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该城依山傍水,座落在长江北岸,为纪念三国蜀将张飞,云阳张飞庙就建在此处山上。

我们的船在这里又要靠岸。当晚船主还要检查船具以备第二天进入三峡,应付急流险滩。这是巴东的船工们祖祖辈辈留下的经验,在驾船行驶三峡时,绝不能掉以轻心。晚上船上留下了四、五个懒得上岸的人,也可顺便照看东西。其余的人都上岸寻找旅店,吃饭休息,并购买一些食品,以备明天途中充饥。

次日凌晨,天气骤变,乌云密布,雾雨纷纷。我们由旅店出来,顺石阶而下,到江边上船。我和母亲走在后面,当走到江岸的城门洞时,突然发现小勤务兵背靠石壁,瘫软地坐在石板上,脸色苍白,腹部浸染着血迹……身边的地上丢着一把粘有血渍的尖刀。

爷爷和姑姑从傍边过去,似乎什么都没看见。我从后面跑过去,冲着昏迷中的小勤务兵大喊:“邱云哥!你醒醒,是不是碰到强盗了?”他睁开了双眼,脸上露出凄凉悲惨的表情!这时我母亲走到跟前,对他说:“傻孩子!你怎么这样作贱自己。”

“少爷,太太我不能跟你们去了。不要管我,你们走吧!路上要多保重。”邱云有气无力的说道。

“不,邱云哥我不让你走!”我大声的吼道。

小勤务兵嘴角上泛出了一丝痛苦的微笑。

母亲对他说:“找个脚夫把你背去看医生吧?”

“不用了,你们不要管我了。往后见了郭处长替我问好,告诉他我永远忘不了他的救命之恩”小勤务兵挣扎着说道。

我母亲从提包里找出救急的创伤药,敷在他肚子上被划破一寸多长的刀口上,并用纱布包好。临走时,又拿出几块银元装进他的上衣兜里。

这时,江边传来了船主催促我们上船的喊声,母亲眼含泪水拉着我的手向江边走去。

我力图挣脱母亲的手再跑回去,我幼小的心在滴血,在颤抖!这是我童年最早接触的人世间的伤害之事,从此打破了我“人之初,性本善……”永不会变的启蒙认识;而人还有他自私丑陋的一面……

此时,山风呼啸,江涛拍崖,苦雨如泣!我扭回头去冲着身后的城门洞大声呼喊:“邱云哥!你等着,我还会回来看你的。”

一年后,到了北平我又问到此事,母亲告诉我说:“当时,小勤务兵为抗婚而自残!”

斗转星移,苍海桑田,转眼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当年,我在长江峡谷中气壮山河的呼唤——向邱云哥所作的承诺,早已被历史的风雨雷电所击碎,似乎变成了童话中欺人的谎言。后来的命运注定了我对他的诺言今生今世也无法兑现。

以后小勤务兵的命运究竟如何?不知他的所往,不知他的所终。

童年似朝露,人生如残梦。

五十年后,有时我还在睡梦中从内心深处发出惊呼:

邱云哥你好吗?你又去了哪里,流落到了何方?!

第四节

过了云阳,我们又经过将近半个月的行驶,终于在1946年4月初到达南京。此时的南京城处于百废待兴状态。国民政府已从重庆陪都迁回金陵,达官贵人,军政要员忙于论功请赏,欢庆胜利。

然而,农民种田,工人做工,军人打仗这是几千年来沿袭至今不变的规律。我父所在的部队十三军已开赴东北,出了山海关,驻扎锦州。

不久我们由南京返回蚌埠。从此结束了我家自1938年到1946年,因战乱而流落他乡长达八年的漂泊生涯。

第五章 前赴金陵  飞往北平  (上)

更新时间2007-6-29  10:39:00    字数:4023

第一节

1947年春,我家收到了我父的来信,让我们母子三人由蚌埠到南京,乘飞机去北平。

3月上旬,我们到达南京,住在中山路。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与北京、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文化古都。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35万年前南京就是古人类聚居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天南京的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

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明成祖时国都北迁,应天府改称南京。太平天国称之为天京、清朝称为江宁,辛亥革命以后再改称南京至今。

南京古为吴地,位于“天下九州”之一的古扬州地域。前495年,传说吴王在此筑冶城。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位置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前333年,楚威王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故南京别称“金陵”。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属会稽郡。

211年,吴大帝孙权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业”.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建兴元年(313年),为避司马邺之讳,改为“建康”。589年隋灭陈,擒陈后主,平毁城邑宫苑,在石头城置蒋州。唐朝初年置江宁郡,后置升州,再后改为金陵府。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称江宁府。宋置升州,北宋称江宁府,南宋改称建康府,为江南东路首府。元朝时为集庆路。

1356年,明朝定都于此,为京师应天府。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将应天府改为南京(留都)。1645年,南京降为江宁。清初时为江南省省府,以后直到清末一直是两江总督(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驻地。1853年-1864年,太平天国也定都于此,号“天京”。

1927年(民国16年)中华民国奠都南京,同年置南京特别市。1929年(民国18年)6月1日置首都特别市。1930年(民国19年)更改为院辖市(直辖市)。1931年,根据民国二十年六月一日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五条,“中华民国国都定于南京”。1937年(民国26年)12月,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沦陷,发生了“南京大屠杀”的悲剧,国民政府西迁陪都重庆;1946年(民国35年),日本败亡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南京古称建业,亦称金陵,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她位于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下游,是长江航线与京沪铁路的交会处。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南北要冲和长江下游重要的水陆运输枢纽。

南京依山临江,形势险要,向有“龙蟠虎踞”、“东南都会”之称。

早在三国时,公元222年,吴国孙权在此建都。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南京的名胜古迹甚多,有石头城、凤凰台、鸡鸣寺、栖霞寺、玄武湖、莫愁湖、明故宫遗址等。临江绝壁的燕子矶与溯江而上的安徽马鞍山采石矶,湖南城陵矶并称为长江三矶。燕子矶在南京城北郊,峭壁临江,三面环水,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试图挣脱身后千年的禁锢,掠过滚滚万里的长江,飞向那自由的天空……

中山陵乃是当时人们纪念的圣地。

1947年3月16日,我们全家要到中山陵纪念孙中山先生,在新街口租了一辆四轮马车,于凌晨就前往中山陵吊唁。出中山门,寻陵园路而上。农历早春二月,花草芬芳,空气清新,塔松翠柏高耸云天,轻快的马车在林间的柏油路上奔跑,马蹄“哒、哒……”伴和着车夫欢快的吆喝声回响在山林中,人们仿佛在仙境般的紫金山晨雾中遨游。

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开始称钟山,东晋时开始称紫金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为北高峰,其余分别为西为天堡山和东为茅山,中山陵便坐落于此。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

中山陵坐北朝南,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紫金山南麓。面积约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自1926年1月动工,至1929年主体建成。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抵南京。三天公祭结束后,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中山陵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环绕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为便于孙中山先生家属守灵而在陵墓后上方建造的永慕庐、存储奉安大典纪念物品的奉安纪念馆以及宝鼎、音乐台、流徽榭、仰止亭、光华亭、行健亭、藏经楼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陵东有灵谷寺、灵谷塔,寺内多有古松。陵西有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墓,这里是风景优美的宝地。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