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蒸汽大宋 > 第28章

第28章





大概是以前当过军官的孙二伯训练过,孙家寨的五六千丁壮看起来也还不太乱,一队队的行动,也还算是有点秩序。

李正石看到这样的情形,虽然先前的期望不高,也还是有些泄气。这样的五六千训练不足的农民,别说打仗,就是去散步,一圈回来也得走散一千两千。指望孙家寨方面做主力,看来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虽然友军靠不住,该打的仗还是得打。两家的人加在一起,也有八九千快一万人,打一个五六千丁壮的陈家寨,也应该够用了。只要狠狠打上他一仗,就算灭不了他陈家寨,他陈三枪也不敢再像以前一样,大言不惭说什么要杀黑龙寨一个鸡犬不留了吧。有时候就算是没有把握的仗该打也得打,就算打不赢,有的仗打了也还是有收获的。

李正石就和孙二伯商量了一下,两家分开行军,黑龙寨的庄客团做先锋,先出发,陈家寨的大队在后面出发,两家到了陈家寨再汇合了一起和陈家寨开兵见仗一决胜负。

两家汇合的地方在黑龙寨,距离陈家寨还有三十里山路。三十里山路正好是庄客团最近一段时间训练内容里每天行军拉练的距离。

李正石和军事组的同学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也把黑龙寨的庄客团分成两队出发,李正石的第一团先行,王大军的第二团合后。两个团次第出发。

李正石的第一团九个连队,战前就已经进行了动员,现在把作战任务也进行进行了布置。第一团的任务就是扫清黑龙寨到陈家寨之间的一切障碍,中午以前行进到陈家寨。

在前一段时间,李正石就带领军事组(狩猎组)对陈家寨和黑龙寨到陈家寨之间的道路进行了侦察,两个寨子之间没有什么险要之处也就是一条野兽和人踩出来的山间小路。李正石认为没有意外的话,中午以前行进到陈家寨没有问题。

行军是军旅要务,好在黑龙寨的庄客团都是本地乡民组成,平日里打柴采药走惯了难行的山路,李正石到了大宋以后也没少打猎山路也是没有少走,穿越者男生们,前一段时间和士兵们一起摸爬滚打的,体能状态也提高了不少,否则的话,今天光是行军,也够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们受的了。

这个时代岭南的山区植被还很茂密,这条山间小路崎岖难行穿林打叶的甚为难走,庄客团的庄客们后面的战士跟着前面的战士,后面的连队跟着跟着前面的连队,在山间小路上走成了个一字长蛇阵,军官和士官们督率着队伍,不让一个人掉队。按照要求合后团的王大军还要组织收容队收容掉队的庄客。

先行团和合后团之间两个团的各个连队之间,都是用对讲机互相联系,行军路上被要求保持静默穿越者们都带了耳机,小声说话,虽然山区信号受地形和丛林屏蔽但是大宋时空没有任何无线电干扰,相互间的联系倒也畅通。

李正石带来小奥和孙家老四孙忠在前面探路,仗了孙忠熟悉地形和小奥灵敏的知觉,一路上无事,中午以前就到了陈家寨。

陈家寨甚为隐蔽,修在一个山间盆地边缘依山而建看起来倒也险要。

整理队伍清点了一下人数,还算到得整齐。李正石就和军事组的同学们聚集到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行动,按照司天道李修德的意见是等了孙家寨的大队到了一起行动更有把握。

王大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等什么等,就孙家寨那帮子农民,就算来了,能起多大作用也说不定。再说了,你们看看他们那个散漫劲今天不到天黑,根本都走不到这里,咱们没带帐篷炊具,难不成今天还要饿着肚子在露天过夜吗,这样的话,咱们这仗也不用打了。

李正石拿了望远镜看了看远处的陈家寨说:

现在的情况是陈家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五六千青壮把守,如果等孙家寨的大队到齐了咱们再去挑战,他陈家寨看到咱们人比他多一倍,必然谨守山寨不出来,咱们也没有做任何攻城准备,就只能回去了,这样,咱们不是徒劳无功白来一趟了吗?

如果咱们不等孙家寨的大队现在去挑战他们,他们看到咱们就两千人,估计会欺负咱们人少出战,就我观察,他陈家寨明显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就算人数有五六千真正能打的也没有多少。就咱们黑龙寨一家打他也够了。

打仗哪能一心求稳怕风险呢,有七成的把握,我看,这仗就可以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咱们今天就和他陈家寨打一仗,我去会会这个什么白马陈三枪!

统一了思想,就开始行动布置作战任务,检查整理武器。列队出发,到陈家寨外面喊话挑战。

时间还不到中午,陈家寨里还等着吃午饭,听到有人挑战,还不知道什么人来,陈三枪吃了一惊,就问报信的头目,是什么人来讨战,来了多少兵马

还不知道什么人来讨战,没有打旗号。都穿着绿衣服,一两千人,看起来倒还齐整。

可是官军?

