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王朝伪皇帝 > 第77章

第77章



我对萧雨明的话报之一笑,“明天让她们面圣的事可安排好了?”“已经安排好了。”萧雨明提高了精神,“明日辰时请皇上升仪泰殿亲选,届时诸位亲王和大学士也将随驾观礼。皇上定好皇后人选,赐完金节,还要选定几位皇妃充实宫廷。月后皇上大婚礼成,将由皇后娘娘册封妃嫔。”又是走形式,既然是我确定妃子人选,那还要未来的皇后册封个什么劲?她吃醋还吃不过来呢,还册封?这时兵部左侍郎史景隆走到了御书房门口,因为他女儿也是皇后人选,所以看见萧雨明在汇报选后的事,便自觉的停了一停。“皇上要没什么吩咐,臣这就下去安排了。”萧雨明看见门口的史景隆,忙准备回避。“去吧。史景隆进来。”我向门口的史景隆招了招手。史景隆等萧雨明退出去才走了进来:“皇上,江浙水师都督姚徽发来战报,余杭海盗悍匪郑前发及其党羽五百余人已被擒获。”“噢,让姚徽他们按律处置就是。”我轻声说道。五百多个海盗被抓也值当你跑过来跟我说?恐怕是想说点别的吧。史景隆并没有扯开话题的意思:“皇上,五百多个海盗倒也算不得什么。只不过这些海盗甚是可气,居然假扮倭寇对商船进行袭扰。倭寇凶顽异常,多令水师头疼,况且倭国新败,怎会这么快就重新入寇?所以水师征剿之时颇为吃惊。若是以后海盗都存了这心思,多与倭寇勾结,那对付起来可就费些事了。”这确实是个新情况,现在倭寇新败,一时半会儿还不敢入寇,可如果海盗都和他们勾结,那就另当别论了,必然使倭患提前重兴。虽然余贺伦打败了倭寇,但许多水师将领对倭国入寇的事还是有以前的畏怯心理,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我起身走了几步:“不论是倭寇还是海盗,他们水师都当全力对付,难道他江浙水师就这样头疼倭患?为何余贺伦朝鲜剿倭就不头疼?告诉姚徽,倭寇虽是凶顽,不过是我大汉水师的手下败将,他姚徽如果还用以前的心思对倭患,征剿之时不尽全力,那他的水师都督便不要干了。”这时侍卫统令徐征涛走了进来,看见史景隆在禀报军情,没敢上来插嘴。“是是。皇上,臣这就去严责姚徽。”史景隆为了避嫌,连忙答应一声退了出去。徐征涛忙走了进来:“皇上,孙起良将军府上有事派人来禀报。”孙起良有事禀报?还是派的家里人,他要禀报什么?

