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孽缘说不出的秘密 > 第8章

第8章



坦白的说,领导和崔昊,不太熟悉,领导只知道崔昊是个能干的新人,但能干不代表一切。考虑了一会儿,领导在新员工名单上划去了崔昊的名字。“正巧”,俩天以后,崔昊在工作上犯了个重大失误,领导顺理成章的把他开除了。这个失误也是陆明一手导致的。除掉了崔昊之后,陆明很快的又搬回了季存馨家的附近。好运气的陆明所做的这一切,只有天知道。从此以后,陆明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季存馨近来刻意避免和陆明的联系,她也不知道是什么理由,竟隐隐的有些害怕陆明,那天的那场景令她对陆明的好感降到了冰点。阅人无数的她渐渐的感到陆明这个男人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而且很会玩花样。但不管怎样,她和陆昂现在的感情很好,而且俩人更有发展的可能,看在陆昂的份上她只好选择能躲就躲,远离为妙。

三个月期满,陆明顺利的留了下来,签了三年合约。陆明很想找个人庆祝,可他发现,那些亲戚朋友,不能排解他长久以来的孤独感,他们之中没有人了解他。理所当然的,他想到了季存馨。此时的陆明发觉,被季存馨拒绝后,他真的有些爱上她了。原来那种刻意的专注力,不知何时起,变成了不自觉的专注,有了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如果,哥哥不在了,该有多好。陆明想到了这一点。

陆明有些想家了,他决定自己去回家庆祝,只有他自己。被哥哥抛弃的那天,他就只和自己玩了。

陆昂今天回到了家,在楼下,他看到家里的灯亮了,心里高兴极了,冲上了楼,按了门铃:

陆明打开门,有些醉醺醺的:“谁呀?你?你怎么来了?不是想家了吧?”

陆昂:“你怎么喝了这么多酒?满身酒气.”

陆明:“少教训我,妈都死了,咱俩已经没关系了。快滚!”

听到了“滚”字,加上多天的委屈和失去母亲的情绪,陆昂被激怒了:“你说什么?滚?你才应该滚,搞清楚,你才是领来的那个孩子……”

陆明轻轻一笑:“爸妈都死了,你现在怎么说怎么是了!但要像我那样,拿出证据!而且,这房子现在是老子的。快滚,老子我今天心情好,不想看见你。”

陆昂扔过去一串钥匙:“地点在中心银行,保险柜4272号,自己看吧!”

陆明接过钥匙:“什么?银行?原来你还留了一手,告诉我,呃,里面有多少钱?”

陆昂冷笑一声:“钱是没有了,但有个东西,你一定会要,那东西只属于你,自己去看吧!就当我没你这个弟弟,就当爹妈白养你了。”说完,陆昂生气的下楼,走开了。

陆明:“哈哈……终于滚了……原来还有个值钱的东西,在保险柜里,我明天就去,看!”……

第二天,陆明请了个假,奔向中心银行。

工作人员把他领到保险柜前,然后工作人员走了。陆明急不可耐的打开了保险柜。他迅速的往里面看了一眼,热度冷了下来,里面空无一物,除了个小包。他急忙打开小包,只有些他小时候的照片和一个证件,他打开证件,一看,瞬时汗珠掉到了地上。那是本收养证,被领养人的落款上赫然写着:“陆明。”但收养人的落款上却写着一个陌生的名字,是个老太太(上面有被收养人和领养人的照片),还有签发机构之类的。“不,不,这一定是假的,不。”陆明的脑海一片空白,他马上跑到银行外面,打车,去鉴别这收养证的真假。

第八章 收养人的故事

自从看见了那本收养证后,陆明想尽办法的包括请调查公司收集到了很多信息,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渐渐地拼凑了一个大时代底下的小故事,这些是陆昂所不知道的。

那是1933年。在那个多事之秋的,风雨飘摇的国民党统治时期,“这种小事”在那个封锁消息的政府手下,似乎算不得什么。不就是场天灾嘛!在那个饭都吃不上的年代,所有人都没有出路的年代,也许死亡,未必就不是一种解脱。

一切都来的是那么的突然。

无论在什么年代,阳光明媚的日子总是令人心情愉快。

一位年约6岁的小女孩儿正在稻田边捉着蝗虫玩。“丫头,快来吃饭!”一位中年村妇大声召唤着小女孩儿。

小女孩儿:“哎!”

