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踏歌而来 > 15 西行记(三)

15 西行记(三)



        县衙大门好生热闹,戏台前已经挤了很多人,大概都是来求仙问药的。戏台两边各侍了一名眉目清秀的红衣童子,旁边几个大汉正在卖力的敲锣大鼓。

        台上香雾缭绕,正中的蒲团上盘膝坐着一位圆胖脸、细迷眼,留着山羊胡子的大概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此时的黄大仙正襟危坐,表情严肃,一身大红衣袍尤为扎眼。呵呵,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

        忽然鼓声一变,只见黄大仙从浦团上起来,取出一柄桃木剑开始张牙舞爪的舞了起来,台下还传来一阵叫好声。司徒文静不由的皱了皱眉头,转过脸看了看云枫,云枫抿紧了嘴唇,表情严肃,似乎有点怒火中烧。蓝钰则满脸笑容,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司徒文静趁人不注意,拉着天元、地方从人群里挤了出来,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阵,天元、地方点头离去。司徒文静又挤了回去,云枫看了她一眼,没说话,目光又回到了台上。

        这时,鼓声渐息,黄大仙舞剑完毕,又拿起铜铃在香案前摇了起来,口中念念有词,大概正在拘那瘟神的元神吧。

        摇铃结束,黄大仙又盘膝坐在蒲团上,双手合掌于胸前,紧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浑身颤抖,就像筛糠一样,旁边的看客兴奋的喊道:“请神了,火神快上身了。”

        这时,一红衣童子上台来,将早已准备好的符纸放进黄大仙面前的火盆里。

        念了一阵,抖了一阵,只见黄大仙双眼圆睁,左手单掌立于胸前,右手化作剑指,指着那火盆里的符,大喝一声:“火来。”

        只见那符纸慢慢的冒出了白烟,渐渐有火苗窜出,竟燃了起来。

        “天火!天火!火神显灵了!”台下一阵欢呼。

        那黄大仙见众人如此,也显的非常得意。清清嗓子道:“各位乡亲,各位父老,瘟神已经被本大仙引来的天火烧的神形俱灭,魂飞魄散,再也不能危害人间了。只要喝了本大仙的符水,包你们百病全消。要喝符水的请到仙童跟前交钱,五十文一碗,过时不候。”话音刚落,人群一阵躁动,有人争先恐后的往前挤,也有人站着冷眼旁观。

        原来之前的唱作俱佳是为了最后的疯狂敛财。一碗水卖五十文,简直就是点石成金,司徒文静义愤填膺,这神棍心太黑了。

        “慢着!”

        一声大喝让原本闹哄哄的场面一下子静了不少。众人眼前一亮,一位皮肤稍黑,五官却生的极为俊俏的青衣少年缓缓走上了台。

        黄大仙正憧憬有钱后的幸福日子,忽然见中途杀出一程咬金,面色非常不悦道:“哪家的小哥儿,这不是你胡闹的地方,还不快下去,冲撞了神灵,你可吃罪不起。”

        “大胆狂徒,竟敢冒用本座的名号,四处招摇撞骗,你可知罪?”司徒文静负手而立,一脸冰霜。

        “啊?你是谁?本大仙几时借用你的名号?”黄大仙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

        “你不是火神座下的弟子吗?怎么?连本座也不识的了么?”司徒文静冷笑道。

        “什么?你是火神,开什么玩笑?哈哈,哈哈,你莫不是脑袋有病吧?”黄大仙像是听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笑话般怒极反笑。

        什么状况?那俊秀的后生自称是火神?台下本来要去排队喝符水的人也停了下来,人群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纷纷瞪大眼睛望着戏台。云枫、蓝钰、知县一干人等皆张口结舌望着司徒文静,敢情是被司徒文静这一出给雷晕了。

        “哼,连本座的肉身都看不出来,竟敢大言不惭的自称大仙,此些微末伎俩也敢来装神弄鬼。”司徒文静冷笑连连。

        “你,你......”黄大仙指着司徒文静气的浑身颤抖,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我什么我,不见棺材不掉泪,不给你点厉害瞧瞧,你还当本座是哄你的。”司徒文静决定速战速决。

        “天元、地方,把东西抬上来。”司徒文静高声吩咐道。

        天元、地方二人抬了一个大火盆上台,将早已准备好的纸放进火盆。司徒文静指着火盆道:“本座不用作法即可引来天火,你可要睁大眼睛瞧仔细了。”

        司徒文静绕着火盆走了几圈,忽然停下,指着火盆大喝了一声:“火起”。

        顿时,盆里冒起了白烟,火渐渐的燃了起来。

        “燃起来了,燃起来了!真厉害,比黄大仙厉害。不用作法就可请来天火。”人群中发出惊叹之声。

        “你怎么也会…..”黄大仙指着司徒文静,身体摇摇欲坠,心里哀叹,完了,完了。

        “本座法力无边,这只是雕虫小技,你可要瞧仔细了。”司徒文静说道。

        司徒文静来到香案前,端起一盏点着红烛的烛台,站在台子中央,微微抬头,将红烛靠近脸侧,口对着火烛一吹,一条火龙喷射而出,旋转着向空中冲出三尺高。惊的台下的人纷纷下跪,口中高喊:“火神现身了!”

