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王朝伪皇帝 > 第30章

第30章



王爷倒是抬举在下了。”乌布图不慌不忙的又把七王爷的话推了回去。“不知敝国礼数,为何还来参加太后大丧?照将军这么说,难道贵国便无可派之人了?”七王爷又是一击。“敝国人才自是不少,不过各安其职,重任在身,无暇分神,因此敝国大汗也只有派在下这个闲职来贵国了。在下军中武夫,马上食宿,平日也没时间学习贵国礼数。不过既然我主派在下来大汉,在下自是要学学这些繁杂规矩的。只是在下平日使的礼数与贵国不同,慌忙之间难免便忘了,多谢王爷提点。”说完,乌布图跪在地上向我磕了三个头,三呼了万岁,却始终没有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这个乌布图,话里满是硬刺,他这么说,自然是说我朝太后大丧对他们金国不是什么大事,无须派重臣来了。“罢了,平身吧。”我懒洋洋的说道,你这个乌布图这么嚣张,我要是不整整你就对不起我这个皇位,也对不起热死的皇太后!“谢皇上。”乌布图告了声谢,起身站在了一旁。“贵使到京几日了?朕国事繁忙,也无暇关照贵使,当真是失礼。”我在心里寻思着话道。“谢皇上挂念,外臣到京已三日。”乌布图要是现在再来得罪我,那就是傻子一个了。“噢,三日?这些日子朕未传你,贵使在驿馆中过的恐怕气闷,到处走走倒也是应当的。”***,你以为你密会四王我不知道?你脑袋后头的这根小辫子我今天就抓住不放了。乌布图眼中闪过了一丝惊慌,但接着便镇定下来:“皇上国事繁忙,还记挂着外臣。外臣多谢皇上。这些日子外臣确实在京中走了走。大汉国都,物阜民丰,果然是天朝气派!”嗬,乌布图倒会用懒办法,故意曲解了我话里的意思。“噢,还说的过去吧,不过比起贵国盛京,恐怕要差的远了。”我轻微的讽刺了一下。既然乌布图不理我的茬,那我也没必要抓住不放,只要他明白我已经知道他和四王密会的事,使他不敢再轻举妄动就行。我总不能因为这事就杀了他,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呢。乌布图看来是死硬到底了,他没理我的话,把手隆到袖子里似乎要掏什么东西。那一定是国书了。嘿嘿,我还不想看呢,现在就给你这个机会,你还不把讨价还价喊到天上去?没等乌布图掏出东西,我忙说道:“今天就这样吧,朕还有要事,你先回驿馆休息,等太后大丧之时你再来。”“可,皇上,外臣还……”乌布图主要任务没完成,哪能就此罢休?然而没等乌布图说完,萧雨明便拦住道:“大人先回吧,下官送大人出宫。”乌布图没有办法了,只得告了声退,便随着萧雨明出了御书房。“七叔看怎样?”等御书房里只剩下了我和七王爷时,我问道。七王爷躬了躬身:“皇上就该如此,这个乌布图有备而来,若是顺着他的意思谈国书的事,只怕这家伙倒会得意了。就该别别他的性子才行。”“朕看七叔与乌布图有些渊源,不知这个乌布图是个怎样的人。朕对他有个了解才好对付。”我问道。“山海关之战时,乌布图是金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前锋将军,此人有勇有谋,绝非一般女真武将可比,当年对阵,臣已吃够了他的苦头。现在乌布图更已是独当一面了。”七王爷道。“噢,七叔请讲。”我搜遍脑海里关于清初大将的信息,却丝毫想不起乌布图是谁,要想了解他,看来只有让七王爷来介绍了。“唉,十年前一战,至今仍让臣难忘!”七王爷开始回忆起了往事,“当年金国分兵两路骚扰长城蓟镇,杀伤大量边地百姓,掠取十数万人为奴,并有继续南下之意,情势危急之下,臣与五哥奉先皇之命带军抗击,五哥率一军打到建昌营冷口,而臣则带一军直抵山海关。在山海关臣与济尔哈朗对阵月余,双方伤亡惨重,臣依然未能将山海关夺回。此时天气渐热,西路的五哥借机截断努尔哈次部水源,致使敌军大败而回,努尔哈次若不是跑的快,便落到了五哥的手里。”“可惜。”我惋惜的接了一句,七王爷所说的这一仗在我原来学过的历史里没有一点影子,估计也和大汉朝一样是这个世界的“专利”,没想到我那位“亲老子”还这么厉害,竟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努尔哈次杀了个大败,要是他没死多好!不过他要是不死,我也没心情去为他伤心了,毕竟他要是不死,我现在“鬼上身”的这个皇帝就不会是他的儿子了,以太后的精明,绝不会让一个手握兵权的王爷之子当皇帝的。噢,这些日子我忙着各种事务,竟然忘了去五王府走上一遭,只怕五王妃不怪亲儿子,七王爷心里却有些不满了。看来得抽空回一趟“家”,也显得我孝顺不是。“努尔哈次大败,无奈之下便令东路金兵前去襄助。济尔哈朗奉命带军离开山海关,他知道主力一走,山海关便会回到臣的手里,便接受乌布图的建议佯做全军溃退,诱臣进击,当时臣知道不能上当,便命先锋军佯做进攻,而大军则徐徐跟上,如此一来,就算济尔哈朗做了埋伏,臣也可里外夹击,将他打败,谁知乌布图此计也是诈术,等我军一动,济尔哈朗连连后退,而乌布图却率轻骑从臣的后方包抄上来,臣一个措手不及便落入了济尔哈朗的包围圈里,此时济尔哈郎也不走了,他们来了个围魏救赵之计,一边围困我军,一边派军向燕南进发。五哥无奈之下,只得放弃冷口回师解救山海关之围。而与他对阵的努尔哈次也跟着进兵山海关,两军混战,所以才有了最后我军的大败。”七王爷说到这里不再说下去了,就连五王的死也没再提,恐怕是怕我听了伤心。好一个乌布图,竟是如此厉害角色,可惜他是外族敌国的大将,恐怕要想为我所用很难,既然如此,那我就磨磨他的性儿吧,让他和他的主子努尔哈次知道大汉朝的“小”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第四十一章最可怜的皇帝之母