这时,一位庄稼汉已坐在饭桌旁大吃特吃起来,很普通的三口之家在吃着午饭。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越是平静,平静的背后一定会有不祥的事将会发生,这事不是天灾就是人祸。

晴朗的天空突然就变成了血一般的红色,河流里的鱼一群群的跳跃着,仿佛要急着离开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河水也变得不再平静起来,水面的乱纹四处舞动着。突然,天空中发出霹雳的一声巨响,这响声却不是雷鸣。大地随后开始猛烈的震动起来,地中发出巨大的轰隆声,与地面闷闷的晃动之声混合在一起,吓得人胆战心惊。天空一下子就黑了下来,风沙走石开始缓缓的扑面而来,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就那么一瞬间,人们的眼、耳、口、鼻全都糊上了一层脏土,勉强睁开眼,只有沙土。再仔细看看,只见视线所及的地面裂开了道道大缝,这地缝忽开忽闭,大地不断地向下倾陷,左右摇晃,人站在原地上无法动惮,大脑一片空白,丧失了所有的意志,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

庄稼汉的妻子抱住了自己的丈夫,惊恐地望着这一切,小女孩用手蒙住了自己的眼睛,虽然她的眼睛早已闭上。

半分钟过去,庄稼汉和他妻子刹那间掉入一道突然敞开的地缝里,连呼救的声音都没来得及发出,地缝合上。此时的小女孩的眼睛仍然没有睁开。一块儿石头猛的从风中砸向小女孩儿的左手边,小女孩痛苦的大叫一声:“啊!”整个人不省人事。

地震持续了一分钟之久。地壳慢慢的停了下来,但到处都能听见巨大的隆隆声,沙石也继续飞扬着。三小时后,天才稍微亮了点儿,方可辩的清远近,沙雾渐渐消散,大地一片废墟。

地震发生的同时,世界各地的地震仪都收到了这可怕的震波。

地震发生后,断壁残垣,城郭无存;人畜惨死,尸横遍野;地坼山裂,江河断流。所谓惊天地、泣鬼神,怎一惨字了得。

当天夜里,下起了大雨,侥幸逃过鬼门关的人们饥寒交迫,躲雨的地方都找不到,不得不到处找东西来挡雨。此时,余震还未停止。求生的本能使人们团结在一起,互相依靠。

小女孩被这大雨浇醒,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还活着,只是,可能她的左眼将面临着失明的危险。她漫无目的的四处走着,一户人家看到了她,将她抱起,她的身影消失在瓢泼大雨中,不知何时才会再次出现。

连老天都被这惨象所感,没完没了的哭着,等老天哭完后,淹没了大量的田地和房屋,大地上一片废墟。

小女孩被救她的好心人家收养,还好,那个石块只伤到了她的眼皮(当时手挡着呢!),她的视力很好,只不过她失去了6岁以前的记忆,就这样一天天的长大成人。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记忆,并不值得珍藏。

和当时普通的农家女孩儿一样,14岁的她后来结了婚,但丈夫在他们的新婚之夜当兵走了,说要去打鬼子,让她等他回来。她就这么傻傻的等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年,送走了所有的老人之后,她孑身一人,满心欢喜的等着丈夫回来。战争结束了,他也该回来了,等丈夫回来的信念伴她度过了那些最艰难的岁月。最后,她终于等来了一个消息,好消息是丈夫还活着,还立了功,当了官。坏消息是,丈夫以为她死了,又组织了家庭,还有了三个孩子,让她再找个人,嫁了吧!这个消息比丈夫死掉的消息还令她绝望,她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犹如晴天霹雳,她失去了她的希望,但岁月的磨练早已教会了她什么是坚强。她的内心深处,还对丈夫抱有幻想,于是就这么一个人,忍下所有流言蜚语,在那个吐沫淹死人的年代,执着的等下去。仿佛这就是能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的信念,坚定地等着丈夫回来。

十年浩劫的特殊时期真的给了她一个机会,她却没有等来丈夫,她等来的,是丈夫的三个孩子和一封信。原来,丈夫和他的后妻终因忍受不了冤屈双双跳楼而死,丈夫在临死前,留给了她一封信,大字不识的她立即找人来念给她听,丈夫说的最多的就是:对不起她,让她把他的三个孩子照顾好,抚养长大。她不假思索的照办了。就这样,一个大姑娘拉扯三个孩子,日子的艰辛可想而知。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她也比同龄人更早的老去,怕后爹虐待孩子,她没有再嫁。后来,她的脸上爬了些皱纹,三个孩子也慢慢长大。其中的一个男孩子很争气,学习很好,很像她的丈夫,但后来得白血病死了。她大哭了一个月,流干了眼泪。另一个男孩子去参了军,正值战争,从此杳无音讯。最小的男孩子依偎在她的身边,拭去了她所有的眼泪:“妈妈不哭,还有我呢!”她坚强的把这唯一的男孩子养大成人。为了丈夫的孩子,她终身未嫁。

最小的男孩子长大了,学习不好,去城里当起了倒爷,头脑聪敏,善于钻营,倒也给了她稍稍安稳的生活。后来,小儿子把她从乡下接到了城里,让她享福。她以为,苦日子终于过去了。小儿子不让她去干活挣钱,闲不住的她就找了家孤儿院去做义工,她知道自己也是孤儿,收养她的那户人家早就告诉了她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