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飞豹出击 > 第9章

第9章





"如果我们志愿军每一班能装备一枝,一个射击手,两名副射手,每人挟带四到六发火箭弹,做为近程破甲攻坚武器、那么美军有多少坦克够我们打呢?该火箭筒还可以充当近程支援炮火使用。那样我们每个连就有9门炮十分灵活几乎不受地形限制的火炮,那必将极大的提高我军的火力;它威力强大。配上85毫米破甲弹或70.5毫米的破甲弹,距离300米内,对装甲穿透厚度分别是400豪米和350毫米.现在美军最先进的坦克正面装甲也就是150毫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该火箭筒面前不堪一击.它还可以穿透1.5米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和2.5米以上的土木结构野战工事。这将机大的提高我军的攻坚能力.如果发射杀伤榴弹,杀伤半径可达15米,可以大量的杀伤敌步兵的有生目标。

该武器使用方便,操作容易,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维护.这更适合我军的现状.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农民,经过两个小时的训练后便可使用.而且左右肩膀都可以射击.

现在美军已装备了这类武器,巴祖卡60毫米火箭筒.不过它的射程短,直射距离为100米,有效射程:270米,而且误差很大.

我军目前也少量的装备了从苏联进口的RPG2.比我现在介绍的这种RPG-7战斗力差大约3倍左右,但能有RPG2这也是不错的啦.只是数量太少.射程太短,威力不够大.大家现在对这种武器还没有充分认识.这种武器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其内将是我军乃至世界主要的步兵部队反坦克和攻坚的主导武器."

接着邓峰讲述了在以后的中东战争中.这种武器与反坦克导弹相配合曾在3分钟内,击毁了85辆坦克使一个装甲旅全军覆没,创造了步兵反坦克杰出的战例。聂荣臻对这个战例很感兴趣,不断的问了几个战术问题.邓峰作了一一解答.

邓峰最后说:"如果在朝鲜战场上我军装备上这样的武器也一定会让具有优势装备的美军心惊胆战.闻风丧胆.朝鲜战场将成为美军坦克最大的墓地.我志愿军手中的火箭筒将成为美国为首的联合**永远的恶梦.;如果我军大量的装备上这种武器我敢负责的说,在今后的二,三十年内在中国军队面前没有任何敌人在言装甲优势."

邓峰象一个后世的产品推消员一样滔滔不绝的介绍RPG7火箭筒.

接着邓峰又介绍了定向地雷及作用:

"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是一款防守的利器,它能对敌人造成大面积有效的杀伤.邓峰指着屏幕上的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图片说:它外型是一个略呈弧形的塑料盒子,长216毫米,高86毫米,厚35毫米,总质量1.6千克。一边说一边用手比量着地雷的长,宽,厚.如没有塑料可用铁皮替代.就是会重些.雷壳上方中心部分是瞄准孔,在瞄准孔两侧各有一个**室。雷体正面装700枚总重650克的钢珠,背面则装填了680克重的塑—4塑性炸药,没有这种炸药,可用黑索金和**代替。"

邓峰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66式反步兵雷布设前必须先将其雷体下方的脚架打开固定住,将其正面,印有“此面相敌”,对准敌人来袭的方向,通过瞄准孔瞄准50米左右距离上与人体高度相当的参照物作为瞄准点,最后装上引信即可。66式反步兵雷布可根据战场情况,使用拉发、绊发、压发引信,也可使用电发火装置引爆。还有一种独特的延期引信,这个延期引信的独特之处在于不需要电源,直接将普通**装入地雷的**室,然后拧上延期引信,使用前拔掉保险销,将引信外套筒转动90°,引信即发火,延时5~8秒后起爆。引爆后产生的700枚钢珠呈60-120度角扇面打向正前方,可有效杀伤距离为50-100米内的敌人和无装甲防护的车辆,如汽车等.如将数枚地雷并联使用,其杀伤范围则更大也更有效。"

邓峰最后说:我为什么占用这些时间讲两件武器的功能就是因为这两种武器太适合我们国家了,太适合我们的军队了.所以一分钟也不能当误,这是我们必须装备性价比极高的穷人武器.

"**点了点头对聂荣臻说:"你马上组织一下.尽快的搞出来"

"好".聂荣臻答应道.

"邓峰对聂荣臻说:"我现在就通知基地,把实样送到沈阳北陵机场.请你们派人去机场取.定向地雷,火箭筒和各种火箭弹图纸及药的配方都在刘司令员那儿."

刘亚楼马上说:"现在就在主席这儿."

邓峰把目光转向刘亚楼接着说:"那架直升留在沈阳等着接中央代表团去验收."

