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蒸汽大宋 > 第76章

第76章





“这倒是,人家是大小姐,自幼养在深闺,接触不到外来的男人。”

“哎,石头,你怎么回事啊,怎么想起来要我娶泉州蒲家的女儿啊?”司天道回过神了。

“就是统一战线了……你知道,蒙古人就要大举攻宋,大宋要顶不住了,一旦大宋朝廷完蛋,咱们如果没有同盟军。孤掌难鸣自己和蒙元单挑就杯具了”。

只有一边壮大自己实力一边联合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才是乱世中的自存之道。”

石头,你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蒲家可是杀过3000大宋宗室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这是与虎谋皮开始玩火了……”

嘻嘻……大宋宗室?你知道大宋宗室是什么人吗?“

“那些所谓的大宋宗室其实是贵族,是寄生虫,看看历史资料就知道了。”

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兄弟有好几个,一个个都是能生能养,老赵家龙子龙孙不计其数都是大宋朝廷养活着。

按照大宋律法,宗室和公务员一样都可以领朝廷俸禄。

资料显示,大宋有宗正司、敦宗院以居宗室疏属。以宗室之贤者为知宗,掌外居宗室事务。

居住泉州的大宋宗室归属南外宗正司管辖。

南外宗正司于崇宁元年置于北宋南京。南宋初年,先移镇江市,几经迁徙后,止于泉州市。

北宋靖康之难后,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府(今杭州)建立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管理赵氏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徙迁京口,就是后世江苏镇江市。因该地处于抗金前线,出于安全考虑,南宋建炎间又迁移到浙江绍兴。

因大宋财政困难,没有钱养活大批宗室,又难舍泉州舶税之膏腴,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大宋朝廷又先将宗室349人迁徙泉州。

管理皇族宗室事务的“南外宗正司”随迁,将泉州旧馆驿内西侧的泉州添差通刺厅改成皇族居住地,“南外宗正司”司署设在古榕巷内之“水陆寺”中。日后规模不断扩大,聚居地建筑堂皇富丽,司内设有睦宗院、惩劝所、自新斋、芙蓉堂,还有天宝池、忠厚坊等。

同年,在泉州州治西南袭魁坊睦宗院东设立专为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学”,学制二年。

在泉州的宗室子弟初期仅349人,其后日益蕃衍,至庆元(1195~1200)中则在院1300余人,外居者440余人,至绍定年间(1228~1233),则在院者1427人,外居者887人。

他们从中原地区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带来罗、绢、纱、绫等新产品,传入织、绣、彩、绘、染色、印花等先进技术,以及先进文化,促进泉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

但赵氏皇族生活奢侈,歌舞声色,仗势扰民,其庞大的生活费用,除朝廷少量补贴外,大部分是由泉州地方财政来负担。

当时,仅俸钱和米价钱两项,泉州每年计出备14.37万贯。此外,南外之官属与居官宗子之养廉、宗学之养士,每年钱1.11万贯、米1500石,也皆由泉州出备。

“这样看来,这些大宋宗室子弟本质上和后世满清八旗子弟一样都是不折不扣享有特权的封建贵族。”

“泉州舶税的来源,当然都是泉州的海商出了,终南宋一朝,等于是泉州的海商在养活着在泉州的宗室子弟。”

“而那些泉州海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大宋新兴的资产阶级。”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享有特权的封建贵族之间,理所当然会有矛盾。”

“以往,由于大宋朝廷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强大,泉州海商即使对这些大宋宗室不满也是无可奈何甚至敢怒不敢言。”

“一旦大宋要倒台,矛盾又激化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就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了……”

“如果剥离民族矛盾的表象,蒲寿庚和泉州的回教徒海商在南宋末年屠杀在泉州的大宋宗室子弟,其实是大宋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以往享有特权的没落贵族的清算。”

“如果法国大革命的时候平民吊死贵族可以让我们接受的话,那么南宋末年蒲寿庚和泉州的回教徒海商屠杀在泉州的宗室子弟也不值得我们愤慨了。”

第七十章司天道的婚事二

李正石看到司天道有些不明白,就继续说:

“民族问题,对咱们黑龙寨来说不是要点。咱们黑龙寨的人都是从现代穿越来的,虽然都号称是汉族,其实,谁也敢保证自己的祖先是现在大宋统治区内的所谓汉人后代。”

“有个问题我们以前讨论过,如果说民族是共同语言地域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的话,现在这个时空的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是不同的民族。”

“退一步讲,华夏是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较古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夏人、商人、周人和其它部落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华夏族。”

