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重生之定三国 > 第550章

第550章





除了大汉各州以及各地兵团之外,匈奴、羌、胡、氐、南蛮等胡族,皆派人来请黄逍即皇帝位,且决定只尊黄逍为帝而不尊汉刘。

对此,黄逍自然知道是郭嘉、戏志才他们一手弄出来的,只是他没有想到,郭嘉竟然连匈奴、羌、胡、氐、南蛮那些异族也弄了进来,想到这里,只能苦笑以对。不过,不得不说,能得到这些异族的支持,所造之势,是历来不曾有过的,可谓浩大。

等得各地代表都鱼贯而入,并一同跪倒在大厅中的时候,郭嘉也跟着跪倒,高呼道:“万民拥戴,兵士鼓噪,如若主公不即皇帝位,不足以平民心。嘉请主公,即皇帝位,以正大统”

下面众人听得,齐声高呼道:“请主公即皇帝位,以正大统”

看着下面众人,黄逍这时才长身而起,摆手道:“此事当面陈天子,本王却是做不得主,还请诸位到朝堂一叙”

“正当如此,还请主公移驾朝堂”众文武应声道。

一行人,浩浩荡荡自黄逍府上走出,直奔朝堂,黄逍着人将小皇帝“请”出后,就坐在一旁看起戏来,此时此刻,他还是不说话的好。

“诸位爱卿,不知一起找朕,所为何事啊?”小皇帝一脸局促的问道。心下奇怪,此时不是已经过了早朝之时,这时上朝,又是所为何事?莫非……

“陛下,却不知陛下可知江南孙策称帝、建国为吴之事?”郭嘉上前说道。

“什么?孙策他……他……”小皇帝顿时蒙了,话也说不连贯。

这时,华歆奏道:“伏睹天王,自黄巾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过此。群臣会议,言汉祚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禅与天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生灵幸甚臣等议定,特来奏请。”

小皇帝闻奏大惊,半晌无言,觑百官而哭道:“朕想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朕虽不才,初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了?汝百官再从公计议。”

华歆再次上前说道:“陛下,你当记得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先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青龙,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龙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损坏房屋不计其数。而那龙,所投方向乃是西北,正是凉州陇右的方向而天王正是凉州陇右人氏,建宁二年四月望日所生之人,可见,天王即龙也蟠于椅上,乃是说天王注定当即大位,此,乃是天意,还望陛下顺应天意才是”

贾诩上前接声奏道:“自天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天王当代汉之象也”

郭嘉随之说道:“陛下,臣夜观乾象,见炎汉气数已终,陛下帝星隐匿不明;天朝乾象,极天际地,言之难尽。更兼上应图谶,是为天也当代汉者,紫薇星在西,隐为橙也;两日并光上下移。以此论之,陛下可早禅位。为天者,天王也隐为橙,是为黄也顺天意,即大位者,天王黄逍也还请陛下下察之”

小皇帝大急,也顾不得害怕,说道:“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奈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

戏志才哂笑上前,冷声说道:“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陛下请看,这乃是各地之万民书、千军状,皆是请天王继承大位,莫非陛下想不顺天意,不理天下人之心乎?”

“这……卿等皆食汉禄久矣;中间多有汉朝功臣子孙,何忍作此不臣之事?诸位爱卿……”小皇帝哭着说道。

“陛下”不待小皇帝说些什么,华歆再次上前说道:“陛下若不从众议,恐旦夕萧墙祸起。非臣等不忠于陛下也”

“莫非尔等敢弑君乎?”小皇帝抱成一团,骇声惊呼道。

“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乱如今,全有袁术称帝,后有袁绍、孙策为乱,若非天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报德,直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还请陛下顺天行事”徐庶厉声喝道。

“你……你们……”小皇帝指着百官,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正这时,只听得天上一声巨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之上,殿上文武正自大惊,忽然,但听一声轰鸣,殿前一阵震动,一些文官站立不稳,纷纷跌倒在底,其余站立者,也多左摇右晃,除了黄逍稳坐之外,属那小皇帝最惨,直接滚落龙椅,冲天冠摔歪,狼狈不堪。

不过,小皇帝在清醒过来后,丝毫没有一点颓丧的意味,反倒是兴高采烈,扬声笑道:“哈哈……尔等逆臣,行此逆天之事,如今惹得天怒,还不自知,当真是可笑,可笑至极”

被小皇帝一番嘲弄,众文武也是心中惶惶,难道,自己这些人今日所行之举当真是逆天不成?一些本就与黄逍关系不牢靠者,当下心思又活跃了起来……

黄逍冷冷的看着下面众人,以及得意洋洋的小皇帝,心中也是有些纳闷,这是怎么回事?见嘈杂之声不绝于耳,当下冷哼一声,喝道:“肃静来人呐”

