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重生在豆蔻年华 > 第13章

第13章





沈素梅一开始以为苏夏窝在自己房间里不停的写作业,是她

9、稿定矛盾  ...

自己担心未来的期末考试考不好,丢了期中考试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但是慢慢的她就发现了不对,因为苏夏根本就不是在写作业,而是拿着一个本子不停的写啊写的,看起来不像是日记——因为日记根本不可能写的这么长。

于是在苏夏又一次奋笔疾书的时候,沈素梅很“恰好”的送了一杯牛奶给她,就这样发现了苏夏自己写文的小秘密。苏夏犹豫着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不过也没有明说,只是说自己在试着写小说,可以锻炼文笔,顺便练字。

知道女儿在做什么之后,沈素梅相信了苏夏的说辞,没有再怀疑她。而且她看苏夏每天写小说写的那么累,还问她有没有快捷一点的办法。苏夏尝试着说出电脑打字应该会快一点,心疼女儿的沈素梅想了很久,带着苏夏去了还未彻底停业的A市造纸厂办公室,让她在那里打字,然后再用办公室的打印机将文章打出来,让苏夏带回家去修改,眷写第二次。

这样一来二去没几次,在办公室打的加上苏夏自己手写的,《11°青春.初恋》的初稿很快就定出来了。全文一共18万字,苏夏预计自己再删删减减,可以缩减到15W字以内,这是一个恰好可以讨好出版社编辑,获得出版资格,又不显得过多和过少的字数。

为了迎合出版社的口味,虽然文风苏夏设定的是走青春路线,但是,内容中她自己添加了许多这个时代特有的因素。譬如说教育制度,广泛而严重的下岗潮等等。因为她不确定内地的出版社是否会出版纯粹的言情小说——目前只有台湾那边的言情作家的作品比较畅销,内地的话,还是题材厚重的比较好卖。

所以,某些特定的因素,都被苏夏运用到了文章里面。高考制度,中国特有的教育方式,父母和孩子日益加深的代沟,改革开放个体经济进展的艰难……这些在多年以后都会被学者当做课题来研究,现在却很少有人能看透这些现象背后说明的问题。

跟着母亲去了几次她以前工作的办公室,苏夏也看得出来沈素梅其实很不想在家歇着,她是很想工作的。以前造纸厂的效益好,沈素梅在造纸厂坐办公室当会计,一个月拿的工资不比苏建国少,甚至在效益好的时候还比他多,承担起了家里储蓄+花费的全部义务。

可是近年来A市的造纸厂因为效益降低和环境污染的缘故,一个个工厂被停工,沈素梅所在的市造纸厂也终于停产,将一大部分的职工都给内退下岗了。沈素梅呆在家里,没有额外收益,苏建国又不会把工资全部交给她,家里最近过的确实是有点紧巴巴的。

苏夏看母亲跟还留在造纸厂的几个阿姨叔叔都聊的挺愉快的,

9、稿定矛盾  ...

于是在某次离开造纸厂,坐在母亲自行车后座回家的时候,苏夏装作无意的问母亲:“妈,刘叔叔他们还留在纸厂的这些人,一个月能够拿多少工资啊?”

沈素梅骑着车,道:“五六百吧,比以前少多了。”

苏夏调整了一下坐姿,一直手臂环着母亲的腰,突然问道:“那妈你想去上班么?我看你最近在家里呆着挺无聊的,每天不是去姥姥家就是跟院里的阿姨们聊天,这样多无聊啊。如果能找份工作,既能挣钱又有事做,多好。”

沈素梅苦笑道:“我都快四十了,现在找工作能找什么工作?如果是给人家打工看孩子之类的,又累又挣不到几个钱,还不如在家歇着呢。”

苏夏了解母亲的想法,这个时候的国企工人总有一种傲气存在。觉得除了他们这些吃国家铁饭碗的,其他譬如个体户啊,临时工人啊等人都是干着不靠谱的工作,就算那些开商店的每个月能挣几千块,他们也觉得面子上还没一个每月挣八百的工人来的好听。现在社会上下岗的人那么多,虽然就业机会也不少,但是这些刚刚从国企下岗的职工大都不愿去干又脏又累的活儿,他们都想着能够做点清闲的工作,钱少点没关系,但主要是不累,而且听着好听。

这个愿望虽然很美好,但是,世界上哪有掉馅饼的事情呢?苏夏几次想劝母亲先找个工作干着,因为现在不找工作,几年之后等人们意识到了面子没有吃饭重要,连饭店刷碗的都不怎么招人了。但是她也了解母亲的脾气,于是只能将话压着,在心理思索着自己能不能想想办法,为母亲拿个主意。

两人路过菜市场,买了把青菜,葱姜蒜等,家里鸡蛋快没了,还买了几斤鸡蛋和西红柿,准备回家做番茄蛋汤面吃。回到家属院里的时候,远远的苏夏就看到父亲的自行车停在他们住的单元楼门口,她不由得催促了母亲一下:“妈,爸已经回家了。”

