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天赐风流 > 第221章

第221章



在这种情形下,当今圣上‘刚猛治国,乱世用重典’,可谓对症下药,国家混乱的形势平定下来,百姓也能安居乐业。现在三十年过去了,当年制定的《大明律》并没有跟着形势的改变而改变,难免会有些不合理之处。以雪情来看,现在各地法外用刑情况严重,有些是地方官员平庸无能,把人屈打成招;更有一些便是怨冤相报,冤假错案存在的不少,监狱中的人犯好人也许还要多过坏人。”

朱允文轻轻点头,平静地笑容下难掩他心中的狂喜。眼前的秦雪情能说出这番话来,可见她真的是秀外慧中,见识过人。

在朱允文地目光鼓励下,秦雪情又道:“洪武帝以武打天下,自然会形成重武的局面,可是现在战事已少,更多的是文治,朝中重武轻文成风,这也不利于朝廷治理天下。试想,治理各地应该是文官的职权范围,事情都要由他们去做,但是在制定国家治国策略的时候,有发言权的却是地位崇高地武将,这就难免会有驴唇对不上马嘴的现象。雪情认为,文武职权应该严格分隔开来,文臣与武将的地位也应该是平等的,这才利于朝廷利于百姓。”

杭州到南京本来就不是很远,在秦雪情与朱允文热烈地交谈中,船已经到了南京。朱允文依依不舍地站起身,笑道:“雪情船上一番话真比得当年隆中对了,如果有时间允文还要请教。”

第四卷暗流涌动第一章无才是德4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更新时间:2007-3-265:22:00本章字数:4288

秦雪情赶忙摆手道:“我这全是胡言乱语,殿下当不得真。黄学士与齐待郎都是治国良臣,他们的见识高于我与飞龙百倍,殿下多与他们商议就没有解决不了地问题。”

朱允文哈哈大笑,面有得意之色,道:“如此允文就此告辞。小妹一路上听你雪情姐姐的话,不要离开她身边半步。你们早去早回,雪情你还要负责把小妹送回家来才行。”

福临郡主与秦雪情一起点头。

“我祝你们一路顺风!”朱允文说罢这话,转身下船去了。

朱允文进了朱元璋住的侧殿,朱元璋正一个人坐在龙椅上闭目养神。面前的桌案上堆放着各地上来的奏折,另外一边却放着孟飞龙为燕王定做的好件黄田玉的寿星,看来朱元璋很喜欢这件东西。

至从朱元璋去掉了宰相这个职务后,就等于是皇上兼任了宰相的职权,统管六部,大小事物全摆在了他的案上。朱元璋已经是七十一的人了,没日没夜的操劳,把个曾经精力旺盛的洪武皇帝累得快要垮了,朱元璋已经明感地认识到,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他更多地让朱允文参与朝政,希望他能够早一天成熟起来。

见到朱允文走了进来,待他请过安后,朱元璋示意他在身边坐下,平静地问了一声:“回来了?”

朱允文道:“孙儿是刚刚回来。”

“福临那个丫头呢?”没有了福临郡主的戏闹声,朱元璋似乎少了点什么。

“福临离了杭州后,非要跟了问心剑阁秦姑娘的船到北边去玩,我拦不住就让她去了。有秦雪情在她身边,安全上不会有事的。”

朱元璋对这样的小事根本不去费脑筋,直接问道:“孟飞龙怎么说,他都答应了?”

朱允文神情一呆,自己去杭州的目的只是他心里有数,就是黄子澄与齐泰也只凭着想象察觉到些而已,怎么便让祖父知道了?

“雕虫小技罢了。允文,你什么时候能把眼光放得远一些,这些釜低抽薪的办法,还是让你的手下去用吧。”朱元璋懒懒得道。

这些话把个朱允文听了个一头雾水,他只好道:“孩儿愚顿,还请圣皇明示。”

朱元璋道:“福临去了趟杭州,孟飞龙就自己向朝廷请求放弃漕运军粮;虽后便是你提出来要漕运战马,而负责漕运的恰恰又是孟飞龙,事情不是明摆在那里的嘛,瞒不得人的。”

朱允文低下了头,正想说什么,朱元璋对他把手一挥,又道:“可是这个孟飞龙并不死心塌地跟着你,他虽然卖你面子把漕运军粮这个好差事给推了,可是又借机提出要在北平买地建房,设立分堂,这又让你不放心了,所以才有了你这次杭州之行。你是以游玩为由,自己出马去说服孟飞龙,我说的对不对?”