“汉民族的前身华夏民族,图腾是龙,“龙”其实是做为一种虚拟的形态存在的,据说是鹿角蛇身,马脸鹰爪鱼鳞的四不像形象。”

“就华夏民族的图腾来看,华夏民族也是融合多个民族的的混合体。有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适用于国家,也应该适用于民族。”

“比如党项族,有人考证是华夏民族分离出去的古代少数民族,曾经建立西夏政权,长期割据西北,后被蒙元所灭。”

“这些党项人,西夏亡国后失去了共同生活的地域,不得不与其他民族间错杂居,放弃西夏文字和语言从而渐渐为藏族、汉族、回**等族所同化。”

“现代时空的学者们对西夏亡国后的党项遗裔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确认这个民族是经历民族融合而最终消亡的,后代散居于河南河北江苏青海等地,也不再保留游牧民族的习性。”

“如果我们黑龙寨能一直在这个时空生存下去,繁衍后代,也会成为一个与本时空汉人不同的民族的。你不会愿意本时空汉人把咱们当异族反对吧?”

“当务之急是咱们黑龙寨必须要生存下去,乱世求生存,寻找盟友是必要的。”

“有史以来汉民族为了求生存求安定,多次和外族和亲。从西汉时期的王昭君唐代的文成公主一直到八国联军时候搞定八国联军司令官瓦德西的名妓赛金花,汉民族女人的生殖器一直都是汉民族生存和安定的保证。”

“为了这个,后世网络上有人嘲笑说只要中国女人不绝种,中国人就不会灭亡。”

李正石说到这里嘿嘿一乐:

“大个儿,现在你就为了咱们黑龙寨的生存献身一把,娶了这个泉州蒲家的女儿蒲妙仙,用你那个生殖器挽救咱们黑龙寨一把吧……”

“话说,如果不是为了和亲统战,你想娶黑龙寨穿越女以外的女人,那是难于登天。咱们黑龙寨的穿越者女人多,男人少,那些女生,轻易不会容忍大宋的女人和他们抢男人的。你也别小看了女人的占有欲啊!我估计你以后的日子好过不了。”

“要不,大个儿,你加入回教吧,按照回教的教义和传统,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合法妻子,如果你加入回教的话,虽然不能像大宋男人那样三妻四妾,四个老婆也够你忙活的了……”

“绝不!我最讨厌回教了!”司天道断然拒绝。

“那明天,我就找蒲均文谈谈,替你向蒲家求婚。”

第二天,李正石召集了司天道许佛梁宵寒几个人一起,请了蒲均文过来,把黑龙寨要和泉州蒲家联姻的事情和蒲均文说了。

蒲均文有些不情愿,这样的求婚闻所未闻,近似于逼婚,对泉州蒲家来说,这样的事情是一种屈辱。

奈何,现在他自己和妹妹都在人家手里,生死操于人手,没有拒绝的资格,只能推脱,说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合于礼法。

其实,按照回教的礼俗,成年人结婚不需要什么父母之命,蒲妙仙已经有二十岁了,没有必要搞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黑龙寨一方事先也研究过这方面的资料,知道这些,但是黑龙寨和泉州蒲家联姻就是为了和对方建立稳固的联盟关系或者某种联系渠道、借口。

泉州蒲家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没有关系了,只要建立双方合作的可能性,保持一个联系渠道,黑龙寨就算达到目的了。

蒲均文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倒是正合黑龙寨一方的心意,当下李正石就表示,黑龙寨马上就派人送蒲均文返回泉州,向泉州蒲家正式求婚。

当下,在场的几个穿越者就议定:由黑龙寨的二寨主梁宵寒护送蒲均文返回泉州,向泉州蒲家正式求婚。,隔日就启程。

第二天,梁宵寒带了聘礼和蒲均文上船直奔泉州。

自从穿越以来梁宵寒一直都要求到大宋统治区走动一番,寻找自己的意中人,由于没有人代替他操作各种机床,始终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

求婚这样的外交活动,本来应该是司天道的外事组负责,现在司天道是这桩婚姻的当事人,就不好亲自出面,而梁宵寒这个黑龙寨的二寨主就是到泉州蒲家登门求婚的合适人选。

芙蓉姐姐怕梁宵寒在泉州偷吃也强行跟了梁宵寒去,名义上还要是梁宵寒的夫人,这让梁宵寒大失所望,恼火不已。好好一个机会就这样浪费了……

不过梁宵寒的泉州之行到没有费什么波折,泉州蒲家答应黑龙寨一方的求婚很痛快,

毕竟现在大宋是大厦将倾,蒲家先前寻找靠山和董文炳联姻的计划已经被黑龙寨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