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蒸汽大宋 > 第68章

第68章





有一个和韩小六住在一个里坊的老街坊告诉韩小六,刚才在俘虏营的另一边的角落里看到韩小六的哥哥韩小五了,这消息让韩小六很惊喜。韩小六有心去找找自己的哥哥,连日的饥饿疲累和腿上的伤口让他没办法动弹,只能作罢。

到了傍晚,俘虏营的俘虏们分到了一些食物,排队领取,韩小六得了块玉米饼子和一个煮红薯,虽然没有吃饱,但好歹的也算是很多天以来第一次有口粮食下肚了,身上有了几分力气,就去找他哥哥韩小五。营地不大,找人倒没有费劲,韩小六很快就找到了他哥哥韩小五。

韩小五当初被签军做镇戍军被派到通州驻防,黑龙寨特谴军打通州,韩小五当了俘虏一路被押送到直沽寨也没有受伤没吃到什么太大的苦头,两个兄弟大难不死见了面,聚会在一起自然是抱头痛哭,说起别后情景。

韩小五责备韩小六不好好呆在家里奉养母亲却跑出来当什么劳什子的“乾讨虏军”没的自讨苦吃,韩小六很委屈,说自从你被签发了当兵,我一个人在家找不到生活,家里日子全靠了母亲一个人给人做活维持。

大都城的米价一天贵似一天,我一个人留在家里也是白吃饭就是个累赘,大汗募兵出征,我不如跟了出来,好歹混个吃食营生给家里减一张嘴。不想大宋军兵恁的厉害,第一阵大元就大败亏输,我也被抓了,也不知道往后如何?

韩小五也是惘然,说大宋军抓了我们也不杀也不打,前些天还给口饭食让我们出去干活,最近两日也是只听炮声响,新抓了不少俘虏回来。再往后如何我也是不知,好歹哥两个做了一处有个照应,要死要活在一处就好。

别后事情不少,两兄弟在一起说话捱过了平静无事的一夜,第二天上午是听着远处传来的炮声枪声渡过。

临近中午炮声枪声消停了些,有人送饭过来,哥两个排队领取了食物,韩小六注意到今天分到的食物数量比昨天多一些。韩小五把自己的一份食物匀了些给弟弟,让韩小六吃了顿难得的饱饭,自己只推说是不饿。韩小六心下感动也没有多说什么,就和哥哥一起呆着等待着。韩小六看看自己的伤,腿上的伤已经收口结痂,不影响行动了。

吃了饭,韩小六和哥哥看到一些俘虏被陆陆续续送进俘虏营来,貌似,今天大元一方武运不彰,又是没能得胜。稍后韩家兄弟和一些行动无碍的俘虏押解着出了直沽寨穿越黑龙寨特谴军的阵地,到了战场上去清运战场上的死尸。

连日交战黑龙寨特谴军的阵地前的开阔地上撂满了元军的尸体堆堆叠叠铺展了好大一片。这些死尸如果不赶快清运走扔在战场上就会腐烂发臭有发生瘟疫的可能。

韩家兄弟被命令着把那些囫囵尸体搬运到河边扔掉,韩小六强忍着害怕和哥哥一起把尸体装到推车里推到海河边,剥下衣服扔进河里,让河水把这些尸体冲到大海去。剥下的衣服洗净拧干送回直沽寨找地方晾晒,干完活的俘虏被押回俘虏营继续关押起来。

其后的几天,韩小六和哥哥还是被关在俘虏营里,领食物,睡觉吃饭。隔一两天出去干活清运死尸剥死尸衣服洗衣服,韩小六渐渐发现,需要出去干活的日子俘虏们就能多分到食物。

每天都有新俘虏进来,俘虏营里慢慢开始人满为患,拥挤起来。似乎大元一直在打败仗,韩小六和哥哥很奇怪,南人宋军如此厉害,百战百胜,早该攻破大元的都城大都了吧,干嘛一直在这里拖着呢?

以前总是听人

说,蒙古铁骑天下无敌,南宋军队不堪一击。现在看来这个话怎么都不像真的了。

虽然俘虏很多,俘虏营里的秩序却分外的好。当了俘虏再不用打仗人家“大宋官军”不打不杀还有饭吃,谁活够了要逃跑闹事呢?每天的食物按时送来,韩小六腿上的伤慢慢养得已经快好完全了。

韩小六不知道,这些天,忽必烈一直驱遣着“答剌罕军”展开车轮战轮流冲锋消耗黑龙寨特谴军的弹药,奈何,这一次北上黑龙寨特谴军携带的弹药非常充足,“答剌罕军”没有纪律又贪生怕死,往往是,敌人炮击一开始,这些“答剌罕军”就成批成批躺下装死,结果在大队主力撤退以后被抓了俘虏。几乎没有起到消耗黑龙寨特谴军弹药的目的。

其间,也先不花献计让一部分近卫亲军混入“答剌罕军”也在敌人炮击时躺下装死,乘敌人在战后补刀的机会出其不意发动袭击敌人,结果还是有去无回,黑龙寨特谴军战后补刀的时候优先照顾蒙古人和色目人模样的死尸,往往是三棱刺刀直接刺到要害,少量混入“答剌罕军”的近卫亲军发动突袭,也没有取得战果,反倒成了送死。

不列军阵下马步战肉搏的蒙古人打肉搏战不是受过正规拼刺训练的黑龙寨特谴军的对手。元军作战的优势在于骑兵野战,现在打成了阵地战,虽然看上去黑龙寨特谴军的阵地不过就是两道壕沟,一道铁蒺藜网,却好似牢不可破,被驱赶着去和黑龙寨特谴军交战的“答剌罕军”,几乎成了送菜的。忽必烈戎马一生,倒在他脚下的对手无数,何时打过这样没头没脑的窝囊仗!?