朱允文面上的汗淌了下来。自己费尽心机的种种安排,在爷爷眼里简直就是小孩子的游戏一般,这让他很是汗颜,更让他害怕的是祖父对自己的失望。

朱无璋叹息一声,道:“允文,你马上就要是做皇帝的人了,手上会有无限地权力,你要学会运用这些权力,权力运用得好,没有什么人、也不会有什么事是你控制不了的。”望了一眼低头不语的朱允文,朱元璋又道:“你四叔那天喝多了酒,是说了些不该说的话。那个孟飞龙现在也很有钱,手下还有千数号人,如果他死心塌地投向了你四叔一边是很可怕。可是你想过没有,有了你四叔的精明勇敢,还有了孟飞龙的钱财聪慧,他们就敢起来造反?他们手上还少什么?你想一想。”

朱允文喜道:“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也没有很大地地盘。”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你只说对了一部分。最主要的,他们没有一个名正言顺地地位,没有你手中的权力。你不要忘了,你将是大明堂堂正正的皇帝。”

朱允文点了点头,但是他心里还是一知半解,不甚明了。

朱元璋干脆问道:“你四叔让你不放心,现在我给你机会,让你想些办法把他的野心打下去,你有什么好主意?说来听听。”

朱允文想了想,道:“比较彻底的办法莫过于异地封王。让四叔离开北平,改封他到别处去,比如两广,再将他的军队留在北边不动,就算四叔想有什么动作,等他把力量养够,他也要老得走不动了。”朱允文为自己想出的这个妙计很是得意。

朱元璋叹了口气,把案上写好的一张圣旨交给了朱允文,道:“你看看我的安排。我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朱允文匆匆把那条圣旨看完,不解地道:“爷爷,您老人家怎么给了四叔这么大权力,以后他不是更要目中无人了吗?”

朱元璋笑道:“你说说看,我给了你四叔什么权力?”

朱允文苦着脸道:“您让都督杨文听命于四叔,武定候郭英听命于权王,而权王受四叔节制,那整个北边不就是四叔的了么?他如果真是异心,就是南北之争了。”

这一次朱元璋真的生气了,怒道:“你以为我是让你小书生读文章吗?不要只看那些表面的文字,你自己动动脑子。现在朝中老一辈的武将去的都差不多了,少的都是吃糖喝蜜长大的,成气的不多,可是北边蒙古人依然强大,你手下有什么高人能让北边无战事,象现在的燕王一样安定?”

其实不是朝中无人的问题,是朱元璋的疑心太重,定下的藩王守边策略注定了一切。试想派了谁去能指挥得动王爷?而在现今诸王中,没有谁的才智能够比得上燕王,这也是事实。朱允文想了想,摇了摇头。

“所以,你要把燕王异地分王的想法绝对幼稚。是人材要用,用了还不让他有什么想法,让他老老实实的,甚至于让他每日里担惊受怕,这才是一个帝王的高明手段。杨文是什么人?不说他对朝廷忠心耿耿,就是他的家人老小全在南京,他会跟着燕王造反?在对付蒙古人的时候他会听燕王的,那时因为燕王是在为朝廷办事,一旦燕王有异动,情形那就不一同了,也许第一个向燕王动手的就是他身边的杨文。权王无能,朕心中明白,所以让他独挡一面怕是难为了他,只能让他听命于燕王,这样才能确保北边抗蒙行动的一致。但是,允文,你想过没有,直属燕王自己指挥的军队有多少?不足两万。而属于权王统帅的呢?是足足八万人,而且这八万中还有最具战斗力的朵颜诸卫。权王无能,他无能也就不会有非分之想,让他听命于燕王,也是为了北平的防御,可是燕王要造反,权王还会老实地听命于他么?到时候南边有你大半的国土,你四叔身后又有战斗力极强的权王,只凭着你四叔的那两万兵将,就算孟飞龙到了他身边,他们又能有什么作为?”

朱允文喜极,连道朱元璋圣明,他心里也是着实佩服他这次开国的祖父。

朱元璋心中明白,让自己这位孙皇帝成长起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练,他无奈地道:“今天就算我给你上的一堂治国安帮课吧。你回去好好想一想,等到你全想明白了,再去做几件让人惊心动魄的事出来,给那些轻视你的人一个下马威。只有你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会老实。”

朱允文只有点头答应了。

朱元璋又问道:“上次我让你办的隋天亮的那件事,你做得怎么样了?”

朱允文听到祖父又问起这个人,便道:“我已经把他升了总兵,派到辽北任上了。只是现在北边无战事,他还没有‘立功’。前几日他来孙儿门上活动,看样子是想回南京来。”

朱元璋神情中十分的不满意,道:“这件事要快些办妥,夜长梦多,不能再拖了。”

朱允文点了点头,道:“孙儿就去办。”

朱元璋意谓深长地道:“想用一个人却又不放心,你简单就是自己找罪受。”

朱允文回到自己的家里,他一直想着祖父的那句话,‘做几件让人惊心动魄的事出来。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会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