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不老约 > 第74章

第74章





承渊下令彻查此次大火原因。

青骊由承渊亲自送回寝宫,却始终神情恍惚,夜来噩梦,依旧是大火之后看见的焦灼尸体。

她惊坐而起,衣衫已经被被冷汗湿透。

幽光里有其他声音传来,青骊惊道:“什么人!”

待台上烛火被点亮,她才看清居然是承渊。

“哥哥?”青骊惊魂才定,见承渊坐到床边,她却莫名带着警备。

“司斛在照顾丛葭。”他没说为何自己会在这里,只因为心中记挂,才不想假手他人,甚至是小砚,都不会放心。

“我没事。”青骊靠上软枕,劝道,“你回去吧。”

烛光中女子神色憔悴,一场噩梦耗教她更加疲惫。如今青骊这样斜身躺着,睡意又起,并且深沉浓重,真想一睡长眠,不知外物。

额上却是贴来承渊手背,他的手不凉,却在肌肤相触的瞬间教青骊觉得驱散了些许体内的燥热。

“你在发热!”承渊见状,当即叫来大夫诊治。

大夫说是青骊一直体虚未愈,今夜受激过度,气血不调,才有此症。

别风寒(五)

次日又有军报传来,寒军由川陵南下,攻下了吉首城。

吉首乃西部军事关卡要地,一旦失守极可能溃败整个西线战略部署,萧简坐镇于彼居然还会被寒军攻克。

承渊大怒,下令西部军队整装,即日出兵痛击寒军,收复吉首、川陵、付予等战线城池。

慕空此时请缨,主动要求前往西部,得承渊准许。

少年即刻带命离开雨崇。然而军令到达,西部大军依旧迟迟未有动静,只以守城为主,极力互住西部防线。

承渊为此震怒,五日内连发三道诏令将萧简召回雨崇。

待征将归来,主帅严词责问,昔日战友,同生共死,如今承渊却以贻误军机为由,杖责萧简,并革去军职。

司斛将消息传递过来时,青骊才将丛葭哄着睡了午觉。

自从顾庭书葬身火海,丛葭思父心切,几乎夜夜发梦,哭喊着从梦中惊醒。先前青骊有病在身,不好照顾,就由司斛日夜陪在丛葭身旁。

而近来更有另一道身影时常出入青骊寝宫——小砚。

小砚受承渊所托关照病中女子。而没了司斛在身边,青骊也多有憋闷,得小砚常常过来,虽然两人交谈不多,却也不见针锋,还算和善。

如今,小砚也在。

青骊将丛葭安置好,遂和小砚到了外厅。司斛将打听来的情况一一转达,见青骊峨眉收紧,她也知女子心中忧充。

“杖责萧简……”青骊思索着什么,最后幽然叹息,轻飘若云。

“承渊做事有时是狠了一些,也不念情分。或许是在战场上久了,看的生死多了,慢慢也就铁石心肠了。”小砚虽也对承渊此行有所失望,但多年相处,她总还了解承渊的性格,至少,是现在这个承渊。

青骊只觉得身子越发沉了,遂由司斛扶着躺去塌上。看着窗台上洒进的一片阳光,她恍然想起,在小的时候,那里的窗台是放着一盆兰花的——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兰花喜阴,总喜欢把盆栽放在阳光下,也没人告诉她那是错的,一直到后来,顾庭书和她说了,她才幡然了解。

“承渊一面忧心军事,一面也关心着七公主的病情。我看今日公主已经恢复了好些,回头等前线战事没有这么紧张了,他就过来了。”小砚微笑,是这宫里谁都没有的宁静柔和,连青骊看着都觉得安心许多。

“我倒是没有不放心他,只是空儿如今只身在外,萧简又被革了军职,他就不怕吗?”青骊不解,却更多忧心。

“其实这些年,除了萧将军还有其他军将也可以独挡一面。承渊这次是气急了,毕竟从真正掌事之后,还没有这样违抗过他的命令。过两天应该就没事了,前线重要,但少了萧将军几天,应该还不至于出大乱子。”小砚道。

“杀一儆百?”青骊反问,却问得极轻,像是自言自语,而后无奈一笑,道,“当真是什么人都下得去手。”

小砚没有青骊这样多年的感叹,只因她一路跟随承渊,看着昔日大珲骄子从新起步,从头做起,所有不易,一切辛酸,都是她在看,而不是彼时留在顾庭书身边得享安逸的青骊。

“多愁伤身,何况七公主现在还大病未愈,这些事还是别想了,好好养病才是要紧。”小砚始终颜色淡淡,却不显得疏离生硬。

“多谢。”青骊欠了欠身,又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小砚姑娘可知道我三姐如今近况?”

