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重生之定三国 > 第16章

第16章





“朱某还能有何话可说,就按皇甫兄之言!日后中兴贤弟但有所求,哪怕千里之外,哪怕是指许一张纸条,朱某亦定往助之!”朱儁像是怕我翻悔一样,连忙言道。

“既然如此,那黄某就先谢过二位了!”料定你们会收下的。

“相识已有几日,军务繁忙,我二人却还不知中兴贤弟年方几何,观你相貌,怕甚是年轻吧?”皇甫嵩在座上站了起来,走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问道。

“黄某今年一十有五。”

“什么?!”这二人大惊,才一十五岁?“黄将军真乃神人,以尚不及弱冠之龄就建此不世之勋,古有甘罗一十二岁拜相,今关中兴亦有如此风采!来人啊,设宴!今我二人要与中兴贤弟一醉方休,皇甫兄你意下如何?”

“甚好!贤弟就莫要走了,陪我二人喝上几杯!”

“在下遵命。”走?事没办完呢,我走什么走,三万兵啊!算了,先吃饭喝酒,弄点利息回来。

杯筹交错,酒至半酣。

“哎!”我长叹一声。

皇甫嵩酒正喝在兴头,闻我一声叹息,一皱眉头,“中兴贤弟可是有何烦心之事,何故做此长叹?”

“二位大人有所不知,在下正在为日后发愁。”

“哦?有何愁,切说来,看我二人能否帮的上与你!”朱儁端着酒杯,闻我言,出声问道。

“我乃白身,无甚根基,为平定乱世而举义军效命疆场,纵是马革裹尸,也不枉为大丈夫!然,我所下士兵,跟我至今,我却难为他们谋得一二。”

“这是为何?”皇甫嵩听我这么说,酒也不喝了,直直的看着我。

“古语有云,军马未动,粮草先行。然而,黄某家资颇浅,所下这些军马却是……”我语罢一脸的凄然之像。

“哈哈,我还倒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贤弟莫要担忧,今日你将三万人交于我二人,虽说是报我俩的提携,但这回报也是太过沉重,我二人正愁怎么能帮的到你!既然你如今缺粮草,不若我二人共同资助你一年的资费!朱兄你意如何?”

“大善,不过才是六千上下军马的粮草,于我二人,却是甚易。贤弟你也莫担心了,此事包在我二人身上!来,喝酒!”

“谢二位大人!”

“叫什么大人,虚长你些许,日后私下就叫我二人兄长,如何?”

“如此却是在下高攀,焉敢不从?”

[奇·书·网]

第一卷三国扬名第十六章官封都骑引兵雁门

诈得皇甫嵩与朱儁六千军队一年的粮草,弟兄三人俱是大喜,在将三万降兵交割与他二人后,我三人帅选出的六千精壮于皇甫嵩与朱儁处五里外安营扎寨,日夜操练,暂且不提.

却说那皇甫嵩与朱儁,酒后也是明晓了我的算计,然却一丝也不着恼,对于他们来说,三万的大军,哪是那一点点的粮草所能比拟的.是的,在他们眼中,那些粮草仅仅是一点点而已.

这一日,我与关羽、张飞正自营盘中操练士兵,忽然有兵士来报,“主公,外有中郎大人帐下一人求见,言有要事求见主公。WENxueMI。cOm”

“哦?这皇甫嵩与朱儁这个时候找我能有什么事?”我皱着眉头想了又想,却也想不起有什么事,莫非黄巾又来进犯?

“三弟,怕他怎的?见就是了!”张飞见不得别人总是苦想的样子,他认为,拳头大就是硬道理。

这却也是,先见了再说,“有请!”

不多时,一偏将打扮的将官走了进来,见了我,忙一拱手:“小的见过黄将军。”

“哦,免礼。来人,看座!”

“小的还要赶回复命,就不讨扰了。”

“却不知皇甫中郎着你来此,所为何事?”

“回黄将军,小的也是不知,中郎大人只是差我来请将军您。不过我路上听得军士们所言,好象是天子使臣到了。”

天子使臣?终于来了?“将军暂且回去复命,就说我黄逍随后就到!”我对关羽打了个眼色,起身送这人向外走了出去。

“不知这位将军高姓大名,可否告知黄某?”我一边陪着这人望外走,一边问道。

“在下乃一无名之辈,入不得将军之耳。既然将军问起,小的就斗胆说了,我姓阎名忠,却是无字。”

阎忠?我皱着眉头想了起来,这人之名好生耳熟啊!仔细的想了想,这才记起,历史上曾经表过此人!阎忠,东汉时期凉州汉阳人。初为皇甫嵩部将。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皇甫嵩平定黄巾,阎忠劝其趁机政变,皇甫嵩不从,逃走。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王国败,韩遂等劫阎忠为帅,阎忠不从,愤恨而死。这人却是一个有远见之人,若不然韩遂等焉能劫阎忠为帅!

