失过快,同样不利于三七生长,也不利于平时操作。

其三,尽量靠近水源,利于起水。三七不耐干旱,离水源太远必须造水池,这就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不妥。

其次造棚架,三七是半遮阴植物,适当的光照,适宜的温度能让三七健康成长,此条件企及于棚架的质量。棚架遮阴过密,三七只长叶,不长个。棚架过稀,三七不但不长个同时叶面枯黄,病症多。

很多七农在这一点上吃过大亏,由于建棚材料:竹竿,木叉,棚草,铁线等涨价。部分七农为了缩减造价,把竹竿铺得比较稀,木叉与木叉之间间隔过大。梅雨季节,整天阴雨绵绵,木叉受力过重折断,三七棚崩塌压死压坏七苗无数。

可见,什么东西都有个度。违反规则早晚受罚;张晓那家伙就是活生生的教材。

第二章  高档办公室

  地选好,棚架造好,形成“七园”。接下来就该在园内精耕细作了。首先,把土块敲碎。然后,把地一商商分开,在商以商之间挖上一尺左右深的排水沟,然后,平整商面播种。种七初期任务完成,收获如何就看中期管理了。

张晓选地,造棚架都是王大村长帮忙搞定的;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不错,当然,在分商和播种时却被王大村长一通好骂。

人家挖排水沟一尺深,他挖半尺深。别人移植三七苗,小心谨慎一棵棵种,他图速度快,一把把撒。播种速度到是够快,快赶上播种机了!

可商面上的种子却稀密不均。东一撮西一堆,就像被狗刨过一样。

这家伙还洋洋自得:“新时代,新技术。咱挖半尺等一尺,咱老张一出马,一个顶俩。好一副欠揍模样。

当日,张晓早早收工。还一路笑着回家。可惜,刚到家门口就碰到王大村长。“吆喝!小兔崽子,太阳还老高就回家偷懒,是养肥膘?还是没事可做了?王大村长看到张晓,一点面子没给就是一番喝问。”

王大村长家与张晓家就一墙之隔,碰到可不算巧遇。别看张晓背地“大麻子长,大麻子短。”很嚣张的样子。可面对王大村长的麻子脸,乖得像只小猫。《诚实的孩子》一课,在本村学得最好的人该张晓了!

当“诚实的孩子”把自己的“新技术”向王大村长一推销;王大村长马上————脸黑————手抖————脸上的大麻子差点跳出来咬了张晓一口。

最后,拼命摸后颈;张晓一见王大村长一摸后颈,就知道要遭了!这次肯定把这老头气的够呛。不然怎么会摸烟锅头敲人呢?

最终,张晓脑袋上长了个“馒头”,被王大村长逮到“高档办公室”一顿好批。别看王大村长文化不怎么高,训人却是一套一套的。领导气势还真有那么一点。

王大村长摆足架势一番爽骂:把张晓从小到大的所作所为从头到脚一一批驳,就连张晓小时候尿裤裆的臭事也没放过。

“当领导的果然厉害啊!这”王大麻子“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训起人来还真他妈要命。”这牲口犯错不知悔改,还在心理编排王大村长的不是。

要说张晓最怕王大村长的不是烟锅头,而是去王大村长的“高档办公室”。烟锅头敲一下,又不会死人,农村人皮糙肉厚,痛一下而已。

可“高档办公室”真不是人待的地方。边远山区,条件差,不可能建一间真正的办公室,只能在村长家就地安排,凑合着用。

无法,王大村长只好把自己关牛的耳房一分为二,中间用几根横木一拦,再摆上张破桌子,几条小凳子;这不,左边牛圈,右边办公————恩生村的“高档办公室”诞生了。

你别看这办公室不怎么的,该村的大小事务都要在这搞定。农村人从小和牛一起长大,牛就是农村人的命根子。办公室和牛圈在一起农村人还觉得挺好的。对牛发出的怪味也习惯了。此办公室有何陋之?