听到黄逍的喝声,顿时,殿中安静了下来,无一人敢再喧哗。殿前的金瓜武士听到黄逍的声音,忙走了进来,向黄逍礼道:“属下在”

“外面发生了什么事?”黄逍淡淡的问道。

“回天王,适才西北方向发出一声大响,待我等看去之事,只见天空好似裂开了一般,直竖金盘,两头尖,中间阔,好象一只眼睛想似。里面毫光射人眼目,霞彩缭绕,从中间卷出一块火来,如拷栳之形,直滚下天来,在大殿上空徘徊一周后,轰然落在殿前,待尘埃落下,仔细看之,却是一高大石碑,下面一龙首乌龟般的雕像驮着。”金瓜武士答道。

“哦?如同眼睛相似?天王,这莫非是天门开,天眼现?”贾诩闻报,楞了一愣,说道。

“可能是,走,大家前去看上一看”黄逍径自起身,当先走出大殿,小皇帝也是好奇,跟了出去,文武百官紧随其后。


待出了大殿,只见殿前的平地上,一高大的石碑耸立,到了近前,仔细看去,上面龙章凤篆,扬扬洒洒的刻着众人耳熟能详的人名

但见最上面,一面四个大字“应天代汉”,另一面同样四个大字“天佑神州”顶上皆有星辰南北二斗,下面却是尊号,为首一个赫然是“紫薇星——黄逍”

再望下,杀戮为符,刻着三人的姓名,却乃是:破军星——张飞、七杀星——典韦、贪狼星——许楮

接下来,北斗为记,共刻录着七人的姓名,正是:天枢星——关羽、玉衡星——赵云、天璇星——马超、天玑星——黄忠、天权星——张辽、开阳星——徐晃、摇光星——张颌

下面,九曜为划,却只载有八人姓名,却是:太阳星——郭嘉、太阴星——贾诩、辰星——戏志才、太白星——徐庶、荧惑星——法正、岁星——田丰、镇星——沮授、罗睺星——程昱。而最后一个计都星后面却是空白,一时间众人不得其解。

最后的则是以角木蛟——夏侯渊为首的东方青龙七宿,以井木犴——乐进为首的南方朱雀七宿,以奎木狼——马腾为首的西方白虎七宿,以斗木獬——吕蒙为首的北方玄武七宿,共计四七二十八星宿

众人看罢多时,却是鸦雀无声,心中俱是惊讶不已,小皇帝更是目瞪口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是谁率先欢呼了一声,顿时,殿前沸腾了起来。

谢了,大哥黄逍心中暗道了一声。不错,这石碑正是上一次分别时黄逍央求白虎所制,至于目的嘛,太过简单了,对于处于迷信中的人,还有什么比天意更好的借口?黄逍看了看众文武,淡淡一笑,说道:“想不到我黄逍与诸位,居然是上应天星,当真是想不到啊”

“天王合当继承大位,实乃天意也,陛下,不可逆了天言啊”郭嘉大喜,向小皇帝刘协说道。这东西,可比什么万民书、千军状有力得多得多,有这石碑在,黄逍再不是篡逆,而是顺天,这事一旦传开,相信对袁绍、孙策当是不小的打击

“原来我大汉将亡,乃是天意天王顺位,乃是大势朕不识天数,如今天意之下,岂敢有违?朕这就去拟禅让之书,请天王即位”小皇帝无力的说道。说完,转身向大殿走去,身形,说不出的萧索。在天意下,他只得屈服

“陛下圣明”百官齐声唱道。

……

小皇帝颁下禅让之书后,剩下的完全不需要黄逍操心,一切都有郭嘉、贾诩等人操办。登基祭天就定在四月后的九月初九,九者,数之极,乃为阳,重阳,意为吉利。由于时间紧迫,天都军民全部都开动起来,将天都城外的建设祭天祭坛。同时,黄逍还下令,在天都修建点将台,请妙笔丹青描画众文武风采,张悬于点将台四面八方。建立英雄纪念碑,上载自184年起,牺牲在战场上的天王军将士名单,供万人景仰

同时,小皇帝被请出皇宫,修缮工作全面展开,皇宫扩建争取在黄逍登基之前完善。

文臣和武将都忙碌,郭嘉、戏志才、贾诩等谋士也没有闲着。利用这四个月时间,不停在各地制造异象。故此,这四个月之内,经常就听到诸如益州有凤凰啼鸣,飞向北方,降落天都城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