第九十二章选后背后

“孙起良要禀报什么?”我愕然问道。在选后的节骨眼上,皇后人选的家人任何一个做法都有可能或大或小的影响皇后的确定,所以他们除了在下面走当权亲贵的门子,以求能影响我的决定,一般不会冒险直接来我这里活动,以免引起我的反感,最后闹一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孙起良这时候派人来禀报,他到底是想干什么?是借机抬高自己打压别人,还是另有说法?徐征涛见我这样一个表情,便颇有点犹豫了:“皇上,孙将军家人来报,说是幽兰小姐突染急症,怕是明天没法面圣了。”“急症?这些日子她不都是好好的?怎么今天又急症了?孙起良搞什么名堂?”我又是一阵愕然。孙幽兰突染急症,这算怎么档子事?她早不病晚不病,明天就该确定皇后了,她老姐姐这时候又病了。不管是真是假,这话要是传出去,必然让人感觉一个病秧子怎能担当皇后的大任?“皇、皇上。您别急啊!孙起良家人是禀报到内务府的,臣只是正好去内卫府听到了一句,臣知事关重大,所以才慌忙来报。至于幽兰小姐得了什么急症,皇上还得去问内务府。”徐征涛满脸的不愿担责任。我释然,对徐征涛发哪门子火?他这也算是知道了内情跑过来操闲心的,我问他能问出什么结果来?“没你什么事了,你去把萧雨明传来,朕问问他。”我吩咐道。徐征涛前脚刚走,萧雨明后脚就到了:“皇上,孙家幽兰小姐突染急症,臣已请太医院医正前去探察了,所得何症,回报即知。”萧雨明说到这里抬头看了看我,“皇上,这节骨眼上竟出了这等事,而且前些日子幽兰小姐都好好的,这急症来的也太突然了吧?臣已经封锁了消息,只等太医回报,还请皇上圣裁……不过,皇上,臣看太医也难说能看出什么病症,还不如派一个信得过的大员去探探病才是真的。”萧雨明这是说孙幽兰在装病,为什么装病其中必有隐情。至于隐情,自然是要问孙起良的。“许仕勤,把康大学士请到御书房来。”康大和颤巍巍的到了以后,听了萧雨明的话,便捋着白胡子思索了起来:“这个孙起良搞什么名堂?”康大和的口气明显是不相信孙幽兰得病:“皇上,这事非同小可。先太后曾属意幽兰小姐,幽兰小姐是皇后的当然人选。但是现在不能说这个话了,孙起良在西川急功冒进,兵败获罪,虽然皇上已经免了孙起良的死罪,但若再按原旨立后必然服不了众,也会堕了皇上和先太后的威名。其实孙起良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臣等才按皇上的旨意行这选后大典,本意就是以选后方式压服朝中异议,如若幽兰小姐才貌均可压过群芳,那别人也就没有什么话说,如若有比幽兰小姐更合适的人选,孙起良也说不出什么来。可是现在幽兰小姐各关皆已通过,就等着明天面圣了,她突然这么一‘病’,里面的事便说不清楚了。皇上您想,如若孙起良因罪无颜让其女伺候皇上,那他就没必要让幽兰参选——本来皇上也没说亲贵之女必须参选,既然幽兰参选了,突然退出那绝非其本意。臣倒希望当真是幽兰小姐得了急症,不然不是孙起良有意欺君便是他受了什么鼓惑而不得不为之。”康大和这一番分析说明他还是支持孙幽兰为后的,毕竟老爷子曾是“太后的人”。唉,出现现在这种选后的情况全由于孙起良在西川的急功冒进至使兵败。说真的,孙起良之所以兵败就在于他以前从没败过,才造成了骄兵必败的宿命。可现在不能再说这些了,最重要的是怎么对付这个突发事件。“依师傅之见,当是孙起良有难言之事了?”康大和呵呵一笑道:“臣不过是胡乱推测,说不准当真是幽兰小姐得了急诊,这病来如山倒的,谁又能拦得住呢?富贵在命嘛!皇上,臣和孙起良多少还有些交情,不如就让臣去孙府探视探视,当伯父的去探探病,谁能挑出理儿来?”康大和还玩起主动请缨了,我叫你来就是让你去孙家的,既然你主动请缨,我还能不答应?康大和不顾年事已高,颠出了宫便去了孙起良家,到底是什么情况等他回来差不多就清楚了,这事不必多费猜疑,然而我心中却有一个不太好的预感,那就是有人暗地里去过孙起良家,“说服”了他不再让孙幽兰选后。孙幽兰在诸女中应该说还是有很强竞争力的,只有她出了局,另外的那几位出头的希望才会大增。不过现在的孙起良已经比不了从前了,以前他是何等的风光?可是现在他不过是一个落了势的普通亲贵,论与我的关系也就顶多和另外几家并驾齐驱,更何况在孙幽兰之上还有一个更占优势的七王爷的侄女,这样一来,孙起良必然不抱多大希望,此时只要有人去劝说并给予他好处,他必然会萌生让孙幽兰退选的念头,毕竟一个已经没有多大势力的人如果成了国丈,他所受到的各方压力是很大的。反过来说,在孙起良看来,我把孙幽兰降到与其他人一样的位置参加选后,那他难免产生我无意立孙幽兰为后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没必要死撑着去得罪别人,而这里说的“别人”,就是如今权势熏天,无人可以相比的第一亲贵大臣七王爷!午时前我又处理了几件国事,但还未见康大和回来。这时七王爷走进了御书房,兴奋的说道:“皇上,郑纪那里来消息了,兀良哈诸部已与皇太极休了战,皇太极元气大伤,不得不将兀良哈的属地还给了兀良哈诸部,如今金国势力内缩,几年间也别想翻过身来了。”“你告诉郑纪,命他继续向北推进进行屯田,不过不能逼急了皇太极,使他铤而走险,咱们现在刚稳住朝鲜,又在经营辽东南部,没必要和他费事。”我笑了一笑转口说道,“七叔,明天就到朕选后的日子了,到时你可一定要过来替朕拿主意。”七王爷很随和的笑道:“主意当然是皇上拿的,臣到时一定随驾观礼。唉,皇上立后之事,太后在世时臣就一直在提,没想到这一拖就是一年多了,其实这事早就该办了。”“世事不由人啊。”我附和的说道,“七叔,为朕选后的事,七婶没少操心。这不前些日子七婶还跟朕说,鲁国公邵世齐之女邵芳荷容仪品貌都是最佳,不过其他几位也不错,这倒让朕委实难下决断了。”我这一番明着夸奖、暗地里责备的话弄得七王爷很是尴尬,他当时脸色就变了:“这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皇上,你不要听她嚼舌头……芳荷倒是不错的,不过,不过……”七王爷是聪明人,还能感觉不出我已经对邵芳荷心生厌恶?而我对邵芳荷的厌恶完全是怕邵芳荷成为皇后而使七王爷的势力超出我的控制,以七王爷谨慎的性格,自然是要撇清自己的。所以七王爷在矛盾了半天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咬牙说道:“皇上,以臣所见,芳荷虽然不错,但还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以芳荷容仪品貌,母仪天下似乎有点超出她的能力。让她当个妃嫔还是可以的。”这一句话算是封了邵芳荷当皇后的路。我对七王的明白很赞赏,他这样说我就放心了,不过我嘴里还得安慰他:“七叔别这么说,芳荷能不能当皇后,朕明日自会看,如若她果然仪容超群,朕心里自然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