也不像官军。指名道姓要见大寨主。

哼哼,想必也是无名之辈,今日无事,点起儿郎,我去会会他们。

不吃饭了?吃什么吃,就知道吃!,先做饭,待我灭了他们,回来开饭!

闹闹嚷嚷一番,陈家寨大寨主陈三枪带领三四千人马,出寨迎敌了。

却说李正石在陈家寨外面摆开队伍,叫人前去挑战,所谓队伍也不过是两个团的人散开站成两排稀稀落落站着。一堆堆的人按照班排聚集,看上去完全没有什么军阵的气势。



冷兵器时代的战阵,军事组里面的同学们都没有什么研究,

人民解放军的战术和古代冷兵器嫁接搞出来的东西还有些水土不服。

古代的那些旗号啊金鼓啊之类的东西虽然有些道理,但全盘照搬李正石不认为穿越者们能很快消化接受的了。

中国古代的军事传统,指挥打仗白天靠旗号,晚上靠金鼓,李正石认为弊端不少,旗号啊金鼓啊之类的东西能够传递的信息有限容易受到干扰不说,还容易暴露己方的指挥意图,太粗糙了。

黑龙寨指挥部队一直都是按照人民解放军的传统用军号。军旗只是团旗、营旗,用来激发士兵们的荣誉感。


黑龙寨的旗号李正石当初就没费心思去做,自己这个黑龙寨也没有什么名声,完全没有必要东施效颦搞这一套装13的东西。

等了半天,看到陈家寨里涌出大队的人来,倒有三四千人,打了杆陈字旗号,耀武扬威,倒也颇有气势。当先一人骑了匹雄健的白马提了杆长枪。想必就是那个陈家寨大寨主陈三枪了。

李正石用望远镜观察陈家寨的队伍,发现陈家寨的队伍里明显分成两部分人。

一部分人身强力壮衣服整齐留着头发,拿着像样的武器,明显是私盐贩子。

另外一部分人面黄几艘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拿着竹竿木棍连像样的武器也没有明显是被抓上山的普通老百姓被强迫着出来打仗。

陈家寨的队伍到了黑龙寨队伍的对面三四百米的地方就停下来也摆了个乱七八糟的阵势出来。

这个陈三枪骑了马,就单枪匹马直接奔黑龙寨这边冲了过来,倒也不是这个家伙托大狂妄,单枪匹马就敢挑战敌人的队伍,陈三枪骑着的马是一批阿拉伯骏马,神骏无比,如果有什么变故,凭了他这匹马的速度,他完全可以调转马头脱离险境。

到李正石的队伍前二三百米的地方驻了马,喝了句,对面何人,叫你家首领上前搭话!距离很远声音听太不清楚,不过指手画脚的意思黑龙寨这边倒是明白了

李正石正和军事组的同学们一起说话,司天道李修德看了听了这话就坏笑着推了推李正石说,大寨主,指名道姓叫你去谈判呢!去啊……

二三百米的距离,从李正石现在待的地方用AK47完全可以一梭子打倒他,不过李正石不想错过一个近距离接触一位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古代“农民起义军领袖”的机会,就整理了一下身上的东西,走过去和这位古代“农民起义军领袖”谈判。

李正石穿的衣服是解放军的八七式作训服,扎了武装带。胸前挂了几个皮质子弹盒,塞了几个AK弹夹,腰里挂了那把老伙伴“巨蟒”9毫米口径左轮手枪。背后背了支AK47冲锋枪。作训服里面还穿了一件军用帆布马甲,头上戴了顶钢盔。

李正石走到陈三枪马前十几二十米处,站定了,就对陈三枪问道:对面可是陈家寨大寨主“白马陈三枪”吗?

却说陈三枪打了主意,要把黑龙寨的首领诱出阵来,凭了自己枪急马快武艺出众擒贼擒王杀死敌手,再带领大队杀散敌军,尽快解决战斗,打了个如意算盘。

等了半天,看到对面也没有旗号,都是穿一样衣服的敌人,也搞不清楚哪个是黑龙寨的首领,心下很不耐烦,就出马讨战。

又等了半天才看到敌军阵中晃悠出来一个人来,也不骑马,就那么安步当车一直走到陈三枪近前,只见这个人穿了一身花花绿绿好笑的衣服身上挂了些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物件,除了身材高壮相貌也不见有何惊人。就有些不耐烦起来。

倒不是李正石不想骑马不会骑马,当初在深圳的时候,也在骑术俱乐部里学过几天来着。骑个太平马还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到了大宋,才发现岭南根本没有马可以骑!

大宋的马很贵,不要说是战马,就是稍微像样的骑乘马,价格也要一百万贯铜钱,比后世的法拉利轿车还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