        司徒文静转过身来,引火对着黄大仙的方向喷了过去。那黄大仙被口吐火龙的司徒文静吓呆了,正站在一旁楞着呢。冷不防,见到火龙直奔自己而来,一时惊吓间,心胆俱裂,竟动不了身,被火龙烧了个正着。

        黄大仙的眉毛、胡子都被烧焦了,人也被吓瘫在地上,哪里还有刚才仙风道骨的影子。

        “火神饶命,火神饶命,小的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黄大仙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心中的防线彻底崩溃。

        “你不是本座的弟子吗?”

        “不敢,不敢,是小的为了取信于人,瞎编的。”

        “那你不是会引天火吗”?司徒文静问道。



        “小的不会,小的只是在那符纸上做了手脚。”黄大仙从善如流。

        “那你跟大伙儿说道说道,做了什么手脚。”司徒文静居高临下,冷冷的说道。

        “小人在符纸上涂了白磷,那白磷易自燃,尤其是在正午时分。”黄大仙如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的交代了。

        “这就是必须在午时作法的缘由,对吧。”司徒文静质问道。

        “是,是。”

        “那在县衙大门作法又是为了哪一桩?”司徒文静又问。

        “在县衙大门作法,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也是为了取信于人。”

        “大伙儿现在听明白了吧。”司徒文静转过身对着台下的人群说道。

        “原来是个骗子,差点上当了。”众人纷纷唾弃。

        “还好,火神识破了他。”

        “火神,你救救我们吧。”众人又掉过头来跪求司徒文静。

        “各位,请起来吧,听我一言,我并不是火神,刚才这样说是为了揭穿黄大仙的骗局,免得大家上当受骗。吾乃云江司徒文静,是一名大夫。你们的病是可以治愈的,若是相信在下,就请各位到泰安堂看病吧。”司徒文静朗声道。

        “啊!司徒大夫,云江城的神医,竟然如此年少。”人群中有听过司徒文静大名的人大声说道。

        众人心中对司徒文静揭穿黄大仙一事本就无比佩服。再听说他是云江城的神医,焉有不信之理,于是纷纷散了。那黄大仙见势不好,在两个童子的搀扶下,灰溜溜的离开了。

        下午,泰安堂门口排起了长队,看病拿药的人太多了,司徒文静和城里的几个大夫、抓药的伙计忙不过来,连衙门里的衙役、云枫的八大随从都齐上阵,司徒文静把他们编成了两组,分发药物的一组,叮嘱注意事项的一组,大家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第二天,来看病的人更多了,因为第一天用了药的人感觉到瘙痒明显的好转,一些人心存怀疑的人也打消了疑虑。

        如此过了三四天,疥疮的蔓延之势得到了控制。那些患病之人,病情好转,身上的奇痒也消失了,心情也轻松不少,大街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这天司徒文静正在给病人发药,忽然瞥见人群中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定睛一看,原来是黄大仙。

        周围的人也发现了他,纷纷讥讽道:“哟,是黄大仙呀,今天来是捉哪个妖怪呢?”

        “嗨,捉甚妖怪?他是来看病的。”

        “黄大仙法力无边,怎会生病呢?”

        “黄大仙慈悲为怀,为救苍生敢情是把瘟神引到自己身上了吧。”

        一群人一唱一合,将黄大仙羞的脸红了又青,青了又红。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于是,胭脂县这则神医智斗神棍的故事流传了很久。为百姓茶余饭后增添了不少谈资。

        解决了胭脂县的瘟疫,一干人等又上了路。这次在胭脂停留了足足五天,司徒文静将防治疥疮的法子毫无保留的,悉数传授给了胭脂县的大夫。司徒文静这一举动,让胭脂县的百姓感动不已。

        不过,对于司徒文静来说,这次胭脂之行于她也是十分满意的。司徒文静摸着怀里的银票,心里爽的很。这是那知县给的,说是感谢神医的大恩大德,这点小意思务必笑纳。

        司徒文静本欲装一下清高的,无奈囊中羞涩,不要白不要,再说本来就是自己应当得的。于是司徒文静心安理得的笑纳了。

        后来这事不知怎么被云枫知道了,可能是那家伙良心发现,也给了自己一张两百两的银票。司徒文静一下子就发了一笔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