小砚在记忆中稍稍搜寻一阵方才回道:“前两日三公主进宫见过承渊,看气色都还如常,只是说不到几句两个人忽然有了什么争执。当时我在外头,听不真切。”

“争执?”青骊染着倦色眉目间又浮动起深深沉思,想着易君傅在易秋寒出事的第二日就离开了雨崇,当晚之事势必在易君傅和承渊之间埋下隐患,而青蘼处在两人之间必定需要左右平衡,定不好过。

见青骊深思故我,小砚眼角的笑意却是更深,道:“才说了不要公主多想,我就又讲了这些事。不若下次三公主进宫,我直接请她过来看看七公主吧。”

“有心了。”青骊笑意淡淡,不甚亲近。

小砚就此起身,道:“七公主无恙,我就回去复命了。”

青骊点头,命司斛相送,她依旧卧在踏上,望着窗台明晃晃的一片。那光亮仿佛从现实照入了回忆,却光线强烈得什么都看不清晰,除了隐约能够听见的极其悠远的声音,叫着她的名字,她却分不清,那是谁在叫着自己。

青骊向来睡得浅,是以夜里房内有了动静她便立刻醒来,却见珠帘外站着一道身影,迟迟没有进来。

“哥哥?”剪影看来熟悉,青骊多看了一会儿才确定那就是承渊。

稍后那人进来,却是就是承渊。男子如今一身白色长袍,和幼年时一般模样,然而脸色疲惫,一路靠近床边的脚步都显得格外沉重。

青骊看着承渊点灯,然后再床边落座。兄长的目光长久停留在自己身上,倦色深沉。

“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青骊虽然微笑,却不知为何向床角缩了缩身。

承渊未答,视线落下,正看见放在青骊枕边的那支桃木钗,原本幽邃的眼光顿时也就温和起来,伸手拿起那支钗,嘴角氤氲了安心的笑意,道:“你一直带着呢。”

“十五岁生辰你送的及笄贺礼,怎么能丢了呢。”但凡想起过往,青骊总也感慨。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生辰,她却没能像青蘼那样隆重正式,而是一个人在出云庵,陪着经卷青灯,简单清寂。

“你知道?”承渊微惊。

青骊将桃木钗取来,拿在手中看着,也一点点地回忆,道:“你托萧简转送,却还不肯告诉我,但这支钗的意义,却不是萧简可以送的。”

她也是后来才知道,男子送女子发钗就代表想要替其挽发结髻,凭萧简与她如何亲厚,却也是送不出这份礼的。而能让萧简这样做的,只有承渊了。只是这些妄想,终究不可能实现的。而她却在以后的年岁中,为另一个人挽了青丝,梳了发髻。

笑颜渐失,青骊的话这样现实,却也是时间将彼此的距离拉得更大。他不知其实在很久前,女子就将这支发钗收起,重新戴上也是为了以情动他,为保住顾庭书做一些努力——他曾将目光落在她发间,见到这桃木钗时,慧心笑过。

两人各有心思,此间只剩下烛火跳动,影影绰绰。

“这么晚过来,发生什么事了?”青骊将发钗放下,依旧与承渊保持着距离。

“睡不着,本来就想过来看看,谁知道就吵醒你了。”承渊试图缓和话语中带着的负累,却越说越沉重。

青骊默默思索一阵,道:“为了姐姐的事?”

承渊抬头看着青骊,问道:“你又知道?”

“小砚和我说了两句,却不肯再告诉我更多。不如你说给我听。”青骊道。

承渊蹙眉,眼底忧愁又浓,犹豫须臾方才说道:“军中粮草需要补给,但易君傅却迟迟依约送来。之前易秋寒的事,姐姐也颇有怨词,所以有了些不愉快。”

提起易秋寒,青骊神色也顿时变得凝重。经过调查,那夜是承渊身旁亲信故意纵火,只因军中对承渊留下顾庭书一事多有不满,亲信担心承渊在军中由此由此受到非议才出此下策,不想易秋寒竟为救顾庭书如此舍身忘死,终也葬身火海。

“以前我们都不会这样的。”青骊幽然说起,仿佛自语,也没去看承渊。

“青骊。”承渊忽然握住女子的手,神情慌张,道,“你不会和姐姐一样的,对不对?”

面对承渊如此转变,青骊一时无措,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她从未见过承渊这样害怕,纵然握着她的手这样坚定,但他的眼里却那样不安和张皇。

“当初我和离渊岛的人定下了这条计谋,用这些年重新要回属于我们的东西,但不想你没能留在我身边,而姐姐去忽然回来了。我一个人走过来,从什么都没有到可以再遇见你……青骊,你不会和姐姐一样为了那些人来埋怨我,责怪我的,是不是?”他急切地想要得到答案。

“你怎么是一个人呢?你忘了小砚?还有萧简,还有空儿。”青骊想要抽回被承渊握住的手,却发现他裹得这样紧,手背上有他掌心仿佛焦灼的温度,“他们都在的。”

“不是的。我那样做,害死了父皇,也害死了月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