户部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终于将减免商税的具体办法行文到了全国各地,自令到之日起,各地商税征收均按新规矩办理。一时间,太后大丧和减免商税两件事成了街头巷尾最热的话题。根据呈报上来的信息,商税减免之事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支持,这可以说是多年来朝廷政令中最受欢迎的一条。当然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商税改革的效果还不大明显,各地的情况也还需等待反馈,但单就京城洛阳来说,各种货物已经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进城来,并且价格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同时购买量也开始出现增长,虽然这种变化在短期内还是很微小的,但终究还是开始变化了。京城如此,我相信其他各地的情况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说服了那些原来还有异议的大臣们,一时间,原来还存在着的反对声便销声匿迹了。不过说回来,进行这么大的动作,风险总是难免的,为了避免出现过大的波动,我授意方明德连下几道政令,让各地官府抑制商品数量和价格的过大波动,以使商税改革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下去,另外我还令督察院下文各道(全国共分十三道,相当于现在的省)监察御史,让他们加大对各地官府商税改革进行情况的监督。商税方面的事忙忙碌碌中总算没出什么大差错,这些天我逐渐把精力放在了太后大丧的事上,毕竟这比起商税改革更加迫在眉睫。然而这事是不用我多操心的,有萧雨明的礼部和主管祭祀的太常寺在那里进行操作,我等着到八月二十六在仪式上大哭一场就可以了,当然这也有让我担心的地方,那就是我怕到时候该哭时哭不出来。在太后大丧正日子之前的一天,我下了朝后便移驾到了五王府。对于这件事,我自己都已经有点不好意思了,一个摆脱了束缚的皇帝竟然想不起赶快去看看自己的亲娘,这在这个以孝治国的时代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所以这回摆驾五王府探母多少还有一点向天下表现我的孝行的意思。在去五王府的路上,我听着开道的铜锣声,掀开轿帘向外看去,只见街边跪满了士绅百姓,他们让出的宽大街道上,我的大轿周围满是随行的亲军侍卫和“摆架子”的仪仗队。但见龙旗招展、斧钺生辉、卫兵雄壮、仪仗如林,反正能想象到的壮观景象这里都齐了。我这次是正大光明的摆驾五王府,头天晚上就已经下过了旨。皇帝出行,虽说是回家看亲娘,但也得摆出阵势来,好让平头百姓们也知道皇家的威仪。跟着我来的除了护卫,自然也少不了王公大臣和亲近国戚。这些人再加上他们的护卫跟在我的后面摆成了一条长龙。这次出行也算是让我长见识了,本来我以为皇家就四王、六王、七王、九王这几个活着的王爷,今天才发现,皇族里除了这四个最近支的王爷外,光世袭的王爵就有上百之多,这就更别说其他什么公侯伯子男之类的爵位了。这些人靠着是皇族的血脉,在朝里没有实职,却依然有优厚的俸禄。说实话,我真是很奇怪,皇帝们闲着没事生这么多孩子干什么用?如果他们能为国家效力还算值得,可这些人却大多都是些吃白饭不干活,而且待遇还相当好,却常常没事就闹点事出来的主儿,比如太后死的时候四王弄起来的那次闯宫闹剧,这些随行的王公们哪一个也没少。看来等过些时候,我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次大清理了。当然,在这之前我得先把四王彻底处理掉。乌布图的到来让我坚定了干掉四王的决心,不能再留着他了,不论对他如何的无害化处理,他也绝不会让我安生。以前我不具备这个实力,现在有了,我为什么不办?说真的,是四王让我本来不硬的心肠渐渐变硬,现在这个报应要落在他的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