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蒸汽大宋 > 第25章

第25章





这五六千人丁倒大半是被这陈三枪抓上山去的乡民,我孙家寨也不时有人口进山失踪的,说起来,这个陈家寨也算是附近一害。

我孙家寨被抓去的人口也有逃回来的,故此知道他陈家寨虚实。

我也曾几次向陈家寨索要失踪人口他陈三枪断断否认,我孙家寨男丁也只五六千人丁,只和陈家寨人数相当,陈家寨寨栅险固,这个陈三枪又骁勇,我自家一时不得帮手,一时间倒奈何他陈家寨陈三枪不得。官府忙于北面战事也没有多余兵力进山剿匪;我亦只能约束孙家寨人口莫去陈家寨附近打猎砍柴便是。

孙二伯停了下又说:贤侄,我听说你黑龙寨最近广收庄客,也聚了些人丁,不若,你我两家合兵一起,把这陈家寨端了。如何?

李正石大喜:老伯所言正合我意!

当下。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下计划,约定了发兵日期各自出兵人数,战利品的分配等事项,李正石才告辞回去,整顿队伍,准备到了约定的发兵日期,就两家合兵一起打陈家寨去。

第二十四章襄阳血战

李正石差不多有一年没有见到孙二伯了,忙着开荒修水库也没有时间去拜访这位热心的前辈。前一段时间听孙家兄弟说是孙二伯外出访友最近方归。

这一次接到一封用箭射来的书信,心知是和附近豪强有关,也未拆看,便先去寻孙二伯讨个消息。

孙二伯果然在家,满面春风神采奕奕的,倒象年轻了几岁的样子。

见李正石来了,忙拉了李正石进堂屋坐了,如往常一样招呼儿子端出米酒待客,也不问李正石来意,兴高采烈和李正石聊起天来。

却听孙二伯说:

自那回听贤侄说起我大宋襄阳被蒙古人围困,我老汉心中牵挂襄阳,却是放心不下,把贤侄所赠的红薯种了些看看收获,果然如贤侄所言,高产甘甜易活能顶得粮食充饥,便去寻了个旧日军中伙伴一起上路,带了一袋红薯欲送到襄阳去,备他日之急。

我二人一路晓行夜宿饥餐渴饮,到得两湖,却是得知襄阳如今被蒙古大军团团围困,已经是入不得了。

却是数年前,忽必烈继承了蒙古汗位,稳固了地位,立国号为元,改元中统。自称天命在元,做好了进攻大宋的舆论准备。

北地汉人汉奸和色目人纷纷归附投奔蒙元,准备追随蒙古人南下进攻大宋。襄阳大战在即。

朝廷任命了吕文焕知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总领襄阳防务。

次年入冬,为打破蒙军鹿门、白河之围,吕文焕命襄阳守军进攻蒙军,不想蒙古军多,我宋军反被蒙古军队逆袭,吃了败仗,我宋军颇多折损。

转年三月,我大宋樊城守将张世杰率军与包围樊城的蒙军作战,又不能取胜。

七月,沿江制置使夏贵率军救援襄阳,遭到蒙古军与蒙古汉军的联合伏击,兵败虎尾洲,损失两千余人,战舰五十艘。也是败退下去。

这蒙古汉军俱都是无恶不作的汉奸,乃是蒙古人招募北地汉人成军,为虎作伥一心为蒙古人卖命。领军的却是大汉奸张弘范、李庭两个。

今年春天,吕文焕出兵襄阳,攻打万山堡鹿门山白水沟,蒙古人败退,这一次却是一举破敌!痛快!

吕文焕虽然得胜却不得外围大军接应,大宋军士气又复衰退,敌将张弘范、李庭乘势反扑,吕文焕只得领宋军又退守襄阳城。

九月,我大宋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率水军增援襄阳,蒙军水陆两军迎战,又是大败我宋军,范文虎逃归。

我大宋军兵英勇杀敌,前仆后继,杀伤蒙元军马无数,奈何蒙元倾尽全国军力而来,襄阳之围终不能解,襄阳城被围数年,外援断绝,城中虽有粮食,但缺乏盐,布帛。很是困苦。

为解襄阳城之困,南宋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招募襄阳府郢州等地义勇民兵三千余人,派总管张顺、路分钤辖张贵率领救援襄阳。

我老汉得了消息和伙伴一起背了红薯也加入义勇,打算跟着大队一起杀进襄阳城去。

这总管张顺号“竹园张”,路分钤辖张贵号“矮张”,本是襄阳府郢州本地豪强。为人慷慨,急公好义,在民间素有威望。

闻得襄阳告急朝廷招募义勇,就招募了一些襄阳府郢州等地义勇来投李庭芝为国效力。李庭芝就表奏朝廷,举荐张顺张贵为官,统领义勇。

李庭芝得知襄阳西北有清泥河,发源于均、房州,可入汉水进襄阳,遂募集战船联三舟为一舫,装载货物,以义勇首领张顺,张贵兄弟为都统,率三千民兵,伏于襄阳西北的团山下。

准备冒死突破元军防线支援襄阳。这是极大的冒险,去者九死一生,但三千民兵,人人感奋。

五月二十日,宋军船上带上火枪,火炮,劲弩和燃烧着的柴炭,半夜出发,临行前张顺激励士卒说:

“这次救援襄阳的行动,任务十分艰巨,每个人都要有必死的决心和斗志,若你们当中的有些人并非出于自愿,那就赶快离去,不要影响这次救援大事。”

三千义勇群情振奋,斗志昂扬,愿追随张顺救援襄阳。

救援战斗开始,二张在高头港集结船队,把船连成方阵,每只船都安装火枪、火炮,准备强弓劲弩,张贵在前,张顺在后,突入元军重围。

船队到达磨洪滩,前面被蒙军以铁锁封江,后面被布满水面的蒙军船舰阻住,无法通过。

张贵率军强攻,众将士一鼓作气,先用强弩射向敌舰,然后用大斧短兵相接,冲破重重封锁,用燃烧着的炭烧红铁链,再用大斧斩断,元军被杀溺而死者不计其数,到得天亮我宋军胜利抵达襄阳城中。

我大宋战士转战120余里,天黎明时到达襄阳城下,城中军民见张贵到来,踊跃欢喜,勇气倍增。

一时不见张顺,数日后见其尸体浮出,身中四剑六箭,仍手执弓矢。原来张顺已在作战中壮烈牺牲。


当时襄阳被困已有数年之久,二张入援成功,极大的鼓舞了城中军民的斗志。

随后,张贵派二人潜水到郢州与守将范文虎相约夹击元军,约定南北夹击,会师龙尾洲。,打通襄阳外围交通线。

计划范文虎率精兵五千驻龙尾洲接应,谁知范文虎早于两日前就率军后退三十里,元军从逃兵那里得知这一情况,便事先驻军龙尾洲,以逸待劳。

张贵联络郢州的殿帅范文虎张贵率军和范文虎会师。按约定日期辞别吕文焕,率兵三千顺汉水而下。

临行前检点士兵,发现少了一名因犯军令而被鞭笞的亲兵,张贵大惊,对士兵们说:“我们的计划已经泄露,只有迅速出击,敌人或许还来不及得到消息。”

他果断地改变了计划秘密行动,乘夜放炮开船,杀出重围。

元军自叛徒嘴里得知张贵突围,派数万人阻截,把江面堵死。

张贵边战边行,接近龙尾洲,在灯火中远远望见龙尾洲方向战舰如云,旌旗招展,以为是范文虎接应部队,举火晓示,对方船只见灯火便迎面驶来。

等到近前,才发现来船全是元军,他们先占领了龙尾洲,以逸待劳,宋元两军就在龙尾洲展开一场遭遇战。

张贵见事不好,便令我等义勇先自突围,自己带了人断后。

后来听说宋军因极其疲惫,战斗中伤亡过大,张贵力不能支,受伤被元军俘获,不屈被害。

我等得张贵仗义断后倒是逃出一条性命出来。惭愧啊。

孙二伯情绪激动,一番话说的颠三倒四,却是慷慨激昂,催人泪下。

李正石听得感动,一时间倒忘了此行的目的。

孙二伯唏嘘良久,才想起来问李正石:贤侄此来,何为?

李正石这才想起来此行的目的目的,把那封信取出来,对孙二伯说:

这封信今天早上,自我黑龙寨寨门上取下,却是用箭钉上去的,老伯且看看。

孙二伯和李正石一起把信看了,这封信内容却是说李正石的黑龙寨修水库淹没了他家的“祖宗坟山”,要李正石限期拆毁水库,谢罪道歉,搬迁他处否则就要“尽起兵马”杀黑龙寨一个“鸡犬不留”。落款是“陈家寨大寨主陈三枪”。

黑龙寨修水库之前对水库所在地进行过详细全面的测绘,别说什么祖宗坟山,就是一点人类活动的痕迹都没有,完全是一片荒山野岭。当然不会相信什么淹没了他家的“祖宗坟山”的鬼话。

就问孙二伯:“老伯可知道这陈家寨大寨主陈三枪。是何许人也?

孙二伯哼了一声,说:

陈三枪本名不是陈三枪,只因武艺好,使得一手好枪法,凡人和他交手在他手下只三枪便要落败,故在江湖上得了个绰号叫陈三枪,落得好大的名声,本名反不为人知。

这个陈家寨大寨主陈三枪本是福建南平人,家室豪富,平日修桥铺路行善积德,却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私下里纠集亡命,做得是好大的私盐生意。为人好生遮奢。平日喜欢骑白马穿白袍,江湖上人称“白马陈三枪”。

李正石闻言明白了,这个陈家寨大寨主陈三枪原来是个私盐贩子。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贩卖私盐都是违法行为。在古时私盐违法主要目的是控制盐业的税收中国古代私盐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食盐专卖制度的直接产物,有盐业专卖就必然有私盐,盐业专卖越严,私盐越好卖,利润越高。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私盐泛滥首先是利润奇高,据私盐研究专家估算,盐的零售价格要高于产地价格十几倍乃至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