从邓峰介绍这两款武器,聂帅就感到这两款武器在战场上的重要性.这种火箭筒,重量轻,威力大,射程远,结构坚固耐用、不需特别保养.使用简单,携带方便.这将从根本上补充了我军单兵进攻性武器的空白,面对敌人的坦克和坚固工事再也不能战士们冒死去送炸药包了.这可极大增强我军的战斗力.极大的减少伤亡.如果能象他说的那样能夺取朝鲜战场上的制空权,在有这种步兵单兵携带的火箭筒抑制地上的坦克,美国人凭什么和志愿军打?还有那定向地雷穿插部队带上后,在阻断敌人的前沿阵地上和敌人经过的路边放置几道,那将是多的威力呀.那将会把一百米内的敌人打成成筛子.是啊,这两种武器生产一分钟也不能耽误.他坐不住了.他看了看主席说:"主席你还有什么指示如果没有了.我想现在就去按排火箭筒和弹和定向地雷的生产事宜."

**站了起来和聂荣臻握了握手说:"去吧.抓紧"

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把那些图纸和配方交给了聂帅.后提醒**该吃饭了.**指着刘亚楼和邓峰说:"他也在这吃"

刘亚楼知道邓峰还有其实的事要和主席单独谈所以也站起来说."主席刚才空司来电话,让我回去确定去基地的人员.我就不在这吃了."

"好吧",**挥了挥手说:"把苏联的飞行教员安排离基地远点."

"是"刘亚楼回答后和**握手道别.

**转过身对邓峰说:坐吧,我们接着谈.两人重新坐下后.**问道:"你们的那个方案有多大把握?"

"从战术层面上讲我们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对于敌人我们可以做到远程精确打击,发现即摧毁,这一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邓峰回答道."但是虽然我们的武器在性能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可我们现在也有着无发克服的困难,我们的弹药是无法得到补充,不可能维持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且我们最少要留下一半来保持我国在今后若干年内足够的战略威慑能力.所以我们的每一次出击,每一发导弹的使用必须发挥出最大的效应.保证每次打击对敌人是绝对至命的."

**说:你说的很对.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岃上.打在敌人最疼处"

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告诉**饭已经准备好了.**站起来说:"好了,我们先去吃饭去."

【第十一章密谈1】

中午邓峰和**共进午餐,四菜一汤,两荤两素:一盘辣椒豆豉炒肉,一盘油爆肚尖.一盘醋溜脆白菜.剁椒金针蘑.一碗用南海里捞的鲫鱼炖的豆腐汤.外加两块豆腐乳.邓峰心里想用这饭菜招待客人真有点太简单,太寒酸了吧.还不如空招食堂.**吃的很少.一小碗米饭,吃了几口菜里的辣椒,半块豆腐乳.吃完饭后.**把邓峰领到了办公室.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的谈话不要记录.下午也不见人."

两个人分坐在两个单人沙发上.邓峰说:"主席这次给你带了几本书和后世美苏关于朝鲜战争解密的一些文件你都收到了吧?"**点了点头说:"前天刘亚楼他们送来的."接下来邓峰讲述了历史上朝鲜战争的经过和战后的世界的政治格局;虽然在中提到了,但邓峰还是对一些重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当前志愿军的一些高级高干部恐美现象,制行战役计划不坚决甚至畏敌如虎抗命不前.接着讲述了第一战役时38军112师任务是占领熙川切断南朝鲜伪八师的退路,可是听朝鲜人民军的溃军说熙川有个美军黑人团就不敢上前,也不去核实情况.等了4天,最后发现哪来的黑人团,就伪军一个连还早就跑了,没有完成穿插任务放跑了南朝鲜第八师.战后总结会上被彭老总大骂一顿,在第二战役才坚强执行命令打出个万岁军来.可是在第二战役,在42军身上还是发生同样的事情,本来他们的任务是插到顺川,肃川.在38军的小迂回之外再形成一个大的迂回,将第美8集团军全部包围,即使是我军的火力不能将美军全歼,也可歼灭其大部,使整个朝鲜战局更有利于我军,同时也会大大缓解38军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42军在向顺川穿插途中在新仓里时遇到美军第7骑兵团.本来于敌一接触打的不错,占领了两个高地消灭了几十个美军,击毁了3辆坦克随后一个营冲进了新仓里歼敌200多人.自己伤亡近300人.看到伤亡这么大,该团团长擅自决定撤出了战斗。42军军前指面对这以情况,整整4天时间然议而不决。在军参谋长去军前指传达军长坚决打命令,并督促命令执行的情况下还犹豫不决,畏敌如虎,毫不作为仅违抗军长吴瑞林的命令,甚至公然违抗志司命令,不但没有完成穿插任务.使美第8集团军大部得以经安州从顺川脱逃.最后看着美骑7团在自己3个师眼前溜走不作为.邓峰说:"这样的公然抗命的行为性质是极其恶劣的.在我军出兵朝鲜前必须加以解决.对于胆敢违抗军令者,不管过去的功劳有多大.资格有多老.杀无赦!"