张晓这牲口就一狗鼻子,特灵。别人不觉得不怎么难闻的味道,他应是觉得刺鼻。所以,虽多次“光临”“高档办公室”也没把那股怪味忽视,而是感觉越来越刺鼻。再加上王大村长的轰炸,更是如坐针毡。

这不,张晓的第一次“伟大的技术”革新,被王大村长无情地扼杀在摇篮中。用王大村长的话说就是:“毛都没长齐,就想飞。不自量力。愣头青一个”张晓被王大村长整整轰炸了两小时后,又命其在“高档办公室”中面壁思过。

王大村长也是人嘛!这两小时的轰炸是很费“弹药”的。总要喝口水,抽袋烟补充补充“弹药”嘛!王大村长去喝水,抽烟,顺便睡了个下午觉。面壁思过那位?让他陪着大水牛好好反省反省,免得又搞出些妖蛾子。

期间,张晓反省得怎样没人知道,只知道村长夫人下午五时收工回家,把张晓“解救”出门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长鼻窦炎”。

吓得村长夫人差点去请“跳大神”的崔婆婆————崔大神。来给张晓作一番“神疗”。

第二天一早,在王大村长和村长夫人李秀华的帮助下,逐一更正张晓的“狗刨式”种法。

“还好,总算回归正途了!小子:以后千万别再自作聪明,搞什么妖蛾子了。老让我老人家给你擦屁股不说,还败坏我老人家的名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教你这样搞呢!”事情做完,王大村长又是对张晓一番教训。

张晓看看今天作的,再想想自己昨天搞的,面愧啊!以后这发明创造还是少搞为好。王大村长虽然对自己严厉,终归是对我好啊!特别是秀华婶子,对自己比亲娘还要亲,有什么好吃好喝重没落下过张晓。

张晓的父母在其五岁时外出打工,只留下七十多岁的爷爷和张晓相依为命。头两年父母时不时寄回几百元补贴家用,加上王大村长家无私的帮助,日子还能将就着过。

可是到张晓七时,噩运降临。首先,父母杳无音信,断了经济来源;接着,爷爷年老归世。张晓的天塌了。

还好,隔壁有个王村长,在王大村长的带领下,村民把爷爷送上山安葬,张晓成了孤儿。看来吃“百家饭”的日子来临了。

张晓的“百家饭”没吃成,在王大村长的安排下,把张晓送到村完小读书,田地出租给村民种植,租金交给王大村长安排张晓的日常生活。

可是,农村的田地不值钱,租金只够张晓的吃喝用度,学费可没钱交。当时可没什么义务教育。连完小的老师也是在村里推荐几个学历稍高的村民代替。俗称“民办教师。”

可见,当时的状况有多遭。更别提免费了!无法,王大村长只好自己掏腰包.还好,这家伙还特争气,从小学到初中都名列全校第一。比王大村长的千金王小花厉害多了。

村长千金王小花和张晓同岁,只比张晓晚出生半天,小学毕业没考上初中而回家务农。后来因为村上小学缺教师,被留校任教了。为此,还在张晓面前拽了几天。

张晓念完初中没再上高中,到不是张晓没本事读,而是条件实在不太允许。一来王大村长腰包也空;二来乡镇上只办到初中,没高中。读高中要到几百公里外的【七花市】,太远,农村人也没有这个经济能力。

张晓没读成高中,心理也不怎么难过;反正农村人读书只是为了能瞧书看报,算一算小账,识人民币而已。水平再高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用费哪个劲。

“王大麻子”不是认不了几个字吗!照样坐办公室嘛!无奈的张晓只能放弃继续念书的想法,自己是孤儿,能念这几年也是依仗王大村长支持;现在要去更远的地方念书,花钱会更多,王大村长不能再负担费用,休学了只能说两句话为自己宽宽心。

张晓辍学,其实也不算辍学了。毕竟全村近千号人,识字的没几个,连只要会写姓名的一起算上,也就八十来号人。由此可见,国家搞扫盲工作,任务是多么坚巨。所以张晓怎么能算辍学呢?

在恩生村张晓应该是“高材生”了。所以,张晓一停学,首先找上门来的就是村上小学的陈校长。

校长上门可不是叫张晓继续上学,而是求才来了。

学校缺乏教师,一至五年级就三个教师,一个顶两用。几个年级凑一块搞【复式班】教学。那教学质量肯定是差得不能再差了。

加上教师素质本来就低,就陈校长一人初中毕业,其余二人只是小学生。所以二人也就能在一二年级将就将就。其余三个年级就陈校长一人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