“将军莫不是知晓小人?”阎忠见我低头不语,苦思着什么。

“阎将军可是凉州汉阳人?”一语惊醒我的沉思,顺嘴问了一句。

阎忠一惊,失声道:“将军怎知晓我的家乡?”

看来,这人却真是我印象中的那个阎忠!如此,那我……

“阎将军,你却可曾听得我之家乡所在?”

“小人却是不知,还望大人告知!”

“呵呵,黄某乃西凉陇右人,与阎将军易地而逢,却也算得上是老乡。”我微微一笑,言道。

“原来将军也是凉州人,这小的却是未曾想到,却不知将军怎知晓我名?”

“哈哈,谁又不知有远见之称,堪称帅才的阎忠?可惜你是皇甫中郎帐下,你我相见恨晚呐!若不然,定邀将军共事!”我言之凿凿,诚恳的说道。

阎忠一听我言,感动非常,遂将我引为知音之列,“将军放心,阎忠来日若不如意,定投将军帐下,只要将军肯收我便成!”

“哪里话,我扫榻相迎还来不及,”这时关羽托着一盘,上盖红绸,来到我近前,我一见,不由心道:大哥真知我意也。接过盘,递向阎忠,“阎将军,此些许礼物,你且收下。”

阎忠一见,眉头一皱,脸现不喜之色,沉声说道:“将军这是为何,看不起阎某不成!”

这阎忠当真是个人物!我微笑着道:“将军哪里话,此并非为他,全是承家乡之情。将军莫要推辞。”

“如若是家乡之情,阎某倒再无理由推却。既如此,阎某就收下,全当日后你给予我的俸禄,哈哈!”

“阎将军却是爽快之人,黄某期待你的到来!”

“一定!告辞!”阎忠一拱手,辞别道。

“告辞!”

看着阎忠远去的背影,关羽问道:“三弟,此乃何人,值得兄弟这般对待?”

“哈哈……大哥你有所不知,这人姓阎名忠,此人却是甚有远见,堪称帅才。可笑那皇甫嵩却不识得此人,只让他做一传话之人。此人,他日必投我!”

“哦?三弟何来如此信心?”关羽闻言笑道。

“呵呵,这个嘛,先不告诉大哥。大哥可敢与我一赌?”

“你这滑头,居然连大哥也不告诉。不赌,不赌!与你相赌,却是赌一次输一次,我可不似你二哥,没那个记性!”

“哈哈,不开玩笑了,大哥,天子使臣已经来了,唤上二哥且与我见上一见。”

皇甫嵩军营。

“哈哈,中兴贤弟,来的端是好快!我还以为要等上一等呢!”皇甫嵩听得我到了,和朱儁齐齐迎了出来。

“呵呵,两位仁兄相唤,小弟焉有懈怠之理!”

“哈哈,贤弟怕是急着那天子使臣吧?”朱儁打趣道。

“朱兄却是眼光老辣,怎么什么事都瞒不过兄的眼睛!”我故作一副幽怨模样,很是"郁闷"的说道。

“哈哈,贤弟好生有趣,甚合我的胃口,”朱儁哈哈大笑,一牵我的手,“走,咱们去见见那天使,看朝廷给贤弟一个何等答复!”

“请!”

“请!”

“请!”

“奉天子诏:今颖川有黄逍,以白身斩得黄巾贼首张宝、张梁,击溃颖川黄巾,立下莫大功勋。特降天恩,敕封黄逍为雁门郡都统领,领两千石,着择日赴任,钦此。”

待得送走天子使臣,一众人随皇甫嵩的大帐,还没等大家坐下,皇甫嵩就大骂上了,“这些阉党,一定是他们!国家有如此这些败类,焉有不乱之理.结党营私,乱我朝纲,却是该杀,该杀!”

我疑惑的看着他,不解的问道:“义真兄,因何发这么大的脾气?”

“哎!皇甫兄这却是为你感到不值啊。”朱儁叹息着说道。

“哦?这是为何?天子今封我都统尉,一郡之长,还有什么不值的?”我心道,已经不错了,刘备那厮,拼杀三十多场,立下功勋不计其数,最后只得一平原县令,我今只这一场,就领一郡,何来不值之说?

“贤弟有所不知,若是它郡,我断无生气之理.然那雁门郡,居于并州内,地接匈奴,最是动乱!是所有官员最不愿意去的地方,端是苦寒之地,放逐之所。这定是那些阉党使坏,见不得他人之功!我这就再行上书,请陛下另行封赏。”皇甫嵩冲冲大怒,想他也是没有少在那些阉党手中吃亏。

原来是这样啊?匈奴?我的眼中闪现出万马奔腾的场景,匈奴的骑兵可是堪比西凉铁骑的存在啊,若是我能收得,那……想到这,我忙阻住要写奏章的皇甫嵩,“义真兄且慢,朝廷封我雁门郡都统尉却也好,无须动怒,此甚合我意。”

“贤弟莫不是糊涂了不成?难道你愿意去那苦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