沈素梅听到了,马上将车骑得更快。两人都了解苏建国的性格,说好听点只是暴躁,说难听点就是喜怒无常。他现在回到家,如果没见到苏夏和沈素梅,肯定会认为两人是出去闲逛了,而且现在正是吃中午饭的时候,他回到家却没有口热饭吃——苏夏觉得有点不妙。

果然,刚刚停好车,并且一步三个台阶的迈上楼,苏夏刚到家门前把门打开,就听见“砰!”的一声,她只看到无数的碎玻璃炸到眼前。

“啊!”的一声尖叫,苏夏吓的站在门口不敢动。沈素梅拉开她,仔细的看了看她有没有哪里受伤,确定没事后才松了口气,两人进了门。

苏建国坐在客厅沙发上,吸着烟,身边放着一叠报纸,怒气冲冲的

9、稿定矛盾  ...

看着两人,骂道:“你们还知道回来啊!”

10

10、争吵劝说  ...

苏夏看了一眼母亲,沈素梅微微叹了口气,径直提着菜去了厨房。苏夏看着一地的碎玻璃烟灰缸渣子,也去找了扫帚,先将垃圾都扫到簸箕里,然后拿卫生纸,一点一点的将玻璃渣子全都捡干净了。

苏建国坐在沙发上抽烟,也不说话。苏夏懒得去触他的眉头,苏母一直在厨房里呆着,两人也没理他。过了十几分钟,沈素梅将饭做好了,端着两碗撒满番茄鸡蛋的面条走了出来,放在客厅餐桌上,对两人道:“吃饭吧。”

苏建国瞅着餐桌上的碗,大怒道:“吃吃吃!你就知道吃!你做的这人能吃么?!这是人吃的东西么!”他越说越怒,站起身,在客厅里不住的跺脚:“每天我把钱拿回家,你都花到哪儿了?!说!天天中午不是面条就是面条,连和油水都不见,你把剩下来的钱都弄哪儿去了?!是不是都拿回你娘家了?!”

苏夏看着办暴怒的父亲,忍不住插嘴道:“爸,我妈现在不上班,一个月只有你给的那点钱,有鸡蛋吃就不错了。我们家又不富裕,再说就算是富裕的人,也没有天天吃肉的啊,胆固醇那么高,对身体一点都不好。”

“你懂什么!”苏建国看到苏夏插嘴了,劈头就是一句。

沈素梅看到苏建国吵苏夏,也气的不行,将围裙一摘捏在手里,道:“苏建国,我把钱拿哪儿去了?你也好意思问出来这话!现在一斤面多少钱,一斤油多少钱,一斤肉多少钱你知道么?你每个月只给家里五百块钱,我又要买菜做饭,又要伺候你们爷俩吃喝,家里衣服擦脸的全是我买,每个月我还想攒下来一点存进银行。以前我挣钱的时候,每天中午也是吃这饭,就没见你怎么吵过。现在我下岗了,没工资了,你看不起我是不是!”

苏建国眉毛一竖,直接说出了自己心里想的话:“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你看看谁跟你一样,四十岁不到就在家里歇着的?钱也不挣只会花,每天不出出去乱转,就是回娘家,你要真想回娘家,干脆走了就别回来了!”

沈素梅眼圈立刻就红了:“谁跟我一样?你真好意思!这院子里多少女的结婚后不上班的?上班挣钱的有几个人?!她们每天在家搓麻将,看孩子逛街,什么事都不做,过的别提多好了!我呢?!我每天刷锅洗碗洗衣服,拖地收拾房间,你和夏夏哪个不是被我打理的利利落落的?我这叫不干活?!苏建国,你真跟以前不一样了!你变的太厉害了你!”

苏建国阴着脸不说话。沈素梅一边说一边流泪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真是我做饭做的不好让你生气了?还是我真的把家里的钱拿出去不见影儿了?!都是放屁!你天天在外面鬼混

10、争吵劝说  ...

,你以为我不知道么?这院子里住了多少人,多少是每天准备看咱们家笑话的我就不说了。好几次都有人在我耳朵边上嚼舌根,说你在外面鬼混说你在外面赌博,我都说不是真的。可是是不是真的我能不知道?你拿回家的钱一天比一天少,你天天抽烟喝酒,你一输钱倒霉就回家冲着我们娘俩撒气,你要真有底气,你就跟我说这不是真的!”

苏夏越听母亲的话越惊讶,她知道父亲脾气不好,也知道父亲爱抽烟喝酒,但是却不知道“赌博”“鬼混”?她咬着嘴唇站在母亲旁边,以前那时候,每逢父母吵架,她都吓躲在自己房间里。偶尔知道父亲做了点不干不净的事情,也只是以为是跟女人鬼混去了,但是如果真是赌博的话……

她不由得看着母亲,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沈素梅意识到苏夏在看她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说的有点多了。她闭上嘴,坐在那抹眼泪。

苏建国这时候也注意到了苏夏,不知是因为自己做过的事被拆穿而心虚,还是因为不想在女儿面前吵架,他脸色越来越难看,不过却没有再跟沈素梅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