变换战术两翼包抄,迂回敌后?不好使!黑龙寨特谴军的阵地两侧和后方埋设了大量地雷,负责迂回包抄敌人的近卫亲军怯薛精锐被地雷炸得人仰马翻粉身碎骨死伤惨重。

夜战?说起来更是丢人!派出去夜袭敌阵的小股精锐,刚接近敌营,不等发动冲锋就被好似未卜先知长有夜眼的“南蛮宋军”的火器打得全军覆灭。

看来,忽必烈只能坐拥“十万铁骑”,每天派些炮灰部队“送菜”。意图拖到冬季,等着这些不耐寒冷的南蛮自己退兵了。

黑龙寨出兵北上的时候就已经是秋季了,攻取直沽寨和通州大撤退,用了不少时间,现在战事打成了僵持,黑龙寨特谴军没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冬季作战的物资和冬季穿的服装都没有带,先前只好剥下死尸的衣服御寒,眼看着天气转冷就要入冬了,战士们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司天道和王大军一些人就开始做撤退的准备。

缴获的粮食物资和要搬迁的移民先前都已经上了船,现在就差新近俘虏的那些俘虏营关押着的俘虏了,一共两三万人。这些人王大军阀全都想要。

“看他们一个个身强力壮的,都是好兵员,交给我,严明纪律严格训练,我能把他们练成一支强兵!”王大军阀自信满满。

第六十二章最后礼物

黑龙寨特谴军的撤退行动进行得有条不紊。



最先上船的是三万俘虏,数量如此众多的俘虏,如果不先撤的话,留在直沽寨里,是个很大的负担,光是看押俘虏的部队,最少就要一千兵力。把俘虏早早送走就省心了,好在多日的监禁生活已经让这些无法无天的“无赖侥幸之徒”学会了秩序和服从。

这些以往的“答剌罕军”出来凑热闹捡便宜没有带任何行装兵器衣甲也早都丢弃掉了。来也匆匆走也潇洒,虽然是空着双手排队经栈桥登船,倒还像是一支军队在有秩序的撤退。

蒙元军队看到黑龙寨这边大队人马整齐有序登船居然误以为这是“南蛮宋军”开始撤退了,还想给黑龙寨特谴军来一个“半渡而击”,结果是被李修德的炮兵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不少,以至于黑龙寨特谴军最后真正撤退的时候,蒙元军队战战兢兢不敢再进攻。让黑龙寨特谴军顺利实实现了无干扰的最后撤退。

埋好的地雷也都要起回来,黑龙寨的穿越者们可不想在自己撤退以后,这些地雷还炸死炸伤老百姓,现代社会有个什么“国际禁止地雷公约”,不是没有道理,地雷这个东西破坏力太大了,几颗地雷,就有可能让一大片土地成为废土无法利用。

如果黑龙寨自己不排雷的话恐怕大宋时空没有人会干这个事情。

黑龙寨特谴军也不想在自己撤退以后,埋在地里的地雷被蒙古人挖出来破解利用,蒙古人有没有种本事不一定,但是这种可能性还是有,,我会的你都知道了,我还玩啥?防患于未然。

再说了,在王大军阀的计划里,以后还要袭扰山东沿海甚至深入内陆作战,地雷这样的作战物资越多越好,人道主义,王大军阀不在乎,就为了以后打仗有地雷用也必须得把埋好的地雷都起出来。

排雷的工作是危险细致的活,不是经过训练的有经验的工兵干不来。不过有句话解铃还须系铃人,许佛的工兵团既然能埋地雷,就有排雷的科目。

毫无疑问,排雷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排雷兵每天出去时心里都明白,他们的目的,就是找到那些有可能用来杀伤敌人也有可能伤到自己的东西。但在销毁那些东西之前,自己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迈错一步,或是一时疏忽,都可能导致终生残疾,甚至死亡。

他们几人一队,由一个有经验的排雷兵带领着,小心翼翼地探测。他们使用清除地雷的传统技术:先用肉眼、金属探测器、嗅探生物和人工刺探等方法和装置探测定位地雷,接着用拆卸引信和控制爆炸的方法使其处于安全状态,然后清除其残余物。

这种技术的主要缺点是:探测人员要近距离接近爆炸物,因此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清除速度慢,工作强度大。但深入雷区的排雷工兵仍不退缩,用尽浑身解数来探测并排除地雷。

好在黑龙寨的工兵在埋地雷的时候没有像现代社会的工兵那样埋了杀伤敌人战斗部队的地雷,还要埋用来杀伤敌人排雷人员的饵雷,当初李修德研究地雷的时候为了省心就搞了一种最简单的压发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